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血抗战-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李峰的计划是,部分兵力驻守大铜山到望母山一带,另外一部分兵力,主动出击,迂回溧水,协助第87师和第88师加强中华门一带防御。

    “呜——”空中响起了日军飞机刺耳的呼啸声,一架接一架墨绿色的轰炸机从云层中钻了出来,向李峰部驻守的山头进行轰炸。

    日军飞机黑压压的布满了蓝天,炸弹带着尖啸声落在地面,整片山头,被点燃成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一朵接着一朵的烟云腾放而开,充斥着呛人的硝烟味。锋利的弹片,把山头的参天大树拦腰斩断、点燃,强大的气浪,把巨大的石头掀飞到空中,炸成碎片,在空气中飞舞。

    惊惶不安的杂牌军士兵到处躲避着,空气变得滚烫,灼人的热浪一阵接着一阵地翻滚着。到处都是涌动的火光和扑面而来的死亡。

    不少杂牌军士兵因为缺乏防空的经验,转眼之间,就被落下的炸弹炸成了大大小小的血肉碎片。

    李峰部的防空兵战士们顶着日军的轰炸扫射,向空中肆虐的敌机开火射击。

    空地交战之中,一架96式轰炸机被88毫米炮击中,第一发炮弹打坏了飞机的发动机,第二发和第三发炮弹,引起了油箱爆炸。这架日军轰炸机在一团火光中粉碎,纷飞的残骸碎片从浓烟烈火中喷出,纷纷撒落地面。

    不久之后,又是一架94式舰载轰炸机中弹,发出怪叫声,一头扎入远方一条小河沟中,飞机在河中化为一团橘黄色的大火球。

    日军的飞机发现了防空兵阵地,立即扑了过来,向高射炮和高射机枪阵地投下炸弹,并用航空机枪扫射。但是勇敢的战士们,顶着日军猛烈的轰炸扫射,顽强的对空射击,一次又一次把试图俯冲下来的敌机逼回高空。

    轰炸的时间不长,只有五分钟,但对于士兵们来说,这五分钟却比一年还要漫长!

    日军飞机的轰炸刚刚过去,他们的大口径重炮又对山头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根据侦察机的引导,日军重炮群昂起炮口,向守军的阵地砸去铺天盖地的炮弹。伴随着一阵破帛般的呼啸声,连续的炮弹雨轰然而下,接连炸起大片浓烟烈火。各种口径的轻重火炮开始了进攻前的火力准备,排山倒海样的炮弹带着人的尖啸从天而落,狠狠地砸在中国人的防线上,四下里完全被覆盖在一片火海之中。

    雨点一样地炮弹划破空气,发出呜鸣声,轰然砸下。日本人似乎想是用这地动山摇般地炮击,将他们面前的那些中国人炸得无影无踪。

    但是反斜面工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哪怕是最简单的反斜面工事,都能给自己的士兵提供了足够的庇护!

    对新6军痛恨到极点的日本人已经是打疯了,他们一反常态,持续对新6军阵地进行了25分钟的炮击!这种现象,对于资源贫瘠的岛国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极度挥霍”的“奢侈行为”,正常日本人不会进行超过10分钟的炮击,因为他们连子弹都要省着用,更不用说消耗材料比子弹多得多,造价比子弹贵得多的炮弹。

    炮声总算是停息下来,那些位于正斜面上的简易工事群,早已被日军的炮火炸得粉碎。但是布置在山后面,那些只是简单挖出来的,尚未连成一片的单兵坑和防炮洞,却经受了战火的考验,保护了士兵的安全。

    日本人的炮声停息下来之后,李峰就走出指挥部,走上正面工事中,拿起望远镜,观察山脚下日军的动静。

    炮击过后,日本人开始了试探性进攻。

    山脚下,出现了黑压压的日军,一面面猩红色的膏药旗,向守军阵地压了过来。

    “注意了,鬼子发动的是试探性攻击!我们不要暴露太多火力点!”李峰放下望远镜,对站在身边的郭伟下令。

    郭伟会意的点了点头,又向参谋军官下令:“让那些我们收编的杂牌军做好准备,等鬼子快爬到山顶,就向他们投掷手榴弹!他们冲上来,就和他们打白刃战!”

    “是!”参谋军官退下。

    山头棱角线上,留下的少数观察哨盯住敌人的动静。

    棱角线后面的反斜面防炮洞洞口,身穿蓝灰色军装的杂牌军士兵们背上背着大刀,手里握着手榴弹,耐心的等待命令。

    “鬼子快上来了!上正斜面迎敌!”各基层军官下了命令。

    对于反斜面工事的概念,李峰部的各基层军官也是简单的告诉了那些不久前收编的杂牌军士兵。但很多士兵因为文化素质太差,这些军官花费不少口水,总算是向他们解释清楚反斜面工事的奥妙之处。

    狙击手早已等候在后面山头的各隐蔽处,他们的任务是专门对付日军的军官、机枪手和掷弹筒手,保证投弹手的安全。此外,还有各种隐蔽的机枪火力点,可以组成相互联系的交叉火力网。后面的坑道内,还有迫击炮和掷弹筒,能在观察哨的引导下,以曲射火力,对日军的攻击部队进行轰击。

第三十九章 反斜面工事() 
日军试探性攻击的部队冲了上来,郭伟一声令下,狙击步枪和为数不多的几挺机枪打着精确的点射,不算很密集的枪声却十分精准,正在山坡上费力的向山头爬上来的日本人,当场就被掀翻了二十多人。

    伴随着基层军官一声“投弹”的命令,躲藏在棱角线之后、手里紧紧攥着手榴弹的杂牌军士兵们,拉掉拉弦,奋力把手榴弹投了出去。

    铺天盖地的手榴弹飞越过棱角线,下冰雹一样向山坡上砸了下来。

    这时候的日本人,正在四处躲避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射来的冷枪子弹和机枪子弹,却突然看到山头砸过来一片手榴弹,顿时日军人群乱成一团。有人惊叫着趴下,有人哭喊着乱窜。在一片鬼哭狼嚎声中,手榴弹落在人群中炸开。猩红色、橙黄色中夹杂着黑色的火球在山坡上腾起,德制m24手榴弹在空气中绽放出无数锋利的碎片。钢铁狠狠扎入肉体之中,顷刻之间日军人群中血肉横飞惨叫声连连。

    还没有等到日本人回过神来,第二排手榴弹又砸了过来,在山坡上炸成一片火海。

    毕竟绝大多数的日军士兵都训练有素,遭到攻击,他们只是略微混乱几秒钟,就纷纷跳进被他们自己的重炮炮弹和航空炸弹事先砸出的坑内,躲避山头射来的子弹和手榴弹,同时以手中的步枪,向山头进行反击。

    守军躲在棱角线后面,不需要露头即可投弹。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日军士兵的枪法十分准确,却对守军投弹手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有十多名投弹手牺牲在日军点射之下,但日本人的损失更大,被手榴弹炸死炸伤三十多人。

    被压制的日本人焦急的喊道:“掷弹筒!掷弹筒!”

    日军掷弹筒手顶了上来。

    躲藏在各暗处的狙击手根本不需要上级指挥,就知道首先要打掉日军掷弹筒手。几声狙击步枪的枪声响起,日军掷弹筒手接二连三被击毙。

    地形上的不利,使得日军掷弹筒手根本无处藏身。在光秃秃的山坡上,日军的掷弹筒手就像是白布上的污垢,一目了然。每一颗子弹射来,都有一名掷弹筒手头上或是胸口喷出血雾,从山坡上滚落下去。

    毕竟这次日军的攻击只是一次试探性进攻,上来的人并不多,只有一个中队。区区九名掷弹筒手,根本就不够中国狙击手塞牙缝的。而其他的日军士兵抓起掷弹筒之后,也被狙击手在第一时间内点了名。

    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对躲藏在暗藏的狙击手无能为力。

    狙击手消灭了日军掷弹筒手之后,就调转枪口,对日军的机枪进行压制性射击。与此同时,中国军队的轻机枪欢快的打着长短点射,一个一个收割日本人的生命。

    由于日军发起的是试探性攻击,李峰没有让掷弹筒、迫击炮和后线的重机枪以及通用机枪开火,只是用棱角线上的守军打击敌人。

    这样可以避免被日军试探出自己的实力。

    日军的试探性攻击,很快就被打退下去,在阵前丢下了70多具尸体,抬着30多名重伤员灰溜溜的从山头撤了下去。这个拥有180人的中队,被击毙了70多人,重伤30多人,其余的日本人也都几乎人人带伤。

    “快!让战士们打扫战场,三分钟时间收缴武器弹药,打扫完立即撤退!”李峰看到日军退下,下了命令。

    战士们利用日军撤退,炮击尚未开始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山坡上打扫战场。三分钟之后,他们带回了24支步枪、3支掷弹筒和2挺轻机枪,但是没有缴获更多的步枪,因为日本人在退下来的时候,也破坏了不少无法带走的武器。虽然缴获的武器不多,但是这些战士们在尸体上摸了一番,缴获的弹药却不少。

    “不错!缴获的子弹,比消耗的子弹要多得多!”士兵对战果十分满意。

    战士们刚刚退回到反斜面的单兵坑和防炮洞内,日军就开始了炮击。

    这次炮击强度不大,时间也很短。

    经过试探,日本人发现,山头的守军人数并不是很多,火力也不是很猛,之所以第一次进攻失利,是因为守军地形上的优势。于是日军召唤重炮进行了三分钟轰击之后,就发起大队规模的猛攻。

    这时候,日本人还是没有发现反斜面工事的奥妙,他们采取了传统的办法:步兵拉开散兵线发起冲击;轻重机枪跟在后面,稳步顶上去;掷弹筒手随时对守军进行火力压制;后面的平射炮和步兵炮被推了上来,准备对暴露的火力点进行打击。

    “鬼子又要上来了!投弹手投弹阻敌!掷弹筒手随时压制攻击敌人中腰!迫击炮听我命令,轰击敌人后阵!后面的重机枪火力点不可轻易暴露,等待鬼子上了山头,再给他们沉重的打击!”李峰对身边的各级军官下达命令。

    事实上李峰说的这话也有错误之处:因为是反斜面工事,日本人在爬坡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