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气了。如果光靠两只脚走路,按日行四十里算,我们是可以在两个月内赶到登莱的,只是那时已经人困马乏。再者,我们也不可能连续数十日,每天日行四十里,走得越远,粮食供应越困难,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走路吧?”

    徐猛憨头憨脑的说:“沿途的地方官吏会给我们准备粮食的!”

    戚虎冷笑:“他们确实会给我们准备粮食,可惜,我们必须在他们境内停留两天,他们才会管一天的饭!”

    徐猛呃了一声,想到得饿上一整天才能吃到饭,他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明朝文官从不轻易将粮食发放到武将手上,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直接做成饭供应军队,说这样武将就没法贪污了————倒是他们贪污起来却更方便了。大军远征,沿途地方官吏自然要管饭,不过为了避免士兵们吃得太饱,撑着了,他们一天只管两顿饭,而且必须在一个县停留一天以上,当地官员才会为军队提供粮食,如果你是飞毛腿,一天之内穿过了两个县,对不起,饿着吧,谁也不会管你饭的。这套科学的、严密得让武将欲哭无泪的制度把武将起兵造反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想想吧,必须自己花钱向兵部买装备武装自己的部队,必须死乞白赖的跟地方官吏扯皮才能让自己的士兵每隔一天吃上两顿饭,武器、粮食、军饷都不在自己手里,你还怎么造反?想死也选一种好看点的死法吧。杨梦龙对这种奇葩的制度的评价是:自废武功!它让明朝的将领丧失了千里远征的能力,更让明军士兵丧失了斗志,不到万不得已他们绝不愿意离开驻地,因为离开驻地就意味着他们要挨饿了————当然,就算呆在驻地也免不了要挨饿的,但至少不必每天赶路不是?指望这样的军队开疆辟土,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来得现实些。

    必须指出的是,这是明朝中叶以后的事情。在明初,大明整体上保持着开拓进取的势头,一路打到贝加尔湖畔,覆灭了北元,而在海上,郑和七下西洋,让大明天威广布于大洋,赫赫大明,令人敬畏。但是打从这套奇葩的制度付诸实施之后,形势急转直下,明朝的边境防线一直朝着腹地退缩,北京昌平便成了明朝对抗蒙古的前线,如果像今天这样将昌平划为北京的一个区,明朝君臣肯定会惊呼:“鞑子兵临城下矣!”

    一个国家一旦崇文黜武,就不大可能再打什么胜仗了。明朝中后期可不是崇文黜武那么简单,简直恨不得把军队给解散了!明朝之亡,有一半是亡在这奇葩到极点的制度上的。清朝同样继承了这一制度,于是,在鸦片战争中,当清朝水师以劣势装备迎战纵横七海的英国海军的时候,老百姓就在岸边看大戏,看到清军开炮屡屡偏离目标,老百姓发出阵阵嘲笑和嘘声

    杨梦龙用手指敲了敲桌面,说:“还是那句话,别指望地方官吏供应粮食了,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我们自己带粮食,如果不够,再花钱从沿途老百姓手里买。一句话,多带武器,多带银两,少带粮食,这样一来,行军速度就大大提高了。”

    韩鹏说:“怕就怕沿途百姓家中也没什么存粮了,到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啊。”

    杨梦龙说:“老百姓家里没有,那些地主家里会没有?有钱能使鬼推磨!我的计划是征集四百辆四轮马车,一百辆装载粮食、武器,三百辆用来载人。一辆四轮马车可装载十名士兵,三百辆,装载三千人绰绰有余。骆驼拉车每日可行六十到七十里,我们少算点,日行五十里,四十日内便能抵达登莱!”

    戚虎问:“还有一千人呢?”

    杨梦龙说:“还有那一千人自然是骑兵。把我们的枪骑兵通通拉上去,就算没打上仗,这种千里行军对他们也是一种很好的煅练!”

    众人一阵兴奋,看来杨梦龙要重现去年闪电战,带领他们去创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行军纪录啊!戚虎反复推敲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可行!四百辆四轮马车我们完全征集得到,也有足够的骡马、骆驼,按每车两千斤算,带上七十车粮食,已经足够我们吃到登莱了。”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可惜现在的运河都淤塞得不成样子了,无法通航大船,否则乘坐大船沿运河东进,消耗远比陆路运输要小得多,也快捷得多!”

    杨梦龙对此也很无奈。自古以来,水运一直是最便捷、最划算的运输方式,自秦汉起,历代帝王开凿了一条条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淮河等水系,这一条条大运河就是古代中国的血管,源源不断的向帝国中枢输送血液,成就了北方千年之久的繁荣。但是随着黄河泛滥,河沙淤积,再加上运河疏浚不力,自宋代之后,这些古老的运河一条接一条被淤塞,丧失了漕运能力。明朝定都北京,漕运东移,中原、关中的运河彻底丧失了战略意义,明朝再没有下过大力气去整治这些内陆运河了。如果内陆运河依然畅通无阻,河洛新军完全可以在洛阳上船,沿着运河直达山东,这是何其的便捷。可惜现在这些运河都塞得不成样子了,让几千士兵乘船东进就是开玩笑了。

五十 战歌嘹亮() 
计划就这样制订了,韩鹏率领四千人留守南阳,杨梦龙带一千老兵三千新兵奔赴胶东半岛平叛————谢天谢地,他总算吸取了去年倾尽全力驰援辽西,弄得南阳防务空虚,到处生烟冒火的教训。戚虎依然是总参谋长,这个老人的地位无人能够动摇,薛思明、钟宁、许弓、曹峻、王铁锤、徐猛等一流战将全部上阵,一千枪骑兵和四百由斥侯改编的猎骑兵也悉数开赴山东,算是超级豪华的阵容了。

    河洛新军快速动员起来,四千步骑军迅速集结,三百多辆四轮马车在短短几天之内便征集完毕,加上河洛新军自己装备的,足有四百五十辆之多。一百多吨粮食和马料,十几万束弩箭,六万发铅弹,整整六吨炸药,四千大军的备用盔甲、军装、弓弩、药品、被褥、鞋袜等等杂七杂八的物资,流水价似的从各个仓库中搬出来装上车,一千名老兵,三千多名新兵告别了家人,在家属的叮咛中头也不回的登上马车,消失在滚滚烟尘之中。前来送行的军属也没有那么多狗血的眼泪,说得最多的就是:“跟着杨将军好好打仗,不许当逃兵!如果你战死了,我们会得到优厚的抚恤,而如果你当了逃兵,我们全家都会蒙羞,一辈子都别想在南阳抬起头来!”

    不知不觉间,军人的荣誉感已经在河洛新军每一名士兵,每一位士兵的家属心里扎了根。参军光荣,阵亡了家属可以得到一笔优厚的抚恤,而当了逃兵,家人得到的将会是成吨的唾沫和浓痰。

    大军已经出征,杨梦龙这个不靠谱的最高指挥官在跟几个粮商谈完沿途购买粮食的价格之后,骑马去了学校。

    学校正好下课了,筱雨芳、程琪还有柳紫嫣正拿着课本,有说有笑的走下教学楼,看到他守在门口,都愣了一下,快步走了过来。筱雨芳见这个一向不着调的家伙居然一本正经的穿着军装,叹了口气:“又要去打仗啦?”

    杨梦龙点了点头:“对!大军已经出征了,我过来跟你道个别。”

    筱雨芳伸手替他弹掉落在肩膀上的一点脏物,微笑着说:“去吧,带领你的将士建功立业去吧,不用担心我,我在这里挺好的,记得写信回来就行了。”

    柳紫嫣唉声叹气:“这个要求对他似乎高了点。”

    杨梦龙叫:“柳大美女,我都要上战场玩命了,你就别打击我了行不行!”

    柳紫嫣说:“等哪天你把字练好了,我就不打击你了。”

    杨梦龙脸一瘪:“那你还是继续打击我好了”

    程琪一脸鄙视:“用毛笔写个字有这么难吗?看你写封信,比生个孩子还难!”

    柳紫嫣和筱雨芳都笑出声来,她们可没有忘记杨梦龙练字练得手上脸上全是墨汁的那个狼狈样。杨梦龙说:“你们从小练起的,当然不难了,问题是我不是啊,我”眼珠子一转,凑近程琪:“你走近一点,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

    程琪一脸警惕:“干嘛?”

    杨梦龙说:“你用得着那么警惕么?我又不会卖了你!”

    程琪毫不客气:“我看你是不安好心!”

    得,又斗上了。筱雨芳笑着说:“你们先聊,我先去饭堂吃饭了。”

    柳紫嫣说:“我也去,一个下午上了两堂课,我都饿扁了!”挽着筱雨芳的手,有说有笑的朝饭堂走去。

    程琪脸一直红到耳根,叫:“哎,你们等等我啊!”

    杨梦龙说:“嚷什么嚷嘛,就说几句话,不会眈搁你吃饭的!”

    程琪低头找蚂蚁:“那那你快说啊,我可没有时间陪你。”

    杨梦龙不大好意思的搓着手,脸有点红,吱吾着说:“是这样的,程琪,我我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但是一直不好意思向你一口”

    程琪心如鹿撞,一直向驼鸟看齐,就差没把头埋进沙子里了,说话也有点不利索了:“你你到底想说什么?”

    杨梦龙手搓得更用力了,脸有点红,欲言又止。

    程琪急了,声音提高了一点点:“你你说嘛,你你倒是说呀!”

    杨梦龙涨红着脸,活像一只蒸熟的螃蟹,吱吱吾吾的就是憋不出个屁来。

    程琪就差没跺脚了:“你倒是说呀,有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还是不是男人了?比大姑娘还要腼腆!”

    杨梦龙一咬牙,说:“那那我可说了,如果我说得不对,你可不许生气。”

    程琪的回答异常简短:“说!”

    杨梦龙到程琪耳边,用只有他和她的声音说了一句话。

    程琪先是一愣,慢慢抬起头,不敢置信的看着他:“你说什么?”

    杨梦龙低声重复了一遍。

    程琪这次听清楚了,脸红成个大柿子,腮帮一鼓一瘪,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