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10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象升断然说:“不攻下沈阳,我誓不回京!”

    这下李岩只能苦笑了。他很想劝卢象升先回北京见见隆武帝,不要显得太过生份,虽说隆武帝很欣赏卢象升的忠诚和才干,但人家都要举行登基大典了卢象升也不回去,隆武帝会怎么想?然而卢象升是铁了心要踏平沈阳,为战死的盘锦的明军将士报仇雪耻,他是如此的急切,连皇帝都顾不上了!

    卢象升在紧张地作着准备的同时,北京那边也在为战争作着准备。隆武帝亲自主持,召开展隆武朝第一次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当然,由于时间紧迫,有幸来参加的也只能是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几个省的代表,不过人数也不少了,足有上千人呢!会议的核心内容是,是否立即对建奴用兵,趁他们病要他们命?

    结果可想而知,这一提案满票通过。整个北方都让清军给祸害惨了,参与会议的代表们一个个都恨透了清军,他们踏平沈阳的意愿是如此的急切,以至于连正在南京兴风作浪的南明小朝廷都放到一边了!

    出兵!踏平沈阳!让不长眼的建奴睁开眼睛看看谁才是神州大地的老大!

十六 自作聪明() 
隆武元年,四月七日

    克复北京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京津一带的局势已稳定下来,效率极高的内阁不仅拿出了改革的具体方案,甚至把无家可归的老百姓组织起来,兴修水利、桥梁、道路,清理废墟瓦砾,来自南方的粮食,来自河洛地区的布匹、盐、农具等等无数生活用品源源不断地运来,让饱受战火摧残的北直隶迅速抚平创伤,恢复生机。荒芜的田园又出现了勤劳的农夫的身影,战争的破坏是难以想象的,就因为这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整整一冬他们都没能种下冬小麦,现在补种肯定来不及了,所以各州县政府组织大家种植红薯、土豆、大豆、白菜等等生长周期比较短、产量比较高的作物,有了这些,再加上从南方调运过来的粮食,足够熬过这个艰难的年头了。

    华夏民族的自我恢复能力是无以伦比的。

    但是骚乱的江南和辽东证明,战争还没有结束,流血还得继续。老百姓期待着朝廷能够快刀斩乱麻,尽快将这些隐患给清理掉,尤其是建奴,他们希望朝廷尽快出兵关外,踏平沈阳,他们绝不希望再跟建奴纠缠四十年,再让建奴有入寇京畿的机会,帝都沦陷的耻辱,有一次就够了!

    百姓的期望变成了朝廷的压力,也就是在这一天,数万京城百姓聚集在天安门,隆武帝亲自前往天坛举行祭天大典,等大典结束之后又前往天安门,当着几万百姓的面庄严地宣布:任命卢象升为征东大元帅,统率各路明军对建奴发动最后一击,灭此朝食,光复沈阳!

    话音刚落,天安门便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万岁!万岁!”

    根据隆武帝的命令,河洛新军三个军团,天雄军两个军团全部北上,兵分两路,一路经承德插入辽西腹地,一路在皇家海军的配合下强攻山海关,砸烂这个乌龟壳,然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挺进,歼灭关宁军;卢象升麾下那三个新编军团经复州出发,直扑沈阳!海军陆战队在营口登陆,同样归卢象升指挥,这次明军就是要以多打少,就是要以势压人,就是要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辽地,将建奴撵到天边去!

    隆武帝的狂妄在于,在倾尽全力向沈阳进攻的同时,他也下令戚虎向江南发动攻势,平定江南乱局。这是典型的两线作战,兵家大忌,但他完全不在乎,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大头兵,也同样不在乎,因为在他们眼里,真正的对手只有已经被打得半死的建奴,江南那帮渣渣,不配做他们的对手!

    明军气势磅礴的大反攻就此拉开序幕。这是大明浴火重生后发出的第一声怒吼,隆武帝一声令下,一千多名犯有叛国通敌罪行的官员被押出去,刽子手鬼头刀劈落,一腔腔污血染红了大地,他要以这一千多颗人头为他的大军壮行!

    这一刀让整个帝国都为之震骇。从两宋一直延续到明末的文贵武贱的格局被这一道道刀光撕成了碎片,那一颗颗滚落在地的人头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士大夫集团将自身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为一己之私将国事败坏得无法收拾却不必负任何责任的时候,一去不复返了!从今往后那些喜欢作死的文人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作死是一定会死的!

    这一刀也给了卢象升一个交代:正是这些自私自利的、作死无极限的文臣集团出卖了他,出卖了他的军队,导致三十万明军血染冰原,导致周遇吉孤城死守,弹尽援绝,最终壮烈殉国,现在,隆武帝替他和无数大明将士讨还了这笔血债!在接到圣旨的同时,他也得知了一千多名叛国官员被同时处斩的消息,这位名将不由得悚然动容,呆了半晌才说:“皇上也太冲动了!他这样大开杀戒是要背上暴君的骂名的!”

    前来传旨的正是天雄军的监军,曹桓曹公公。这位公公说:“皇上说了,他只想让那些叛国通敌的家伙付出该付的代价,至于身顾之后后人如何评说,他不在乎!”笑了笑,补充:“这只是其中一批而已,还有好几批要上刑场呢。”

    卢象升简直骇然了:“还有好几批!?难道皇上要将所有官员全部杀光不成!”

    曹桓说:“就冲他们做出的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全部杀光也不冤!”

    李岩说:“杀光了好,杀光了好!为君者,只需要讨好亿万百姓就行了,去讨好那些身居高位却不干人事的家伙简直就是脑残!把他们杀光了,再另选贤能而用,不怕开创不了一个太平盛世!”

    这个脑后生反骨的家伙的思维一向如此简单粗暴,把“武力解决不了问题,但可以解决制造问题的人”这句话当成真理,卢象升真的应该庆幸坐在龙椅上的不是这位,否则非血流成河不可!

    曹桓提醒他:“侯爷,朝中的事情你就不要去操心了,皇上、冠军侯、内阁他们心中有数,你只要打好这一仗就行了如今皇上可是将举国精兵都交给你指挥了,一定要速战速决啊!”

    卢象升知道,曹桓是在担心。新军六个军团现在全部归他指挥了,这是一支何等恐怖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力量久悬在外,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会放心的,所以他必须速战速决,拖得久了,隆武帝想不起疑心都不行。他笑了笑,说:“我心里在有数!传令全军,全面进攻,我们在盘锦会师!”

    众将领齐声怒吼:“进攻!进攻!!”

    惊天动地的怒吼中,在北伐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三万明军开出营垒,以几千骑兵为先导,大批马车、火炮在后,形成一个巨大的铁箭头,朝着盘锦呼啸而去。

    河洛新军的动作更快,卢象升的大军还没有从复州营垒中开出来,他们已经在山海关城外摆开了阵势,四十多门85毫米榴弹炮对准了山海关城门。杨梦龙硬让隆武帝留在北京,为改革出谋划策,来不了,所以现在河洛新军的前总指挥是薛思明,他已经官拜龙骑上将军,在整个河洛新军中,地位仅次于杨梦龙。地位高了,人自然就爱面子,他爱面子的具体表现就是先礼后兵,派出军使进入山海关,传递他的意思:缴枪不杀!

    山海关守将是吴百川,吴襄的亲信,算是比较能打的那种,跟吴襄还有一点亲戚关系。吴襄的下场让他既恐惧,又愤怒,同时又很迷茫。吴襄为大明镇守山海关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因为一次背叛,被千刀万剐,诛连九族,立有汗马功劳的吴襄尚且如此,何况是他呢?吴百川找来手下几位参将商议:“吴大人已经被朝廷凌迟处死,几位公子亦已被杀,吴氏血脉已然断绝,朝廷步步紧逼,我们该如何是好?”

    一位姓白的参将愤然说:“我们为朝廷镇守山海关这么多年,迭经苦战,九死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朝廷丝毫不念旧情,把我们往死里逼,真叫人心寒!依我看,咱们也别想太多了,死战到底吧,等朝廷打不下山海关了再跟他们谈也不晚!”

    黄参将说:“是啊,朝廷根本就没有招降我们的打算,摆出一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姿态,若我们交出军队和武器,还不是任朝廷拿捏?这万万不行!眼下我们还有六七千人马,兵多将广,粮食、武器也很充足,更有山海之险可以依托,完全可以一战,让朝廷知道山海关不是这么好打的!”

    刘副将狞笑:“以建奴之悍勇,打了这么多年也没能摸到山海关的墙皮,何况是关内那些软脚虾!不知道他们准备在这里死多少人?十万还是二十万?”

    大家都是一样的心思,绝不交出手里的军队和权力!这年头,有枪就是草头王,只要有这几千精兵在手,朝廷在动他们之前就得三思而后行,没了军队,他们算什么?隆武帝要弄死他们还不是一句话一事情?还缴枪不杀,哼,有本事你就拿下山海关,你能拿下山海关我马上就投降!

    主意打定,吴百川回了薛思明一句:有本事就来攻城!

    看完信,薛思明摇头叹气:“真的是不见棺材不掉眼泪啊!”

    韩鹏说:“他们大概是觉得山海关依山傍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有想据险死守,跟我们讨价还价吧。”

    薛思明哼了一声:“跟我们讨价还价?他们配么!”活动一下手腕,把关节弄得啪啪作响,轻描淡写的说:“没什么好谈的了,准备攻城如果我们在山海关作出了让步,宁远、锦州纷纷效防,这关宁防线不知道要啃到什么时候了,老子才不会惯着这帮杂碎!我要让他们知道,在新军的重炮面前,所谓的关宁防线就是个笑话!”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注定了关宁防线的命运,也注定了残存的几万关宁军的命运。吴百川应该为即将到来的厄运感到后悔,因为他犯了大忌:河洛新军没有跟敌军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