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迈说道:“杨易手头有三个府的兵力。此外还有一些民兵。但这次他带兵东进,估计最多也就带那三个府的兵力。人数虽少,却是我军的一支精锐,杀塞坎,夺灭尔基,夺下疏勒,夺疏勒,用的都是这支兵马。”

薛复道:“张迈说来兵马并不多,那么小杨将军知道我们虚张声势、以攻为守的计划么?”

郭师庸道:“这个自然知道,不过我们就怕阿易这小子轻起战事!冒功轻进,若引得高昌回纥大举向西,我们可就危险了。”

薛复却道:“小杨将军能够屡建奇功,岂是偶然?既然知道我们的全盘计划,焉知他如今的行动不是‘以攻为守’?”

他的这句话让张迈忍不住点头,说:“不错,就算阿易贪功鲁莽,但有春华在他身边,如果阿易真的乱来,料来不会不劝谏。”

薛复继续道:“温宿距此一千五六百里,前线发生什么事情,天时地利人情是否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不可能掌握得比杨将军更加清楚。因此末将以为,与其我们在这边遥控指挥,不如信任杨将军,同时派人提醒他在东边的重大责任,我相信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他的这一番言语,说得李膑、郭师庸、郭洛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李膑心道:“这位薛王子,可不止会打仗而已啊。看事情有够透彻,分寸拿捏得也好,也不知道当初瓦尔丹是怎么用他的,竟然会落得如此结局。”

张迈笑道:“薛复所言有理!”便派嘉陵为使者,先前往疏勒,让郑渭将疏勒以东的所有权限包括军、政与外交大权全部交给杨易自行处置。

唐军西征之后,已在宁远和疏勒之间建立了一条“六百里加急”驿站线,每八十里就设立了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养着若干匹的第二代汗血宝马。

嘉陵领了命令,当日就出发,经过葛罗岭山口的时候,见合舍里正带了九千名奴隶,趁着天气好,正在修建哨岗,在郑渭的计划中,第一年是将哨岗与驿站修好,然后第二年准备将之增筑为一个关口,张迈连名字都改好了,准备就叫“托云关”。

沿途不断换马,两日内便抵达疏勒,这里正在大搞建设,疏勒河上游的禾苗也都已经冒头长得绿油油的,农夫们这一年里农牧结合,种田的同时也搞定居牧业,苜蓿长势尤其旺盛。唐裔农夫带领着奴隶们料理禾田,薛复招引的牧民则为这个地区带来大宛畜牧业的千年秘传,疏勒在经过一**战之后,人心思安,民众可不晓得什么唐军“外强中干”的内幕,只是听说东西两方面节节进取,疏勒境内又平稳安定,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积极进取的豪情,眼神之中也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就连数万奴隶也不敢稍有异心。

嘉陵进了城,赶往大都护府衙门,告诉杨定国和郑渭张迈的决议,杨定国听张迈不但不斥责儿子,反而加大了他的权力,有些担心张迈是瞧自己面子,他对儿子严厉得有些过头,就要拦住嘉陵不让他前往东方,道:“待我先给特使写一封信!阿易这次做错了事情,不撤职就算好了,怎么还能加重其权力?”

郑渭看了张迈的决定之后,想了一想,却说:“不,杨老,我觉得特使的决定是对的。”

杨定国微感诧异:“你说什么?”

郑渭道:“杨易断不是愣头青,加上身边又有慕容春华等人在旁辅佐,他既然这么做,必有他的道理。其实咱们的担心或许多余了。”便说服了杨定国,让嘉陵继续上路,又说:“你到了温宿时告诉杨易,疏勒的钱粮很紧,他既然打下了温宿、蔚头,那么军队的补给就请他自己想办法。在西征大军未回来之前,疏勒这边没法给他提供粮草了。”

嘉陵心想:“不给粮草,你这不是变着法子逼着小杨将军回来么?”

疏勒与东方的前线一样建立了一条驿站线,不过设置比较稀疏,约莫一百二十里才有一个民兵营,换乘马匹也不是千里马了。两日后抵达蔚头,又两日抵达温宿,他一口气跑了八百里路,到了杨易的大营时已大感疲累。

温宿位于天山南路,有两条水量不在疏勒河之下的内陆河流经境内,并在温宿附近会合,这条河继续向东南,便会注入新疆最大的内陆河赤河(即今塔里木河),沿岸形成一个不小的绿洲,这时正值夏季,水丰草盛,温宿草原之上风吹草低后,映入眼帘的怕不有十几万头羊马。不过这里的牧养场景和疏勒相比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牧民们大多只是粗放粗养,不像疏勒那般农牧结合,精耕细饲。

原来当日骨咄眼看唐军这么厉害,心中惧怕,不敢在疏勒境内久留,没多久便退到蔚头,跟着退到温宿,随时准备要回龟兹,不想他一退杨易就随后赶来,骨咄退出蔚头,杨易就收了蔚头,骨咄退到温宿后,正想着找个什么借口好回去向国人交代时,杨易却以轻骑三千人日夜不停越过沙漠,夜袭温宿城,骨咄措不及防大败而走,若是走得慢些只怕就被杨易给拿住了,温宿附近的部族震于唐军疏勒完胜诸胡联军的威名,又见骨咄战败,纷纷倒戈转投了杨易。

自此,俱毗罗沙漠以东的领地与部族尽属唐军,杨易又截获了骨咄留下的大批羊马粮食,当下就在温宿草原放牧起来,同时向疏勒、宁远告捷。

杨易眼看自己轻轻松松就为安西都护府拓地八百里,收众五万余,不免有些得意,没想到疏勒方面接到捷报之后非但未曾嘉奖,反而来了一个使者将杨易骂了一顿,因为派人来骂的是自己的老爹,所以杨易连反口都不能够,正在营内生着闷气,便听张迈的使者到了。

杨易对手下三员大将慕容春华、哥硕与温宿武道:“咱们越过沙漠,摸过草原,数百里奔袭,却换不来一句好话要是特使也来骂我,我就辞官,回疏勒养老去!”

他是前线大将,论年龄却比部属们还轻,四十多岁的哥硕听说他要养老,明知道这是气话也不由得莞尔,慕容春华道:“特使岂是旁人,定能理解我们的苦心。”亲自出营来迎了嘉陵进去。

杨易见是嘉陵,冷笑道:“假和尚,你怎么还不还俗?”

嘉陵奇道:“谁是假和尚?”

杨易哈哈笑道:“你小子有老婆,有孩子,难道还能是真和尚么?”

嘉陵双手合十,念了个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不和他纠缠这私事,却道:“杨将军,前线如今的战况如何了?”

杨易笑道:“形势一片大好!骨咄被我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现在龟兹境内人心惶惶,就唯恐我现在冲过俱毗罗沙漠杀过去,连三岁小孩听到我杨易的名字都不敢哭了。据探子回报,骨咄还派了人去毗伽那里求援了。”

嘉陵惊道:“毗伽?高昌回纥?那怎么还是好事?”

“那怎么不是好事?”杨易笑道:“你不知道奇袭温宿那晚骨咄逃得有多狼狈,他去向高昌求援,就证明他觉得自己打不过我,怕了我,如果他觉得挡得住我,何必去求毗伽?所以这当然是好事。”

嘉陵道:“可是如今我军大军屯聚于西面,八剌沙衮和布哈拉的去向都还未定,疏勒内部又颇为空虚,杨将军你在东方虽然暂时取得胜利,但万一惹得高昌回纥大军西进,那岂非要将我安西都护府拖入两面作战的泥潭之中?”

杨易瞪了他一眼,冷笑道:“谁说我要拖得安西两面作战的?谁说毗伽会来的?当初特使给我下的命令,是要我独当东北之事,可他并没有限定我该怎么做!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觉得我做错了什么!”

他语气甚冲,慕容春华在旁边解释道:“嘉陵师父,我们一月之内突袭八百里,并不是为了争功劳,而是与西征军一样,以攻为守。骨咄震慑于我军威势,他既然退,咱们就得进,如果我们不进,可取而不取,他们反而要生怀疑,那时候疏勒反而会遭受更大的压力。至于毗伽,他三四个月内是不会来的。就算他答应了要增援龟兹,至少也要等到冬天,高昌回纥的军队才会抵达。”

嘉陵问道:“为什么?”

慕容春华目视哥硕,要他来回答,哥硕知道嘉陵是代表着张迈,不敢怠慢,说道:“高昌回纥至今保留着游牧的习俗,其都城其实有一南一北两个地方,南面的是高昌(在今吐鲁番盆地),北面的是北廷。高昌回纥夏天都会举族迁往北廷,只余下部分人马留守高昌,冬天才会迁回高昌。如今正是炎夏,高昌离龟兹也有一千余里,北廷更是位于天山之北。骨咄去求毗伽,他的人得辗转二千里,等毗伽决定要来,那也得先翻过天山,然后再向西走两千多里才能到我们这里。所以现在来说高昌回纥对龟兹人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几个月内也不必担心毗伽会加入对我军的围攻中来。”

嘉陵道:“原来如此。那么杨将军是打算止于温宿,威慑龟兹了?”

杨易冷笑道:“兵家之事,哪里说得准?我是否进兵,那要看西面的形势,如果西面迟迟不定,那我就想进兵也没办法,说不定仍然还得缩回疏勒去。但如果西面的事情早些解决,说不定特使还没回到疏勒,我就将龟兹打下来了。”

慕容春华觉得杨易这几句话说得狂了,咳嗽了一声,暗示他收敛。

杨易却不理他,挥了挥手问嘉陵道:“你这次来,是特使派你来骂我的吗?”

嘉陵微微一笑,说:“特使的事情,且押一押,我是经过了疏勒再来的,先传大都护府郑长史的话。郑长史说:疏勒的钱粮很紧,杨将军既然打下了温宿、蔚头,那么军队的补给就请自己想办法,在西征大军回来之前,疏勒那边没法给东线提供粮草了。”

杨易冷笑道:“谁要他来提供了?你回去告诉他,我不要他一袋小麦、一头羔羊,只要他别给我添乱,东线的钱粮我都自己解决。”顿了顿又说:“你再告诉郑渭,少在我面前哭穷!疏勒有多少家底我也晓得的。听说宁远打下以后,西征军暂时也不用疏勒这边转运粮草了,于阗那边又被特使诓了八万石粮食、十几万头羊,这些粮食羔羊也全都在疏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