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哀莫大于心死,而对于宗教狂热者来说,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信仰的崩溃。

天气依然寒冷,又是一场大雪飘下,将逝去者的坟墓都掩盖了起来。

白茫茫的大地,一片肃穆。

“如果不是瓦尔丹,”张迈道:“这场大战不管谁胜谁负,至少也不至于死这么多人。”

“他已经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郑渭说。

“已经得到?”张迈道:“还远远没有!疏勒虽然清理干净了,但葛罗岭山口以西,却还有不知多少癫狂者!那是我们需要时刻警惕的!”

街道已经清理完毕,数万唐民开始从下疏勒和城外其它地方迁入城内避寒,郑渭正在执行新的一轮户口整顿,阿布勒被任命为粮官,负责统筹未来一个季度的口粮分配。

在第一轮人口摸底结束后,郑渭前来汇报:“大昭寺下辖的疏勒佛民,号称五万,实际上加上隐户,共有七万六千人左右。这一部民众并没有很大的损失。”

这七万佛民在血统上是以大唐军屯将士的后裔为父系主干,融合了昭武、吐蕃、突厥等的混血,在宗教上,信仰佛教,识字者有八千多人,其中有六千多人乃是僧侣,但大多数僧侣都有出家之前娶妻生子、出家之后耕田喂马的习惯。这一部人原本是居住在疏勒城西南的河谷绿洲,从事着定居农业兼定居畜牧,是疏勒地区最大的余粮来源。

“疏勒城本有人口约八万人,加上附郭人口有十四多万,再加上西来的圣战者,以及从下疏勒逃来的天方教徒,在那晚屠教之前,城内的人口估计当接近或者超过十六万。而现在,只剩下民众七万九千人,其中成年丁约一万六千人,此外有战俘奴隶两万二千人,其中成年男丁八千人。”

疏勒及其附郭地区,乃是整个大疏勒地区最大也最肥沃的绿洲,不过这个绿洲却被回纥人用于牧业。

“下疏勒及其附郭地区,有人口约两万八千人左右。成年男丁一万二千人。”

“其它周边地区诸部,人口难以统计,估计当在四万人到七万人之间。成年男丁或有两万人。”

所谓的周边诸部,包括边远的绿洲、河谷,以及分布在天山南麓山坡、葱岭北部山坡的草地等等,乃是突厥、吐蕃、昭武等族的游牧地。

“此外因为战乱而逃亡不知何处去的人口,数字尚难估计,在战后或许会逃回,这个数字,怕得等一二年之后,才能统计出来。”

“最后,我安西唐军自葛罗岭以西迁入人口,七府将兵之外,有民部八千二百人,最近这场战争的伤亡兵曹尚未统计完毕,总人口当在一万六千人左右。这一部人口,却是以男丁为主,阳盛阴衰了。”

张迈道:“也就是说,除去周边诸部,我们一共有大概……”

“粗略估计,大概二十二万人。”郑渭说“如果杨易取下了莎车,这个数字估计会有变化,不过应该也不会变化太大,据我从法信他们那里了解,莎车由于处在交战之处,那边的人口并不多。”

大疏勒地区的面积差不多和浙江省一样大,却只有二十多万人!尽管这里的生态、土壤、气候环境无法与江南相比,但只有二十几万人的话,仍然让张迈觉得太过地广人稀了。

“我们的粮食怎么样了?”

“粮食的话,按二十二万人计算,谷物可支九到十个月,牲畜类尚未统计。”要清点完牛羊,那可也是一个大工程,不比清点人口容易多少。

“也就是说,我们来年可不能遇上一个荒年,对吧?”张迈说。

“不止这个吧?”郑渭道:“别忘了我们至少还有一场大仗要打!”

“那个不用担心。”张迈的心情本来一直有些沉郁,说到那场大仗反而露出了笑容:“那是一场必胜的仗,你不用考虑这个!只要想着怎么经营好我们的疏勒,就行了。不过……”

“不过什么?”

张迈道:“不过现在向西的山路堵住了,东北往龟兹、高昌的路线敌我难分,农业的话急也急不来,只能按部就班,而如果要发展商贸,似乎就只有于阗一线了。虽然我不是很明白疏勒和于阗的物产状况,但这想来只靠这两个地区进行双线贸易的话,只怕也很难有大盈利吧。”

郑渭微微一笑,说:“特使你刚才这两句话一说,我可觉得你大有经商之才呢。不错,靠着疏勒地区与于阗地区做买卖,这买卖是很难做起来的。但如果我们在顺利拿下莎车的话,那就可以开出另外一条有着无限商机的商道了。”

“莎车?”张迈一拍脑袋,急忙翻包倒柜,寻出那套地图册来,在上面找到了莎车的位置来。

莎车位于疏勒东南,从莎车往西,有一条山道可以穿过葱岭,进入富庶的印度地区。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张迈叫了起来:“从莎车是可以去巴基斯坦的!”

郑渭瞪了瞪眼睛:“什么巴基斯坦?”

“啊,我是说……可以进入印度河流域……也就是天竺!”

既然能到印度河流域,再过去就能抵达恒河流域了。

郑渭微微一笑,仿佛发现了什么,却没有道破,只说:“特使,自玄奘法师为天竺正其译名以后,咱们汉文里头,已经叫那里作印度了。”

“啊!对,对!”张迈尴尬地笑了一下。

郑渭瞄了一眼张迈的那本地图集,道:“这本东西倒有些奇特,我之前好像没见过。”

张迈笑道:“这个啊,郭洛他们是见过的,你……”

正想着怎么向他解释,外间传来了捷报:“大捷!大捷!莎车守军投降!小杨都尉已经取下莎车城!”

 第一三七章 张迈成亲之一

雪越来越大了,但疏勒却严寒中得到了和平,只要一天葛罗岭山口不解冻,这个地方就会有一天的安全。大疏勒地区的百姓大都已经撤入了疏勒与下疏勒,郑渭完成了编户工作后,所有的工匠、失去产业的小商贩以及妇女等都纳入了新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来。

寒风大雪之中,室外的劳作很难进行,只能等待偶尔天气变得没那么冷时出门,但室内劳作却还可以进行。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一是修补和锻造兵器,这是男人干的活儿,由唐军民部的工匠将整个疏勒的铁匠组织起来,在疏勒城内由于萨图克坚城的可汗工坊里开工当然可汗工坊如今已经改名,叫做大唐疏勒工坊了;二是衣物纺织,杨清带领唐军民部擅长纺织的妇女,将城内的妇女组织起来制作冬衣。

珊雅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来弹棉花。

虽然是宁远故国的公主,毕竟她是从库巴来的人,又是萨图克未成婚的妻子,身份上有很重的嫌疑,幸而在那场动乱之中她并未卷入屠教行动中去,这时却和侍女蓝花也被分开了,和唐军中曾负责行伍伙食的王二嫂子以及另外一个失去丈夫的妇女伊莲娜住在了一起。

王二嫂子虽有丈夫儿女,但她丈夫王二如今正随杨易出征莎车,城池虽然打下了,但大风大雪之中交通不便,军方高层已经下令让杨易在莎车就地驻扎,同时便宜处理当地政务,王二也就没法回来,所以这个冬天她估计要搂着儿子女儿过了。幸好入城之后,上面被分给了一套房子让她居住,一应米粮、柴薪都有供应,入住没两天,珊雅和伊莲娜一家也搬进来了。

伊莲娜不到三十岁年纪,却已经有两个儿子,一个七岁,一个九岁,她性情温和,长得也颇有姿色,在疏勒城中虽然过得清贫,却甚幸福,但这场劫难却将她从天堂打下了地狱。若不是还有两个儿子作为牵挂,只怕她早就活不下去了。珊雅本来也十分愁苦,但见到身边有这样一个比自己凄惨了十倍的人,慢慢的心里就不难过了,反而帮忙劝慰伊莲娜。

三个女人,四个小孩,尽管各自的身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七个人一挤,这个冬天便显得暖和多了。珊雅和伊莲娜都不会说唐言,王二嫂子是会好几种话,平日里呆在一起就教她们,道:“往后疏勒是归大唐了,学会这唐言,往后会有好处。”伊莲娜性情和顺,学话却不快,珊雅聪慧灵敏,却学得甚是用心。

珊雅属于半俘虏的性质,伊莲娜一家属于受接济户,平日只能得到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物资,让她们能够活下去罢了,日子过得自然极苦。

王二嫂子既是军眷,本人在民部又有职司,民部安排下来的衣物、食物、用品自然很足。她是开朗豪爽的人,眼见珊雅和伊莲娜过得贫苦便常接济她们,最后干脆来个大锅饭,七人作一家子,有饭一起吃,所以珊雅和伊莲娜一家都十分感激她,都拿她当真姐姐看待。

这日王二嫂子道:“我当家的这几个月得的战利品不少,养着你们一年半载的也没问题,但人贵自立,你们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两日我军刚刚在城内开了棉衣工坊,你们若愿意干活,能够干活,我就给你们找份工去,自己能赚钱,日子才过得有底气。”

王二嫂子在女人里头算是活动得很开的,甚至便是郭汾、杨清,她也见得着面,有她出马,自然不会有问题,不一日就得到了回音。

珊雅是公主出身,虽然是个亡国的公主,但有父兄罩着,在库巴也未吃过一点苦头,受人供养惯了,对去做女工没有很大的兴趣,只是见王二嫂子一片好意,便淡淡地应承了。伊莲娜却是千恩万谢。

王二嫂子又看看伊莲娜,捋起她的头发来瞧上两眼,说:“妹子,眼下虽然找了份工,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但你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又没有父母兄弟帮忙,这日子如何过得长久?依我看,你也还年轻,不如再找一个人家,将来不但自己有依靠,对两个孩子也是好事。”

伊莲娜低下了头说:“我这样的景况,哪里能寻到什么好人家?若是胡乱找个人,我自己却不打紧,只怕害了孩子。”

王二嫂子笑道:“我就怕你没心思。若有这心思时,就都包在姐姐身上。”伊莲娜欲言又止,道:“你放心,就是找到了人,我也会先带回来让你相一相,若你相不中他时,姐姐还能硬绑你上花轿不成?”

伊莲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