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女人莺莺燕燕,总算赶在第二天出发,郑湘心无城府,不会作伪,昨晚没睡够脸色就不好看,郭汾见到了珊雅一怔,但这时也没功夫管她们,她拉着这群女眷也就做个样子给别人看,在城内时车轮辚辚,慢慢行走,仿佛贵妇人结伴出游,出城之后一脱离众人视野,便命一队骑兵好好照顾,自己却命车马急行,赶往高昌。

这时高昌的形势却早已进入危乱!

早在田瀚到达之前,张迈的密信就已经驰抵赤亭,但更在这封密信到达之前,薛复就已经发觉军情有变!

他从天山北麓的一些小动作中预感到北庭回纥即将会发动一场大攻势,结果不出所料,就在奚胜将密信分别转告其他四大留守时,北庭回纥的前锋开抵龙泉关下了。薛复亲自率领骑兵队出战将对方击退,但走了几千人,后面却漫山遍野地掩至,望上去怕不有数万骑之多!

薛复心中诧异,回到关上后部下将密信呈上,薛复扫了一眼脸色微变,但这种变化转瞬即逝,只有马呼蒙和薛苏丁才注意到了,薛苏丁问道:“怎么?”薛复道:“没什么。”回到内堂,才将消息告诉他们,马薛二人大惊,齐声叫道:“没想到曹议金这么大的名头,竟然如此忘恩负义!”

薛复却没接他们的话头,对薛苏丁道:“我马上要赶回高昌去,留下三千骑兵和全部步卒器械,其他人我全部带走,龙泉关就拜托你了。”

薛苏丁惊道:“这……将军,毗伽这次来势汹汹,怕是势在必得!只有这么一点兵力的话,我怕……”

薛复道:“我自然知道此事为难,但龙泉关虽然要紧,河西之事却更重,所以唯有拜托苏丁兄尽力与毗伽周旋了。”

薛苏丁亦是腹中有谋之士,似乎便明白了薛复的意图,答应了道:“好吧,将军你就去吧,我尽力而为!”

薛复立即命马顺、乌力吉安排部属分批出发,自己先赶赴高昌城,这时郑渭、郭师庸、慕容春华正自商议对策,郭师庸见到了他奇道:“你怎么来了?不是说毗伽大兵压境、龙泉关告急么?”薛复道:“龙泉关再急,急得过河西?”

郭师庸道:“河西那边的事情自然也重要,但龙泉关同样不能失守,不然局势就要更加糟糕了。我们将北面屏障付托给你,你怎么弃关回来了?”这句话已经隐隐带着责备。

薛复也不接腔,也不争辩,却问道:“增援大都护的事,三位可有决议没?”

张迈当初离开时曾命郭郑薛慕奚五人共同议事决定,薛复在西北龙泉关,奚胜在东面赤亭关,高昌由郑渭郭师庸一文一武主持,加上居中支援各处的慕容春华,三人一起已占多数,因此若有大事,三人碰头商量过没有异议就能施发号令,到现在为止还没出现要邀问薛奚二人意见的情况。

但这次河西的密令传到时,三人却起了争执。对于救援张迈这一点倒也没什么不同的意见,然而如何救援郭师庸和慕容春华却争得厉害。

郭师庸是准备让慕容春华率领七千骑兵赶去救援,慕容春华却嫌兵力太少,要求增兵,郭师庸担心兵力抽调过多会使高昌空虚,无法抵御毗伽的进犯,万一高昌有失,只怕东方三镇都有不保之虞,而且他认为慕容春华的七千人若能突破关阻与张迈会合的话,那张迈手头就将有上万骑兵,纵然无法取胜,应该也足以回来了。

慕容春华却以为如果是一开始就万骑齐冲当然可以纵横无阻,但现在赶去玉门关,中间不知道隔着多少险阻,只靠七千人的话只怕过不去。郭师庸却认为现在张迈在内,慕容春华在外,里应外合之下归义军一定得露出破绽,待高昌这边局势稍缓,那时再继续追加兵力增援,可慕容春华却觉得这么做并不保险,无法保证一定能将大都护救回来。

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郑渭这几年跟随大军南北征伐,又常负责后勤事务,接触得多了,对军事也不是完全不懂,只是在郭慕两个行家面前却有些说不上话,一时便沉默着,见到了薛复道:“薛将军,你来得正好!就一起议一议,看看是郭将军说的有理,还是应该听慕容将军的。”

薛复自加入安西唐军以来一直谨言慎行,很少得罪人,尤其对资格比他老的人更是如此,但这时看看郭师庸,再看看慕容春华,竟然脱口说道:“我觉得两位的看法,都有问题!”

郭师庸和慕容春华咦了一声,同时向他睨来,慕容春华有些不以为然地道:“有什么问题,还要请薛将军指教!”

薛复不慌不忙,说道:“议判此事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弄明白一个问题到底是东方三镇重要,还是大都护重要!”

 第七十九章 吞陇之志

“东方三镇重要,还是大都护重要?”

薛复的问题,对郭师庸等人来说,不是尖锐,而是意外。

当然,老辣如郭师庸,聪明如慕容春华,都不至于被薛复一问就老老实实地顺着他的思路走,郭师庸道:“薛将军,你提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这与当前的事态又有什么联系?”

“自然是有联系的,”薛复道:“郭将军和慕容将军刚才在谈论的,不是该留多少兵力以守备高昌么?因此我想问一句:究竟是高昌重要,还是大都护重要?”

“当然都重要!”郭师庸道:“现在大都护虽然危急,但他的安危与高昌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能否两者都保全,看的就是我们的决断和能耐。”

“真的能够两全么?”薛复问慕容春华,道:“慕容将军,如果给你七千兵力,你有几成把握能够接回大都护?”

慕容春华不肯回答,薛复又问:“如果给你一万人呢?”慕容春华还是不肯回答,薛复又问:“如果给你两万呢?”慕容春华沉吟着,道:“若有两万人的话,从伊州突破,杀至玉门关应该有七八分的把握,不过仍然得快,得在大都护那边还有力量响应我们的情况下杀到玉门关附近进行才成。”

薛复道:“我的判断,与慕容将军相近,那么郭将军,如果抽调出两万大军去救大都护,而毗伽又全力进犯,那么高昌这边还是否抵挡得住?”

“这……”郭师庸知道若是远征救援,所出动的兵力势必都是府兵,新兵以及步卒不具备迅速远征的能力,去了只怕反而得添麻烦,但要是抽调两万主力骑兵,那高昌这边可就够呛了,虽然未必防守不住,可郭师庸也不敢说有十足把握了。

薛复道:“若是平均用兵,那么营救大都护与守备高昌就都只有七八分的把握,万一毗伽来势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猛烈,而归义军的包围圈又较预料之中严实,以至于高昌迟迟不能击退敌人,而救援大都护的行动又处于胶结,那时候可怎么办?”

慕容春华由于立场的原因,对薛复本来有着一种敏感乃至排斥,但这时却沉默了,因为从事理判断上他是赞成薛复的,郭师庸也不开口,他以他的老练也判断出薛复的话没错。

这时郑渭道:“薛将军,若按你说,却该怎么办?”

“不能想着两头兼顾!”薛复道:“一定要有个取舍!将主要兵力用在一个方向上,另一个方向则以毅力与智慧来周旋,但事先要做好壮士断臂的决心!所以我刚才才会问:对我们安西大唐来说,究竟是东方三镇重要,还是大都护重要?”

是领袖重要,还是根据地重要!

在某些情况下这是一个两难,但这时郑渭却毫不犹豫地就道:“当然是大都护重要,只要能够救出大都护,别说东方三镇不保我们仍然有机会扭转乾坤,如果大都护出事,那么高昌就算暂时保住了,迟早也得分崩离析!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值得讨论!”

慕容春华微微点头,薛复道:“若是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好争论的!现在就应该集中能调集的兵力,一举突入河西!大都护给的命令,不也说得很清楚了么?他是要我们设法挺进河西增援这里头可没叫我们一定要确保高昌,所以我认为应该集中兵力突入沙瓜,至于高昌……”他顿了顿,道:“就用这片土地作为延缓毗伽步伐的盾牌!”

郭师庸沉声道:“你是说,为了救大都护,就算将高昌变成焦土也无妨么?”

如果是马小春,这一刻马上就会回答说当然,天底下有什么比张迈的性命更重要的!

但薛复却是不会这样说的,他朝着东南方向一指,道:“郭将军,郑长史,慕容将军,难道你们认为,这次张大都护真的是要我们去将他救出来么?诸位,请你们仔细想想,大都护发来的密信里头,可有一句是要我们去救他的?”

没有!张迈发来的是命令,是要五大留守设法增援,而不是营救。

薛复道:“如今河西的形势,成败生死只在一线之间!我们的这个赌局,不是救人,而是要用高昌来博整个有着百万汉民的河西!其实我们都清楚,大都护此次入陇,可不止是为了迎娶福安公主么!更不是为了和曹家结盟从一开始就不是!大都护的目的,其实诸位心里应该都隐隐猜得到吧!”

郑渭的眼睛眯了起来,有点像狐狸的弧度,与杨易同帐那个晚上的谈话迅速在脑际掠过,在那之后,他和杨易都曾数次与张迈有过深谈,每一次的主题都是河西。

郑渭又看看薛复,这位若非那道刀疤几乎可以称得上美丽的将军是郑渭的妹夫,但有关河西的图谋郑渭却没和他谈起过,然而现在看来,这个男人的直觉可比郑渭内心的评价还要高。

“张龙骧自起兵以来,从来都是进攻,进攻,进攻!”郑渭几乎很难想象,这个男人会让属下去救他,但是他和郭师庸、慕容春华都很容易就可以想见张迈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不惜犯险甚至是拿自己的性命来赌博。

薛复此刻的言语,似乎是提醒了在场三位同侪张迈的这个性格。

“如果大家仔细想想过去几年大都护在几次关键点上的选择,那么大家就应该明白,这次的事情,大都护表面上陷入了危难,但实际上,他却已经开创了一个难得的局面,一个让我们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