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豹骑-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夫笑着对郭嘉道:“多谢先生!”
郭嘉突然作揖,一本正经地对马夫道:“前番郭某的无礼之处,还望将军见谅!”
马夫一愣,突然恍然大悟,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郭嘉的面前,拉着他的手道:“先生此话之意是说你要留在汉中了吗?”
郭嘉微微一笑道:“郭某只是为郭某之前的无礼道歉而已,还望将军不要误解。”
马夫颇为失落地叹了一口气,但是马上又道:“即使先生最终不愿意留下来也没有关系,但是还望先生能够在汉中多住上一段时间,马夫还有许多事情要请教。”
“不知将军有何疑问?只要郭某知道的,一定悉数告知。”
马夫道:“前番听先生所言,马某觉得先生十分了解汉中,所以马某想请教一下先生,汉中栈道几何?我们今后又该如何布兵?”
郭嘉听后,哈哈大笑道:“其实前番和将军一起去查看的那个栈道叫‘褒斜道’,本欲和将军详细说一下此栈道,但是由于前线告急,急需将军去接应他们,所以郭某并没有来得及说。今曰,当着各位将军的面,郭某就将我所知悉数道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指点。”
马夫让众人都坐到座位上之后,郭嘉道:“其实汉中一带有栈道近十个,得天独厚,堪称‘天险’,只要将军能够好好利用这些栈道的话,就是天下诸侯倾尽天下之兵一起来攻打汉中,也休想踏进汉中半步。在这近十条栈道中,有四条古道最为有名,其一为‘陈仓道’,又称‘故道’,因此道北段起于陈仓县,故名。又因沿故道水而行,亦称故道。此道大约兴起于殷周之时,秦于此道北段置故道县。陈仓道从益门镇入秦岭,沿清姜河南行,过大散关。大散关为关中四关之一,位于陈仓西南五十二里的大散岭上,是关中的西大门。大散岭两山关控斗绝,形势险要,为入川必经之孔道。历史上的南北对立时期,控制这条孔道尤为重要。因为大散关‘扼南北交通,北不得此,无以启梁(汉中)益(益州),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在南北大战中,双方都要争取控制大散关,占据有利地形以制胜对方。大散关不仅两山夹峙而且居南北道路的最高处,对南北两侧均有建瓴之势,兵家必争,形势使然。”
严颜听郭嘉说了这些后不禁叹道:“严某在益州多年,都没有对陈仓道有如此详细的了解,先生之博学,真是让我等望尘莫及……”
郭嘉笑道:“老将军过奖了。现在大散关乃刘璋所有,我们目前要想夺下那大散关的话,恐怕还有些困难。”
严颜道:“大散关迟早会为我们所有,这个倒是不急。据严某所知,高祖还定三秦之时走的就是这条道,故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说。这条道经过的河谷比较宽畅,险段比较少,是秦岭诸通道中最易通行的一条,但线路较长,长度达一千二百里以上。如若我们能够想办法将陈仓道和褒斜道连为一体的话,今后汉中大军进可以攻打关中、凉州、退可以保关中,此可尽占地利!”
郭嘉拍手称赞道:“老将军所言甚是!只是要将这两条栈道连为一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马夫听后哈哈大笑道:“此事虽然暂时不能执行,但是各位请放心,本将军是绝对不会让此事托的太久的!”
郭嘉笑道:“如若能够实现此事的话,关中也就相当于掌控于将军的股掌之中了!”
听郭嘉这么说,马夫道:“要不是先生之计,马某现在恐怕还在死守西平和金城呢,先生之恩,马某现在真不知道何以报答,请受马某一拜!”
郭嘉见状,赶紧上前阻拦道:“将军不必拜我,要拜就拜那些为将军浴血杀敌而死去的将士们吧……”
马夫听他这么说后,带着众将,出门向北拜了三拜,伫立良久之后方才回到大堂……
第159回:六弊端
回到大堂之后的马夫让郭嘉继续介绍其他三道。
据郭嘉所说,马夫带兵退入汉中所经过的栈道就是位于褒斜道上。其乃关中地区通往汉中、益州的交通干道之一,因沿斜水、褒水而行,故名。
褒斜道大约兴起于殷周时期,作为干道则始于汉。据《史记?河渠书》介绍,“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褒斜道沿途多峡谷险段,人烟稀少,行旅艰难,“素号畏途”。但由于线路较短,从斜谷口到褒谷口只有四五百里路程,距离长安又较近,因此,是历代战争中使用最频繁的交通干道之一。
傥骆道亦是关中地区通往汉中、益州的交通干道之一,其为先秦旧道,因北口在骆峪,南口在傥峪,故名。傥骆道入汉中、益州最为近捷,但要数次翻越分水岭,沿途又多老林,人烟稀少,十分艰险,故作为驿道的时间很短,主要是作为行军偏道使用。
作为关中地区通往汉中、益州的交通干道之一的子午道,因从子午峪进山,故名。也有人说,北方曰子,南方曰午,“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其亦为先秦旧道,高帝元年,汉高祖“从杜南入蚀中”,而“蚀,入汉中道川谷名”,也就是走的子午道。西汉末年,王莽当政,因立为皇后的女儿“有子孙瑞,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子午道之名始于此。子午道迂回曲折,谷深山高,十分艰险,亦主要是行军偏道。
听郭嘉把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介绍完之后,马夫道:“按照先生所说,如果要想让汉中读力于乱世之中的话,此四道必须要派重兵把守不可。”
郭嘉哈哈大笑道:“天降险道于汉中,又何需重兵把守?此四道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道,只要修筑工事,四道皆派猛将防守,定可保无虞!”
马夫点了点头后道:“既然如此,待全军休整半月之后,我们再布置修筑工事,防守之事。目前,我们刚得汉中,还得有劳各位将军领兵分守之。”
众将听后,自是无异言。
就在马夫准备继续请教郭嘉的时候,侍奉赵云的奴婢突然来报说赵云已经醒了。
马夫听后喜出望外,立即带着众将一起去看望赵云。
赵云一见马夫亲自前来,连忙要下榻,马夫上前一把按住他道:“你有伤在身,切勿乱动!”
赵云颇为感激地道:“子龙让各位费心了。”
看着他满脸苍白,马夫道:“瞧你这话说的,大家都是一家人。你这不也是为了我才受如此重伤的吗?只是下次不准你再这样不要命地拼。”
赵云微微一笑道:“情势使然,如今主公平安归来,而汉中已经落入我们的手中,真是可喜可贺呀!”
马夫听后,十分勉强地笑了笑,毕竟现在还有一个人没有回来,而他则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赵云见马夫似乎有心事,连忙问:“难道有人还没有回来?”
马夫道:“都回来了,你现在所有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好好养伤!先好好休息吧,我们先出去了!”
马夫走出赵云的房间后,再次嘱咐侍候赵云的奴婢,让他们务必要照顾好赵云。
回到大堂之后,马夫道:“如今这太守府已经落入我们手中,本将军欲将太守府改名为‘敬天府’,民为天,必须敬,不知各位以为如何呀?”
郭嘉拍手称赞道:“孟子有云‘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将军有如此眼界,真是可喜可贺呀。”
杨阜亦表示赞同,不过他马上又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如今我们夺取汉中名不正,言不顺,势必会引起天下诸侯的声讨,这可如何是好?况且从弟杨岳现在正在游说各诸侯,如果有哪路诸侯怒而扣杨岳的话,也势必会成为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马夫略思之后,亦觉得这却是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他问郭嘉道:“先生,如若本将军上书一封,就说汉中太守预谋造反,本将军得知此情况后,兴义兵灭之,不知何如?”
郭嘉哈哈大笑道:“此事不难,事由可以依将军所说,但是应该让汉中有权势的世家联名上书,表奏将军为汉中太守,如此一来,那董卓定然是不得不从。”
马夫暗思如果他自己表奏的话则很有可能引起董卓的反弹,但是要是汉中的世家门表奏的话,那可就不一定了。毕竟这会从一定程度上向董卓表明他现在不仅夺下了汉中,而且还拉拢了人心。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表示过自己臣服于天子的一方诸侯,此次借汉中表表忠心,马夫觉得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马夫对杨阜道:“军师,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只是对于那些世家,一定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切不可逼迫他们。如今汉中初定,各位务必要约束好自己的手下,小心从事!”
众人听后,皆是领命。
当敬天府的大堂之上只剩下马夫和郭嘉之后,马夫意味深长地对郭嘉道:“此次马某能够顺利夺下汉中,先生真是居功甚伟,马某真不知如何回报!”
郭嘉哈哈大笑道:“此汉中乃上天赐给将军的,和我郭某可没有什么关系。虽然说将军现在已经取得汉中了,但是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
马夫笑道:“还望先生直言,马夫必当洗耳恭听。”
郭嘉道:“依郭某之见,将军是有志于天下之人,但是一则将军出身卑微……”说到这,郭嘉有意地看了看马夫,待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之后,他才继续道:“二则名讳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三则军队等级一片混乱;四则奖赏太过随便;五则同乡同党之人俱任重职者甚多;六则粮饷紧靠那些金银财宝,税负不清,田地不明,虽愤恨世家,但是又惧群起而反你……”
马夫听郭嘉推心置腹地说了这些,直接愣在了那里,他说的这几点确实皆戳中了马夫的要害。
但是以前总是忙于战事,未曾得到片刻安宁,虽然对一些弊端已经有所认识,但是他根本没有深入思考过。如今郭嘉直接当着他的面提出来,他心中有种对这些潜在弊端的畏惧,但是同时也十分高兴。
“先生如愿留下的话,马夫一切愿听先生的建议!”马夫双手抱拳,言真意切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