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义军的主力仍然没有出现在玉门关城墙上视野所及之处,但城内杨易却已经感觉到了压力,知道这个对手此刻定然已处在离开玉门关一两日距离之内,只要己方一露出破绽马上就会开到攻击!

在外行人眼中,两军似乎还看不出谁高谁下,正如棋未到中盘,双方还杀得难解难分,包括两家的中低层兵将在内,哥哥都是当局者迷,但阎肃和杨易两人心里却清楚:情况已经变得对归义军越来越有利。

阎一山也看到了这一点,在给敦煌方面的日常文书上就要添上喜报,阎肃听了他拟的草稿后却让他将喜报去掉,反而要他将局势形容得危急不堪。阎一山道:“现在敦煌那边急需捷报,眼下明明是我军有利,为何却要反过来说?”

阎肃说道:“正是因为敦煌需要捷报,所以反而不能给他!你又不是不晓得,大公子现在对河西的局面心里很没底,他是恨不得赶紧出战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你若是现在就报喜,他一见之下一定会马上催着我们进兵,和张迈的这场仗还要打很久的,若是仓促进兵的话,非坏事不可!相反,若是将局面说得不堪一些,大公子见了非但不会怪罪,反而会设法给我们增兵增粮。”

阎一山听了乃叔的分析后将信将疑,却还是按照阎肃的意思重新拟了书信,果然曹元德收到书信以后马上以加急快马送了书信来,信中尽是安抚的话,称阎肃如今乃是河西柱石,归义军之存亡全看他此战之成败,勉力他坚持下去,又表示不久将会加派五千兵马赶来增援。

阎肃拿到书信后对阎一山笑道:“如何?”

阎一山佩服不已,道:“叔叔神机妙算,眼下河西有机会打败张迈的,怕就只有叔父了。”

阎肃嘿嘿一声,道:“张迈自家的兵马只有三千人,咱们可有多少兵马?以数倍兵力围攻他却还弄得这么谨慎小心,结局就算是胜了,那也是虽胜犹辱,没什么好夸口的。”

阎一山道:“那接下来我们该进攻了吧?”

阎肃摇头道:“没那么快。张迈能从新碎叶城打到这里,必定有国人之能!他的三千铁骑都还没动呢,那不是兵力多就一定能赢的百战铁军,现在硬碰,未必有胜算。一定要将他们耗得精力疲软、心浮气躁才行。咱们仍然按兵不动,你到狄银军中走一趟,让他改变方略。”

阎一山道:“怎么改?”

阎肃道:“张迈现在在玉门关,看上去是孤城,实际上可进可退,泽北草原虽然贫困,但如果牧民已经被张迈蛊惑住愿意勒紧裤带扶他的话,那么泽北草原便还可以给玉门关输送粗劣却可以维持生存的资粮。如果我们现在联合狄银强攻,也未必打玉门关不下,但那样的话我们的损失一定会相当惨重,而且张迈形势不利之余还可以退入泽北,那时候我们再去追他,实如捕风捉影一般。我们的步兵进入泽北以后作用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却反而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所以要破玉门关,必须先斩断它与泽北百帐部的联系,让它变成一座真正的孤城。”

阎一山也非庸才,被乃叔一提点,道:“所以我们就可以要狄银可汗分派兵马,绕过瓜州大泽,袭扰其后方。”

阎肃哈哈一笑,道:“对了一半,是要狄银分派兵马袭扰其后,但可以三管齐下地进行:一边以精骑沿着瓜州大泽湖畔,从玉门关后方攻击,以扰其后;一边派人进入草原,拉拢百帐部不服张迈者,张迈毕竟入瓜不久,就算他再怎么会蛊惑人,总不能将百帐部打造成一块没缝隙的铁板,所以我们仍然有机会挑拨百帐部内乱;第三则是派人前往豹文山部,让狄银对他们许以重利,就说消灭百帐部以后,瓜州大泽以北尽数归他。”

阎一山道:“好计,只是狄银向来狂傲,要是他不肯听叔叔的安排……”

“他会听的。”阎肃道:“以前的狄银也许根本就不会理我们,他对曹令公都不很放在眼里呢,但你看他最近的态度,对我也好声好气的。这却还得感激张迈,夜袭那一役应该已经将狄银的傲慢打掉,现在他对张迈应该是又嫉又恨,但暗中又深为忌惮。我给他出的这个主意,他听完之后一定会躬行的。”

阎一山便领命去了。

杨易见归义军前锋已经屡次逼到关城之下,但主力却迟迟不出现,石拔便要领兵去闯一闯作试探性攻击,杨易不许,道:“对方主将是个厉害人物,将步骑混搭用得纯熟之极,这人可比龙柏更不好对付,我料从这关城之下到敌人主帐,一路定有层层陷阱,过去容易,回来难,便是让你闯过去了又闯回来,只怕也得流血受伤,那样反而会让人窥破我们的虚实。”

又过三日,围攻者仍然没什么动静,杨易对张迈道:“这事玄了,只怕对方会分兵袭扰我们的后路,进入泽北草原,给我们来个釜底抽薪。”

田浩道:“泽北草原那边,薛云山和曹昆已有安排,我们在湖畔北岸也有埋伏,一定能够截击对方企图绕湖袭击我关城之后的部队。”

杨易却道:“如果来的只是偏师,姜山、曹昆他们倒也抵挡得住,但万一进入泽北草原的是狄银的主力呢?现在对方兵力比我们多出许多,他们是可以分兵行事的。”

石拔问道:“那怎么办?”

杨易道:“有两个办法,第一,全军放弃玉门关,马上退入泽北。”

张迈道:“那不行,不战而退那是露怯,对往后激励士气不利。”

杨易道:“那就用第二个办法,只是那样却更加冒险了。”说到这里却打住了。

张迈沉思片刻,道:“你是想我在这里周旋,你领兵去解决了进入泽北的兵马,然后再赶回来?”

杨易道:“是的,大都护的赤缎血矛一立,就足以牵制住数万大军。只不过那样的话,在时机与时间的计算上,就一点也错不得!不然大都护就会有危险。”

田浩、邱子骞等人都觉得杨易的建议近于凭空猜测,光凭这等猜测就冒险,似乎不应该,田浩道:“敌人现在不进攻,或许只是忌惮大都护的威名。会不会是杨将军过滤了?”

张迈望着变幻的天空出了一会神,却道:“虽然没什么理由,但我却觉得阿易说的有理,我也觉得不对劲。”拍了拍杨易的肩膀,道:“好吧,就按你说的办,我们又不是第一回合作。”

阎一山从狄银帐中回来,禀报乃叔道:“叔父神算,狄银果然答应了。我离开的时候,他已经暗中拔营,领军绕路去了,却留下龙柏协助叔父。”

阎肃点头微笑道:“好,好得很,通知龙柏,明日就准备攻城。”

阎一山大奇:“不是说等狄银可汗截断了玉门关的退路后再动手么?”

“是那样没错,”阎肃道:“不过在那之前我要看看张迈是否真的在玉门关里头,我可不想围着一支赤缎血矛空耗时光。”

杨易点了兵将,就要借着昏色出发,湖面忽然吹来了一阵风,杨易仿佛嗅到什么似地,下令全军停下,回来对张迈道:“对方的统帅肯定是个积年的老将,行动既然如此老辣谨慎,想来他不会不来确认一下。或许近日他会先发动一场试探性的强攻也未可知!但如果到时候我们留下的兵力不足,防御力显得软弱,他这场试探性攻击就会变成真的!所以我想我还是等一等再走!”

 第八十一章 烽火台上

玉门关其实可以算作是长城的一部分,帝国的工程专家选址是依山靠湖,在瓜州的主道改变之前,它扼守着河西通往天山南北的要道,所以关城的修建,本是面向西北的敌人,但这时候却反了过来,敌人来自东南。

既然是长城的一部分,在地势最高的地方便有两座烽火台,如今烽火已有多年未曾点燃,上面的牛粪狼粪都已硬得犹如沙石一般,也完全没有了臭味,牛粪上面长了菌跟着又枯死,形成了一层奇怪的外衣。

张迈此刻就站在玉门关的最高处,身边只有马小春、石拔和占据四角的瞭望手,即使不用被士兵们叫做千里镜的望远镜,靠着这个高度也能够望到很远,白天的话绝对可以预先侦查到敌人攻袭。

石拔玩弄着一只千里镜这不是张迈带来的那支,而是“格物院”的大机械师萨迪仿造出来的新玩意儿。

萨迪是中古时代的科学家,有着典型的科学家性格,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与发明,当然,他也有不小的功利心。当初在宁远城(那时候还叫讹迹罕)自然而然地就为城主服务,等到了萨图克接管了讹迹罕,他觉得的萨图克乃是一个伟大的君主,因此便投效到他麾下,并非常积极地帮他张罗攻打疏勒的事情,在疏勒攻防战中,守城的兵将没少吃过他的亏,从这个角度讲来他也是个战犯。

然而张迈却特别宽恕了他,不但为他开脱,还拨了一所格物院让他继续从事研究,萨迪感激张迈的恩德,从此死心塌地地将精力投入到格物院中来,他带头翻译了许多的书籍,将天方地区以及中华地区的许多机械图谱传授给了格物院的学生,让他们指导工坊造出了水车、大马车、鼓风机等新型的农用、工用器械,为人口较为缺乏的疏勒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当然更大的帮助是在军事层面,他所改良的冲车、投石车都有效地投产,又在张迈的“指点下”,试图做一些超过这个时代的发明,比如千里镜。

就像玄天馆、地黄阁的两个学者们一样,萨迪在张迈手下也干得十分开心,这个“伟大的君主”(萨迪语)不但在政治上雄才伟略,而且在机械原理上也有着“相当深的认识。”(也是萨迪语)他常常谁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物,一开始听起来好像不可能,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未必不可能,比如千里镜,就是在张迈的点拨之下发明的。

宁远有着颇为精湛的玻璃制造工艺,萨迪有着十分娴熟的机械制造技巧,再加上张迈点破千里镜的原理关键,在经过了数次的失败之后,萨迪便成功地造出了第一批的千里镜一共八台,除了最初造成的一台留在格物院做纪念之外,其它七台都献给了张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