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6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威却派了军士,就在开出来的几千亩农田中撒播冬小麦,以作来春之用。

也不用到十一月,大雪已经飘扬起来,天气越来越冷,将必胜城内骑兵们的火气也给冻没了。那密河流域虽然有北方的高山阻挡寒风,但这里在内陆深处,冬天的严寒仍然十分可怕,也亏打到这里的府兵多是百战强兵,连北庭那样的气候都熬得过去,对这边的天气也并不太放在心上,但夜里也不敢轻易出去活动,许多前来依附的河中部落都告辞自去避冬了。

这个冬天唐军的军事物资还算充足,尤其是疏勒、宁远、龟兹所产的优质棉衣、手套,还有用天山一种青草晒干后做成的鞋垫,塞在鞋里能够保护双足,这几样保暖效果极佳,足以确保唐军在暴风雪以外的天气都能在户外活动而不被冻伤。在帐篷中又有手炉、脚炉等各种保暖措施,能够帮将士熬过最难的地狱季节。

回纥人这边却还没能统一军装,除了黑衣骑士之外,所穿多是杂式衣服,有大部分还是萨曼王朝留下来的遗产,保暖配套不如唐军,不过他们有城墙为依靠,比起帐篷来更能阻挡寒风。

进入十一月中旬后,双方基本就进入休战状态,士兵们闲的无聊,但双方的最高领导层却都更加的忙碌。

萨图克这边,自唐军逼近,后方就一直不稳,尽管几次叛乱都被镇压了下去没形成大气候,却还是让萨图克平添烦忧。

张迈这边的压力更大!萨图克是本土作战,补给线不过数百里,转运起来代价不大。天策唐军却有一条达到数千里的补给线这还只是计算从宁远到必胜城外的距离,如果算上天策境内各处对宁远的支援,那这条补给线就更长了!

大量的物资从河西出发,抽疏勒以补宁远,抽龟兹以补疏勒,抽高昌以补龟兹,抽瓜沙以补高昌,抽甘肃以补瓜沙!哪怕到了寒风凛冽季节,仍然有不知多少辎重部队行走在上万里的路程上!物资从宁远到必胜城外,路上的运输就要加一倍以上的耗费!至于宁远从各地抽调物资的费用,更是大到无法统计!

在大雪封路之前,到达那密河流域的补给只够维系大军五十天,也就是说还不到两个月,到明年一月中旬,如果还没有新的补给到达,那唐军就要断炊了!

郭洛在沿途也广布牧场,但那也只是尽量减少补给而已,至于郭威在术伊巴尔眼皮底下的屯田放牧,那就完全是作秀给阿拉伯人和回纥人看的攻心战术了,那几千亩农田就算有了出产,对唐军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更何况麦田最快也要四五个月后才能收割,唐军的物资哪里熬得到那个时候?

这些压力,都压在了张迈和郭洛身上,后方郑渭报给张迈的书信,让他常常彻夜难眠,必胜城虽然坚固,他却还不怎么放在身上,但几乎抽干了天策政权的这条补给线,却是让张迈不堪重负!

唯有清楚这一点,才能理解当郭威说短时期内无法打败,尽管如此,张迈还是拍着的背脊说:“这些让我和郑渭来扛!你只管将撒马尔罕拿下就行。”

郭洛亦知张迈的难处,他的肩头一边要负责撒马尔罕一战的成败,一边还要考虑天策政权是否能够负担得起,不过他却没有将这些压力分给郭威,张迈还对郭洛探讨一些后勤的事情,郭洛干脆就没和郭威提起过这方面的问题!

进入十二月中旬,那密河部分河段断流,有些河面虽然有水却也冻得结冰了!但在这天气唐军也没法进行户外作业,更别说趁机跨过河去作战,这时候双方都缩在各自的军营之内,互抱取暖,整片大地仿佛完全进入冬眠状态。

只有东方偶尔还有消息传来因为部分路段大雪封山,所以消息的传递有些要迂回,有些要等候,不少东方的情报延迟得厉害!很多都是两三个月前发生的事情了。

东方的变故,张迈一直都没让前线将士知道,直到这日终于发生了大事,这才派了马小春,令他去传郭威前来商议。

郭威见是马小春来,问道:“出什么大事了?”

马小春道:“不晓得,但应是中原出了变故。”

郭威道:“好,不过我得安排一下。”

当日召集诸将,要他们守好营帐,“我且去向元帅述职,去两日就回来。”

军事会议散了以后,杨信私下对徐从适说:“副都督说的轻巧,但他是主攻统帅,现在胜负未分,虽然苦寒之下双方休战,但要他离开前线回去,肯定不是述职,肯定是出了大事!”

徐从适道:“你说是什么大事?”

杨信道:“要么就是后方出了叛乱!”

徐从适摇头道:“不会,不会。”

“如果不是,”杨信道:“那肯定就是中原出了大乱子了!唉,希望老家不要有事才好啊!”

 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荡

这段时间郭威虽然将心思都用在围攻撒马尔罕上,但是张迈既然见召,他在路上便想到了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事情。

果然到了金帐,帐内只有张迈、郭洛、马继荣、魏仁浦等寥寥数人,连一些亲信将领都不在,郭威抵达之后,其他人便都退了出去,连马小春张中略也都出去了,帐篷之中连书记都没有。郭威更感到事情严重!

便听张迈说道:“契丹进入中原了。”

郭威忍不住啊了一声,出声之后发现魏仁浦、马继荣也都是一样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件事情预先只有张迈和郭洛知道!

“契丹人打到哪里了?胜负如何?”魏仁浦向来稳重,这时也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张迈道:“七月间赵德钧已经进入山东,因此那边也有了乱象。李从珂始终还是担心石敬瑭渡过黄河,命张敬达分兵屯守大名府,这时石敬瑭进兵已经显不利,李从珂复派兵渡河,意图剿灭,不料赵德钧这次竟然与石敬瑭合作起来,派了奇兵从山东奔袭其后,从洛阳出发的兵马因此败绩,河北还在坚守的诸藩无不震动。李从珂担心局势一落千丈,便急唤张敬达回师救援。”

郭洛哼了一声,说:“这一招昏得很!张敬达一回援,不管胜负如何,河东便又空了!其实李从珂总归是怕死!不敢赌大的!他当初也是久经战阵的人,怎么做了皇帝之后就变得胆小了?他若能凭黄河坚守,黄河守不住就退据洛阳,吸引石敬瑭的主力,而给张敬达一点时间,山东、河北都不见得是服石敬瑭赵德钧的,石赵二人想要在这种局势下站稳脚跟哪有那么容易?只要李从珂立得住阵脚,那时张敬达便可分出奇兵来,从晋北进入燕地,断石敬瑭之后,关门打狗之势便成了!何必调回张敬达,而致令河东空虚!”

马继荣听了称是,心中却想:“小唐主之所以这样决定,多半自有他的道理,郭都督现在这样分析,怕只是事后诸葛。”

魏仁浦对中原了解更深,心道:“郭都督的这个战略,若换了元帅在洛阳,他或者杨易都督在河东都能行得,但换了李从珂在洛阳,张敬达在河东却行不得了。自唐末以来,群雄割据,皇帝宝座轮流坐,中原人都没了忠君之念了,中原藩镇肯真心拥戴的、洛阳诸公肯徇死以守的、军中将士肯效死命的,有多少也是难知。石敬瑭一逼黄河,只怕第一个慌的就是他们!再说张敬达虽得信任,却也不见得到了推心置腹的地步!李从珂既要防着石敬瑭,难道就不用防着张敬达趁机拥兵自重?因此上上之策还是调张敬达南下,与石敬瑭打个两败俱伤!”

但怕得罪郭洛,也没有开口。

张迈拿着从中原加急送来的书信,继续道:“张敬达南下之后,与石敬瑭相持于黄河以北,步步紧逼,终于将战线赵、冀二州之间,却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契丹南下了!而且这次是耶律德光亲自领军,统领了八万骑兵,在石敬瑭与张敬达相持之际投入战场……”

他说到这里停了一下,郭威忙问:“那么胜负……”

张迈叹道:“张敬达败了,而且是大败!”

郭威、马继荣、魏仁浦都哦了一声,显得十分忧虑。他们自然都知道,张敬达这一败会造成什么影响!

当初张敬达尚在河东时,石敬瑭在河北也进行得不顺利,但这次张敬达一败却反而大大增进了石敬瑭的优势,更别说他的背后还有八万契丹骑兵!这一来局势动荡,李从珂别说想要扭转形势,只怕连自保也不能够了!

张迈忍不住骂道:“八万骑兵!耶律德光这回可真敢下本钱,不过这个石敬瑭,真不是东西,勾结契丹进入中原,只这一条就足令他万死不能赎其罪!”又恨恨道:“此刻我若还在河西,马上就命杨易进军漠北!我提一军入中原了!唉,可惜,可恨!”

魏仁浦等都甚感慨,然而却又都想:“若元帅还在河西,耶律德光还能抽调这样多的兵马入中原么?还敢倾力南下么?”

马继荣道:“元帅,可我们现在远在河中啊,迢迢万里,就算再怎么痛恨石敬瑭,这时也没法回去啊。”

“回去当然不能回去!”郭威道:“撒马尔罕一战,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知道中原有什么变故,在这一刻我们也只能假装不知,先处理完西面的战事再回去!”

魏仁浦沉吟道:“怕只怕等我们回去,中原已经生了巨变……”

郭威道:“就是再大的变故,我们也不能就这样回去!那会将二千里河中拱手让人!而且还会养下一头老虎做西边的隐患!”

郭洛难得当面赞许了郭威一声,道:“不错,正是如此!”

张迈道:“今天召大家前来,也并不是商量去留,而是要和大家商量一下对这个情报该如何处理?”

众人沉默了好一会,魏仁浦才道:“此等消息,公开了于事无补,反而会打击士气,又予萨图克以可趁之机。且会激起许多中原籍贯将士的东归之心,因此臣以为不必公开。”

马继荣道:“但这样的大消息,或迟或早,终究瞒不住。”

魏仁浦道:“东西相距两万里,现在又是寒冬封路季节,不是官方传信,等到中原有确切的消息传到,最快也要明年春夏之交了。希望到时候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