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比粮食更缺的则是搞生产的能手,能不能把生产搞好,成了评价一名官员是否合格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方逸之自问没有这方面的本事,不过他可以把有这方面的本事的杨梦龙推出去替他把生产搞好。

    杨梦龙表示明白了。没有哪位老大会嫌自己地盘大的,再说这本来就是朝廷划给他的地盘,他不管好可说不过去。

    “还有桐柏山里的土匪,你也要想办法把他们给剿了。如今流寇蜂起,啸聚山林,稍不留神就会变成燎原烈火,只有趁他们尚未成气势,将其扑灭,才能保得一方平安。”方逸之说,“小麦眼看就要收获了,这个时候土匪最为活跃,打家劫舍甚至围攻县城,无恶不作,不把他们剿灭,你就别想安安心心的收获庄稼!”

    看样子方大人这几个月没有浪费,下了苦功去调查南阳的情况,并非无的放矢。杨梦龙心里暗暗叫苦,老天爷哟,他的部队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换装,这个时候要把他们拉出去打仗,能行吗?方逸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说:“实在不行,我让刘都司派几百人过来帮你。那些土匪未成气候,有一两千人,足以将他们扫荡一空了。”

    杨梦龙苦笑:“别,千万别!现在卫所官兵是什么尿性大人你也清楚的,绝对是剿匪无方扰民有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劫掠乡里侵略如火,让他们过来,耗子都别想剩下一只,我这块地盘好不容易才有一点起色,他们一来,我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方逸之无奈的问:“那你说怎么办吧?”

    杨梦龙伸出两根手指:“两个月,再给我两个月时间。两个月后,我必定领兵前往桐柏山,教教这帮山大王怎么做人!”

    方逸之皱着眉头,说:“两个月要是这两个月内土匪下山作乱”

    杨梦龙说:“他们要是敢下山,我马上带人过去收拾他们!”

    方逸之说:“好吧,依你,两个月后一定要出兵,把山上的土匪剿灭!”

    杨梦龙拱了拱手:“多谢大人信任!”

    方逸之摆摆手,表示不用谢。他用手指敲着桌面,沉吟着说:“你接管了泌阳和桐柏二县所有的军田之后,还要大力垦荒,想必也是很吃力的这样吧,回去之后我想办法给你调拨一批良种、耕牛以及农具过来。现在这些东西哪里都缺,我能给你的也就不多,却也是一份心意。你还缺什么可以告诉我,我想办法帮你解决。”

    杨梦龙精神大振,这位老大好啊,急小弟所急,难小弟所难,上哪找这么好的冤大头啊!他脱口叫:“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差钱了!”

四十二 泌阳卫所() 
方逸之哭笑不得,他还是头一回碰到这种当面向上司要钱要得理直气壮的活宝慢着,他似乎不是他的上司!

    既然杨梦龙并非自己的直系下属,方逸之当然不会做这个冤大头,再说了,南阳府库里也没什么钱,至于各位官员自家的小金库里有没有钱就不得而知了。他问:“你不是有不少钱吗,怎么,都花光了?”

    杨梦龙没好气的说:“废话!我开垦荒地、制造水车、打井、安顿一千余人马、建学堂、诊所、澡堂花钱如流水,就算有一座银山也经不起这样花销啊,现在我穷得快当裤子了!”说到这里,他都快哭出声来了,“最最要命的是,卫所的粮库早就空了,全靠从县城那边购买粮食才能解决吃饭问题,现在粮食一天一个价,上万人马人吃马嚼的,我能撑多久呀?”

    方逸之沉吟着说:“难为你了这样吧,我跟刘都司说一声,让他尽快把积欠你们的粮饷给你发下来,我想有了这些粮饷,你们应该能撑到麦子收获了。”

    杨梦龙哭丧着脸问:“你就不能给我拨一点钱粮下来吗?就当是我借的好了!”

    方逸之坚决摇头:“本来府库里还有一点积储的,可是为了鼓励百姓扑杀蝗虫,不得不拿出粮食换蝗虫,一场蝗灾下来,府库也就空了。”

    杨梦龙沮丧的叹了一口气,心里骂:“小气鬼!”他知道靠方逸之是靠不住的了,想解决吃饭问题,还得靠自己。小麦的收成也就这样了,能勉强够吃就谢天谢地啦,别想有余粮出售,现在他只能指望收割小麦之下种一季土豆,换个好收成啦。

    方逸这又跟杨梦龙谈了一些事情,便打道回府了。他这个知府管着好几十万人呢,每天的事情多得不得了,哪里有时间在这里停留?杨梦龙准备了一大篮鸡蛋让他带回去吃,方逸这很高兴,直夸杨梦龙懂事,殊不知杨梦龙是恼他小气,一毛不拔,送上这一篮鸡蛋祝他的政绩考评拿零蛋。

    不过,方大人跑这一趟对舞阳千户所还是挺有帮助的,算是帮舞阳千户所打了一次免费的广告,让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舞阳千户所的生产搞得不错,舞阳千户所丰收在望了,渐渐的,杨梦龙在南阳也开始有一点名气了。不过以杨梦龙那一惯大条的神经,很难感受得到这方面的变化,他只知道知府大人来了一趟,他的学堂里多了一位美女帮忙教书,筱雨芳不用那么辛苦了,跑到舞泉镇来做生意的商人也多了起来,仅此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不过,方逸之的话他不能不听,在方逸之走了之后,经过数天的准备,他带上许弓、王铁锤等几个随从,骑上战马离开舞阳,前往泌阳县,看看自己马上就要接管了的地盘。

    跟颇渐渐有几分生机了的舞阳县不同,泌阳县田园荒芜,村落破败,很多麦田由于过干旱而龟裂,麦苗已经死光了,变成了干巴巴的干草,一点火星溅上去就能引发一场大火。道上行人倒是挺多的,不时可以看到破产的农民拖家带口往舞阳县那边跑,因为舞阳县在开荒,需要大量人手。杨梦龙看得心酸,对许弓说:“真是可怜,今年的收成算是彻底完了。”

    许弓深有感触:“又是旱灾又是蝗灾,这样闹法再多的庄稼也得完蛋啊!幸亏咱们有水车,还有深井,庄稼都能浇上水,扑灭蝗虫又及时,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比他们好到哪里去。”

    王铁锤纳闷的问:“他们为什么不学我们,多造水车,多打深车取水灌田啊?”

    许弓说:“你以为人人都有大人这样的本事是吧?别忘了我们是花了多少钱才造出那么多水车,打出那么多深井解决用水难题的,他们舍得下这个本钱?”

    王铁锤说:“也是!”

    杨梦龙没有说话,看着没有一丝生气的田野眉头紧皱。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农业生产出了问题,整个国家都会出大问题,“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现在明朝北方天灾不断,农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想不动荡都不行了,而动荡不安就意味着战乱,战乱就意味着血流成河!国运延绵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已经进入倒计时了,不能让老百姓吃上饱饭的政权无一例外,都会被毫不留情的推翻,这是铁律。

    泌阳县有两个百户所,拥有军田四千亩。这意味着平均一户军户要耕二十亩田,真够辛苦的,可是没有办法,产量实在太低了,拿小麦为例,哪怕是丰收年景,一亩田也只有三石,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三石也就三百六十斤,低得可怜,而这还是丰收年景了,绝大多数时候,收成只会更低。一个七口之家一年少说也得吃掉一千多斤粮食,就是十石了,按每亩平均收获两石算,想要吃饱肚子并且交上税,他们至少要种二十亩田才行。不难想象,没有耕牛,只能靠锄头一锄一锄的刨,想要种好这么多地是何等的艰辛。这些军田的麦子长得跟狗尾巴草似的,杂草丛生,跟舞阳千户所的庄稼没得比,看样子一亩都收不到一石麦子了,够呛。

    杨梦龙走进百户所,感觉就像走进了垃圾堆里,各种垃圾堆积在层檐下,恶臭难闻,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尿骚味,这是随地小便之后的后遗症,他差点就给熏吐了。衣衫肮脏破烂,头发蓬乱的军户麻木的看着他们,看着他们佩带的横刀和弯刀,露出一丝丝恐惧。有几位还算年轻的军户围上来似乎想找他们麻烦,杨梦龙拿出军籍,差点把他们吓尿了,连连磕头,然后飞也似的跑出百户所去向他们的老大通报。过了半天,一位穿得稍稍好一点点的老军户诚惶诚恐的跑了过来,跪下便拜:“小人不知道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还望大人恕罪!”

    杨梦龙打量着这个看上去足有五十多了的家伙,见他的脸晒得黑红,脚光着,上面全是泥土,手很粗糙,上面布满了老茧,心里不禁咕哝:“这哪里是什么军人,分明就是一老农嘛!”

    他问:“你就是这里的百户?”

    老军户说:“回大人的话,小人正是百户所的百户,姓邓名通。”

    杨梦龙说:“邓百户,起来说话,我不喜欢人家跪在我面前。”

    邓通连声说:“是是是。”又叩了一个头,才站了起来。

    许弓问:“邓百户,刚才你干什么去了?为什么现在才来?”

    邓通说:“回大人的话,小人刚才带人到田里修水渠去了,现在的水渠已经坏得不成样子,不修一修,没法引水浇田了。”

    杨梦龙问:“邓百户,现在卫所有多少军田?有多少军户?”

    邓通说:“大人,我们两个百户所原本共有军田一万一千亩,现在只剩下四千亩了,军户嘛,也只剩下六十来户啦。”

    杨梦龙吃了一惊:“怎么会差这么多?”

    邓通苦笑:“那些军田都让几个乡绅伪造田契,霸占了,而且专挑良田下手,只给我们留下一些引水不便的瘦田。这些田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大家吃不饱肚子,不少军户受不了了,逃跑了,小人无能为力,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自己去找一条活路。”看样子这位老军户还是挺老实的,有什么都照实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