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8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膑问道:“将军要拿谁去换?”

杨易道:“萧翰。”

耶律阮打了个嗝,道:“这笔买卖可不划算!”

萧翰是契丹的方面大臣,又是近亲,入可为宰相,出可镇封疆,在辽国的地位,是半个郑渭加半个郭洛,而卫飞只是一支兵马的主掌将领,连统帅都算不上,这个交换的确是吃亏了。

杨易却道:“能奋不顾身救护战友,这样的好汉子值得我们不计代价救他回来!不亏!只要能回来,那就是赚了!”

那僧人出去后,杨易又瞪了郭漳一眼,问旁边的李膑和耶律阮,道:“两位怎么看?”

耶律阮道:“上京有这么强的兵马,士气有如此旺盛,看来我这个二叔还真不肯死心,要和我们决一死战呢。”

其实他明白杨易要问什么,但郭漳是老郭家的人,郭师庸的血脉,他就不想掺和,谁知道郭汾的枕头风会怎么吹!

李膑道:“郭漳作为先锋要探虚实,无可厚非,而辽军之强也的确是出乎意料之外。不过此一败毕竟折我军心,必须重处,但请看在已故老郭将军份上,请杨将军宽容一二。”

杨易道:“探虚实是对的,作为先锋,有心一战也是对的。他若畏惧不前,我一样要重处他!但坏就坏在最后临战贪功,若他能适可而止,以左箭营右箭营的神速,就算契丹十万大军涌来也一样能全身而退!这就是他的失误所在,不能不罚!拉下去,重打二十军棍!今天的军事会议,就此结束吧。”

诸将告退的同时,郭漳也被拉了出去,当众打了二十军棍,将两条大腿打得血肉模糊,复拖入帐来,耶律阮等都已散去,只剩下李膑、丁寒山等安西故人,杨易睨着郭漳道:“知道错了吗?”。

郭漳擂地垂泪道:“我不该贪功冒进,以至失陷了卫飞兄弟!”

杨易听到这话,眼中好像冒出火来,猛地跳起来,拔出了横刀,就朝郭漳冲来,叫道:“你个没长进的东西,我这就替庸叔宰了你,免得留着给他了老人家丢人现眼!”(未完待续……)

 第二五八章 大会战前夕

杨易拔出横刀,就要杀了郭漳,丁寒山想都不想就扑过来,抱住杨易左腿,李膑也推着车过来按住杨易右手,叫道:“小孩子不懂事,何必如此!”

杨易怒道:“小孩子,他还是小孩子?他儿子都快会骑马了!”

李膑叹息了一声,道:“这也是我我安排不当之故。”

杨易怒道:“有什么安排不当,前锋三角,耶律先行!用元帅的话说,鬼面军这种新降求功、战斗力又不弱的降军,那就是最好的炮灰部队!胜了契丹人自相结怨,败了不损我汉家气势,他只要协同卫飞,逼胁耶律安抟设法取胜就是,何必擅改阵势,竟然以汉家精锐行险,而让耶律在后面偷笑,这等没眼力界的子弟,留来何用!”

郭漳身子一颤,忽然间明白了杨易如此大怒的原因了!

杨易最恼怒的,不是他军事上的失误,而是他政治上的弱智!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战场之事千变万化,常受各种环境因素、突发事件、情报正误甚至个人情绪的影响,不敢冒险者常是庸庸碌碌,敢冒险者或者一战成功,或靠谋虑,或靠直觉,名将与蠢夫之间往往只差一线,凡是建立大功业的将领几乎没有未失败过的,但政治之事必经深谋熟虑,出现政治弱智那就是难以原谅了。

张迈固然以“万族如一”作为理念,且对薛复、卫飞等都抱怀真正的信任,但这种信任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这些人都已经真心归华。而对于像耶律安抟、耶律阮这样的新归之人,天策政权的高层在拉拢、劝化、利用的同时,也不是没有防范,甚至设法削弱这么做,就是基于新归之胡尚未真正与华族融为一体的政治现实。

政治理念必须是一个光明的旗帜而且不是伪装的光明。而必得是真实的光明,正如张迈提出“万族如一”时他是真心的,但政治理念是政治理念,政治现实是政治现实,理念可以作为未来与口号,但治国理军却必须依照政治现实行事。若将政治理念当作政治现实,就在施政上真的万族如一了,那就是不是伟大,而是愚蠢了。

现在的天策唐军盘面越铺越大,但论到权力中心,还是以安西旧部为团结的核心,安西旧部中又以郭杨鲁郑为核心,郭杨鲁郑四姓之中,又以郭杨为最核心。郭家杨家。同气连枝,祸福与共,所以郭漳虽是郭家子弟,但杨易却敢拔剑杀他这是代表他郭家家主郭洛行罚!若无上百年的家族密谊,以及郭洛杨易之间心照不宣的过命交情,杨易岂能如此!

现在郭洛、郭汴远在万里之外,而且在未来回来的可能性都不大,恐将形成郭家在外、杨家在内的格局。而郭家留在中原者,将来恐怕将以郭师庸一支为代表。郭师庸的儿子当中,倒是郭漳这个小儿子最冒头,则将来承继郭师庸政治遗产的十有**也将是他。

郭漳目前在的地位并不突出至少远不能与薛复郭威等人比肩,但设想三十年后,如果杨易已死,二郭不归。则郭漳将很有可能成为郭杨二姓乃至安西唐军在军方的旗帜性人物,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会对国家大事产生重要影响,尤其他参加过漠北之战且立下大功,年纪又小,若是数十年后漠北出事。下一任的皇帝能不问他这个元老的意见?届时如果出错,那就不仅仅是遗祸于郭杨,甚至是会祸乱整个国家了!

郭漳跪倒在地上,全身颤抖。

李膑在旁叹息道:“这事也不能怪他,他一路以来都是作为前锋冲杀,没怎么经历过全局谋划,历练不足罢了。”

杨易这时却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个人现在也正在军中的柴荣。柴荣真正进入杨易视野之内其实是去年漠北大战之后,但现在杨易已经很喜欢跟这个年轻人说话了。

柴荣也同样是年纪幼小,也同样是常在军中,又有什么机会进入决策层?虽说曾数度与元帅通信,但这并非柴荣的特权,以郭漳的身份,他和张迈交流的机会更多!若说柴荣是有郭威这个养父,则郭漳的长辈资源更是柴荣的数倍以上!

但两个人还是不同了,那怕是天赋使然了。这时更是忍不住叹息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他终究没将柴荣两字说出来,只是照引了曹操的话。

他这时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忽然说道:“好,好,这次败得好!”

郭漳愕然抬头,但很快就明白了杨易的意思!

这次前锋失利暴露了郭漳的缺点,对郭漳来说这是一个污点,这个污点会大幅度削弱将来郭漳在军中的话语权,若郭漳以后仍无长进,则对郭杨两大家族甚至对天策大唐来说,这是好事,但对郭漳来说,他的政治前途恐怕就堪忧了。

杨易道:“前锋不能没有主事,卫飞就算不死,辽主也不会轻易放他回来,也不能就将大权交给耶律安抟,临阵易将,乃是大忌,你还是回去主事。但这次大战之后,元帅可能会对你另有安排,你心里要有准备!”

郭漳连遭打击,神情萎顿,却还是勉强应道:“是。”

杨易他顿了顿,又道:“接下来这场大战,不要再出失误了。庸叔为国捐躯,只要你不犯下滔天大罪,将来安乐封侯都逃不掉的。但你若再出失误,影响到的就不只是你自己,而是世人对郭杨二姓乃至安西众将的评价了。”

郭漳惕然称是,他出去后,李膑忽道:“他锐气已失,就算不再犯错,一时间只怕也难以承担先锋重责,将不能换,阵却可改。而且其军新败,必须给点时间让他们整肃。”

杨易点了点头,道:“那就以先锋为左军,以左军为先锋。”

杨易这次南下,中军有鹰扬本部人马、龙骧军部分人马以及新征集的甘陇兵马西域部队共五万人。辅战部队一万人,这是横扫漠北的主力,再加上去年收伏的漠北部落军四万人,共10万大军为中军。

柴荣以四府孤儿军以及拔野六千骑兵,脱离石拔而进入杨易麾下,加上漠北部落军两万人。共3万人马为左翼。

石坚以八府龙骧铁铠军,以及漠北部落军两万人,共计大军约3万人为右翼。

慕容旸以五千骑、辅战部队一万人、部落军两万五千人,共四万人总理后勤。

再加上三支前锋部队,总兵力超过20万人。

这是一支庞大的部队,由于马匹的广泛应用,辅兵比例压缩得很小,所以就作战兵力而言在冷兵器时代古今罕有!

这时先锋已经和契丹打过几仗了,中军和左翼已经度过曳剌山和永安山之间的缺口。右翼有一半还正在曳剌山附近,后军延绵较长,最后的队伍尚在胪驹河流域。

各路大军的统将之中,石坚、慕容旸都无骄人战绩,但资历老,资格也够,一个压阵势,一个管后勤。前锋三部。实际上是以耶律安抟战斗经历最丰,有资格独镇一军。但他以新归之将,未得信任,而郭漳卫飞年轻识浅,未够老辣,所以李膑安排了这个三角前锋阵型,既以郭漳卫飞的监视来防止耶律安抟的变节。也以耶律安抟的经验来弥补郭卫二人的不足,这个阵型在去年冬天前锋三部就运作得很好,但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却是李膑始料未及。

杨易以五万骑兵加一万辅兵奇袭漠北,到斩首滩与石拔会师。又收拢了漠北骑众,规模扩大了五六倍,光是这回带到潢水流域的军队,就是原本兵力的三四倍!

因为基层将领的出色,让天策唐军军队规模在迅速扩大时不至产生混乱,但打到现在,在大将配置上已颇有缺失,可以说天策唐军自去年大破漠北的辉煌之后,包括将领结构在内的各种问题正在爆发边缘。

这时不得已调整阵势,杨易不免叹息道:“春华当初是要代表我在甘陇作疑兵,没法跟来。否则以他监临前锋三部,何有今日之误!现在南方有薛复,有郭威,有马继荣,更别说还有元帅坐镇,春华在那边只怕反而是闲置了。眼下若是有春华为我前驱,薛复骑兵在左,郭威车兵在右,我还管他什么上京城下京城,一口气推过去就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