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释怒-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地君亲师,以君居中,数千年的积习岂是现在上下嘴唇一碰说改就能改的,这绝不是一纸号令可以解决的事。

看到众将无不面现难色,张素元也苦笑一声,而后正色说道:“这件事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成就的,但也不能因为难就不做。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从我们各自身边的人做起,先使小官不跪大官,然后再推而广之慢慢来。广成,你一定要留心想个好法子,务必首先要在公堂上使民不跪官。”

看到张素元的神色,郭广成知道这绝不是因为大帅本身讨厌的关系,大帅一定另有深意,只是这深意究竟是什么,他却一点头脑都摸不着,而且他也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必要,但大帅既然这么交待了,他就要竭尽所能地做好。

会议结束后,张素元不过小睡了两个时辰,就又起身去去看望方中徇。

方家的众多族人由于初来乍到,现都散居各处,只有方中徇和方林雨夫妇暂居经略府中。

中午时分,方中徇、方林雨夫妇作陪,张素元宴请李天风父子。席间,双方一拍即合,没二话,李天风答应一切听命照办。

送走李天风父子后,张素元接着宴请赤剑老祖杨离师徒,陪客依然是方中徇和方林雨夫妇。

和李天风一样,杨离也是大包大揽,一句话,什么都行,但杨离和李天风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张素元发现杨离似乎有点欲言又止的劲儿。

张素元有点奇怪,杨离和方中徇一样,都是人老成精的主儿,又因身在江湖,海派的劲头也不输于李天风多少,像这样的人有什么话不好和他说?难道杨离有求于他,可他现在能帮杨离什么?

张素元看了方中徇一眼,方中徇向他轻轻摇了摇头。张素元更奇怪了,连方中徇都不清楚,杨离到底有什么话不好讲?

“老门长,您有什么话但讲无妨,要是能略尽绵薄,那是素元的荣幸。”张素元客气地说道。

“哎!”杨离长叹一声,说道:“大帅,有一位老朽最为尊崇,也是最为羡慕的先贤……”

“师傅,您说的是三宝太监吗?”杨离刚开了个头,就被打断了,方林雨饶有兴致地问道。

“是的,老朽最为尊崇的先贤就是三宝太监!”没理徒弟,杨离又一声叹息后,对张素元说道。

张素元脑袋上的雾水更浓了,杨离这等吃海上饭的人尊崇、羡慕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他完全可以理解,但也实在想不出杨离此时满怀惆怅地跟他提三宝太监是何意?

“大帅,自秦时的半两钱一至于本朝初年的通宝,以铜钱为本位的货币流通了近两千年,而现在银子已经取代了铜钱,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胡杨雷接过话头,问道。

胡杨雷的问题,张素元别说知道不知道,他跟本就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胡杨雷的话他闻所未闻。

“大师兄,为什么?”方林雨好奇地问道。

“因为海外贸易。”胡杨雷冲小师弟笑了笑,说道。

看到张素元的脸色凝重起来,胡杨雷继续说道:“铜钱虽然方便,但弊端极多,比如铸钱时偷工减料,造成铜钱贬值,引发社会动荡,而直接用银子作为流通货币就不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以前用铜钱不用银子,并不是前人不知道铜钱的弊端和银子的好处,而是没那么多银子可供使用,方才不得已用铜钱的。”

“海外贸易很赚钱吧,大师兄?”方林雨打趣地问道。

“有多赚钱你想象不到,林雨!”叹了口气,胡杨雷继续说道:“南宋与金议和,每年要送给金的财物折合约为一百五十万贯,而南宋当时一年的岁入也不过二百万贯,但即便如此,南宋百姓生活依然极为富足,就是本朝最繁盛时也无法与之相比。”

“是因为海外贸易?”张素元问道。

“是的,大帅。海外贸易自南宋达到兴盛的顶点,元时虽略有不及,但依旧繁盛。宋元两朝,我们的船队纵横四海,没有对手,但现在呢,我们却只能窝在近海做点小买卖,赚些蝇头小利。”胡杨雷略带激愤地说道。

“为什么,大师兄?”方林雨好奇地脱口问道。

“能为什么,林雨!当你想出去却出不去时,原因只有一个,你的拳头不硬!”胡杨雷苦笑着答道。

“胡兄,可是与西夷有关?”张素元不觉怦然心动,他不仅想到了海外贸易的巨大利益,他还想到了西夷大炮。

“是的,大帅。”

“胡兄,请仔细讲讲。”张素元肃声说道。

轻轻一声长叹,胡杨雷将帝国立国以来海事的演变简略地说了一遍。

高祖季方雷征霸天下之时,有两个以贩私盐为业、出没江海的义军首领,他们一位是浙江方国珍,一位是江苏张士诚。方、张二人一直是季方雷的劲敌,后来他们虽被季方雷除掉,但其余部退入大海,继续干老本行。季方雷非常担心这些人联络日本倭寇的力量卷土重来,因为南宋灭亡后,宰相陈宜中逃亡日本,终元一代,日本与元朝时战时和,故元末红巾军四起时,曾有取精兵于日本的说法。

季方雷对航海一窍不通,根本不知以当时的航海技术,日本人大规模越海来攻是一件极不现实的事情,他只一味担心季家江山社稷的安危而断然实行海禁,严令片板不许入海,敢有私下出诸番互市者必处之重法。

碍于历朝历代的惯例,季方雷勉强特许很少几个国家以朝贡形式来华进行贡舶贸易。帝国在广州、泉州、宁波设立了市舶司,规定从广州入贡的国家为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占城(越南中部)、苏门答腊、爪哇、三佛齐(苏门答腊东南)等12国,这与元朝140多国商船来广根本无从比拟,而元时的第一大商港泉州更惨,只有四五个蕃属国的贡舶可以入港,宁波则只准通日本一地。

自此,海上贸易一落千丈,昔日万商云集的各个港口变得冷冷清清。五年后,季方雷下令关闭了各市舶司,这一点点残存的海外贸易也告终结。

为了防止民间私下入海贸易,《帝律》规定:擅造二桅以上违式大船,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谋叛行律处斩,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又明令: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棉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将人口、军器出境下海者处绞刑。

没有二桅以上的大船,连南洋诸国都去不了,更不要说远渡重洋前往西方、东非通商,由是秦汉以来不断发展的海上贸易,自帝国立国后就出现了大逆转。

唐人海外贸易历来有贡舶贸易和商舶贸易两种形式。季方雷厉行海禁,商舶贸易全被视为走私,只剩下由朝廷严格控制的贡舶贸易。帝国以前,绝大部分贡舶贸易是一种互利式的往来,是为商舶贸易服务的;到了帝国,贡舶贸易则完全变成了羁縻海外诸国、确立宗藩从属关系的一种手段。外国只有表示臣服朝廷,才可以来华“进贡”,而朝廷则大摆“天朝”姿态,对〃蛮夷小国〃的进贡货物作出高于原价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回赠〃,以示皇恩浩荡,愚蠢得让人无话可说。

两广沿海士民世世代代依海为生,海禁政策顿使他们无以为生,于是与朝廷的激烈对抗便无可避免。许多人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入海为盗,以走私为生。刚开始时,走私海盗虽多如牛毛,但单个走私团体力量不大,与朝廷周旋时常常被打散,于是各个走私团体开始互相结盟,组成走私集团,赤剑派就是这样的走私集团。

太宗季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帝位后,顺应民意开放了海禁,但限制依然极为严苛,基本无助于海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因为季棣的想法和季方雷如出一辙,是故三宝太监虽统领着无敌的庞大舰队七下西洋,却终因没有商业目的而使国家财力无以为继,最后不得不结束了向番邦属国炫耀帝国国力的跨洋航行。

季棣死后,海禁又起,其后虽又几经反复,但总体禁时多,开禁短,而且开禁时的诸般限制始终繁多严苛。

“大帅,四十年前,朝廷虽迫于形势不得不承认私人海外贸易合法,而且也开始鼓励和保护私人海外贸易,但已无力回天,已经无助于我们夺回失去的海上权益。”杨离不胜唏嘘地说道。

“老门长,您这是何意?”张素元问道。

海外贸易对张素元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虽然生长在广西,但除了事关科举和边患,当时他对其他方面盖无兴趣,但现在却已不同,不论是银子,还是对西夷人的警觉都使他对杨离师徒的话倍感兴趣。

“哎!”又一声喟然长叹后,杨离说道:“大帅,宋元之时,为了拓展海外贸易,南洋临海之地的战略要冲尽为我们占据,当时不仅是南洋,就是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的海权也都掌握在这些私人商团手中。帝国禁海后多年,情况依然如此,但自一百三十年前西夷佛朗机人(葡萄牙)东来后,我们就渐渐丧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权益,因为他们有国家做后盾,而我们呢?不仅不支持,反而极尽破坏之能事,现在倒是想支持,却已无能为力!”

“大帅,西夷人东来后,海上贸易就成了强盗贸易,没有强大的武力护航跟本做不了跨洋贸易。西夷人贪得无厌,杀戮成性,毒比蛇蝎,他们做事不留丝毫余地,总是竭尽所能做到极致,若能把你变成奴隶,他们就决不会仅仅抢掠了事,这一百多年来,被他们杀戮的国人数不胜数。南洋的吕宋(菲律宾)近二百年来一直为我们赤剑派所有,五十年前,西班牙人攻占了吕宋。攻占吕宋后,西班牙人大肆杀戮唐人,奸淫掳掠无所不为。西班牙人在吕宋站稳脚跟后,为了商业利益,在二十二年前他们再一次大肆杀戮当地的唐人,而直到两年后,朝廷才决定干涉,发出照会要求西班牙当局归还寡妇和孤儿,但也仅此而已。”看老爷子气得直喘气,胡杨雷接着说道。

“老朽当时就在吕宋,身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