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魏国和亲,怀疑你在房陵的举动是早有预谋。不仅如此,他还怀疑到了丞相的身上,说我们早有背盟之心。现在他借这个由头,不断的向永安方向增兵,有大举入侵的可能。”
魏霸无动于衷的听着。诸葛亮把马谡请来恐怕不仅仅是做陪这么简单,马谡现在说的话大概也是诸葛亮想说的话,只是诸葛亮说不出口,所以要由马谡来说。听马谡这么说,好像孙权要来挑战倒成了他魏霸的责任,这未免有些荒唐。
“孙权这是吃错药了吧?”魏霸不紧不慢的说道:“襄阳一战,吴军损失至少在三万以上,又耽误了一年农时,他还能再战吗?”
马谡道:“孙权从来就不是一个冷静的人,这一次又死了儿子,岂能善罢甘休?兵法有云,不恃敌之不来,恃我之有待;不恃敌之不我攻,恃我之不可攻。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孙权不来身上,而应该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魏霸无所谓的耸耸肩:“那也好啊,等他来,正好报夷陵之仇。”
PS:呃,大明官人发飚了,来势汹汹,老庄危急,求月票支援!

第358章宴无好宴

魏霸的态度让诸葛亮和马谡都很意外。在他们的心目中,魏霸做事一向是谋定而后动,特别是两国交战这样的大事,他一直都比较谨慎。如果不是他的劝阻,诸葛亮不会推迟北伐的时间。如果不是他屡次苦谏,诸葛亮也不会采取他的子午谷计划,最后也不可能取得第一次北伐的关中大捷。
现在孙权要来伐,汉吴联盟面临着又一次破裂,而魏霸是直接责任人,他却轻松的耸耸肩,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这算怎么回事?
马谡沉吟片刻,提醒道:“子玉,你不要掉以轻心,孙权如果来攻,曹睿必然会出兵关中,我们会陷入两线作战的险境。”
魏霸看看马谡,又看看丞相,叹了一口气:“这么说,这件事还真的难办啊。”
听了这句话,马谡的神情松驰了一些,附和道:“子玉所言正是,这件事很棘手,要不然丞相也不会忧虑至斯。”
魏霸眉头微皱:“这么说,丞相已经对这场战事的方方面面做过评估了?”
诸葛亮眼神一闪,点了点头。
“那我们的胜算有几成?”
诸葛亮迟疑片刻:“六成。”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担心什么?”魏霸反问道:“丞相是谨慎之人,如果说胜算有六成,那我相信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敌攻我守,又有六成的胜算,我们还怕他什么?让他来攻便是。”
“话不是这样说。”马谡摇头反对:“子玉,虽说胜算有六成,可那是惨胜。惨胜如败,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
“那按幼常先生所说。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最佳选择?”
“不动干戈,休养生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挟精兵锐卒,一统天下。”
魏霸看了马谡一眼,再看看诸葛亮,忽然笑了起来:“二十年?看来幼常先生的雄心壮志果然不是一般的大啊。”
马谡愣了一下,随即不悦的沉下了脸:“子玉,现在不是玩笑的时候。”
魏霸撇撇嘴:“我也不是开玩笑。”他转向诸葛亮:“丞相。二十年后,你可就是七十岁了,还能征战天下吗?”
诸葛亮淡淡的说道:“我能不能征战天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兴复汉室,一统天下。实现先帝的遗愿。子玉,你以为这是我个人的事业吗?你错了,这是天下人的事业。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你们父子兄弟。”
魏霸语噎,他本来想调侃一下马谡,没想到被诸葛亮这么大义凛然的一句话给憋住了。他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是我孟浪了,还请丞相和长史见谅。这个……既然你们不想开战。那又准备怎样回复孙权?”
“第一件事,当然是要委屈你。”马谡重新接上刚才的话题:“你有功,可是这次却不能赏,以免进一步激怒孙权。再者,和亲的事也只能暂时告罢。汉贼不两立,我们和曹魏之间可没有妥协的可能。”
魏霸点点头,这一点诸葛亮已经对他说过,还答应给他实惠补偿,他已经答应了。
“第二件事……”马谡迟疑了一下:“我们希望你能向孙权表示歉意。”
“歉意?”魏霸一愣,“我对他有什么歉意?”
“当然是把浮桥留给魏军的事。”马谡低下了头。佯装去取酒杯,避开了魏霸的目光:“这件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现在孙权狂躁,为了大计,我们不得不有所让步。”
魏霸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他转过头,看着诸葛亮:“丞相,这也是你的计划?”
诸葛亮迎着魏霸的目光,淡淡的说道:“只是解释一下,并不是认错。不管怎么说,撤军时没有毁掉浮桥,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魏霸登时沉下了脸,怒视着诸葛亮,语气也变得狠厉起来:“丞相的意思是说,我当时这么做,做得不对了?”
诸葛亮摇摇头:“不是做得不对,是做得不够周密,授人以柄了。”他看着魏霸,眼神平静:“子玉,你当时哪怕用船撞两下浮桥,也不会让人说这么多话。你说是不是?”
魏霸眯起了眼睛,目光在诸葛亮和马谡的脸上来回扫了两遍,最后无声的笑了起来:“这么说来,的确是我做得差了。下次再有这样的任务,我应该躲得远一点,免得不仅无功,反而惹了一身麻烦。”
诸葛亮皱了皱眉,对魏霸的态度很不满意。他耐着性子解释道:“子玉,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你做错了,只是希望你从大局出发,给孙权一个面子,免了这场战事。你也应该清楚,北伐消耗甚大,我们急需时间休养生息,消化关中战果,此时不宜与孙权开战,更不宜两线作战。让你向孙权表示歉意,并不是抹杀你的功劳,只是一时委屈你。子玉,大丈夫能屈能伸,先帝当年为了取得江南四郡,甚至不惜以身犯险,远赴建业与孙权会晤。现在……”
魏霸没好气的打断了诸葛亮的话:“那丞相的意思,是不是也要我去武昌,当面向孙权表示歉意?”
诸葛亮眉心微蹙,看着魏霸愤怒的面容,摇了摇头:“子玉,你想得太多了。以你的个性,我怎么能让你去武昌?孙权是个轻佻之人,万一他起了杀心,害了你的性命,我大汉岂不是损失了一个栋梁?”
魏霸盯着诸葛亮那张平静的脸,想从他脸上看出一点心虚。他觉得诸葛亮用心不良,心里大概就是想着让他去武昌面见孙权,然后等孙权一声令下,把他给砍了,一了百了,而且不会留下任何后患。现在说这些话,不过是遮人耳目罢了。
可是,他没有从诸葛亮的眼神中看出哪怕一点心虚,倒是看出了说不尽的疲惫。他发现诸葛亮的眉毛里居然有几根白眉,非常刺眼。而他那张国字脸上也多了几条细密的皱纹,比起第一次看到他时老了许多,脸色也有些不健康的白,和眼中的血丝相衬,散发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人心酸,让人不忍。
魏霸有些犹豫,他摸不准诸葛亮的真实用心。他是个在乎实利,不在乎虚名的人,如果真的只要他向孙权表示一点歉意就能避免这场战场,他可以很坦然的向孙权道歉,甚至可以深刻检讨自己,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干过,上学时他写的检讨书都可以当成范本的。他担心是的这要是落了口实,诸葛亮不仅可以轻松的抹杀他的功劳,还可以顺理成章的把他雪藏起来,让他坐一辈子的冷板凳。一个只顾自己逃跑,将盟友的后背扔给敌人的将军,怎么可能再领兵呢?哪怕大家都知道他是冤枉的,可是只要落了口实,诸葛亮和他的继任者就可以用这个理由来压制他,不让他有出头之日。
如果再往深处想,他完全可以将这件事当成荆襄系文人对武人的一次反扑,一次请君入瓮,一次防患于未然的行动。魏家的危险从来就不是来自外人,而正是荆襄系内部。
“丞相,我可以考虑一下吗?”
诸葛亮微微颌首:“你当然可以考虑,不仅可以考虑,还可以拒绝。毕竟我们心里都有数,你这么做其实一点问题也没有,不仅无过,而且有大功于国。只是囿于局势,我们只能委屈你一时。如果你不愿意接受,我们也不能勉强你。”
诸葛亮笑了笑:“如果勉强你,以后还有谁敢主动承担责任呢?会让所有的有识之士心寒的。”
魏霸皮笑肉不笑的干笑了两声,心中警惕更盛。他前世见多了那种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所谓政客,清楚这些人背后的嘴脸,别看他们在台上的时候说得多么的义正辞严,背地里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来到这个世界,看了那么多的公文,特别是了解了彭羕和廖立被贬的真相后,他对诸葛亮已经变不上什么信任。再加上北伐时被诸葛亮摆了一道,他更是对诸葛亮时时刻刻的保持着防范。
这次回来,诸葛亮又是与他同车,又是请他赴宴,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又降尊纡贵,与张夫人相交,他早就觉得不太对劲。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现在听到这个处处透着阴谋的决定,他焉能不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子玉,其实我们也知道,你年轻气盛,未必抹得开面子。”马谡插了一句嘴,“不如这样,你保持沉默,那些所谓的道歉由我们来操作,由张温带给孙权,或者由费祎转达,你无需出面,只要让孙权消了气就行。”
魏霸冷笑一声:“那岂不是还要落在纸上?”
“这是避免不了的。”
“说来说去,还是这个意思,这个责任由我来背,我不仅不能因此次战功得到封赏,还用正式的文书确定我的责任。我现在默认了,以后如果有人拿这个来指责我,我如何辩解?”
马谡很生气:“子玉,你怎么就一点委屈也受不得。如此斤斤计较,将来如何担得大事?”
魏霸对马谡的态度很反感,脱口而出:“我担心的是你马长史管笔如刀,朱砂如血,一下子就判了我的生死,到时候我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啊。”
PS:唉,一觉醒来,明朝大官人已经蹍过去了,老庄很痛。
虽然知道对手强悍,可是老庄不放弃,要奋起直追,求月票,没有单章,有加更,有态度!

第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