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9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溃败之势,他哀叹一声,带领卫队夺路而逃。然而天雄军早就盯住他了,故意给他让开了一条生路,待他溃围而出之后,百余名蒙古猎骑兵呼啸杀出,欢呼着扑向猎物,绳套和渔网长了眼似的飞向准噶尔卫队,将他们一一套住、拖倒。准噶尔大汗骇得肝胆俱裂,整个人伏在马背上用马刺猛踢马腹,他抛弃了自己的军队、妃子、族人,落荒而逃,然而还是逃不掉,曹变蛟这个天煞星从后面追了上来,扬手投出一支掷矛,正中马臀,遭到重创的战马哀嚎着前蹄一蹶,将这位大汗给抛了七八米远,摔在地上,眼前天旋地转当眼前的金星渐渐消散后,他已经被五花大绑,成了明军的俘虏。

    武威之战落下了帷幕,准噶尔人为他们趁火打劫的卑劣行为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三万余人伤亡,还有近七万人当了俘虏,被俘获的牛羊马匹多达数十万,侥幸逃脱者寥寥无几,而且没有牲畜没有粮秣,能有几个活着回到蒙古草原还是个未知之数,在原来的历史上与大清争雄百年、雄据中亚的准噶尔汗国,恐怕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展现他们的雄风了。

    一片血色中,曹文诏白须抖动,挺矛仰天狂呼:“汉军————威武!!”

    几千天雄军放声狂啸:“汉军————威武!!!”

    几千个嗓音汇成一道霹雳,震得天空隆隆回响。万里寒光血色之下,无数汉家战士身披火红战袍踏着敌人的尸骨放声狂啸,一切仿佛回到了两千年前。当时几十万汉家战士骈足抵肩,同生共死,在烟沙晦迷的河西走廊与匈奴铁骑殊死恶战,用刀尖蘸着胡虏的鲜血书写下了不朽的篇章,用成千上万胡虏的人头筑就了汉家战士不败的威名。现在,这一幕又重演了。

    在归化城下,几十门大炮发出可怕的轰鸣,铺天盖地的炮火将这座草原名城炸成一片火海,城墙轰然倒塌,数千天雄军步兵挺着刺刀怒吼着冲了进去。城里的满人、蒙古人绝望地抵抗着,他们太清楚归化城被攻破的后果了。在城外,两万蒙古骑兵拼死来援,雷时声指挥两千步兵和六千属国骑兵与他们展开恶战,蒙古骑兵拼尽全力试图突破他们的拦截,摧毁炮兵阵地,但是在天雄军猛烈的打击下难以寸进。最近的时候他们距离归化城只有不到四百米了,然而,这四百米对于他们来说却跟从地球到月球一样遥远,可望而不可及。他们只能绝望地看着城里烟火冲天,枪声和呼号声从密集到稀疏,最后归于沉寂然后,他们的末日也要到了。

    归化城被天雄军从地图上抹掉了!

    在晋中盆地,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十多天的激烈争论之后,多尔衮终于下定决心西移,攻入陕西,依托关中四塞自保,等发展壮大了再作谋划,至于进攻宣化,想都没想过,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然而他刚下定决心,就传来了娘子关失守的坏消息:

    经过十多天的反复侦察,阎应元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避过清军的警戒,悄悄接近娘子关的羊肠小道。他组织了七十名苗族战士,乘夜悄悄爬了上去,发动夜袭,区区七十名士兵要夺取娘子关肯定是不行的,但是砍开关门却绰绰有余了。上百名清军在熟睡中被抹了喉,苗族勇士打开关门,河洛新军马上发动进攻,清军还没反应过来,刺刀便捅到他们胸口了

    狂怒之下,多尔衮把丢了娘子关逃回来的那个牛录额真点了天灯。

    点天灯也没用,娘子关一失,太原就很难守得住了。第三军团从娘子关方向,川军从忻州,天雄军从娄烦、静乐,一齐压迫过来,太原变成了一座孤城。最糟糕的是,为了把戏演得更逼真一点,张凤翼在撤离大原之前放了一把大火,把太原烧成了废墟,粮秣军资什么的都没留下多少,一旦被包围,很难坚守的。现在多尔衮无法可想,只能留下一部坚守太原,自己则率领主力快速西移,一路抢掠杀向陕西。

    然后这支饿着肚子顶着寒风在雪地里艰难行军的大军惊恐地得知:河洛新军一支偏师已经联合陕西、山西明军,在介休一线建立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堵住了他们进攻陕西的通道!

    现在这支大军只剩下两条路可走,第一是爬吕梁山逃出山西,返回蒙古草原;第二是爬太行山跳出明军的包围,攻入上党、高平,把战火引向邯郸。甭管是选哪个,都是千难万险,这可是冬天,而且不管是吕梁山还是太行山,山区都异常贫瘠,无法为他们提供多少给养,进入山区的话,十个能活下一个就谢天谢地了!而且如果翻越吕梁山逃回蒙古大草原,还得面对雷时声的追杀,照样是凶多吉少,翻越太行山进入上党、高平的话,长平古战场在等着他们,想必多尔衮是没什么兴趣与明军重来一次明朝版的长平之战。

    他在劫难逃了。

    一切仿佛晚唐历史重演:直到唐朝灭亡前夕,唐军在边庭仍然节节胜利,大唐的军威仍然让四夷胆颤股栗。唐军的辉煌胜利挽救不了大唐灭亡的命运,明军这一系列更加辉煌的胜利,同样挽救不了大明王朝。

    在西北凯歌高奏之际,华北方向,清军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北京城门外了。

七十一 血色帝都7() 
冷雨夹着雪絮纷纷扬扬的落下,京津一带笼罩在白茫茫的雨幕之中。这是典型的雨夹雪天气,它宣告着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快到了。对于农民来说,这意味着希望,他们的田地可以及时得到水的浇灌了,可是对于军队来说,这种鬼天气再糟糕不过了,冻雨洒落,地面冰雪消融,道路翻浆,行军将变得异常困难。最要命的是冷雨还会让他们的盔甲生锈,弓弦发胀,冒雨行军的话很多人都会被淋成落汤鸡,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减,甚至无法作战。因此一名合格的将领都会尽量避免在这种天气行军作战,敢在这种天气行军作战的将领就两种:不合格的和优秀的。不合格的将领会不顾士兵死活强行下令他们冒着雨雪天气行军,还没碰到敌人的衣角自家的士兵就冻死冻伤一大半,最后士气崩溃,而优秀的将领则会利用这种恶劣的天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敌人送上一个天大的惊喜————不过这需要很强的组织度和严明的纪律,否则你就等着崩盘吧。

    京津官道上,十几万清军精锐正冒雨行进。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过,军靴一次次抬起,落下,水花四溅,在他们走过的地方,一片泥泞。如果能来点风,将旌旗吹得高高飘扬起来的话就更有气势了,可惜现在旌旗被淋得湿淋淋的,像尿布片一样黏在旗杆上,一个劲的往下面滴着水滴,将士们头盔上的盔缨也湿淋淋的黏在头盔上,看起来有点狼狈,然而他们身上那浓得吓人,没有一个人敢因为他们看上去有点狼狈而嘲笑他们。

    那股杀气足以让天色都昏暗下来!

    皇太极身为帝王之尊,大可坐着八乘大轿慢悠悠的走,不必和士兵们一起淋雨,但他坚持骑马,和部队一起走。虽说他披了蓑衣,可是架不住雨太大,几下就将他浇成了落汤鸡。他对此浑不在意,只是贪婪的看着大道两边的景物,喃喃说:“北京朕又来了!朕又来了!”

    豪格、阿巴泰等一众将领都是热血沸腾,激动得不能自已。是啊,他们又回来了!距离破口之役,大掠京畿,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这七年时间里明清战场局势几度转折,大清一度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他们都挺过来了,大明自己先崩溃了!他们敦促部队不顾一切的加快速度赶路,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崇祯被他们困在了旅顺,只要攻入北京俘虏皇室,基本上就可以宣布大明灭亡了,而他们一个个都将成为开国功臣!就连包衣奴才都清楚这一点,不用主子拿鞭子抽,一个个走得两脚带风,那劲头比起八旗精兵来也不惶多让。打下北京,他们这些包衣奴才能够得到的好处跟旗人是没法比的,但也足以让他们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以前一直是他们给旗人当奴才,打进北京之后,也该他们当一回主子,对几名奴才随意打骂了吧?

    关宁军众将领的心情则有点儿复杂。他们也是有羞耻之心的,这次背叛大明,引外敌攻入京畿,不管他们说得多好听,天下人必将唾弃他们,诅咒他们!事实上,这一路上他们已经领教到了,在行军路上,老百姓躲得远远的看着,看着正牌清军开过的时候他们神情恐惧,而当看到他们这些剃发易帜的关宁军开过,他们则露出极度憎恨、厌恶的神色。没有人咒骂,没有人冲他们吐口水,然而那一道道充满了愤怒和憎恨的目光却让关宁军众将领有点儿喘不过气来,千夫所视,无疾而终,大概就是这样的滋味吧?然而他们已经无法回头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不然的话,他们都不敢想象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

    开弓没有回头箭!

    皇太极甩掉脸上的雨水,问吴三桂:“吴爱卿,这里离北京还有多远?”

    吴三桂看了看周边的景物,说:“回皇上的话,还有四十多里路,再往前一点就是通州了,大军可以先在通州扎营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赶路,明天下午的时候就能抵达北京!”

    皇太极皱起眉头:“还有四十多里路么?”咬咬牙,下令:“不必扎营,继续赶路!最迟明天早上,朕要看到北京城的护城河!”

    众将领都吃了一惊,祖大寿说:“皇上,不可!现在雨雪交加,将士们又累又饿,继续行军的话,只怕会有很多士卒病倒,滋生怨言的!”

    豪格嗤笑一声:“这点雨雪就受不了了?你们南人的士兵可真是娇贵得很,怪得不老是输给我们!”

    祖大寿气结:“你————”

    豪格傲然说:“怎么,不服气?别说是雨夹雪,就算是能把石头生生冻裂的寒冬腊月,我们女真健儿照样带着几天的干粮,一壶烈酒,在深山老林里追熊猎虎,一呆就是大半个月,屁事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