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9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心而论,历史上的清朝是从大明的灭亡中吸取了很多教训的。满清入关之后,虽然仍然重用士大夫,但是却没有像明朝那样一味优待士子,而是一视同仁,士绅也必须纳粮缴税,同时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八旗大爷跑马圈地是可恶,但是在清朝前期和中期,老百姓的负担确实没有明朝中后期那么重。同时清朝还吸取了明朝卫所制度把士兵养成农奴的教训,将这一糟糕透顶的制度扔进了垃圾堆,八旗军和绿营在开国后一百多年里都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至于说某某在哪里发掘出一百多年前明朝的火器,比清军现在用的都还要先进,那就是开玩笑了,早在松山战役的时候,清军的火枪火炮数量就达到了明军的十倍,而且质量比明军手里那些不是炸膛就是听个响的垃圾强出百倍。松山之战清军攻城的时候动不动就集中几十门重炮一顿猛轰将城墙轰塌,然后步兵冲进去,据城死守的明军就完了。最典型的莫过于江阴八十四日,刘良佐在江阴跟阎应元打了八十三天,始终攻不下来,等溥洛所指挥的重炮部队一到,持续一夜的猛轰,江阴城墙被轰开宽达二三十米的大缺口,清军洪水般灌入,江阴一日之间就破了。虽然那时江阴已经拼得油尽灯枯,难以为继了,但是如果没有重炮,清军想这么快破城是不可能的。由这些战役不难看出,从松山之战起,清军在火器方面对明军就占了压倒性优势,一百多年后就更别说了,那时的清军已经普遍列装燧发枪,装备比例达到七成。正是凭借高度火器化,清军平定三藩、平定大小金川、攻灭准噶尔、征讨尼泊尔、痛殴缅甸,战斗力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冬日上拉萨,更是骇人,自古以来,只有三支军队攻上过拉萨,一支是一千年前的唐军,一支是乾隆时期的清军,还有一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在隆冬季节上拉萨的军队,就清军和解放军这两支。

    清朝也吸取了明朝藩王吃垮国家的教训,在宗室子弟管理方面下了大力气,严格限制藩王的数量和待遇,并没有把他们当猪养,能为国家效力的就为国家效力,不能为国家效力的,三代之后自动削藩,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不难看出,清朝确实是认真总结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在赋税、军制、封藩等方面都下了大力气去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他们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子,中国文人传承两千年的劣根一直都在,像康熙、雍正、乾隆这些强硬的君主还能压住,随着这些雄才大略的君主离去,被压制了一百多年的文臣集团立即来了个大爆发,清朝的国势急转直下。更加要命的是,他们是以一个人口不到三百万的小民族统治着几亿人口,跟明朝相比他们多了一项要命的劣势,他们想千秋万代的维持自己的统治,却又没有办法一代又一代的继续保持对主体民族的压制这就使得清朝平时还好,一旦遭遇强大威胁立即昏招迭出,“宁予外邦,勿予家奴”这种混账事情都做出来了。他们根本就没拿自己当这个国家的主人,而是很荒唐的认为这万里江山都是他们祖先夺过来的,他们能多统治一天都是赚的,实在没有办法统治了,了不起就退回东北去,那也不吃亏。所以到了后期,他们的做法跟明末士大夫一个鬼样了,都是在以牺牲国家利益,甚至葬送国家的气运为代价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只要能继续统治这个国家就行了,这个国家变成什么鬼样,他们才不管!

    正因为有这么一个无大不大的圈子束缚着,根本就跳不出去,所有皇太极才发出了“不用他们,就没有人可以用了”的慨叹。虽然已经看了太多明朝士大夫让人倒足胃口的表演,但是清朝将来还是得捏着鼻子用他们,不用他们,连山海关都过不了!

    明知道苍蝇恶心还是要一只只捡起来吃下去,这大概就是皇太极现在的心情了。

    轰轰轰轰!

    一连串猛烈的轰鸣打断了皇太极的沉思,天雄军三个排在最前面的空心步兵方阵前沿顷刻之间变成了沸腾的火山口,三十六门重不过六百斤、通体钢铁铸造的前装滑膛炮同时开火,葡萄弹密如雨雾。虽然依靠河洛新军给的技术和装备,天雄军建立了的极其强大的炮兵部队,但是85毫米榴弹炮太过沉重,雷击炮又无法平射,步兵在对抗骑兵的时候需要一种较为轻便的、能在瞬间给予冲到几十米距离的敌军骑兵毁灭性打击的火炮,所以再三研究后,他们制造出了这种钢制火炮。由于用的是钢材,能承受更高的膛压,管壁也可以做得薄一些,因此这种前装滑膛炮比起同口径的青铜炮来轻得多,也更加致命。这种火炮专业发射葡萄弹,用火棉作发射药,发射药是定装的,用丝绸包裹,随便清一清炮膛,把药包往里面一塞,再把同样用丝绸包裹的葡萄弹塞进去,点火就能发射了,射速非常快,一炮能发射八百多枚钢珠,三个部署在最前沿的步兵大队各自装备十二门这样的火炮,三十六门大炮同时开火,呼啸而来的清军骑兵锋线上碎肉乱飞,血雾弥漫,冲在最前面的士兵甚至被生生撕碎,阵脚被打得大乱!紧接着又是爆豆般的枪声,每个空心方阵面敌的步兵都在三排齐射,弹雨呼啸间,人仰马翻,弓马娴熟的满洲武士割麦子似的倒下。虽然每个空心方阵前都横七竖八躺满了天雄军官兵的尸体,但是这些看似薄弱的方阵却牢不可破,清军一次次冲过来,一次次在方阵前撞得头破血流。

    皇太极眼皮连跳,问:“第几次了?”

    回答他的是莽古尔泰:“第六次了这天雄军可真难缠!”

    皇太极苦笑:“不难缠的话,就不叫天雄军了吴三桂还没有夺过朱由检小儿的鏖驾吗?”

    大家举起单筒望远镜朝鏖驾那边望去,只见吴三桂和他的夷丁突骑队形散乱,正慌不择路的往这边逃,后面有数百明军骑兵挥舞马刀骑矛在后面紧追不舍。清军将领嘴角微微抽搐,夷丁突骑可是吴家的头号精锐,每一个都是吴家宗族子弟,自幼就苦练武艺,称得上是吴家的子弟兵,他们跟夷丁突骑交过手,很少能占到什么便宜。然而现在这支连皇太极都很看好,把斩首任务交给他们的精锐却让明军撵鸭子似的撵了出来,宣布斩首行动彻底失败!

    真他娘的日了吉娃娃了!

    莽古尔泰愤然叫:“吴三桂是怎么搞的,几千人居然被几百人打得抱头鼠窜!?就他这熊样,还有脸自称关宁军第一猛将!?”

    皇太极也有些郁闷,本来还想一口气将明军打崩的,没想到明军如此顽强,硬是撑住了,看样子想在短时间内吃掉这十万大军是不大可能的啦。他叹了口气,说:“停止进攻,让暴风雪和饥饿替我们消灭明军!”

    打到现在,清军其实也有点儿打不下去了,伤亡太吓人啦!闻言他们如逢大赦,火速吹响收兵号。

    清军退潮般的退了下去。

    明军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站在一堆堆尸体中间剧烈喘息,半晌才发现清军已经退了,不由得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天崩地裂般的第一波攻击,他们挡住了!

    他们欢呼得早了点,更可怕的灾难还在后头。

十九 无耻() 
一路打打停停,几十里的路走了大半天,等来到前线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暮色之中,卢象升可以看到,前线完全是一片混乱,被清军纵火焚烧的物资中转据点的大火还没有熄灭,无数珍贵的物资化作一道道黑色烟柱巨塔般矗立的辽河平原上,蔚为壮观。这些黑色烟柱中央不时传出恐怖的爆炸轰鸣,烟柱为之一亮,随即又归于黑暗。一些明军士兵和民夫正冒着被炸药、炮弹殉爆的危险疯狂的冲进火海,将还没有被烧干净的物资抢出来,哪怕是一束草料、一件棉衣也好。而更多的明军则神情呆滞,抱着武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要不是眼珠子还会转一转,看到那满地尸体的时候还会露出一丝恐惧,你真的很容易把他们当成死人。一些军官正在凶狠的吆喝着,让那些处于梦游状态的明军士兵行动起来,在辽河平原那能把人活活逼疯的寒冷黑夜到来之前赶紧挖地窝子,然而没有几个人听从他们的命令,明眼人都看得出,他们已经落入了清军精心为他们准备的陷阱之中,数万清军虎视眈眈,关宁军叛变,他们就算长出翅膀也无法逃出辽河平原,更无法飞越万丛关山回到关内,挖地窝子又有什么用?苟延残喘而已!

    看到卢象升率领一队精锐步骑军疾驰而来,那些慌乱不已的明军将士眼里闪过一抹亮光,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叫:

    “侯爷,你可来了!后面情况怎么样了?”

    卢象升笑笑,说:“还能怎么样?建奴跟疯狗一样窜出来见人就咬,试图摧毁我军囤积在辽河两岸的物资,来势真够猛的!不过卢某也没有让他们好过,现在躺在辽河两岸的建奴,怕是得有好几千了。”

    明军将士眼睛都是一亮,一个大胡子说:“侯爷真是好样的,哪怕带着一群民夫也能叫建奴撞得头破血流!我等也没有让建奴好过,他们想一口吞下我军,结果崩掉了好几颗大牙!”

    卢象升说:“我都看到了,你们都是好样的。”

    被他这么一夸,这些原本精神萎靡不振的明军情不自禁的挺直了胸膛。一位肩部中箭的副将呲牙咧嘴,说:“不是末将吹牛,要不是狗日的关宁军吃里扒外,建奴根本就奈何不了我们!狗日的关宁军,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到关内,都绝不能放过他们!”

    卢象升拍了拍这位副将的肩膀,说:“好了,多余的话就不要说了,整顿你的部卒,救治伤员,搜集粮秣草料,作好突围的准备,我会带你们回家的。”

    听到“回家”二字,明军眼睛又是一亮,小心翼翼的问:“我们还能回去吗?”

    卢象升说:“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