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策政权确立在河西的统治以后,在兵力上实行了实凉兰以虚沙瓜的政策,只在一些关卡上设立了守捉以防备胡汉冲突,此外就是一些治安力量,沙州的腹地已经没有大批的驻军了。

曹元忠忙说:“没有,没有。”

张迈说道:“如果是有不平事,百姓当鸣则鸣,贪官污吏该撤就撤,该杀就杀,如果没有什么不平事,那闹什么事情呢无端闹事就是贼匪!咱们对内要守法,至于对外,现在可不是思安的时候。我们天策军如今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呢。契丹人亡我之心不死,就是中原那边,李从珂虽然和我结为兄弟,但如果我们露出一点破绽来,还难保他会否趁虚而入呢。”

曹元忠连声称是,张迈道:“元忠,我听你刚才的话似乎有什么隐瞒,沙州究竟是有什么事情没。若是有,你尽管说,咱们百业草创,不能有什么事情都藏着掖着,一切摊开来说,对外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显得强横一点,但对内一定要公正的。安西河西,虽然加入我军有先后之分,但既成一家子就不分彼此,我希望沙州的军民千万不要和我见外。”

曹元忠听张迈都这样说了,这才道:“最近是有些传言,搞得沙州的父老有些人心浮动。”

“什么传言?”

曹元忠道:“听说天策府准备将一些沙瓜百姓北迁到北庭,元帅,这是真的么?”

张迈呀了一声,道:“是有这事,不过这件事情,是今天上午我才决定的。你怎么就知道得这么快?”看了福安一眼,福安忙道:“这事我可不知道。”张迈一想笑道:“也对,我又没和你说。就算你知道,传到沙瓜再传回来,少说也得有一旬半月。嗯,郑渭之前派人下去探访过,可是从那里漏了口风?”

曹元忠道:“是。大家也都知道元帅还没决定,但听了这事以后,还是害怕。”

“害怕?”张迈道:“我听说百帐部的人都很高兴啊。”

“百帐部当然高兴。”曹元忠说:“他们离开瓜北去北庭,那是以瘦换肥,所以都争着要去,天策府不给补贴也干。但沙州务农的人家,却都担心。”

张迈奇道:“这次徙民主要是各地牧民,和农夫没有很大关系吧。”

曹元忠问道:“不是说要调徙一些人去北庭屯田垦荒么?”

张迈回想了一下郑渭呈上来的规划,隐约记得有这么一条,道:“那倒也有,不过人数也不多,估计最多也就几千户。”他想沙州的人既然都已经传开了消息,想必郑渭事前在沙州也做过征询探访。

曹元忠道:“这就让人担心了啊。沙州如今人心惶惶,人人都担心会被抽调去北庭呢。”

张迈心想原来是这样,摇了摇头,说:“元忠啊,不是我说,这些担心的人,眼光都太短近了。半个月前,丁寒山送来了北庭那边的军情地理图谱,我在姑臧草原中就仔细看了,北疆地方广袤,除了大批水草丰茂的草场之外,也有不少地方很适合做灌溉农田的。沙州如今人口密集,是整个西北唯一一处地少人多的地方,这里的人迟早要迁出来的,全都憋在里头,那是温水煮青蛙,等死。这第一批迁往北庭的人,现在看来是辛苦些,但往后面几十年看,却是一件有利于子孙的事甚至也不用等到子孙来享用,只要辛苦个三五年,他们自身就享用得到了。要知道北庭经过去年冬天的一场大战之后,整片土地都空了出来,放牧的还有一些,务农的就一个都没有。这几千户人去到那里,还不是良田任他们挑、任他们占么?至于在沙州的土地,咱们河西商业发达,或变卖,或出租了就是,你去替我传话给沙州的百姓,这笔买卖,我拍胸口保证,一定不会亏的!”

曹元忠应道:“是。我一定会给他们传达元帅的话,不过……”

“不过怎么了?”张迈道:“我先前说了,无论什么事情你都尽管说,就算是我不喜欢听的话,只要有道理你们就该据理力争。”

曹元忠这才鼓起勇气,张迈见他变成这样唯诺,与一年前的曹元忠完全成了两个人,内心不免叹息,却听他说道:“北庭有些地方的水土确实不错,这个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不过那里毕竟还在打仗,去了那里……终究不如在沙州安定。”

张迈听了脸色有些难看起来,差点就要发作,看看福安,说:“我和元忠说点国事,你去帮汾儿的忙。”福安应了一声出去,张迈才猛地站起来,一拍茶几,大声道:“安定!安定!什么狗屁安定!现在契丹、中原与我们天策军三足鼎立!三大国之外,还有岭西回纥,还有天方教!这是诸国混战的时期,哪家一个不慎都有覆灭的危险,现在说什么安定!真当现在是太平盛世么!”

曹元忠没想到张迈会发这么大的脾气,一时不敢接口。

张迈又道:“就算是太平盛世,也应该居安思危!哼,我既然答应了郑渭让沙州人进入北庭,自然会有准备,不会将他们送到敌人的刀口上。如今杨易扼守小金山,契丹人被挡在东面进退两难,只要他们不进入,北庭又会有什么事情来?当然,变数仍然是有的,可移沙瓜伊诸州的牧民农夫,毋庸讳言,本来就有以实北庭的打算,而天策府让沙人先选良田,则是对他们的补偿。国家要保护人民,但人民同时也要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这样的国度才有希望!天底下从来没有一个民弱而国强的国家的。现在天策军的威名,主要是靠安西的子弟打出来的,但沙州的子弟,也该自己成长起来,变得武勇,不能老是躲在安西子弟的背后若是一味的因循苟且,眼前是可以偷安得几年,但长远来说势必祸延子孙!”

张迈按住了曹元忠的肩膀说道:“元忠,一个方圆几千里的地方,有兵无民,这个地方能够守得长久么?”

曹元忠也是懂得兵法的,应道:“当然不能。大军处于无民之地,就不是驻军,而是征军,征军不能久。”

张迈道:“那么一个地方有胡无汉,长久来说,能不生异心么?”

曹元忠道:“有胡无汉,部落本身必要自己推举豪杰作为首领,就算派遣官员去统治,派去的官员也难立足。”

张迈道:“是啊,这些都是我们天策军要顾念的大局啊。现在我们东西两线都算是稳了下来,变数最大的就在北庭,北庭如果出了岔子,高昌就会不稳,高昌如果出了岔子,安陇又会断成两截!安陇如果陷入混乱,沙州百姓还能有好日子过么?这些事情一环扣一环,但只要第一环败坏掉,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就会来得很快,我们所建立的基业,都有可能很快就全线垮塌!跟普通老百姓,有些话我们没法说得这么明白,但像你应该有这样大局观才对啊!”

曹元忠道:“道理我懂得,但百姓心中总是存疑,尤其是……”说到这里他又停了下来。

“不要吞吞吐吐的。”张迈问道:“究竟是什么事情?”

 第二十一章 弄璋

曹元忠道:“北迁的消息传来以后,沙州户户都很担心,许多人便走动了起来,或者连族串联,或者连村串联……”

张迈眉毛一扬,道:“怎么,他们要武力抗拒么?”

“不是,”曹元忠道:“他们都分头寻找门路,托人到凉州找关系,希望到时候迁徙去北庭的,不是自己。”

张迈整个人愣在那里了,道:“找关系?找什么关系?”

曹元忠道:“找当政者啊,如今沙州,我的衔头虽大,但其实张毅一家子最受重用,在元帅你跟前,在郑长史跟前都说得上话,所以沙州张姓的都不担心。此外就是和张家有姻亲的,如李家,如宋家,他们的子弟有不少也在诸司供职,所以也能做些动作,而那些没什么关系的,则花了钱托关系,但关系要是太远,则连花钱都未必能够得到保证了。更有不少人因寻不到关系,又怕到时候前往北庭是去送死,所以一些人都藏匿了起来。元帅,虽然我明白你用心良苦,但如今沙州民心如此,如果强心征徙的话,我怕会闹出民怨来。”

张迈仰天长吁,忽然觉得有些无力,沙州人如果武力抗拒,张迈内心深处说不定还有几分高兴,因为这是武勇与血性的体现,可他们却作出这样一些动作来,显然这种官僚意识与官僚作风,已经渗入到民间深处去了。

张迈还能够想象得到:这次的北迁在沙州民间已经变味了,既然和官方关系比较紧密的家族都已经在设法逃避,其他百姓看见,定要认为这迁徙不是好事,否则当权大族为何要躲避?既然民间已有了这样的认识,现在官方就是再说什么,沙州的百姓恐怕也不会轻易相信了。

如果是曹议金,这时候想的也许就是如何“顺民心顺民情”了,可张迈不同,越是这样,反而坚定了张迈要改变沙州民风的决心。

“元忠,那你说应该怎么办?”他问道。

曹元忠道:“如今沙州人心存疑,我想,元帅,我想……这事能不能缓一缓?”

张迈沉吟着,说道:“不用缓了。这次迁徙,主力是瓜北百帐部以及伊州的牧民,沙州只是一小部分,既然他们不愿意,那我就另做安排吧。我会让郑渭对迁徙令略作修改,沙州百姓愿意去北庭的便去,不愿意去的,我们也就不勉强。”

曹元忠大喜道:“若是这样,那沙州百姓便都要感谢元帅的恩德!”

张迈又道:“不过我刚才说的,沙州地逼人多,听说很多地方,已经将耕地开垦到半干旱地区了,费劲多而收成少若还是归义军时期没法对外扩张,那么对内发展便属于迫不得已,但现在咱们却分明有大批水草丰茂的地方可以开辟为两天,为何却要憋在那里呢?形势如此,迟早总要迁出来的,既然他们不愿意去北庭,那么不如便来凉州。我想不如就让他们迁到凉、兰来吧,从昌松到广武、从广武到金城,也都是地广人稀,这一带的水土,比起沙州来只好不坏。你将消息传到沙州去,只要他们肯来,这边便有许多待开垦的荒地等着他们,百户为村,千户为乡,开得一亩一顷,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