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10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定主意后,皇帝陛下招开内阁会议,将这一设想抛了出去。不出意料,这一设想遭到了大多数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大明地大物博,物产丰饶,虽说将来会迎来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是有点压力,但是我们不是还有很多地方没开发么?湖广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辽地压根就没有开发,这些都是沃野千里的好地方,真要犯人开边,让犯人去开发这些地方不就得了,把他们扔海外干嘛?实在不行,就往安南移民,安南不是有肥美的红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嘛,都是好地方,养活千万人口,等闲事耳!持这种意见的大臣一方面是出于对大明的自信,认为大明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盘了,另一方面则是有点儿不忍。这年代远渡重洋可是玩命的活,一场风暴过来,整船人葬身鱼腹都是寻常,那些叛国者固然可恶,但将他们一船接一船的流放到海外去未免有点儿残酷,这跟杀了他们有什么区别?不行,绝对不行!

    但是以方逸之为首的几位重臣将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隆武帝这一边。这几位长期治理河洛地区,对于河洛地区在农业、医疗技术大大提高后人口爆炸式增长印象极为深刻。以前整个南阳地区才三四十万人口,现在呢?南阳城中的居民都不止这个数了。当然,增长点主要是集中在移民身上,但是婴儿出生的狂潮却同样不容忽视,如果全国各省都出现这种爆炸式增长,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必须提前作好准备。方逸之斩钉截铁的认为,既然西班牙人那么蠢,将这么好一块地送到了我们手里,我们就没有拒绝的道理,占丫的,兴大狱流放个两三百万人过去!如果还不够,就再从陕西、山西、河北、两淮招募移民,这些地方耕地稀少,生存艰难,想必这几个省的农民很乐意移民出去,到国外当个小地主的

    支持派和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吵得面红耳赤,大家的理由都很充分,谁也说服不了谁。一连吵了几天也没能吵出个结果来,朱聿键没法子了,只好瞪向在一边装死的杨梦龙:“事情是你整出来的,你来摆平吧!”

    杨梦龙伸了个懒腰,说:“这个貌似没什么好吵的吧?各位大人,皇上把你们叫来可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而是让你们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海外移民计划来!”

    邹维涟态度强硬:“此事断不可为!即便是现在,琼州府依然被视为天涯海角,何况是将几百万人流放海外,离乡万里,终生不得回还,这太伤天和了,万万不可!”

    杨梦龙说:“没说过让他们终生不得回还啊,在海外呆上个十几二十年他们还是可以回来的。诸位,我知道,你们认为大明地大物博,看不起海外的荒蛮之地,这很正常,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我理解。但是,大明真的地大物博么?陕西干旱之极,哪怕是关中平原也越来越贫瘠;山西同样干旱,山脉纵横,耕地稀少;河南河北虽然地势平坦,却时刻面临着黄河泛滥的威胁,每年光是花在治理黄河上的钱就是个天文数字,而且由于耕作过度,盐碱地越来越多!云南、贵州、广西我就懒得说了,多山少地,地广人稀,根本就养不活多少人,蒙古就更别提了,就一层薄薄的泥土,下面就是沙子,烧荒之后可以获得几年好收成,但土壤很快就会退化,最后变成沙漠!辽地固然肥沃,但是太过寒冷,估计愿意移民的人数来数去,貌似就湖南湖北和江南强一点,但这几块地能养活的人口同样是有限的。”说到这里,他两手一摊:“就这么点好地,我实在想不出我们有什么资格自称地大物博!”

    一众大臣都拧起了眉头。别说,按杨梦龙的说法,中国的地还真不算多好。华北太旱,东北太冷,西北贫瘠,南方太小,这些土地养活一亿人口尚且吃力,如果来一波爆炸式增长,那乐子可就找大了。

    杨梦龙拍拍手,扎吉冲翁拎着个竹篮走进来,揭开盖在上面的布,露出一堆黑黝黝的、泛着金属色泽的石头,挨个发过去,人人有份。众大臣接过来,只觉得入手沉甸甸的,两块石头一碰,叮当作响。张桐惊讶地叫:“生铁!?”

    杨梦龙说:“猜对了,就是生铁。不过不是高炉炼的,而是在矿山捡回来的。”

    邹维涟惊讶不已:“这是哪个地方出产的矿石,竟然这么这么”都没法形容了。

    杨梦龙说:“在海外,一块人烟稀少的大陆,去年广东一支探险船队在那里停留过几个月,带回了大量矿石,这些铁矿石就是其中一部份。”他手里两块铁矿石用力相撞,发出一声大响,火星四溅:“我们总认为自己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但是走出去看看吧,人家的铁矿矿渣都比我们精选的矿砂强得多,我们有什么资格自诩地大物博!人家万分嫌弃的烂地都比我们小心经营的农垦区强出百倍,我们有什么资格沾沾自喜!不趁现在西夷人口还少,不想要那些好地方将那些地盘抢过来,难不成还要等到他们下定决心去开发海外领地了才去争?”

    群臣无语,只是看着手里那跟生铁差不多的矿石,眼里泛起绿油油的光芒。

二十三 宿命() 
姚崇古这段时间有点儿郁闷,无精打采的。

    刚回国的时候,他曾满怀激动,时刻等待着朝廷的召见。在海外发现了一片跟大明一样辽阔,甚至比整个大明还要辽阔的土地,他还在那片土地逗留了老长一段时间,甚至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基地,这一功绩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他自信可以凭借这一大发现得到朝廷的重用,成就一番更加伟大的事业,就连那些对他当初的选择很不了解的亲戚朋友也对他刮目相看,都说这小子不简单,注定要出人头地的!

    然而,回国后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杨梦龙遇刺的消息,这一糟糕透顶的坏消息让他的心都凉了半截。姚崇古很清楚,在大明,像杨梦龙这样思想激进、锐意进取、对开拓疆土充满兴趣的封疆大吏是少之又少,而对海外的世界充满兴趣的重臣,更是少之又少!杨梦龙一倒,只怕天下都得大乱,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想起他,对他在海外的大发现产生兴趣了!

    还好,杨梦龙虽然遇刺,但是方逸之却给了这位勇敢的探险家莫大的安慰,先是安排报告对他进行很长篇幅的报道,让整个河洛、湖广地区的老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哥们征服了万里海疆,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接着又把姚崇古从澳洲带回来的动物一古脑的请进了南阳动物园,闻讯赶来围观的人不绝于途,至于上门拜访的人更是快把他家的门槛给踩平了,大家都对他发现的那个新世界充满了兴趣,这好歹让姚崇古的心好受了的点。可是随后,清军入关,半边江山被卷入战火之中,生灵涂炭,万里腥风,姚崇古简直就要绝望了!这势头,简直是要改朝换代了啊!大明都快亡了,还有谁有心情去理会一块悬在万里之外的新世界!看样子,他吃尽了苦头才找到的澳洲,注定要与大明无缘了!他的心情变得极度糟糕,干脆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了。

    还好,形势很快就好转了,传言已经遇刺身亡的杨梦龙居然拖着重伤未愈的身体返回南阳,统率河洛大军北上,跟清军展开恶战,最终在丰台一战扭转乾坤,十几万清军灰飞烟灭,皇太极被阵斩,大明江山保住了!姚崇古松了一口气,他不想再傻等下去了,索性启程前往京城,希望能晋见皇帝。但是这并不容易,换了个皇帝嘛,而且天下火乱,朝廷要张罗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隆武帝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哪里有时间见一个小小的海商!

    唉,我什么时候才能直达天听,将这一发现献给皇上?姚崇古都有点儿灰心丧气了,老子想做点事业怎么这么难!

    “老爷,老爷!”这天,姚崇古正在喝茶,管家风风火火的冲了过来,把他吓了一跳,皱起眉头正想骂人,管家抢先开口了:“来人了,宫里来人了!”

    姚崇古猛地跳了起来:“来人了?来干什么?”

    “自然是来请姚先生进宫喽。”姚崇古都还在发愣,一位年轻的官员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嗯,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举止优雅从容,态度和气,没有阉人那种趾高气扬、高人一等的倨傲,看着就舒服。这个年轻小伙子冲姚崇古微笑:“姚先生是吧?听闻姚先生在海外发现了一块仙境,皇上对此极感兴趣,特意请先生进宫,想听听先生的仙境见闻,不知道先生有没有空?”

    姚崇古连声说:“有空,有空,太有空了!小人这就去沐浴更衣!”

    年轻官员摆摆手,说:“不用了,随便点,这样就挺好,皇上可没有耐心等太久先生,请随我进宫!”

    姚崇古有些诚惶诚恐,跟着这位和气的官员上了马车,直奔紫禁城。

    姚大探险家原本还以为想要见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少说也得在大殿外面跪上半天,等皇帝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完了才能轮到他吧?没想到到了皇宫后,年轻官员只是让人通传了一声,便有人出来把姚崇古给带了进去,整个流程跟拜访一位交情要好的朋友差不多。姚崇古完全蒙圈了,当进了御书房看到皇帝跟杨梦龙跷着二郎腿坐在那里喝茶,瓜子皮嗑得满地都是的时候,他更加蒙了,这这画风完全不对呀!要不是对方身穿龙袍,他早就转身走人了————不带这么耍人的!

    杨梦龙笑眯眯的打招呼:“老姚,你来了啊?”

    姚崇古僵硬的点了一下头,整理一下衣服,深呼吸,上前一步,叫:“草民”

    朱聿键伸脚踢了一下对面一把空着的椅子:“坐这里。”

    正准备行三跪九叩大礼的姚崇古顿时像是中了石化魔咒似的僵在那里,膝盖直颤,想跪又跪不下去,惊愕、郁闷、无奈诸般表情在他脸上滚屏播放,精彩纷呈。半晌,他部算是回过神来了,深呼吸,重整旗鼓,袖子一甩就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