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血抗战-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没办法啊,我们资源少,有好东西都优先给海军了!”参谋长饭沼守道。

    松井石根摇了摇头:“就算是把所有的钢铁都给了海军又怎么样?如果每一名支那指挥官都像是那个李云龙那样,我估计海军的炮弹都打完了,我们还打不下南京!”

    日本海军舰艇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的炮击,松井石根就让海军暂停炮击。随后一架日军水上侦察机从江面腾空而起,飞往依仁山上空,观察刚才炮击的效果。与此同时,日军步兵已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第七十九章 血战宝山(7)() 
从空中望去,依仁山阵地早已面目全非,经过上次的轰炸,山头茂密的植被早已荡然无存,露出了纵横交错的工事群。今天的炮击,再次狠狠蹂躏到了依仁山阵地。曾经沟堑密布的工事群经过炮火洗礼之后,此时已经是宛如月表一样,大大小小的弹坑布满了战壕的两侧。一些巨大的炮垒,直接被炸成了一个个弹坑,破碎的水泥板,东一块西一块,四下撒落。曾经的土山,被烧成一片焦土。

    日军侦察机汇报:“炮击效果十分理想,整个山头的海拔都下降了至少一米!地表工事已经被全部摧毁!可以发动攻击。”

    早在日本海军舰艇发起炮击之前,登陆的日军第9师团第36步兵联队已经在两翼拉开。联队长胁坂次郎大佐站在队伍中间,戴着白手套的手紧紧握住指挥刀的握把,只等上司一声令下,他的指挥刀就会果断拔出向前一指。日军第36步兵联队的各级基层军官,站在队伍的前列,只等令下就压阵让士兵发起冲锋。

    “师团长来电!五分钟后发起进攻!”一名日军通讯兵前来汇报。

    胁坂次郎从怀里摸出怀表,紧张的看着时间。他的怀表同师团长和师团部所有人对过时间,基本上不会有什么误差。

    五分钟时间到,胁坂次郎拔出指挥刀向前一指,公鸭嗓子发出一声鬼哭狼嚎一样的嚎叫声:“杀嘎嘎!”

    日军各基层军官,手里的指挥刀纷纷指向前方:“杀嘎嘎!”

    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日军士兵,纷纷从战壕里跳出来,拉开散兵线,一字展开,以极其稀松疏散的阵形,一步步向前方浓烟滚滚的依仁山阵地压了过去。这些日本人,有所耳闻,前方的阵地,可能是那个号称战神的李云龙所布置的阵地,驻守在那里的“支那”兵,很可能也是李云龙的兵!可以想像得到,这将是一场恶战!

    然而日本军人没有一个惧怕的,对于他们来说,能进靖国神社是军人最好的归宿。

    驻守在阵地上的兵,虽然不是李峰的兵,只是王亚樵的兵。但是王亚樵的兵,战斗力也不差,武器配置方面同李峰的部队完全一个档次。这些兵的训练水平,同李峰的新六军相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几乎在伯仲之间。

    虽说依仁山的地表工事几乎全毁,可是日本人根本不知道山肚子里的奥妙:在这座不大的人工土山中,密布着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的坑道群,各种地下暗堡星罗棋布,正斜面上的大型母堡同四处分布的反斜面工事相互呼应。所有的射击孔都经过精心计算,不存在任何死角;各个工事之间,能交织成各种角度的交叉火力;就算是士兵通行的地道,在很多地方都有射击孔,每个坑道口,都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工事群,完全仿制后来日本人在冲绳岛、硫磺岛以及松山阵地构筑。日本人在后来精心设计的工事群,被李峰提前拿出来,用来对付日本人。

    “小鬼子要上来了!”有人发出了信号。

    战士们纷纷从地下坑道爬到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战壕中,一箱箱手榴弹被人从坑道内搬出,弹药箱打开,战士们把手榴弹整整齐齐码在战壕边缘,所有的手榴弹保险盖被咬开,露出拉索绳,只等着日本人上来。

    地下暗堡中、大型母堡内,一个个射击孔纷纷打开,一挺挺令人生畏的重机枪架在射击孔后面,枪口对准前方一步步压上来的日军。重机枪的帆布弹带已经挂上,机枪射手双手紧握着握把,大拇指放在扳机上;副射手趴在重机枪边上,一手托着帆布弹带。机枪边上,一口口水桶内盛满了冷水,随时可以给重机枪供水。

    仿制勃朗宁m1917重机枪的三十节水冷重机枪,只要有足够的水和子弹,就能保证持续挥弹如雨,向日军尽情泼洒噩梦。

    反斜面工事坑道口,一门门迫击炮早就被人抬了出来,安好了底板和架子,炮口高昂。周围的弹药箱全部打开,炮弹被人取出,安好引信,堆放在迫击炮边上;正斜面工事的各处炮垒内,一门门野炮、山炮从炮眼内探出炮管,直指前方,炮兵战士们来回忙碌着,只等一声令下,就向敌人猛烈倾泻炮弹。

    日军距离阵地越来越近,这时候映入日本人眼帘中的,是一段段被炸成弹坑的沟壑,还有那被烧成木炭的鹿砦、铁丝网木桩,以及被炸得稀巴烂的铁丝网。只是前面看不到一名中国人的影子,也没有人射出一颗子弹。

    日本人接近到距离大约七八十米的时候,王亚樵一声令下:“打!”

    支离破碎的阵地上,就像是变魔术一样突然冒出不计其数的中国士兵,每一名中国人手里都有一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

    飞蝗一样的手榴弹打着旋砸在日军人群中,这些经过延时投出的手榴弹,没等落地,就迸溅出一阵阵闪电一样的火光,在阵地跟前交织绽放,爆炸的气浪和锋利的碎片,给日本人带来了死神。血肉碎块混合着泥土,四下里横飞。

    “反击!反击!”一名日军军官嘶吼着拼命挥舞指挥刀。

    “轰”一枚手榴弹在这名日军军官头顶炸开,致命的弹片一下就把这家伙的脑袋掀掉了一大块。尸体还没有倒下,又是一枚手榴弹在日军军官左侧爆炸,半截手臂带着指挥刀一起被掀到空中。在火光照耀中,闪着亮光的指挥刀在空中打了几个旋,落在地面,刚好扎入已经仆倒在泥地中的日军军官尸体后背上。

    到处都是手榴弹的爆炸声,被压制在低洼处的日本人,被炸得连头都抬不起来。有人试图用步枪射击,但那些中国士兵都躲在战壕里奋力向外面投弹,子弹又无法拐弯,根本没办法击中战壕内的中国士兵。

    日军反击去了一排手雷,有不少手雷刚好落在战壕内爆炸,一些正在投弹的中国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血雾、碎肉块、土疙瘩从地面扬起,在战壕上空绽放。

    只是战壕遮挡了大部分的手雷,而且中国人是居高临下投掷手榴弹,从高处投弹,手榴弹飞行七八十米根本不成问题。而日本人是从低处向高处投弹,能投七八十米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还有战壕的阻拦。因此日本人反击的力度,远不如中国人投弹的力度凶猛。

    “掷弹筒!掷弹筒!”日军人群中发出狂吼声。

    可以说当年的日军如果没有掷弹筒,真不知道如何打进攻战。

    几十名日军掷弹筒手,凭借着弹坑和障碍物的隐蔽,蹲在地上,手扶着掷弹筒,对准前方不断投出手榴弹的战壕,把榴弹塞进掷弹筒中。

    “嘭嘭嘭”一阵火药气体的膨胀声,榴弹腾空而起,准确的砸向守军阵地。

    “轰”一团火光挟带着气浪,一名中国士兵被炸飞了起来,狠狠摔在战壕边缘。紧接着又是一团火光带着爆炸的巨响,几名刚刚投出手榴弹的中国士兵在纷飞的碎片中血肉横飞,接连倒在战壕中。

    几十名日军掷弹筒手,以每分钟数百发榴弹的发射速度,疯狂的向前方战壕泼洒去致命的钢雨。

    遭到日军掷弹筒攻击,前方阵地中的投弹手被压制下去。

    日军步枪手趁机从地面跃起,猫着腰,挺着刺刀向前推进。可是到了距离阵前还有三十多米的时候,却发现前方一条又宽又深的壕沟阻拦住他们前进的道路。

    尽管日军前几日轰炸,摧毁了不少地段的壕沟,但中国人随后就修复了壕沟。刚才日军的炮击,主要目标是对准后面的主工事群,在工事群前方的壕沟并没有被破坏。偶尔有几发炮弹落进壕沟,也无伤大碍。

    就在日本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布置在两翼的轻重机枪火力点突然发威,无数条暗红色的弹道如同纵横飞掠的火镰,交织出一道道可怕的火线。阵前登时扬起了一阵漫天血雾,不少日本人被横扫来的机枪子弹打得浑身都是弹孔,接二连三的倒在阵地跟前。

    这时候日本人已经考虑不了那么多了,没死的人纷纷跳进壕沟。

    但这些壕沟,其实就是埋葬日本人的坟墓!

    李峰在设计这种壕沟的时候,参照了日俄战争中俄军在旅顺的203高地设计的壕沟。壕沟中密布着竹刀,一旦日本人跳进壕沟,就会被扎成马蜂窝。之所以没在壕沟内布置地雷和炸药包,是考虑到日军的炮击可能会摧毁地雷,引爆炸药。这些竹刀埋在泥土深处,前几日的轰炸,一部分壕沟被摧毁,战士们修复了壕沟,又再次埋下竹刀。

    壕沟中,响起了一片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跳进壕沟的日本人血花四溅,纷纷发出痛苦的嚎叫声。

    更加严重的是,跳进壕沟内的日本人,又遭到居高临下投来的手榴弹攻击。

    刚才日军以掷弹筒压制了守军的投弹手,但现在日本人跳进沟中,守军战士们冒着不断落下的榴弹,奋力向日本人投掷手榴弹,把壕沟中的日军炸得粉身碎骨。

    “轰轰轰”爆炸声连连,壕沟中到处都是纷飞的血肉碎块。手榴弹爆炸的气浪,在空气中扬起了一阵阵猩红色的雾障,日本人的鲜血在壕沟内流成血河。

    有人大喊:“压制支那人的投弹手!”

    日军掷弹筒手疯狂的发射榴弹,把战壕里的中国人炸得血肉横飞。可是中国士兵却冒着下雨一样落下的榴弹,奋力投掷手榴弹。

第八十章 血战宝山(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