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国利家利民利亲,使我唐军上下长保友爱,若处置得不好,恐怕将来有变亲为仇、尾大不掉之势。”

张迈见他能够如此开诚,把话说到这个地步,甚是欢喜,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李膑沉吟道:“疏勒城防严谨,咱们虽然暂时占了上风,但除非是胡沙加尔投降,否则急切难下,萨图克那边又随时都会回来,所以我军的情势似安实危,大昭寺不是一个可以据守的地方,这个地区,除了疏勒本城之外,唯下疏勒为坚城,所以必须有一个智勇双全的方面大将妥为经营,在缓急之际也是我们的退路而小杨都尉无疑也是这个方面的不二之选。目前他做的事情,从整顿城防到将下疏勒的守军收编入伍,也都是正确的,对我军扩充兵力十分有利。”

张迈道:“这个我自然也知道,下疏勒那边,我暂时分不开身过去,杨易历练到现在,统率三千人也绰绰有余,而且我对他也有充分的信任可是十个营的兵力,相对于我军主力来说太大了,和他在我军中的地位也不配衬,这个比例太不平衡。”

李膑听到“平衡”二字,心中又涌起一股知遇之感来,心想张迈能和他讨论到这个地步,这份信任真是无以复加了。

他思忖了一番,说道:“既然特使信任小杨都尉,那么这件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干,但是名分却不能给他。予其实不予其名,将来疏勒的形势稳定下来以后,再另行调整就顺理成章了。”

张迈道:“可是不给他个名号,只怕他做起事来不顺畅。若要派个监军,又恐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再说,现在全军上下,暂时也没有一个将领有资格监领十个营。”

李膑明白张迈的意思,他不是说唐军诸将之中没人有本事统领十个营,而是指唐军诸将之中没人拥有这种超出同侪的地位十营统帅的话,在眼下来讲便是唐军之中除张迈以外第一人了。

李膑道:“统帅这么重的兵力,必须由中枢要人遥控。有一个人,有这个资格的,而且让他来遥控这十营,也不会让小杨都尉心存芥蒂,反而会让他心中欢喜。”

“谁?”

李膑道:“副大都护。”

张迈怔了一怔,随即露出一种“李膑你怎么能想到这个”的微笑来,道:“好主意,好主意。”

从张迈帐中出来,马小春赶紧来帮推姐夫的轮椅,推到一无人处,马小春道:“姐夫,刚才特使的神情好奇怪啊,是出了什么事情了么?”

李膑迟疑了一下,说:“是出了一件大事,不过我不能对你说,但你过几天应该就会知道了。”

马小春道:“那好,我就不问是什么事情,但这件事情,是张特使听了姐夫你的提议,对么?”

李膑没有回答,却微微一笑。

李膑离开之后,张迈便召来了第一折冲府折冲都尉郭洛、第四折冲府折冲都尉郭师庸、第五折冲府折冲都尉安守敬、昭武部统领薛苏丁、乌护部统领合舍里,大都护参军事郑渭,昭武部监军郭太行,以及杨桑干、安守业等副都尉,又让嘉陵和尚旁听。

诸人到齐以后,张迈便将下疏勒的情况说了,诸将听说杨易得胜,疏勒民众又拥护大唐,无不大喜,郑渭听下疏勒的道路打通,得了这么一座坚城,那唐军便进可攻退可守了,心里大安。

郭师庸对围攻疏勒一事与李膑有相同的判断,道:“疏勒是一座大城,除非我们运气特别好,否则只怕短时间内难以攻下。下疏勒可得好好经营才是,我建议让乌护部负责沿途道路安全,让民部将部分粮草转移到那边去。”

张迈道:“如今下疏勒有许多明教长老号召起来的散兵游勇,我想让杨易尽快将他们编入行伍,以免迁延之下,成了一支体制外的兵力,那时就不好办了。”

杨桑干听到这里不禁一怔,随即暗中叹息,心道:“张特使对阿易真是没得说!竟然半点不提这是阿易的意见,这样一来其他都尉就不会对阿易产生意见了。”

果然郭师庸、安守敬等都点头道:“应该。”

郭洛忽问道:“下疏勒的兵勇选拔出来,大概能有多少兵力?”

张迈看了郭洛一眼,笑道:“大概会有将近两千人,可以编成六个营的兵力。”

郭师庸哦了一声,道:“那阿易手头就有十个营了……不知这六个营的训练,特使打算派人谁去主持?”

张迈道:“要办这件大事,得是副大都护才成。副大都护如今尚在大昭寺,在他到达下疏勒之前,前期的事情,就先交给杨易暂理。这个安排,诸位以为如何?”

郭师庸和安守敬对望了一眼,郑渭亦微微一笑,都道:“特使英明。”

 第一一七章 镰刀的威力下

向唐军投诚的胡部越来越多,从昭武人开始,到突厥、突骑施、吐蕃、波斯后裔、印度后裔到各个混血部族,都被安排在了南北两个方向,郭师庸和安守敬都是守城的好手,因此对攻城也自有心得,他二人合力在疏勒城划出三十四个驻防点,只要守住了这三十四个驻防点就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回纥军进出疏勒的行动。

张迈命令各部分别在其中二十八个驻防点上防守一个方位,“其它的事情就不用你们管了。”

如果要这些方归部族上战场打仗,在组织上是有很大困难的,要他们去攻城?只怕这时候他们心里对大唐的忠诚还不足以让他们卖命,可是只是让他们驻防一个地点的话,那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从东南顺时针一直到东北,疏勒城被堵得只剩下东边一个缺口,这让城内的军民不至于完全绝望,可是,如果胡沙加尔要突围的话,逃向东方有出路么?

寒冷的秋风刮过,张迈刚刚越过葛罗岭山口的时候,麦田已经开始变得沉甸甸的,但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当然,现在也还没熟透,离农夫们预定的收割日子,还有一段时间。

这个时间,胡沙加尔本来也是知道的,不过最近纷至沓来的军事变化让他几乎没有时间顾及到这件事,可就在唐军用一场大胜将疏勒城堵截起来之后,一阵神奇的风刮了起来,那风不是自然风,而是有数以万计的镰刀组成的一条线,在疏勒城外的土地上抢割庄稼!

“天!那是什么!”

在这条镰刀线刮过的地方,麦田大片大片地伏倒,就像被一阵风刮过,不过不同的是,这阵“风”刮过之后,倒下的麦田再也没有恢复原形。这时多么神奇的景观啊。

那一天,唐军的精骑以千人为一队,巡弋在疏勒的城门之外,似乎只要回纥人胆敢出城他们就会发动恶狠狠的扑击!

然而这四队骑兵还不是让城头的回纥军民最诧异的,他们最诧异的,是看到城外视野所及处的无数镰刀!

农田上,将近六万农夫农妇被组织了起来,熟练地挥舞着镰刀!在大昭寺僧侣的组织下,数万人一起动手,将麦田一垄一垄地横扫过去,回纥的高层还没反应过来,城外可以望得到的地方那已经熟了七八成的庄稼就空了一大半!

疏勒城外视野所及处的农田,主要集中在西南那道河流的沿岸,用疏勒唐民的通用说法,那大概有一“寺”的农田,一寺的意思,就是围绕着一个寺庙组成的农庄所种植的农田。

而大疏勒地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带以大昭寺为核心的八十寺农田,在之前数日就已经开始抢割了!而最后让疏勒城内回纥人看到的这一幕则是一场特意的作秀。

抢粮这是张迈整个疏勒攻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作出这个决策的时候,法信曾经反对过,因为现在收割的话,对农民来说会有很大的损失。

“我们的收成会减少大概三成啊!”

对农民来说,收成减少三成可不像商家那样赚少三分,历年十成的收成收上来,农夫们也要计米下锅,若是少收了三成,那绝对是一个可怕的荒年。

“七成的收成,再减去六成的税收,我们就只剩下一成的口粮那是要饿死人的啊!”法信竭力抵制着张迈的这个命令。

一成的收成,就算唐民再怎么节省,最多也只够生活三个月,接下来的九个月几十剥树皮吃草根也挨不过去!而大昭寺的那些存粮,用来养军还能支持一段时间,如果平摊到所有唐民头上,那就是杯水车薪!

张迈听到了法信这句话以后却莞尔一笑:“六成税收?谁来收你这六成税收?”

法信一怔,多年来的思维惯势不但蒙蔽了胡沙加尔,也蒙蔽了他,让他的思维一时间竟转不过来。

张迈哈哈大笑:“以后这个地区的税率是谁定的?是我!定税权在我们手里,你怕个什么!”

法信听到这里忍不住哈哈大笑,大笑自己方才的愚蠢。

是啊,驱逐了胡虏统治者以后,定税权就回到自己手上了,那还担心个什么呢!

大昭寺的和尚们行动了起来,发动所有唐民,抢割庄稼。种田是很辛苦很艰难的过程,而收割却在一日之间,在唐军还在进行那场大野战的时候,抢割就已经在疏勒城视力不及之处开始了,要组织农夫们打仗,那可得经过漫长的训练,要组织农夫们割稻田,那和命令他们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数万把镰刀一挥动起来,就像一阵风吹过,田野里的庄稼便成片成片地倒伏,等到其它地方抢割一空后,才轮到疏勒城外这一寺。

“天!唐寇在抢粮食了!”

数万农民仿佛在表演一般,他们在朝阳升起时开始挥舞镰刀,城头的军士奔去报告胡沙加尔,等胡沙加尔气急败坏地赶来时,那一寺麦田已经有一大半倒地了!

“这帮唐寇在干什么!”

作为这个地区的军政领袖,胡沙加尔对农时也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还不到收割的时候啊!

这里远在内陆,庄稼一年只一熟,而且熟得较晚。如果现在就收割的话,对整个大疏勒地区将会有重大的影响不是胜负问题了,而是关乎十余万城市居民的生死问题!

消息在城内不胫而走,那些曾见过郑渭的商家使者,猛然间领悟到了郑渭当初提醒他们多积口粮的真意!

“这帮唐寇,好毒啊!”

“嘘你还叫唐寇!”

所有人心里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