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缅甸的历史就此发生了改变!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1942年的缅甸战役,委员长、史迪威是中国方面招致远征军失败的两个重要责任人。史迪威在战役指导中,过多强调进攻,没有注意到缅甸战场的实际情况,造成中国军队分割使用,疲于奔命,处处为英军堵漏洞的恶果。其在战略指导及具体指挥上的错误使其应负主要责任。委员长虽对缅甸作战有一些正确设想,对史迪威的错误指导也作过一些抵制,但在战役中、后段,因惧怕开罪美国,放弃指导责任,迁就史迪威的错误指挥,也应负一定责任。这一点,委员长本人及其下属均有检讨。委员长在4月底远征军败势已定时承认:“缅甸战事失败之主因,是在作战方针为人转移,不能自主,而为情势所趋,不得不对美国有所迁就,然牺牲价值亦颇大矣。”5月初又谈到:“如果照我们原定方针,入缅远征军全部集结在瓦城附近地区,待机决战,我相信一定可以打很大的胜仗。”

    亚历山大在紧急磋商会议结束后,就立即向英国首相丘吉尔请示,丘吉尔见缅甸形势严峻,便完全同意了会议讨论的移交防务方案。5月1日,英缅军开始正式向华夏远征军全面移交防务,缅甸自曼德勒以北的地区全部交由华夏远征军代管,包括所有在缅的战备物资,也开始陆续交到华夏远征军手里。这下子,远征军可是发了大财,英国人留在缅甸的物资还是很多的,包括大量的成品汽油、汽车、弹药,当然还有数个野战机场,所有的一切物资都成为了远征军的囊中之物,甚至于地方行政机构都要接受远征军的管辖,以至于李宗人就在想,将来要是打败了日本人,就占在缅甸这块土地上不走了!

    日军方面,饭田祥二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他的部队士气低落到了一个极点,士兵们都害怕听到一点点的飞机轰鸣声,甚至于当他们的航空兵起飞前往前线侦察时,飞机发出的声音,都让一些士兵吓得瑟瑟发抖!他们对华夏远征军的空军真是怕到了极点!这样的一支军队又怎么去跟华夏远征军打?再加上他的四个师团,大部分的炮兵都被消灭了,战车联队也没了,没有重火力和装甲集群,他怎么敢进攻?

第273章 戏剧性的转折() 
亚历山大把他的英缅军一撤回印度,他就后悔了。同时后悔的还有英国首相丘吉尔。因为自从仁安羌一战之后,日本人竟然停止了在缅甸的攻势,只是占据了仁安羌到东枝一线以南的缅甸南部,然后就按兵不动了。这些日本人,到底在搞什么?亚历山大真是后悔,不该撤出缅甸!这等于是白白的把缅甸北部送给华夏了嘛!现在他就是想回去,也不好提,再者万一他们一回到缅甸,日本人又打过来怎么办?

    当然亚历山大是不知道,饭田祥二现在也怕了。在他详细地向日本军部报告了缅甸的情况后,日本军部也认真研究了一下缅甸的形势。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饭田祥二的第15集团军的确不宜再战,如果强行发动攻势,搞不好让支那远征军击破后,再反攻过来,把缅甸南部也丢掉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况且,现在日军的战略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因为他们把缅甸南部一占领,就等于切断了滇缅公路,华夏国从盟国那里获取战略物资的通道就没有了!因为现在整个华夏沿海地区基本上都被日军控制,再加上西太平洋也在日军控制之下,盟国的物资就不可能从这个方向运到华夏去。

    现在唯一的通道就是印度,不过印度到华夏国的西南地区,是没有公路的。要运送物资到华夏西南,就只能修一条印缅公路,连接到滇缅公路上。不过要修建一条长达一千多公里的印缅公路,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日本军部断定华夏国没有办法从盟国获取战略物资了,只要解决了马来半岛和西太平洋、中太平洋上的美军,就可以慢慢蚕食华夏国。

    日本军部为什么会如此决定呢?因为自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军司令帕西瓦尔签订投降书,新加坡被日军占领以来。日军可以说在除华夏和缅甸战场外,所向无敌,进展异常的顺利。到了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岛荷军投降。就在仁安羌战役之后不久的1942年5月6日,美菲联军7万余人在巴丹投降,菲律宾被日军占领。此外,日军还向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克岛、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等地进攻,达到了建立空军前进基地的目的。

    所以日本军部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作战任务是收拾掉美国在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地区的所有据点,令美军无法有效发起反攻,只要成功阻止了美军,缅甸和支那以及印度对于日军来说,那就如同探囊取物了!当然,日本军部的判断非常正确!只有美国才是他们最大的威胁。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日军就是从太平洋战场上被反攻的美军逐步打败,后来又在东亚和东南亚战场上节节败退,最后被美国人的原子弹给慑服了。

    1942年4月,美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哈尔西海军中将的指挥下,搭载16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轰炸日本东京、神户等地,虽然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但刺激了日本神经。日本认为这些飞机来自中途岛,所以准备发起中途岛战役。将美军在太平洋上的这个基地给拔掉!所以日本军部准备先拿下中途岛,再图缅甸。

    这样一来,缅甸的战火就熄灭了下来。华夏远征军见日军不再进攻,而是固守缅甸南部,还加强了防御工事的修筑,已然明了,日军是想暂时稳固一下阵地,等结束太平洋战事,腾出手来再增兵对付缅甸的远征军。

    这样一来,原来计划进行的平纳满会战就不得不搁置下来,因为日军根本就不来了。远征军大规模入缅,主要是从华夏本身战略利益出发,华夏在缅甸最重要的利益所在即保卫缅甸南部的仰光出海口,以维持较为便捷的海外物资输入的运输线。本来委员长的打算,就是守住曼德勒,现在这一目标却在日军停止进攻的情况下达到了。曼德勒扼缅北之咽喉,为缅北广大地区之屏障,同时,又是华夏经缅北西向印度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卫曼德勒,既可使缅北地区充当华夏大西南地区的缓冲,使大西南地区免受日军的直接威胁,又可保住华夏经缅甸至印度的对外通道,维持获得外援的间接途径,符合华夏的战略利益。也就是说,仰光失陷后,守住曼德勒,即是华夏在缅作战的最大利益目标。

    既然战略目标达到了,远征军又是独扛缅甸抗日大旗,在兵力上远远不如日军,就没有必要马上进行反击。因为一旦发动了反攻,就再次陷入了孤军作战的泥潭,万一失败的话,就连曼德勒以北的缅甸北部都保不住,那样将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委员长和李宗人的意见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暂时按兵不动,根据形势发展再做决定。

    但是有一个人却站出来反对了!没错,这个人就是美国将军史迪威。因为华夏远征军跟日本人在缅甸停战了,这对美国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现在日军正在太平洋上和美国较量呢,美国方面暂时是处于下风,被日军接连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华夏方面能够拖住更多的日军,或者说吸引日本军部的注意力,那么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压力就会小很多。但是现在缅甸停战了,日本就会集中精力对付美国。

    另外,这位新任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想法一开始就和委员长有很大不同。史迪威对华夏之行雄心勃勃,他不久前还曾在日记中写道:“现在我不必每天早上在惶恐不安中醒来,搞不清楚我究竟能做些什么来证明我的存在价值了。那种日子实在难以忍受。”可见,史迪威一开始就没有把其在华夏的位置限于参谋长地位上,指挥军队建功立业,为美国谋取更多利益,是史迪威衷心追求的目标。

第274章 涡喷甲飞行试验(上)() 
不过,史迪威的反对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委员长现在并不怎么理会他了。因为在委员长心里,已经发生了改变。接二连三的大胜利,让他更加自信了,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动下,有了巨大的进步。再加上国内兵器工业的快速发展,火神炮、火箭炮、云爆弹、单兵火箭筒、初教一飞机等先进武器的研制成功,以及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让委员长看到了巨大的希望。所以他甚至相信,就算没有英美等国的物资援助,华夏军队也有能力跟日本人正面抗衡了。

    极度郁闷的史迪威只得一再向美国政府进行哭诉,他在华夏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华夏政府根本就不把实权给他,并希望美国方面给华夏施加压力!于是美国方面就决定暂时停止对华夏进行战略物资援助,以期令华夏方面屈服。不过,美国人哪里知道,华夏的发展早就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就在5月12日,涡喷甲发动机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研制节点。那就是涡喷甲发动机高空飞行试验!现在缅甸战事已停,雷霆便没有必要长期留在那里了,重庆方面好多事情正等着他回去处理,其中就包括涡喷甲发动机的高空飞行试验。

    因为这个喷气发动机高空飞行试验,是航空发动机试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现在不具备模拟高空台试验条件,所以涡喷甲发动机的高空飞行试验,是直接跳过了模拟高空台试验这一步骤,可以说试验风险是相当大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雷霆也是早在5月1日就驾驶威龙战机直接飞回了成都中央航空研究院的专用机场。两台涡喷甲发动机样机,将在成都中央航空研究院的飞机制造厂房里进行安装,承担高空试飞任务的飞机就是华夏国从德国购买的亨克尔he111a…0型轰炸机。

    这种型号的轰炸机是由v3原型机构型改造而成,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