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10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尔哈朗、豪格!”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被吵得神经衰弱,李岩赶紧公布一个好消息。

    众将军愣了一下,发出一声大吼:“好!!!”

    在将军府大门外站岗的卫兵被吼得一哆嗦!

    李岩继续说:“早在此前的山西之战中,河洛新军的第三军团和天雄军第一军团,以及七千川军,陕西秦军联手,将侵入山西的六万清军全歼,阵斩清军大将鳌拜以下三十六员大将,生俘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现在这几位想必正在吾皇帐下为皇上和文武百官歌舞助兴吧。”

    众将军又是一声大吼:“好!太好了!!!”

    卢象升微微一笑,随即神色又有些落寞。

    “最重要的是,奴酋洪泰,也被冠军侯阵斩,即将传首九边,很快就传到旅顺来了!”

    这次将军们都没吼了,愣在那里发呆。毛永俊一个箭步冲上来揪住李岩的衣领,发出低吼:“你说什么?那个鞑子头领死了?是真的吗?”

    李岩说:“是真的,首级很快就送到了。”

    毛永俊怒吼:“不要跟我开这种玩笑,否则我一锤叫你脑袋开花!”

    李岩微笑:“明天首级就会送到,是真是假,到时不就清楚了?”

    这次毛永俊信了,他松开李岩,脸部肌肉抽搐着,泪光隐现,仰天发出一阵狂笑,冲了出去。尚可信和尚可喜等一众东江将领抱头痛哭,天雄军将领则神色复杂,有人欢喜,有人连连叹息,神情懊恼。皇太极一直是大明的噩梦,他的死意味着大明终于摆脱了这个噩梦,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皇太极的死也意味着他们永远也没有办法向这个险些让他们全军覆没的胖子复仇了,他们与皇太极交手的纪录,永远停留在了去年冬季那场惨败,这叫他们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实在太吵了,根本就没有办法交流,卢象升不得不请李岩到内堂,让人沏了壶茶,亲手给李岩斟了一杯,微微笑着,说:“建奴终于要完蛋了,可喜可贺啊,当痛饮几大杯,聊以庆贺,可惜军中禁酒,只能以茶代酒了。”

    李岩拱手说:“侯爷严于律己,与将士同甘共苦,着实让人佩服。”

    卢象升摆摆手,说:“杨梦龙的手下,不应该这样油嘴滑舌。看得出你过来有很重要的事情,说吧,什么事?”

    李岩一口喝掉半杯茶,整理一下思路,小心的问:“圣上安好?”

    卢象升苦笑:“身体还行,就是脾气越来越差,一天到晚吼着要反攻沈阳。”睨了李岩一眼,“你是为他而来的,对吧?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我不习惯绕来绕去在这一点上,你得学学冠军侯。”

    李岩苦笑:“我也想学的,但是性格使然,学不来。”沉默片刻,还是决定开门见山:“是这样的,北京沦陷之后,由于国内群龙无首,太子又年幼,所以为了稳住军心民心,经过百官商议,我们拥立唐王登基统率大军北伐,年号隆武。”

    卢象升神色微微一动,说:“这可麻烦了皇上还安在,你们就拥立新君大忌啊!”

    李岩说:“唐王只是代天子掌天下,尚未正式登基。但是他接掌大权之后一系列政策方针稳健而有效,也能因才而用,确有上皇之资,大明军民都对他极为满意”

    卢象升沉默良久,才说:“你的意思是,就算现在皇上返回北京,百姓也不会再接受他了,对吧?”

    李岩很坦率:“是的。”

    卢象升目光变得极其尖锐:“那你想怎么样?弑君么!?”

    李岩苦笑着拱了拱手,说:“不敢,我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知道肃毅侯和冠军侯都极念旧情,皇上固然犯下了大错,但对你们有常识提携之恩,你们是不会允许别人伤害他的。况且在太子禅位的时候冠军侯也答应了皇后娘娘,绝不会伤害皇上!”

    卢象升神色稍缓,问:“那你到底打算怎么做?”

    李岩压低声音说:“不能让他回北京,大明刚遭到了重创,一团混乱,而且混乱还会继续发酵,如果让他回到北京,无疑是火上加油,搞不好又得杀个成河了!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回到北京,最好不要让人知道他还活着!”

    卢象升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

    李岩声音虽低,但是字字清晰:“弄个他忧病而死的假消息,然后偷偷将他送到一个谁也不认识他的地方去,给他一座庄园,让皇后和几位嫔妃,还有几个儿女陪着他,好吃好喝养着,但不准他与外界接触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办法!”

    卢象升面色连变数变,最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数日之后,崇祯突然患上了怪病,卧床不起,咳血不止,消息传来,举国皆惊。朱聿键连忙派人护送名医和皇后,以及几位殿下前往辽东看望。几位名医也全力以赴,用尽了种种法子,然而毫无效果,卧榻十余日之后,崇祯还是在嫔妃子女的痛哭中闭上了眼睛。临终之际,他还为北伐失误导致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河山变色而自责,说无颜回京,让人将他的遗体火化,把骨灰埋在山海关,他要替大明守着这道门户。根据他的遗愿,皇后为他主持了简单的葬礼,将遗体火葬。

    经过这一场浩劫,皇后也已经身心俱疲,心灰意懒,不久之后就带着几个子女,还有田妃失踪了,下落不明。崇祯一朝就这样提前画上了句号,虽然有些黯然神伤,但是跟历史上众叛亲离吊死煤山的凄凉相比,已经好太多了。

    崇祯一朝的终结在这段历史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大明王朝那衰微到了极点的气运终于在谷底反弹,隆武王朝崛起意味着这头雄狮终于苏醒,在一番痛苦的波折后革去了所有积弊,这个古老的角度,这个古老的民族即将爆发出令人胆颤的能量,改写整个世界的历史。

    当然,这一切都与崇祯无关了,他已经是过去式,他的功与过都即将被岁月的尘埃淹埋,除了历史学家,没有人会对这些感兴趣。十几年后,偶尔有人提起说在蒙古某个农庄见过他这一家子,这一家子正在这个仙境一般优美的好地方享受天伦之乐这等惊人之语大家也只是当猎奇故事听听,没有人会当真。因为此时的大明早已在一条康庄大道上急歌猛进,大步向前,谁还有闲心管这些鸟事?他是否还活着,又有谁会在意呢?

    估计也就那些地位一落千丈的士大夫集团会在意然而,没卵用。

一四零 水太凉() 
李岩在为如何解决崇祯这个超级隐患伤着脑筋,杨梦龙却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一问题。不过也是,就他那直线一般的大脑回路,让他考虑这些弯弯绕绕的玩意儿实在太为难他了,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般就一个字:怼!

    直接怼过去,怼得过去算我狠,怼不过去就再来一次!

    所在在李岩和卢象升为如何处置崇祯的问题而伤透脑筋的时候,这家伙正意气风发,率领他的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京城。

    韩鹏、阎应元、钱瑜、雷时声、吴胜等人所率领的大军已经从三面合围过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秦良玉的川军和戚虎所指挥的金门军、鹰厦军以及浙军正在昼夜兼程赶来,把这个包围圈变得更大、更严密。各路大军在推进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受到什么顽强的抵抗,仗打到这个份上,清军的血已经被放干了,还留在北京城的清军士兵估计一千都不够,关宁军又惶惶不可终日,这仗实在是没法打了。倒是有那么几支部队试图趁包围圈未合口逃出去,结果不管往哪个方向逃,都被明军骑兵截住,然后加入大进军的行列————脑袋挂在明军骑兵战马马颈上,和明军一起推进。

    两天之后,杨梦龙所率领的大军抵达北京城下,这个包围圈彻底合口了。十几万明军看到他的将旗,无不放声欢呼,声浪始涛,撞得古老的北京城墙隆隆发抖,城墙上的关宁军士兵骇然失色,两腿发软,有好几个吓得从城墙上掉了下去。

    温体仁同样是两腿发软的一员。他站在城墙上,看着那股黑色骇浪漫过平原,在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一直推进到北京城下,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喃喃说:“他来了连洪泰都不是他的对手没有人能挡住他前进的脚步”

    王应熊的面色忽青忽白,活像个霜冻过的冬瓜,冷汗一股接着一股,着实让人同情————再这样下去他很快就会死于严重脱水。没办法,这一堆人里,数他跟杨梦龙的恩怨纠缠得深,他早早就把杨梦龙给得罪死了,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和解的可能。现在杨构龙挟大胜之余威,直取北京,北京城势必不保,他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位前大明次辅、现在的大清吏部尚书打摆子似的浑身哆嗦着,神情癫狂,嘶声冲守在炮位前的关宁军士兵咆哮:“开炮!开炮!打死那个武夫!”

    关宁军炮兵没有动弹,军官同样也没有下令,只是冷冷的看着他,脸上分明写着一行字:你傻逼啊?

    是啊,现在的局势已经再明朗不过了,明军大获全胜,清军主力全灭,这个时候,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将功赎罪,看干点什么稍稍抵销一下自己的罪过,而不是听这帮蠢猪的命令开炮抵抗!杨梦龙是那么好惹的么?岳托惹了他,被他于两军阵前当众斩首;多尔衮惹了他,然后就在他的中军帐下唱最炫民族风了;皇太极惹了他,结果兵败身死!这些牛人尚且如此,他们这些苦逼的小兵就别折腾啦,老老实实的认命吧!

    似乎能感受到王应熊的绝望,数百米之外,杨梦龙忽然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划过数百米的遥想距离,利剑般刺在这一众文臣心口,让他们心头为之一悸,不由自主地倒退了好几步,浑身汗毛倒竖而起,泠汗疯狂喷涌而出!杨梦龙看不清楚这帮家伙那狼狈的表现,但也猜得出他们是什么反应,他露出一丝冰冷的、轻蔑的笑容,就像是在看一群他一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