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退出了国防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使得自身其国防地位更加孤立,在经济上政治上受到国际围堵。当时参与围堵的国家有英、美与苏联),毕竟也不愿意日本人吞并整个中国。在此形势下,钱昌照(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向蒋介石提出组织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建议。钱氏的本意是积极的,他认为:日本迟早会大举侵犯中国。为了及早做好应战准备,未雨绸缪,他提议组织专门机构,聘请一批科技专家和教授,从事有关国防建设方面的调查、研究和有关计划的制定工作。在国防设计委员会的首批39名委员中,有徐新六、吴鼎昌等银行家、金融家代表,正是因为这批银行家、金融家的活动策划,使得国民政府将币制改革问题纳入“国防设计”之中。

    三是随着“废两改元”的成功,国民政府获得了法币改革的技术。所谓的“废两改元”,其重要的举措就是,规定由该年4月6日起,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交易和契约票据,概用银元,停用银两。“废两改元”的顺利推行,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通行形状、重量和成色划一的银元,大大简化了货币种类,改善了中国通货市场的紊乱状态。也为在中国废止硬币、进一步实行法币改革扫清了货币紊乱方面的障碍。

    四是名国政府的发笔改革获得了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的赞赏,并得到了他们的技术支持,其中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甘末尔、杨格,英国的李滋?罗斯等经济专家。

    老蒋原来的计划是在今年晚些时候宣布进行币制改革,不过由于日本在华北方面咄咄逼人,加上技术已经成熟,他决定提前推动这项改革方案。

    老蒋生活作风还是蛮朴素的,招待秦德纯仅仅四菜一汤而已。席间,老蒋推心置腹的就当前国内外局势和秦德纯交换了看法,最后语重心长的嘱咐说:当前国防建设尚未完成,不能全面抗日,要争取时间,维持的时间越长,对国家贡献越大,务必要忍辱负重,但此事只可密告宋军长而不可告诉别人;石油是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命脉,国家要想发展,军队要想强大,唯有将之牢牢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方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请将此语一并告之宋军长,望29军诸位将军一定以大局为重,了解中央的一片苦心;法币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29军作为国军一份子,当应遵守中央之决定,尽全力推行此项改革,以此断绝日本掠夺华北财富、破坏华北经济之途径。

    历史上,秦德纯正是因为老蒋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才铁了心跟着“中央”一直到兵退台湾。不过,或许是因为欧阳云的出现,或者是任丘石油提前被发现从中作梗,他对老蒋这番话的感悟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他并没有如历史剧本所描叙的那样被感动的五体投地,誓死效忠,而是借机提出,29军既然是国军一份子,中央又承认了其在华北的地位,那么就应该完全相信29军,将河北完全交给29军打理,隐晦的提出,希望中央能加强29军的军备,使之能维系华北局面的平稳,并将学兵师依旧交给29军管理。

    老蒋见秦德纯如此不识相,很不高兴,不过作为领导人,他也不好和秦德纯一般见识,就提出中央可以给29军相当的军资予以补贴失去学兵师的损失,但是学兵师必须调入51军的编制。

第167章 一触即发() 
秦德纯也不敢和老蒋当面撕破脸,只得说这事自己做不了主,还得回去请宋哲元和29军其他将军拿主意,但自己回去以后会尽力阐述明白委员长的良苦用心,希望委员长放心,29军诸将一定不会辜负中央的期望,一定能够牢牢的将华北控制在中国人手中。

    他这话说得刁钻,老蒋知道也是实情,没办法,只得好生招待然后情人将他客客气气的送回了北平。

    秦德纯庐山之行没有躲过日本特务的监视,土肥原得到汇报立刻按捺不住了——《秦土协定》就是他和秦德纯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将关东军搬了出来才得以签订的,对于秦的为人十分了解,典型的“亲蒋反日”分子;国民政府在华北的布局针对性很强,如果学兵旅划入51军,那么不管华北自治能否实现,任丘都不可能落入日本手中;秦德纯的背后是宋哲元,他决定亲自策划一幕好戏予以施压。

    于是,秦德纯刚刚从宋哲元处回到府右街的家,100余人的游行请愿队伍便将秦府给围住了,这里面,大多是脱下和服的日本浪人,当然也掺杂了不少汉奸,他们举着小旗,用带着日本腔的中国话喊着:欢迎华北国成立!欢迎建立第二个满洲国!日中提携!日中亲善!民众要求成立华北国!云云。

    在此背景下,土肥原和高桥坦坐着北平特务机关专用的黑色轿车闪亮登场,他们也不等勤务兵通报,便直接闯进秦宅,而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是几个所谓的“民意代表”。

    秦德纯这个时候才有功夫洗漱,手上还拿着毛巾呢,看见这两位不速之客,他先是一愣,接着便不得不挤出笑脸相迎。

    土肥原大咧咧的在椅子上坐下,捧起秦家下人奉上来的茶水,开门见山的说:“秦桑,我是为香河事件来的。你们说是我们日本军人制造的事件,我现在告诉秦桑,我个人到中国来,就是专门制造事件来的,只要华北一日不宣布自治,我们就会制造二次、三次,乃至四次事件……秦桑,你应该得到消息了吧,贵部38师官兵正在天津外围和帝国华北囤驻军对峙着呢,看样子,贵军是不把《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当回事了?正好,我们也正渴望光明正大的进军华北呢,这可是天赐良机。”

    29军进驻平津,名义上是得到了北平军分会的“邀请”,但实际上,北平军分会只让29军入驻北平,而对天津却只字不提。为什么呢?天津的情况比北平可要复杂多了,前清签订的《辛丑条约》现在还有效应,天津市里租界遍布,什么日租界、法租界、英租界,万国租界(公共租界)。条约规定,中国人没有驻兵权,倒是外国租界各有驻兵,如日本的华北囤驻军。中国军队进入天津也不是不可以,只能以警察的身份,这不,不管是于学忠时代还是现在的张自忠,他们安排进天津市里的军队全部戴着顶“警察”的帽子,像张自忠派遣去支援香河的一个营,现在就隶属于天津市公安局。

    天津说是中国的地方,臣民是中国的,市长是中国的,可是要干什么,都得仰承外国人的鼻息。

    土肥原这话明显是强盗逻辑,秦德纯却没有办法反驳,只得祭出最后一招,说国民政府已经派何委员前来处理此事,让土肥原找“嘴大”的去。

    何应钦二次来华北,这倒是土肥原没想到的,他不清楚国民政府背后还有什么玄机,正在这时,外面忽然响起了震天的呐喊声:“坚决反对华北自治!”“日本人滚回老家去!”“还我河山!”“打倒汉奸!”

    土肥原和秦德纯都吓了一跳,两人对望一眼,前者以为这是秦的布局,后者却以为这是土肥原的安排,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

    两个人率众人走到门口,这才发现发出如此响亮而整齐的是一帮学生,他们打着“反对华北自治,拥护中央政府”的横幅,一边高喊口号一边齐步向前,在他们前面,原来那100多个游行者就好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已经被大风大浪打得完全失去了方向。

    土肥原面对此景像,脸色变得铁青,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虽然不甘,却也只得接受了秦德纯的好意,被他拉进了内宅。

    组织这次游行的是“十校自治会”,系由清华大学、师范大学、燕京大学、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天津中西女学、北平贝满女子中学、北京汇文中学、天津汇文中学等十所学校学生自治会联合而成。他们组成请愿团,一共提出了六项诉求:一、反对所谓自治运动;二、公布中日交涉内容;三、不得任意捕人;四、保障领土主权;五、停止一切内战;六、要求言论集会出版自由。

    这正是欧阳云所处的那个时空里赫赫有名,产生极大历史影响和意义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它本应在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以后才爆发的,现在之所以提前,或许跟当前的华北局势有关系,当然,其中也不免一些“别有用心”者的作用,比如说学兵旅里的那些毕业于这些高校的学兵们。

    请愿团的组织分工很严谨科学,共分为监察、救护、交通、宣传四组,各组均置领队员与副领队员。规定如遇军警阻拦,由领队员出面说服,如遇殴击,则领队员应坦然接受,死伤不避。领队员倒仆,副领队继出。大队队形不散,男校学生写标语,印中英文传单,女校学生练习绷带扎缚与急救止血方法。

    请愿团之前的工作进行得很隐蔽,当然,这也许和日本特务机关和国民政府当局及29军决策层忙于实施应付“华北自治运动”有关。

    何应钦率熊式辉、何竞武是与秦德纯一起抵达北平的,因为此行有秘密任务,他们并没有高调亮相。抵达北平以后,何应钦一行第一时间接见了顾恋云,从她口中证实了任丘油田的存在,他便立即召宋哲元进见。

    宋哲元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第一反应是“他又来干什么”?然后对秦德纯和萧振赢说:我不想见他。便躲进西山,进颐和园休养去了。临行前,他请萧振赢转交一封书信给何应钦,请他全权处理华北事宜。

    何应钦急着见宋哲元,一是为了石油,希望宋能理解中央苦心,将学兵旅让给51军;另一方面正是为了法币改革大业。

    宋避而不见,他没有办法,只得对秦德纯、萧振赢做工作,一方面大肆肯定宋守职苦撑,不屈服他人,绝对听命中央,对外毫无秘密协定;一方面将中央的苦衷和良苦用心一一加以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