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到了一群人在送征夫,那景象,却犹如杜甫《兵车行》所描述: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

徐诰听到这里插口问道:“蜀人因为当兵而哭了?”

“是。”

徐诰道:“我听来自西北的商旅言道,甘凉之人,贪功轻死,遇有战事,兴奋从军,那的确是开国景象,不止因为地处西北之故。蜀国富而惧战,却是守成气象了。若是凉蜀开战,战果不问可知!”

他毕竟是开国之主,同样的情报,落到他耳中视角就与刘革之这等书生不同。

刘革之呼了一声万岁圣明,接着道:“臣眼看如此,当即打听,才知是有吐蕃、南蛮作乱,孟蜀要行征讨,常备兵力有所不足,因此三户抽一丁,成都之富人被抽到的惧怕上战场,就出了钱财,买通官吏,让偏远地区未被抽到的贫穷丁户代替从军。”

徐诰听到这里,眉头皱了起来,道:“我只以为蜀人只是富而后柔,没想到个中还有这等**之事。”

宋齐丘道:“买兵代役,自古有之。”

徐诰道:“自古有之,那么自古那些买兵代役的国家,后来是什么下场?”

宋齐丘摇了摇头,道:“没好下场。”

徐诰哼了一声,道:“孟昶年幼,未必知道下面文臣做的这些事情……”他忽然指着宋齐丘道:“尔等可不得在我治下胡来!”

宋齐丘慌忙跪下道:“无有,无有!臣等岂敢!”

徐诰又问刘革之:“后来呢?”

刘革之道:“后来监视之人已来,臣不敢久留,便即回了驿馆,一路出境。”

徐诰挥了挥手让他下去,宋齐丘道:“陛下以为如何?”徐诰道:“吐蕃分崩离析,纵有来犯,不过小部族而已,南蛮亦非甚强。如今天策正要对关中用兵,石晋自顾不暇,孟昶若无北向之意,根本就可以虚置北方,对吐蕃、南蛮用兵,何必三户抽一?此事有诈!孟昶舞剑,其意必在北方。”

宋齐丘道:“如今天策已是亢龙气象。李从珂本是其盟友,如今换了石晋变成仇寇,孟蜀本来也是他的盟友,眼下也要背后用刀子了。至于契丹与天策那更是势不两立!昔日敌者仍为劲敌,昔日盟友也化为仇敌,三家有并立抗敌之意,而天策在这节骨眼上还不退反进!用兵者,当避实击虚,如今张迈却意图恃强破强,这就是穷兵黩武了!”

徐诰:“按照你看,这一仗张迈必败?”

“必败未必然,”宋齐丘道:“但天策再强,也强不过三家联手。张迈与耶律德光相比,不过五五之数,或许更强一些,但也不见得能够拉开距离。与石晋孟蜀相比,虽然天策明显更强,但晋蜀两家若是联手,要攻入凉州或许不能,若掎角呼援则必能守住关陇一线。若再联合契丹,则天策要想硬生生挺进中原,胜算那是微乎其微了。更何况从西北商旅之描述看来,西北之人,苦战已久,但愿能安心做生意,并不支持张迈向关中用兵!内有未解之矛盾而外征胜己之劲敌,这可是大败亡的前兆!”

长江之水浩浩汤汤,任凭有钟山耸立,瓜州为阻,却也阻挡不住江水入海之势。

徐诰看着江水,不知多久,忽然道:“张迈不是孟昶,天策军中老于行伍的人不知凡几,就是文官之中,听说也多久经战事,连你都算得出这笔账,他们就算不出来?”

宋齐丘道:“张迈不是孟昶,却可能是曹操、苻坚赤壁之前的曹操,淝水之前的苻坚!”

徐诰沉吟道:“我却觉得,这一仗契丹晋蜀,只怕都要吃大亏!”

宋齐丘有些讶异道:“陛下何出此论?请陛下赐教。”

“没理由。”徐诰道:“只是觉得而已。我听那西北商旅所说,张迈虽然对外强硬,同时却还不断派人过问麦田之事,对于境内商贾也甚关心,外部局势虽险,天策的官员、军队却都未扰民,这就不是一个穷兵黩武者的作为。他是否是曹操、苻坚,如今已是秋收,不久便见分晓了。”

宋齐丘默然,君臣两人一时无话。

忽有一艘小艇快速驰近,连过十二道水上哨岗,正是紧急要事才能有的军情!宋齐丘脸色微变,心想:“莫非京中有变?吴之旧属作乱?”

来人已经上了楼船,捧上一卷檄文,宋齐丘见了喝道:“是谁作乱!”

来人道:“无人作乱。”

宋齐丘松了一口气,喝道:“无人作乱,为何来得这样急?”

来人道:“是西北送来,照会天下诸国的檄文。”

“西北?”

“号称来自凉州。天策凉州!”

宋齐丘又是一惊,赶紧接过,一看檄文封皮果然是天策军发出来的!他拆开一看,脸色又是一变,喝问道:“这封檄文从哪里入境?怎么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

“未曾入境,是忽然有人捧了出现在礼部大门外。礼部看了附信,不敢截留,当即转来。据那人说,这道檄文,如今已经同时出现在天下各名邦大城。”

宋齐丘道:“那人呢?”

“那人如今正在礼部,以使者自居,并无逃跑惊惶之意。”

徐诰哼了一声,道:“张迈这是要先声夺人,预先就派了人潜入境内,到了时间一起拿出檄文。他们的细作功夫,做的很足啊,连江南都能如此,遑论中原!”又问宋齐丘道:“檄文是真是假?”

宋齐丘道:“天策大臣曹元忠曾转来张迈问候前吴主上之信,看印信不是假的。”

徐诰道:“那就是真的了。檄文上说什么?”

“这……”宋齐丘呈上檄文道:“请陛下御览。”

徐诰接过檄文,看了一眼也是不禁变色。

檄文十分简单,也不算文雅,但里面的话却是霸气尽露,就连徐诰这样的东南霸主见了也不由得心脏一提!

只见那檄文写道:

“大唐天策上将张迈,告天下父老、诸藩将帅: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中华之臣妾!此非汉家之霸道,乃是万古之常理!自唐末以来,华夏分崩离析,诸胡朝贡不至,此已使我辈子孙,愧对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至于石敬瑭以沙陀杂胡而篡中原大统,裂土燕云以奉契丹,此尤其为汉家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今将借道中原,北讨契丹,复我燕云,驱逐胡虏!此战非为一己之私,乃出天下公义!凡我汉家子孙,尚存一丝血性者俱当响应,无力响应者亦当为我军祝祷,若有冥顽不灵之辈,敢阻我为国除残去秽之路者,是为国贼!国贼当道,我之陌刀,必诛之尽绝而后已!天运无需问,汉家必盛昌!”

看罢檄文,徐诰的双手竟然也不禁地微微一颤,望着长江喃喃道:“借道中原……北讨契丹……借道中原……北讨契丹……张迈!他真的要和全天下都干上了啊!”

 第一八六章 十州易帜!

洛阳城内,桑维翰欢喜异常,这篇檄文虽然振奋了天策军的士气,也让中原士民无不翘首东望,但桑维翰非但不受打击,反而兴奋莫名!

檄文刚刚在洛阳出现的时候,石敬瑭已经准备前往潼关,大军已经布置在了长安,最后一批进入关中的人马也将出发,石敬瑭正给刘知远送行。

桑维翰奔到他面前,山呼万岁。

“成了,成了!”他捧着檄文,说道:“陛下,此次西行,陛下必然得胜凯旋!”

石敬瑭取过檄文,看了一眼后不由得大怒,张迈的这篇檄文,所谓“以沙陀杂胡而篡中原大统,裂土燕云以奉契丹”,矛头直指石敬瑭!至于说要借道中原,那更简直就是没将他放在眼里!大怒之下,他几乎就要将檄文撕碎!恨恨道:“张迈如此嚣张,我若不灭他,便不坐这龙床!”

桑维翰急忙劝住,道:“陛下,此檄文的出现,乃是好事啊!之前我们尚担心孟蜀不动手,尚担心契丹观望,但此檄文一发,不必我们催促,孟蜀必然有所行动,契丹也必进兵!到时候我们三家连兵,何愁天策不破!”

石敬瑭听了转怒为喜,连称有理,刘知远在看了檄文之后,神色却颇有变动,道:“本来我们若与契丹分合进击西凉,不过是群雄争霸罢了。可是如今张迈擎起华夷大义,遍告天下,若我们在这个时候与契丹联手,天下士民见了,必然骂我们果然卖国!当初割让燕云时,臣已以为太过。现在若再与耶律德光摆明了联手,那这千古骂名,只怕就洗刷不掉了。”

桑维翰道:“刘将军这就不对了,古往今来,成者王侯败者寇!什么华夷之辨,什么大唐契丹,只要咱们得了天下,到最后也只看我们的新《晋史》怎么写罢了。”

石敬瑭挥手道:“维翰说的不错,知远,你可速速行动,不可被张迈的几句大话打动了。”

刘知远是军中的实权派,并不希望屈膝于契丹面前,但也不见得有多深的华夷情结,当即答应了,领兵秘密出发。

又过一日,冯道等也收到了檄文,他刚开始吃了一惊,尚存观望,数日后满大街都讨论檄文之事后,宫内出圣旨下令满城百姓,不得提起与檄文有关一字,否则当受大刑!满洛阳的人这才都明里住了口,却还是在暗中议论纷纷。

差不多就在这时,天策军竟然派了使者来,入洛阳要求石敬瑭借道,说天策军将先入秦,后渡黄河入晋,经河东先收复云州,再收复幽州,要沿途关隘勿关、百姓勿惊。石敬瑭大怒之下,差点就杀了使者!

又过数日,契丹使者抵达,石敬瑭大喜,竟然开城门亲自迎接,满城汉民听说此事之后尽皆侧目。若无檄文之事,契丹使者来了石敬瑭迎接,五代时政权更迭,皇帝常换,也没几个百姓对这些事情挂心,但这时檄文既发,张迈高举民族大义了,天下人便都存了这个念想,再看石敬瑭时,便觉得怎么看都不顺眼,要他们马上将这种不满付诸行动那是不可能的,但眼看石敬瑭逐天策而亲契丹,心中便总感觉不舒服。

坊间不知不觉中竟然传出了几句童谣来:“石家子,儿皇帝,燕云割,家门弃,汉将来使如仇人,契丹来使甜如蜜。沙陀契丹若联手,赤县神州尽奴隶!”

三日后童谣传入宫中,石敬瑭大怒之下派出人来全城搜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