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也分成三班倒,必须包得飞快,否则很快那边送过来的盐就要堆成小山了。

    一位世界贩盐的徽商长老拿过一包盐,用手指蘸了一点送进嘴里,品味良久,说:“没有半点涩味,甚至比自贡井盐的味道还好,拿去当皇家贡品都不成问题了,好盐,好盐!”

    另一位徽商长老也尝了一点,同样赞不绝口,但是他有点不解:“冠军侯,老朽的点不解的是,你为何要将盐制成粉再包装起来?别人都是成桶拿去卖的。”

    杨梦龙说:“简单啦,盐粉比盐粒味道更好,想做个凉菜什么的你肯定更喜欢盐粉,对吧?至于为什么要包起来,那是因为包起来之后那些无良奸商就没有办法往盐里渗沙子,更没有办法短斤缺两了,这叫想顾客所想,忧顾客所忧。”

    一帮老头子对视一眼,好家伙,你这不是把我们都当成无良奸商了么?

    “不知道这样一包盐要卖多少钱?”

    杨梦龙说:“在南阳、洛阳,这样一包盐卖六文钱。”

    那位首先尝盐的徽商长老叫了起来:“这么好的盐才六文钱!现在哪怕是苦涩得难以下咽的海盐,都卖到十几文钱一斤了!冠军侯,你卖得这么便宜,不怕亏本?”

    杨梦龙嘿嘿一笑,说:“我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生意了?盐这玩意就是要薄利多销,这样一包盐的成本大概是四文钱,卖六文钱我净赚两文,南阳、洛阳近三十万户人,就算他们每户人一个月只吃一包,我便净赚六十万文,就是六千两了!湖广、四川的百姓比河洛地区的百姓还穷,但是六文钱一包的盐他们肯定吃得起的,如果能垄断这些省份的市场,我又该赚多少钱了?”

    一众徽商长老对视一眼,都惊诧万分。在他们的观念里,这么好的盐应该当成奢侈品来卖,一斤盐卖十两银子都不愁没有顾客,可是这个二货居然来了个反其道而行,薄利多销!乍一看这并不是什么聪明的做法,但是细细一想,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二货是对的。盐是生活必需品,再穷的人家也得买,不然没法活了,那些苦涩而且渗了不少沙子的盐都卖十几文钱一斤,而这么好的盐才卖六文钱一斤,换作是你你会选哪个?最要命的是,舞阳盐田的储量深不可测,都不知道能采几千年,完全支撑得起这种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一旦让他打开了局面,垄断全国市场是迟早的事情,淮盐、渤海盐、自贡盐什么的通通死一边去!

    一旦垄断了市场,哪怕是薄利多销,利润也是极其惊人的。

    后生可畏啊

    在见识了杨梦龙的实力之后,徽商痛快的跟杨梦龙签订了合同,投资五十万两白银帮助舞阳再兴建一座规模更大,设施更先进的制盐厂和一座大型盐库,他们则以一包六文钱的价钱承销舞阳盐田的四成产量。按照协议,他们不能在杨梦龙控制的河洛和湖广地区建立销售点————就算建立也没用,因为河洛和湖广地区的盐通通是六文钱一包的,在这里他们一文钱都赚不到,他们将负责将舞阳的盐运江淮、北直隶甚至日本、菲律宾、暹罗等地销售,如果能卖到欧洲去也算你本事。至于卖多少钱一包,杨梦龙就管不着了,就算当奢侈品卖也是人家的事。

    又签下了一张大单,杨梦龙心情大好,兴致勃勃的向徽商代表们推荐另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亚麻。在中国,布匹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产量太小了,却有上亿人要穿衣服,想不贵都难,一件衣服穿十几年是常有的事,至于天气太热了,脱下上衣凉快凉快,结果一转身衣服就让人拿走了这种糗事,再正常不过了,布匹值钱啊!

    “亚麻的产量是棉花的十倍,用亚麻纤维织出来的布柔韧光滑,舒爽透气,不容易破烂,在大热天穿一件亚麻布做的短袖单衫,肯定比穿棉布制成的长袍要舒服得多。而且亚麻还可以跟棉花混纺,甚至做成棉衣,在冬天保暖效果极佳相信我,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这个二货拿着一块亚麻布,滔滔不绝的介绍着亚麻的好处,那叫一个认真!话又说回来,在挣钱的时候他一般都是非常认真的。

    介绍完了才发现,这帮老头子穿的都是亚麻质地的衫子

    老头子们商议了好久,最终决定斥巨资在湖广打造两百万亩亚麻田,并兴建三十座亚麻纺织厂。徽商一直是南搬北运,靠着倒腾货物赚取差价发家的,自己本身并没有置办什么实业,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实业没有兴趣,看到有前景的行业,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下手的,现在亚麻产业算一个。

    这帮老头还花高价买到了水泥的生产技术和全套设备,他们也要开厂生产水泥了。杨梦龙对此表示喜闻乐见,水泥是那种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用途极其广泛的产业,产量越大越好,修路建房建水库都离不开它呢!

    这个项目又让南阳赚了一大笔。

    方逸之乐得合不拢嘴,跟着杨梦龙真是太好混了,他这个南阳知府眼看就要高升了,居然还能搞到这么多能让百姓受惠的项目!知府大人自掏腰包置办酒席,宴请那帮老头子,欢迎他们到南阳来投资,类似的事情他已经做了好多次,早就轻车熟路啦!

    送走了那帮老头子,杨梦龙哼着“金够败”,噼哩啪啦的拨了一通算盘,发现他连坑带蒙,弄到的钱不仅足够明年的军费,而且还大大的有节余!他大发感叹:“大明好富啊,钱真是太好赚了!”

    红娘子也在大发感叹。

    站在路边大发感叹。

    湖广叛乱,声势浩大,她本以为就算义军纪律严明,湖广也得生灵涂炭,可是到了荆州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展现在她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土豆、亚麻、西红柿、萝卜等作物都长势喜人,一洼洼的红红绿绿让人眼花缭乱。一片片稻田呈现出美妙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农夫正挥舞着镰刀,争分夺秒地收割着,小孩子拿着篮子在收割过的田野里寻觅,捡拾着遗漏的稻穗。土豆同样开始收获了,一锄头下去就带出七八个又圆又大的土豆来,那丰收的场景让每一个农夫的脸都笑开了花。她上前问了才知道,这些田名义上都是义军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买卖,但土地的产出归他们,只要交纳一成的租子就可以了,不难想象,这些曾经被沉重的赋税压得气都透不过来的农夫翻身农奴把歌唱,该是多么的欣喜!

    而在江中,一艘艘船上挤满了胸前挂着大红花的青年,这些小伙子被动员到前线去打仗了。岸上,老百姓敲锣打鼓高声喊:“到了军营争气一点,狠狠的揍那些官兵,别再让他们来祸害我们了!”船上的小伙子举着拳头赌咒发誓说不把官兵彻底撵出湖广地界他们就不回来了!红娘子看得目瞪口呆,你们的孩子要去打仗的哟喂,他们可能会没命的哟喂,就算你们不伤心落泪,至少也不能兴高采烈,一脸自豪吧?

    望着在大江上逐渐远去的帆影,她沉默良久,发出一声长叹:“原来还能这样子造反!”

一二七 坑人是门艺术() 
遥远的盛京。

    范文程拿着一张小小的便条两脚带风的走进皇太极的御书房,叫:“汗王,大喜,大喜啊!”

    正忙着处理公务的皇太极头也不抬,淡淡的问:“喜从何来?”

    对呀,喜从何来?

    今年对于后金来说简直就是黑色的,一次志在必得的旅顺之战,竟然折损了三万人马,一下子赔掉了四分之一的家底,两蓝旗、镶红旗被彻底打残。朝鲜这棵墙头草几乎一秒钟都没有浪费,确定后金已经无力维持在鸭绿江的势力范围之后毫不犹豫地重新投入了大明的怀抱,蒙古草原上也有不少部落由于折损了太多人马而心生怨念,有好些头人便参加了大明的大阅兵,原本风头正劲的后金,竟一下子有了树倒猢狲散的迹象了。不仅是朝鲜、蒙古,就连后金内部也出现了异样的声音,不少牛录客真甚至甲喇额真都在暗地里嘀咕说皇太极糊涂了,派那么多精兵强将去打一个打下了也没有多少收益,一旦失败却会损失惨重的旅顺,结果招来了这样一场惨败。对此皇太极十分恼怒,这帮蠢货怎么就没不到旅顺的重要性呢?杨梦龙可不是那些只会拖自己人后腿的文臣,这个家伙眼光非常毒,就任登莱总兵之后马上着手重整东江镇,经过半年的拨弄,原本已经成了秋后的蜢蚱的东江镇又恢复了生机,如果放任他们慢慢经营,以旅顺港那得天独厚的条件,迟早会变成大明第一大军港的,到那时后金沿海地区全部暴露在大明水师的兵锋之下,别说入主中原,就连自保都十分困难了!正因为看到了来自旅顺方向的危机,他才果断出手,打算趁杨梦龙对旅顺的经营还没有完善之机将明军全部赶下海,以绝后患!

    可后金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他们只知道皇太极打了大败仗,后金勇士损失惨重,必须有人对此负责!对此皇太极是哑巴吃黄莲————有苦也说不出来,他没办法向这些昏了头的家伙解释自己的深谋远虑。这段时间为了平息各位贝勒的怨气,为了稳住离心的蒙古部落,他头都愁白了,还有什么“喜”可言?

    范文程脸上掩不住笑容,说:“大喜,真的是大喜!范家已经依计从南阳订购了大量新型火药,最多再过几个月就能交货了!”

    皇太极一听,啪一声扔掉正在批阅奏章的笔,腾一下站了起来,呼吸急促:“真的?”

    范文程将手中的便条双手奉上:“范家家主范永斗飞鸽传书来报,不会有错的!”

    皇太极一把抢过便条,先是飞快的看了一遍,接着又回过头去细细的看了好几遍,神情异常激动。最后,他长长的吁出一口大气,放声大笑:“好,好,好!真是太好了!范氏算是为我大金立了一大功啊!”

    范文程笑说:“那杨梦龙所倚托者,无非是这威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