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运不久,汉道必昌!”

“胡运不久,汉道必昌!”

群情激昂中,杨易问张迈:“张公子,那么大唐究竟还在不在?”

 第二十章 大唐存否

大唐还在不在?这可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

一来张迈头脑中没有一个很确切的历史大事年表,有一些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得比较深切的历史大事他还知道,但都是一种模糊而不准确的记忆,比如汉朝建立于西元前两百多年、灭亡于西元后两百多年,又比如1840年鸦片战争,1911年发生了辛亥革命,这些隐约记得。可唐朝呢?唐朝又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回想一下,如果不翻书上网的话,这下子我忽然问某朝某代是什么时候建立、什么时候灭亡,又有几人能确切回答出来?

还有就是,就算张迈能记起唐朝是什么灭亡的,他也搞不清楚现在是西元多少年啊,因此杨易一问他“大唐究竟还在不在”,他可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就想说:“我也不知道。”这从他那个故事的逻辑来说是讲得通的,只是看看底下军民那种期待的神色,以及期待背后的脆弱,张迈心想:“不行,这时候若不给大家一个希望,往后的路就很难走下去了。”

如今安西唐军要城没城,要田没田,又面临大敌,还支持着这些人的就只剩下最后一点信念,如果连最后这点信念都没有了,人心一散,那这个小小的族群就随时都会灰飞烟灭!

在那一刹那张迈下定了决心,既然已经撒了一个谎,那就再撒一个更大的吧!

“大唐还在!”张迈斩钉截铁地说!

数千人均是心中一喜:“还在?”

“对,还在!不但还在,而且已经复兴了!”那声音,那表情,似乎连他自己也确信如此!

郭师道等又惊又喜,他们本来以为张迈既然是祖上经历了好几代人才走到这里,未必会有大唐的消息,谁知道他却能给大伙儿带来这样的佳讯。

张迈在心中酝酿了一会,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祖上还在长安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朝廷正在慢慢地削弱藩镇,将政权收归中央。尽管民生还很疲敝,但整个国家已经呈现中兴的迹象了。”

这一些倒是历史教科书上都提及过的史实,郭师道等听得不住点头。

“后来,我们一家虽然一路西行,但一直都很关注长安方面的消息。胡虏们为了继续霸占他们从我们手里抢走在西域,怕像汉唐一样西域再次被中国收复,便不断地放出一些荒谬绝伦的谣言,说什么长安被一个叫黄巢的秀才攻破了什么的……”说到这里张迈将良心小小地昧了一下:“但这些,我们的祖上一加分析,就觉得其中破绽百出,都是编的。咱们天下无敌的大唐,如何可能被一个秀才攻破?胡虏们编这些谎言,都是为了打击我们的士气。”

郭洛杨易等叫道:“对!胡虏最会骗人了。”

“都是骗人的!”

“简直胡说八道!”

“以后谁要敢说大唐灭亡,谁就是意图打击我们的士气,谁就是胡虏的奸细!”

“对!对这样的心怀不轨的奸细,打死了事!”

“对!对!”

纷扰了好一会,山谷里才慢慢静下来,又听张迈说

“直到最近,我才在天山那边听到一个确切的消息,原来我们大唐不但渡过了最危险、最黑暗的岁月,而且已经复兴了!”

数千军民一听齐声欢呼,“大唐万岁”之声充满了整个山谷,也没有人去问张迈这个消息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是“确切”的。好久好久,欢呼声才平息下来,有人问:“特使,那么长安为何还不派人来接应我们呢?”

张迈虽然表明自己不是特使本人,但唐民们心想子承父业、孙承祖志,张迈既是特使的后人,唐民便都承认他是特使的地位正如郭师道一家继承郭昕的爵位一样。

“国家复兴,那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啊。”张迈说:“当初汉朝建国了将近百年,不是等到汉武帝时,才有力量开通西域吗?”众人听得点头,张迈又说:“据我得到的消息,咱们大唐重新崛起以后,也是有意再次开通西域的,只是隔绝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这边的消息,所以没有轻举妄动。所以我们要振作起来,一边积极求生,拯救在西域流落为奴的唐民兄弟,联系所有还流落西域各地的大唐亲人,把所有亲唐的势力都团结起来,对抗反唐的胡虏!然后像班超一样规复西域,如果力有不及,那就率众东归,打通河西走廊,争取联系上长安,背靠中原,然后再打回来,恢复西域!全面振兴大唐!”

他越说越兴奋,唾沫横飞,豪情壮志大发处歪歪横行,但许多年轻人却纷纷叫道:“特使说的不错,特使说的不错!”

“当初班超只一个人来,咱们可有一支部队呢!”

“对,我们一定能成功的!”

这一番话,张迈讲得口干舌燥,但看着场下高昂的士气,心想这番心力总算没有白费,正想说个什么豪言壮语来收尾,忽然间几个青年冲了上来,将张迈抬了起来,抬到人群之中,张迈身体悬在半空,有些慌乱,叫道:“小心,小心!”

但人群都在大喊:“大唐!大唐!”把他的话全掩住了。

还好他的背脊、臀部、大腿,底下全部都是手,就算他跌下也有人垫背,慢慢地也就不慌了,这时全场士气大振,张迈反过来又受到感染,脑子充血,胸腔里有一种冲动亟需发泄,就举手大叫口号:“大唐万岁!”

几百人马上跟着他大叫:“大唐万岁!”

大家居然跟着自己叫?哈哈,太爽了,再呼喊:“拯救唐民!”

上千人又跟着大叫:“拯救唐民!”

“恢复西域!”

“恢复西域”

呼声越来越大了,这时不止年轻人,连妇女、儿童甚至一些老人都加入了高呼

“打败回纥!”

“打败回纥”

“消灭胡虏!”

“消灭胡虏”

“振兴大唐!”

“振兴大唐”

……

碎叶废墟上的聚会总算到了**,到了三更之后,人们的兴奋才渐渐平息下来,安六等重新安排了香案,请张迈宣读圣旨。

全体兵将升迁七资这一点没问题,可郭昕已经不在了,于是张迈提议,由郭师道代替其先祖接任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郭师道本来就是这些大唐后裔实际上的领袖,张迈的提议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没有人会反对。

不过对郭师道来讲,自己的地位能够得到合法的追认,却也是一件很值得欣喜的事情。反过来,他也代表全体安西军民,承认了张迈的地位:在族群中,张迈是钦差,是特使,到了军中,他就是监军,地位十分超然。

虽然现在谷中只有八百军马,但碎叶之战的胜利以及圣旨鱼符的到来却激励了所有人,安西军民全体士气高涨,大家都觉得只要紧密团结在以张特使、郭大都护、杨镇守使等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周围,安西唐军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走向胜利!

这次的聚会,成了安西唐军记忆中的“碎叶之会”,碎叶之会除确立了张迈的地位外,后来安西唐军的高层还将张特使在聚会上呼喊的口号,总结为安西唐军的四大目标:拯救唐民、联系长安、规复西域和全面振兴大唐!

这让西域唐民不但有了一个团结的核心,更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第二十一章 何去何从(冲榜求收藏、推荐)

口号总是很容易喊的,事情却总是很难做的。

训练士兵、修补兵器、治病疗伤、分配口粮等具体事务,自有郭师道等去忙活,但往后的路该如何走,该如何打开局面,张迈却得参与决策。

“迈哥哥,爹爹让我来跟你说,明天咱们要召开特使来到后的第一次大都护军帐会议,到时你不要迟到哦。”碎叶之会散了以后,郭汴跑来跟张迈说。

“啊,明天?恩,小汴,知道这大都护军帐会议要谈的是什么吗?”

“我知道。”跟郭汴一起来的杨涿说:“我在窗下偷听到的哦,郭伯伯和爹爹他们好像在说,明天大家要一起商量一下往后的路该如何走。”

也对,昨晚的聚会振作了唐军的士气,接下来是该讨论路如何走的问题了。

从焚城之战到,张迈不但身份上发生了改变,心态也跟着变了。大家对自己的期望,似乎都变成了肩头上沉甸甸的责任。

这可不是喊几个口号、编几个故事的事情了,到时候参加军帐会议的一定都是安西唐军的高层,进行的也将是理性的讨论,而不是情绪的鼓动。

“明天的军帐会议,我该说什么好呢?”

从焚城一战到碎叶之会,一大帮年轻人可都期待着自己甚至崇拜自己呢,郭师道他们似乎也不再将自己当摆设,要是明天聚会,自己讲不出几个道道来,岂不有负众望?到时候要是所有人都看着自己,自己却说不出什么建设性的话来,不但自己丢脸,而且对唐军的未来会有负面影响。

“怎么办呢?”

对这个时代,自己又不熟悉,对这个世界,自己脑子里装的情报也不足,至于说到战争,更不可能有郭师道理解的那么透彻深刻,说到武功,自己现在只怕连加入那八百正规军的行列都没资格,说到智力嘛,张迈觉得自己也只是中等顶多中等偏上,总之不是聪明绝顶的人……

那自己到底有什么长处没?有什么优势没?能否为唐军将来的道路贡献什么不?

“嗯,我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主儿,不是能横扫天下的曹操,更不是‘未出茅庐、先定三分’的诸葛亮。”可是想来想去,作为穿越者,自己的长处,大概就是比对方多了上千年的历史经验以及更加广阔的视野眼界吧。

可是,这上千年的历史经验有用吗?

这里是唐朝,想想别的穿越者:有的背了宋词元曲,但这些词曲在这里没用;有的造火枪大炮强军这些自己又不会;有的造玻璃赚大钱可自己也不懂得造玻璃啊……

技术的事情,那是没法指望了,至于穿越者独有的“历史预测能力”,且不说自己对历史只有很模糊的记忆,极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