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贵胄-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下文,我也没听其他人提起,所以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小太监听错了。后来太傅过世,先皇逐年增加了赋税。”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用更低的声音说:“据说先皇当时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想为皇上充裕国库,也想帮他收揽人心。不过皇上登基之后,不止没有减轻赋税,反而又增加了不少名目。”他列举了其中几项。

丁文长本意只是想拦下她,与她多相处一会。在他看来,宋舞霞或许聪明,但她毕竟是女人,不会对这些事上心。之后见宋舞霞听得认真,又不时对其中的细节提出自己的疑问,说起了近日听到的一个传闻:“前些日子,听说宋维德大人以江南受水灾为由,向皇上提起减免部分赋税的事。皇上虽没有马上反驳,却说起了国库空虚,欲削减军费。冯大人没有表态,但冯系的很多官员都说,江南只是部分地方受灾,没有理由全部减免赋税。甚至还说,此举会引起北方的民沸。”

“你的言下之意,叔父想借着这次的水灾减赋,而皇上想让冯家的人否决这个提议?”

丁文长点头,“虽然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两位宋大人的感情并不好,但听父亲说,他们在政见上一直非常统一。”

宋舞霞默默思量着整件事,联想姜氏突然上昌平王府见自己,小声说:“叔父在官场这么多年,不可能不知道皇上的意思,也一定猜到冯家是什么反应,他在这个时机提这事,会不会是因为过完年,江南的官员都将上京述职……也许不止是江南的官员……丁文长,过完年会不会有大事发生?”

“我们的婚期在明年五月,太后挑的日子。真要发生什么事,也是在那之后。我想她处心积虑把我们绑在一起,肯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难道不是为了太子之位?”

“希望只是为了太子之位。”丁文长轻声感叹,恍然发现自己居然和宋舞霞说起了政事。在他接受的教育中,女人是不该说政治的,遂转移了话题,问道:“你不是说以前的事你都忘了吗?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还有,我听丁七说,如果大冬天想买蔬菜,可以去碧琰山庄……”

“你这么说倒是提醒我了。我问你,收了稻谷之后,他们会在地里种些什么?”

丁文长不明白她在期盼什么,只能如实回答:“马上就是大冬天了,还能种什么,只能等明年春天……”

“丁文长,如果我明天教他们种地,他们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她像小女孩一样握着他的衣袖,眼中带着兴奋。

丁文长一点都并不相信她会种地,上下打量着她,面露怀疑。

宋舞霞被他看得全身不自在,恼怒地说:“我是没种过地,但我知道怎么种地,你刚才不是还说,碧琰山庄冬天也有蔬菜卖吗?”

“那些菜,不是你挖了地窖储存起来的吗?”

“大少爷,在地窖里储存起来的还叫新鲜蔬菜吗?那些菜可都是地里长出来的,矜贵得很。我是看在丁七掌柜的面上,偶然才卖他一点。他可答应了我,不告诉别人菜是哪里来的,没想到他居然对你说了。”宋舞霞嘴上埋怨,却笑得十分得意。

平日里她可以不吃肉,但决不能没有蔬菜。在现代的时候,蔬菜几乎是不分季节的,但自从穿越之后,冬天想吃一点白菜都难,所以她就想着自己种。可事实上,她只在电视中看过暖棚,至于种地,更是一窍不通,于是只能找了附近的农妇一起研究。最后暖棚她是做成了,也种出了蔬菜,但光塑料薄膜的替代品,又是油布,又是棉布的,又要把布染黑,还要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守着,成本太高,所以就没在山下的农田推广,只在山上隐蔽的地方种了一点点。

丁文长听她说着自己的“丰功伟绩”,不禁调侃:“你这样子种菜,恐怕懿安长公主听了,都会说你太奢侈了。”

“可我还是种出来了”

“但是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能够像你这样种菜?再说,你那什么暖棚,太扎眼了,会惹麻烦的。”

“我有说教他们做暖棚吗?”宋舞霞笑得更得意了,好似在说:你可别小瞧我。看到丁文长含笑的眼眸,她又有些担忧,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别幼稚?其实我也知道,我根本没能力帮助所有人,可是既然我看到了现在的情形,又怎么能假装没看到?”

“舞霞,有些事不是你做不到,而是根本不能做,因为会惹人猜忌。像你之前计划做的那件事。也许你只是好意,但在有心人眼中,你这不止是收揽民心,甚至能给你扣上谋反的帽子。”

……

两人在月下悄声谈着话。不远处,绿桑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从宋舞霞靠在丁文长肩上哭泣的时候她就已经站在那里了。

这两天很多事,所以更新可能有点晚,但一定会更的。一晃300多章,下面渐渐开始写朝堂上的事了,相信大家也已经知道太后的真正目的了吧。可以肯定的,这一定是一个HE结局的故事,我只写HE的。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307章 授人以渔

第307章 授人以渔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宋舞霞听到外面有动静,猜想是女主人起来做早饭了。她明白丁文长所言是对的,当下的形势,她最需要的是低调,但很多事她看不到就算了,看到了就无法装作不知道。说她傻也好,圣母也罢,她只是不想自己因为自私而变得麻木。

她起身亲了亲儿子的额头,走向了厨房。见女主人在洗锅子,笑着说:“大嫂,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夫人,是不是吵到你了?”女人有些诚惶诚恐。自从丁文长说宋舞霞曾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她就改口称她“夫人”了。

宋舞霞本想借着做饭与她拉近关系,然后不着痕迹地把碧琰山庄冬季种蔬菜的方法教给她。可看着黑乎乎的灶台,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食物,她实在无法下手,只能讪讪地站在一旁,尴尬地说:“没有,我一向醒得早,大嫂这是准备做什么当早餐?”她只是随口一问,见对方有些难堪,急忙改口道:“昨晚真是谢谢你和大哥了,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

“出门在外,大家都会遇到难处,再说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她一边说着,一边瞧了一眼一旁的小瓮。迟疑了一下,她打开盖子说道:“昨天夫人和小少爷都没用晚饭,我给你们熬点粥吧。”

宋舞霞看得很清楚,容器中的米最多也就一两斤。她急忙拦下了她,“大嫂,您别忙了,我一向吃得少,至于轩儿,我也不瞒你,我们怕他一路上饿着,一直给他另外备着干粮。”

女人想了想,放下了容器,点头道:“做父母的,哪个不是尽量为子女做打算,我能明白的。”说着,她已经检查了一遍灶边的所有容器,随后拿起篮子,说:“夫人,现在时辰还早,我去附近挖些野菜给您当早饭……”

“大嫂,您别忙了。待会天亮了我们就走,我们想早些进城找……相公……的表叔。”

宋舞霞一句“相公”说得啃啃巴巴,丁文长在门口听着直想笑。昨晚进屋之后,他依然靠在桌子上休息,早上宋舞霞刚下炕他就醒了,跟着她走了出来。不是他故意想偷听,也不是他觉得宋舞霞没把他的话听进去,只是他觉得她太善良了,很可能听到妇人说几句,一个冲动就要把人送去碧琰山庄。

妇人和宋舞霞一样没注意到门口的丁文长。她因家里的困窘而不好意思,喃喃着说:“前年这里遭了旱灾,颗粒无收,这两年,村里人家家户户都是靠野菜过日子,我们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

“大嫂,你千万别这么说,是我们打扰你们才是。”

“我们不过是给你们行了个方便。”

宋舞霞心知这样客套下去,等太阳升起她们都不可能说上正题。碧琰山庄的栽种技术虽然是她参与开发的,但她并没参与种植,所以她所知的只是一些理论。就算她只教发豆芽,种大白菜,也不知道一两个时辰能不能让对方明白。

想着这些,她索性直接扯开了话题问道:“大嫂,我看小三也不小了,她大哥大姐应该已经说了亲吧?”

“嗨”妇人重重叹了口气,“我和他爹都不舍得把老2送去给人当妾,所以老大的婚事也就这么耽搁了。”她的言下之意,他们舍不得卖女儿,所以没钱给儿子娶媳妇。

宋舞霞顺着她的话说:“我相公有一个远方亲戚,他娘子不知从哪里得来一个方子,他们靠这个方法,一个冬天就赚了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对这家人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宋舞霞,带着期盼。宋舞霞轻轻拧了拧眉,说道:“他们把这方子教了我,但我从小体弱,干不了那么多活,就搁下了。大嫂如果不嫌弃,我可以教给大嫂。如果你能做成,过两年应该就能娶上儿媳妇了。”

丁文长听她这么说,更觉得有趣,笑容又大了几分。他很想知道她有什么办法让一户穷庄稼汉一个冬天赚三两银子。房间内,绿桑也早就醒了。之前在昌平王府,她无意间听到碧玉告诉宋舞霞,碧琰山庄一个冬天扣去开销,光蔬菜就有一百两银子的结余。她一直以为是碧玉夸大其词,现在听宋舞霞这么说,不禁有些好奇。

妇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娶上媳妇,可她又觉得让别人把“秘方”告诉自己有些不厚道,小声地说:“这样不太好吧?”

“没事,他们如今早就不做这营生了,况且做不做得成我也不知道,只是说给大嫂试试。”

“那成,反正大冬天也闲着,最多替人做些针线,我眼睛不好,做得又慢。”

妇人说话间宋舞霞已经拿出了一旁的脸盆搁着桌上,说道:“他们给了我一个木盒子,大嫂只需在盆里注上水,把盒子搁上面,铺一层布,然后把在温水中浸泡了十二个时辰的黄豆或者绿豆铺一层在上面,再盖上一层布,最后用黑布把盒子罩住,放在屋子的角落中,每隔两个时辰洒一层水在上面,三四天就能长出豆芽……”

“豆芽?”

“就是豆子上长出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