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血抗战-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来的,还是来了!”李峰叹了口气,“对手肯定是石原莞尔!”

    说完,李峰又转头目视着郭伟:“看来,我得连夜出发,赶往北方!”

    郭伟大惊道:“大哥,您可不能走啊!如果走了,军委会的人,还有军政部的怪罪下来,该如何是好?要知道我们这里面肯定有国民政府的特工!我们的行动肯定已经被人监视!这一走恐怕不好交代!”

    “就我一人,连夜化装出发!我交代警卫连,任何人不得出入指挥室!这样政府的特工就不知道我们已经走了。”

    “可是您在北方出现,政府的特工难道是瞎子?”

    “顾不得那么多了!天塌下来由我扛着!罗勇的能力还是有限!我得亲自过去!要不然,他不是石原莞尔这条老狐狸的对手!泾县这里的事情,就全部拜托兄弟你了!何去何从,你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李峰道。

    “如果委员长追问下来,以违抗军命治您的罪呢?”

    “如果委员长真的追问起来,我看这次我就顺势出国一趟避避风头!这里的一切事务,我全权授权给你!北方的战事不会持续太久的,很快就会结束,我必须让弟兄们平安回来。等他们来了,你让那些经过战火考验的特战队员当教官,再多招一批新兵。我去国外一段时间,不会太久就会回来的。”

    李峰执意要走,郭伟也拦不住,只好接管了第266旅。

    这时候的李峰,已经不是128淞沪抗战时的李峰了,他做事已经能从大局出发。去北方,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宝贵的特种兵要安全回来,更重要的是为了出国打开局面。李峰早有出国的计划,首先去苏联,再前往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去英国美国,最后他将会去澳大利亚买下一块地。回来之后,就暂时留在绥远一带发展。

    看着长江流域的地图,李峰心中感叹万分。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可以养育出多少精锐部队!可惜自己却不能再留在这里了!这一切都因为“不许抗日”的命令!不过走出去也好,这样自己可以在北方再建立一支精锐部队。

    等到五年后全面抗战爆发,自己在南北方的两支部队可以同时投入抗日之中。

    也就在李峰准备化装出发之时,黄光华的第139师向日军发动了第四次进攻。这次进攻,却是分兵两路:正面,国军向日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侧翼,孙凤鸣带着三千斧头帮弟子,迂回攻击日军侧翼。

    发现侧面压过来的一群人,日军指挥官指挥刀转过方向一指:“杀嘎嘎!”

    轻重机枪和掷弹筒一齐扫射过去,正在向敌阵冲击的斧头帮弟子被一片片扫倒,顷刻之间就倒下数百人。

    但正面国军的压力减轻,黄光华部仗着人多的优势,投掷手榴弹制造烟幕。日军火力被分散之后,无法压制住国军进攻。第139师的官兵们很快就压上来,冲到敌阵跟前,士兵们投出一排排手榴弹。

第六十六章 退回冷口() 
日本人被第139师的官兵们冲近,他们不得不转过头来,先用机枪和手雷反击,再给步枪上好刺刀,同冲近的中国士兵狠狠撞在一起,展开惨烈的白刃厮杀。

    第139师官兵多为三晋弟子。彪悍的山西小伙子人高马大,站在小鬼子面前,他们要比日本人高出一个头都不止。这些山西大汉们也擅长使用大刀和刺刀等冷兵器,撞入日军人群中之后,刀光闪烁,前排的鬼子人头纷纷落地。

    但第139师不是二十九路军,不是大刀队。日本人的军事素质,很快就显露出来。

    前排的日军是因为一时还没有适应面前的山西大汉,结果被砍翻一片。后面的日军,立即结成刺刀阵,迎着冲上来的第139师官兵,一排刀挺了上来,刚刚砍翻了前排鬼子的山西大汉们撞上刀阵,一下就被捅翻了一片。人数众多的中国士兵,就像是遇上礁石的狂潮,不仅没把礁石击碎,反而被撞得粉碎。

    有些士兵比较凶悍,冲上去捅死鬼子,或者是用大刀砍下鬼子的头颅。但随之也被一排刺刀刺了个透心凉。

    虽然第139师损失很大,可是他们起到了减弱日军火力的作用。趁着日军被友军牵制的机会,孙凤鸣率领的斧头帮弟子从侧翼涌了上来,冲入敌群。

    前头的斧头帮弟子,大多数都装备了手枪,人数多达五六百人的大队人马就相当于一支警卫营的战斗力!几百支手枪齐鸣,密集的子弹一下就撂倒了大片日军。那些试图退掉子弹冲上来拼刺刀的日本人,纷纷被打成筛子。

    但斧头帮弟子所用的手枪,并非全部是毛瑟十响盒子炮,很多人用的是左轮,还有一些使用撸子等手枪,子弹容量不如盒子炮,威力也偏小。再加上这些人中大部分枪法都不准,因此他们很快就耗尽子弹,日本人却死伤不过两百余人。

    “支那人没子弹了!”日军大队长拔出指挥刀,向斧头帮弟子的方向一指。

    “杀嘎嘎!”日本人挺着刺刀就反扑上来。他们以为,这些“乌合之众”在打完手枪子弹之后必然是毫无用处。谁知只听到一声大喊,五六百人的“手枪队”却拔出利斧,一排排斧头犹如漫天飞蝗,向日本人飞了过去。后面的两千斧头帮弟子也冲上来,拔出斧头,用力向日军人群中投掷而去。

    两千多把斧头飞过来,溅起无数血花,大群鬼子惨叫着倒下。

    后面的日本人却迎着黑压压的人群向前突进。那些投掷完斧头的斧头帮弟子们,已经不能把用来当武器的斧头再投出,于是他们和敌群撞在一起,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若是论单打独斗,斧头帮有不少高手。但在战场上,一个人武功高却起不到作用。很多身手相当不错的弟子在杀死日军之后,也被数把刺刀刺穿身躯。

    “杀!”配合作战的第139师团长蒋纪珂一声大吼。

    139师官兵们趁着日军被分散了兵力的机会,冲入敌群。刺刀、大刀闪着寒光,冲破了日本人的刀阵。

    这时候,几乎被冲散的日军迅速背靠背,以三人到五人一组,结成刺猬阵。

    139师的官兵们和斧头帮弟子们冲到日军刺猬阵面前,他们不仅没能吞噬刺猬阵,却像是一块冰覆盖着一块滚烫的铁块一样,迅速被消融。冲在前头的人们撞上刺猬阵,一下就被挑翻了一大片。

    第二排的人踩着战友们的尸体冲上来,又被日军挑翻。

    但是这时候,被包围的余子才他们的压力被减轻。义勇军在狙击手和火力组的掩护下,已经冲到日军跟前。

    两路人马汇集在一起,但后面追击的日军也赶了上来。

    蒋纪珂见完成了接应余子才的任务,他问道:“余长官,我们是否撤退?”

    “我们还有人在里面没出来!得等罗长官他们回来才能走!”余子才道。

    说完,他转头对弟兄们下令道:“弟兄们!我们在这里拖住小鬼子!保证罗长官他们能够平安回来!”

    余子才部、孙凤鸣部同蒋纪珂的国军一起,紧张的调兵遣将,组织兵力,奋力抵挡住日军的一次又一次反扑。

    在远距离上,国军和余子才的义勇军可以组织火力拦截敌人,不断射杀鬼子。敌人报复的火力扫过来,国军和义勇军的损失也相当大;当鬼子冲到跟前的时候,那些斧头帮弟子就发挥他们近战较强的优势,同日军展开短兵相接。斧头帮弟子远则枪打或投掷斧头,贴身则斧劈刀砍,大量杀伤日军,但自己也付出沉重的代价。

    也就在这个时候,罗勇带的武装卡车队已经救出了被围的丁大力他们。罗勇所采取的救援办法,并非是单纯的解救,而是分兵两路,一路避开日军布置在伏击圈附近的平射炮,直取日军后路,袭击日军辎重队和弹药库;另一路,却是放弃卡车,徒步进入山林,赶往丁大力被围之处实行解救。

    他这一套“围魏救赵”之计取得成功。

    驾驶卡车的战士们硬是把卡车从难以通过的山路上开过去,避开日军火力,出现在敌人的背后。

    当武装卡车队绕过日军平射炮阵地,出现在日军辎重队面前的时候,毫无防备的日军辎重兵一下就被劈头盖脸扫过来的机枪打得死伤惨重。毕竟辎重兵中以朝鲜人居多,他们的战斗力远不如日军。遭到火力强袭之后,日军辎重兵一下就被车队冲散。而辎重队里的几名日军军官和日本兵试图反击,却全部被打成筛子。

    随后,战士们就跳下车,在弹药堆里安放了炸药。

    罗勇亲自带着另一路人马,前往救援丁大力。

    日军原本是在公路附近布置了平射炮,只等着义勇军的武装卡车队进入圈套。谁知罗勇他们没有乘车前来,却是徒步翻过山头,突然出现在包围自己特战队的日军背后。一排绵密的冲锋枪和机枪扫了过去,日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

    不过日军的素质还是非常高,背后遭到袭击,他们很快就组织火力,阻止后来来的袭击者。而那些徒步作战的武装卡车队战士,也不完全是特种兵,其中还有不少是普通士兵。遭到日军火力反击,一时也损失不小。

    被围的丁大力他们原本就非等闲之辈,听到日军背后响起枪声,他知道友军来救。

    “弟兄们!我们冲出去!和援军会合!”丁大力大吼了声。

    特战队员们发起反击,向着枪声响起的方向冲去。

    冲在前头的丁大力就地打了几个滚,躲过射来的子弹。他扬手甩出两枚手雷,然后借助着烟幕的掩护,一下就冲到距离日军不足五十米远之处,冲锋枪畅快的打了几个点射,一下就撂倒五名鬼子。

    身后的特战队员们纷纷冲上来。

    在近距离上,日军以单发步枪对付这些彪悍的特战队员,那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五十米内,特战队对日军的攻击,简直就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罗长官,我对不起您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