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心腹对视了一眼,个个心里明白:李从珂所谓的腹心之疾指的就是后唐境内的藩镇割据!

“难道,主上竟然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削藩?”

确实,去年李从珂之所以不敢妄动削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天策军在兰州安置了数万人的军屯,这让中原大感惊骇,李从珂将注意力转向了西面,这才无暇对内,可是,现在就是削藩的大好时机了么?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无论朝野,许多人想的便都是如何通过这个赚钱,而不想对现实作出太大的变动,如枢密使韩昭胤、枢密副使刘延朗,就都通过在榷场贸易中抽取好处了赚了个盆满钵满,他们是在今年收到了钱才发现,这桩“买卖”可是比买官卖官更加好赚!

但要是削藩的话,那势必要因此后唐内部的大震动,后果如何谁知道呢?

薛文遇忽叩首道:“臣有一计,可以两全其美!”

“何计?”

薛文遇道:“如今河西前来求援,朝廷与他既有盟约,若不出兵说不过去,再说契丹与我们是敌非友,趁此机会打击他一番,却也是一件顺水推舟之事。只是中枢兵马要拱卫京畿,不可妄动,然而卢龙、河东两处,兵力颇强,足以为用。陛下何不令赵德钧自燕云出兵辽东,令石驸马自太原出兵漠南,命张希崇自朔方出兵套上,俟其出兵之后,太原、幽州皆空虚,则派心腹大臣进驻,帮石、赵料理后勤。如此则与天策之盟约可全,而于朝廷也有大利!”

李从珂大喜,道:“妙,妙!果然乃是妙计!朔方那边就不用动了,但河东、卢龙却可以依此计行事就这么办吧,你即刻拟旨!”

在这个割裂的世界里头,各方势力因为北庭之战而各自作出反应。

各方的反应都出自各自的立场与情报,彼此孤立地进行决策,但最后却必将汇流起来,融入到历史的正轨之中。

宁远,在听说张迈已经抵达高昌时,唐仁孝问郭洛是否该出兵了。

郭洛看着沙盘,这个沙盘是过去两年做成的,阔达三丈,描述的范围从凉州一直延伸到巴格达的地形,郭洛这时盯了一下北庭,跟着又盯了一下布哈拉,终于道:“雅尔、亦黑之间的道路都被塞死,萨图克显然不想在这里与我们决战,他们坚守不出,我们便很难过去。这条路还是不可以走!”

“那么,是否走西鞬呢?”唐仁孝问。

西鞬那可是萨曼境内!

在白水城发生变动之前,唐军是不会想到这一条路的,但现在这却变成了一个可能。如果经过库巴,走西鞬,经过屏葛进入白水城地区,那么将可以从后方横扫怛罗斯,完成对八剌沙衮的夹攻,到了那时候,萨图克将再一次成为丧家之犬!

唐仁孝前几日想到这条道路的时候兴奋不已,而且这条道路上现在充满了混乱,不像雅尔和俱兰城,萨图克在这一带的布置已经相当成熟了。

“这一带嘛……”郭洛道:“确实是一条路子,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不成熟?”

“对,不成熟。因为西鞬守军的动态还不明朗。”郭洛道:“萨曼在西鞬安排下的兵力,本来就是足够在这一地形之下挡住我军的倾力进攻的。如果是萨曼守将自己起意,主动来邀请我们合兵进入白水城地区,那对我们来说就是顺势而行,可以势如破竹地杀入白水城跟着横扫怛罗斯、八剌沙衮。但如果是我们来主动,萨曼人就会起疑,到时候反而会闭城拦路,甚至倒向苏赖那边。当初苏赖明明可以引导天方起义者向东而他却没有这么做,就是担心会将西鞬守军逼得倒向我们这边。我们的情况也一样。对西鞬,必须用攻心之策,必须耐心,欲速反而不达。”

“那我们现在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不会什么都不做的……”

这时忽有战报传来,说解苏城(今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与俱密城出现天方教激进派叛乱,萨曼边将正忙着镇压。郭洛闻言大喜,即刻多派出两个营的兵力南下,以友军的身份帮解苏守军镇压叛乱。

唐仁孝道:“当前大局决胜在北庭,元帅也吩咐了不能分散注意力,为何不向北反而向南?”

郭洛道:“如今西鞬这一线的丝路已经隔断,两个营的兵力对北庭之事来说,多它不多,少它不少,但派到解苏却可以辟出另外一条安全的丝路分支来,这是对全局都有大影响的事!”

只有郭洛才最明白,丝路的通畅牵涉到经济的稳定、内部的稳定甚至外交上的稳定,可不止是为了赚钱这么简单!

“那北庭之战,我们宁远军……”

“暂时应该还用不上我们。”郭洛道:“现在元帅已经近在高昌,当用得上时,他会有所表示的。”

 第五十章 孤儿柴荣

柴荣从太原出发赶往河西的时间比郭威早得多,然而郭威毕竟是走南闯北的大人,武艺高强,阅历丰富,目标定下以后一两个月便抵达河西,柴荣虽然也有武艺人也聪明,却毕竟是个少年,出了太原之后不久便遇上了三次骗局,他识破了两个,第三次终于上当,在最后关头看出不对出手反抗,但奈何双拳不敌四手,在危急之际取出贴身收藏的匕首杀了骗子头,一路逃到了华州,但身上的钱却都丢光了,自此一路行乞,历经千辛万苦才到了边境,不料又被一伙官军拿住,柴荣虽然武功不错,但那里抗拒得了?

奇怪的是他被打入大牢之后竟未提堂问审,原来后唐政治**,这些官军拿住柴荣并非为了执法,而是要做人口买卖!

他们将柴荣卖给了一个蛇头潜入河西,将柴荣打扮成了山民,卖给了一户兰州的人家,令柴荣认其为父,送了他去从军。

原来天策军的政策,最喜即将成年而尚未成年的少年,因这个年纪的大男孩就在成年人的边缘上,过个一年半载就可成人,且通常都较为淳朴,不管是什么族,什么教,只要加以教导很快就能融入新军之中,所以征兵或者录用行政新人入学,都对这个年纪的少年大开方便之门,若少年能说唐言,那会更加顺利。

那户兰州人家冒认为柴荣之父后送他从军,以柴荣的资质自然很快通过,他的假父亲一家子就得到了不少好处:包括永业田二十亩,赞军田二十亩,而且只要柴荣在军队一天,赞军田一律免租,柴荣若入伍满十年,其家免赋二十年。

正因为有这样的许多好处,所以在张迈照看不到的地方便存在着不知多少人口贸易,无数少年从中原各地被送了过来,有的是像柴荣这样被抓来的,有的更是中原的穷苦父母直接将儿子卖来的,更有些已经十**岁算成年的是自己把自己卖过来。

各地蛇头在买卖少年的时候通常都会参照唐军的选择标准来挑人,以确保这些人到了河西以后能够顺利通过多关的评测因为若是评测不过关,买家是要“退货”的!

若非如此,以凉州、兰州当时的人口基数,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源源不绝地招募到这么多素质上乘的少年兵种子?要知道唐军对府兵新兵的要求颇为严格,像郭威那样的人都差点进不去,可不是是个男人就让从军的。

买了柴荣的这户兰州人家其实倒也不是坏人,而且这一类的买卖,蛇头都会教会买家如何与被卖少年沟通因天策唐军不但待遇好,而且风气正,入伍以后不止是当兵,还能接受外间未必能接受的教育,对穷人家来说乃是一条很不错的出身之路。因此这桩交易虽是对买主大有好处,对少年本身来说却也不是坏事。

柴荣孤零零一个人身在他乡,无依无靠,在这户人家的劝说下终于慢慢想通了,寻思:“这些日子常听人说天策军的种种好处,我在外面胡乱闯荡也未必能寻回爹爹,不如便从了军,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兴许还有机会寻亲。”

郭威虽然在凉州曾出了点风头,但在这个时代又没有各种传媒,兰州的人可未必就能知道凉州的事情,就算听说了也只当是一条新闻,过耳便算,何况这段时间河西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郭威的那点事很快就被人忘记了。

柴荣入伍时离西征已不到三个月,他是西征前最后的一批少年兵,但他从小就接受过郭威的训练,对军旅之事耳熟能详,加上才智过人,因此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了少年兵中的副队正这些少年兵的衔头都比正编军队低两阶,即少年兵中的副队正所领粮饷待遇只相当于正规府兵的副火长,而且纵能升级也都是副手,正职都由成年老兵担任,成年老兵既是统领,也是教师。

虽然如此,但才入伍三个月便有了相当于副火长的待遇,可见这个少年前途无量,柴荣的冒牌父母知道后欣喜异常,商量后给他多织了两件棉衣,买了一双牛皮靴子,由冒牌父亲在赶来探班的时候送给了他。

虽是假父母,但见他们对自己好柴荣也有些感动,便在无人时对冒牌父亲说了自己其实是来寻养父郭威的事,又请他帮自己留意。姑臧草原上的训练是封闭式的,军官既教士兵学习一些简单的文字,读诵唐诗,也说一些兵法、时势,却并不让外界各种纷繁复杂的坊间传闻进入这座大军营,以免影响到他们的成长,柴荣又无权无势,所以在军中根本就没法打听到郭威的消息,不得不托这第二个养父代为打听。

他的这个养父口中答应了,心中却哪里当是一回事?不久西征便发动了,柴荣所在的这一批新兵其实尚未练成,但张迈道:“三个月,够了!其他的让他们在战场上学去!”

当然,他也没打算让这些少年兵就这样上最前线,而是安排他们先做一些后勤的工作,柴荣因此便加入西征的行列,从姑臧草原到伊州他只是负责辅佐队正将一群孩子兵一个不少地带到伊州,到了伊州以后上峰又安排了一项运粮的人物将这个营的少年兵与另外一个正规府兵营一起护送一支运粮队。

安陇地区人口远较中原稀少,这是许多蛇头需要到人口稠密的中原买人的缘故,但同时这里的牲畜尤其是马和羊的数量却极多!上等马都用作精锐部队的坐骑,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