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血抗战-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磅炮弹击中的工事被砸开一个天窗,落下炮弹的壕沟被填埋,铁丝网和鹿砦纷纷飞上天空。苏联人在短短两分钟之内,数千门重炮就已经向日军阵地砸去了上千吨的钢铁!

    正如苏军政委所说的,让日本人在苏军强大的炮火下瑟瑟发抖!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对于那些躲藏在坑道里的日本人来说,就好像一年一样漫长。大地在爆炸声中剧烈抖动,坑道摇摇晃晃,感觉就像是快要坍塌一样,头顶落下的泥土灰尘,使得混浊的空气变得更加沉闷,让躲在里面的日本人觉得自己快要窒息。

    但,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朱可夫拿起望远镜,看了一眼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的日军山头阵地。放下望远镜后,朱可夫向参谋军官下令:“连续炮击三天三夜!三天后傍晚发起进攻!”

    可以想象一下,苏联人三天三夜的炮击是什么样的滋味!

    重炮就像是不要成本一样的进行炮击,苏军弹药手搬着炮弹箱来来回回,把卡车上的炮弹卸下送到炮位边上。很快,空的弹药箱就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后面赶来的苏军卡车停下,又是送来一批新的炮弹。在满洲里到海拉尔的草原上,上万辆涂着红色五角星标志的卡车在来回奔忙,输送弹药和粮食。满洲里国门外,苏联奥特堡尔火车站,一列列满载着武器弹药和粮食药品的军列在这座小站停下,苏军士兵从火车上卸下货物,搬上卡车。这是因为东清铁路转交给日本之后,日本人更换了轨距,苏联的宽轨火车无法进入中国境内,因此只能在奥特堡尔火车站卸货,用汽车转运。

    这时候,被中断的奥特堡尔到满洲里铁路线正在修复,这段铁路线一旦修复,苏联的宽轨火车就能进入满洲里,在满洲里站换火车。

    源源不断送来的弹药提供给苏军炮兵,让苏联人能够尽情的输出火力。

    经过三天三夜的火力准备,到了1939年7月8日傍晚20时,苏军终于发起了地面攻击。

    苏军攻击的目标,是海拉尔要塞的制高点敖包山阵地。这片被日本人吹嘘为固若金汤的工事群,经过苏军三天三夜的猛烈炮击,整个山头都被硬生生削去三米!所有的地表工事已经不复存在,不少地段的坑道被炸翻出地面,露出了黑洞洞的破口。各种沟壑、铁丝网等障碍物已经被全部扫平,变成松软的浮土。

    “小伙子们,为了伟大的苏联母亲,冲啊!”苏军政委拿着话筒大声喊叫着。

    对山头的攻坚战,苏联人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坦克集群失去了作用,这时候苏军只能依靠步兵对山头发起冲锋。

    苏军强大的炮火震撼了石原莞尔,但是在苏联人停息炮火,发起步兵冲锋的时候,石原莞尔一点都没有感到惧怕,因为他很清楚,苏军摧毁的不过是日军的地表工事。大量深埋在地下的坑道完好无损,日本人可以从大量布置在反斜面上的出入口出现,爬上棱角线,向进攻的苏军射击。还有那些星罗棋布撒落在各处巨石下的碉堡,拐弯处的暗堡。就算是被炸开的坑道口,在堆上沙袋之后也能当成火力点使用。

    苏军炮火停息下来,日本人便纷纷从地下钻出,挖开被填埋的坑道,搬开堵在坑道口和射击孔外的石头,清理掉阵位上的浮土,做好迎敌准备。

    “该死的俄国佬要上来了,我们准备给他们一点厉害瞧瞧!”亲自来到敖包山要塞内指挥作战的石原莞尔下了命令。

    随着日军各级基层军官的吼叫声,一门门迫击炮抬出坑道口,被架设在棱角线后面的反斜面上;日军掷弹筒手扛着掷弹筒,进入被炸得支离破碎的阵地上;暗藏的暗堡和地堡打开射击孔,伸出机枪;日军神枪手爬上棱角线,端起步枪对准山坡;日军步兵炮被人从坑道内推出,在坑道口架了起来。

    “乌拉!”成群结队的苏军呐喊着冲向山头。

    “杀嘎嘎!”各级日军军官拔出指挥刀,向苏联人冲来的方向一指。

    沉寂的日军阵地就像是火山喷发一样,喷射出无数火舌,密集的子弹犹如割草机一样扫到山坡上,把冲锋的苏军士兵一片片打得从山坡上滚落;日军的迫击炮弹、步兵炮炮弹和掷弹筒榴弹成排成排的落下,在山坡上腾起了浓烟烈火,滚滚硝烟吞噬了正喊着“乌拉”冲锋的苏军士兵,在苏联人进攻的锋线上炸开一个个血肉横飞的豁口。

    苏军炮兵观察员从观测器材中察看日军阵地上的动静,那些暴露的日军火力点位置被炮兵观察员汇报给炮兵阵地。

    “准备开火!”苏军用来支援步兵的76。2毫米山炮和76。2毫米野炮昂起炮管,黑洞洞的炮口对准目标。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各种中口径火炮纷纷吐出火球,排山倒海般的炮弹呼啸着,向刚刚暴露了位置的日军火力点上方很狠的砸了下来。尖啸的炮弹落地,炸起无数巨大的火球,日军阵地上飞出枪支零件和血肉碎块。

    被苏联人推到前列的19k式45毫米反坦克炮更是充当直瞄火炮使用,蹲在护盾后面的苏军炮手们不停转动炮口,飞快的射出一发发炮弹。

    “开炮!”日军山炮兵和野炮兵军官发出声嘶力竭的吼声。

    日本人的75毫米山野炮纷纷开火,对苏军的中小口径火炮进行了火力报复。可是苏联人的山野炮射程比日本人的山野炮射程远,而且日军的火力投放密度完全比不上苏军,因此日军的炮兵反击并没有给苏军带来多大的损失。

    苏军报复的重炮炮弹很快就到来,砸在日军山野炮阵地上,把日军炮兵炸成一堆堆冒着青烟的钢铁垃圾。

    随着苏军步兵的接近,苏联人支援步兵的山炮和野炮也无法发挥作用,只剩下那些小口径的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可以给步兵提供火力援助。这时候,日军优异的单兵素质开始体现出来,精确的枪法,给苏联人以极大的杀伤。

    单发的38式步枪不断开火,一排排子弹从日军阵地上射出,打得苏联人一个接一个惨叫着滚下山坡。

    苏军虽然拥有火力强悍的冲锋枪,可是在一百米外,冲锋枪很难击中目标。而苏联人的步枪手的枪法又根本比不上日本人,再加上日本人在障碍物的庇护下居高临下射击,苏军步枪手同日军步枪手对射明显是吃了大亏。

    日本人的歪把子轻机枪、92式重机枪和89式水冷重机枪,更是构成了密集的火网,打得苏联人根本无法抬头。

    苏军在近距离上支援步兵的反坦克炮和小口径高射炮只能优先攻击日军的机枪火力点,根本来不及照顾日军数量众多的步枪手。而日本人设置在反斜面后面的掷弹筒和迫击炮,给进攻的苏军步兵雪上加霜。更加严重的是,日本人残存的山炮和野炮不时被人拉出来,对苏军那些近距离支援步兵的反坦克炮和小口径高射炮进行攻击,不断摧毁目标,直到自己被苏军延伸的炮火摧毁为止。

    “机枪掩护!同志们,上……”一名声嘶力竭吼叫的苏军军官突然额头爆开,白花花的脑浆喷出。

    苏军机枪手打了几个点射,又是一颗狙击步枪子弹飞来,机枪手钢盔上出现一个破洞,一头趴在滚烫的机枪上。

    “哗啦”陈星羽拉动一下枪栓,退掉滚烫的弹壳。他转过头来,却见王佳雯向他比了一个“击毙四个”的手势。

    陈星羽伸出三个指头晃了下,表示自己击毙了三个。

第四十七章 敖包山(3)() 
97式狙击步枪的枪托在陈星羽肩膀上重重一撞,一颗高速旋转飞出的子弹击穿了五百米外一名苏军机枪手的钢盔。

    山坡上,一名苏军狙击手探头探脑,搜索上面的日军狙击手。就在陈星羽刚刚扣动扳机射出子弹的时候,苏军狙击手端起莫辛…纳甘狙击步枪,瞄准陈星羽的方向。但这名苏军狙击手还没来得及扣动扳机,一颗高速旋转的6。5毫米子弹飞来,从苏军狙击手的瞄准镜中钻入,子弹钻出瞄准镜后,又扎入苏军狙击手的眼睛。

    这一枪,是王佳雯开的,她凭借着第六感,感觉到陈星羽面临的危险,于是在开始搜索苏军狙击手。

    也就在苏联人即将扣动扳机的时候,王佳雯抢先一枪,击毙了苏军狙击手。

    97式狙击步枪上,又多刻下一道横线。这支步枪上,已经刻下了六十七道横线,这说明枪的主人用这支枪击杀了六十七名苏军士兵。

    另外一边,一名担任诱敌的日军狙击手击毙了一名苏军军官,结果被暗藏的苏军狙击手一枪击中。不过那名苏军狙击手也只来得及打出一颗子弹,就被一名精心隐藏的日军狙击手一枪击穿了头颅。

    刚刚打死苏联人的日军王牌狙击手变化了一个狙击位,谁知早就有一名苏军狙击手盯上了那名日本人。就在日军的王牌狙击手刚刚在新的狙击阵位上伸出97式狙击步枪,等候多时的苏军狙击手一扣扳机,打死了日军狙击手。

    此时,敖包山上,已经成为双方狙击手表演的舞台。

    苏军已经连续攻击了敖包山阵地一个星期,投下了上万枚航空炸弹和几十万发炮弹,所有的地表工事早已被夷为平地,不少地段的坑道都被炸塌,造出不少躲在坑道里的日本人阵亡。不过由于出色的地下工事系统,保住了大部分日军士兵的生命。但是在苏联人进攻的时候,不少组织防御的日军士兵遭到苏军的直射炮火、航空机枪子弹、狙击手射杀和迫击炮轰击,丧生于苏军枪炮之下。

    苏联人凭借着强大的火力,攻上了日军第一道防线。可是这些苏军士兵尚未站稳脚跟,就遭到从后面防线上射来的交叉火力打击,损失惨重。苏联人呼叫炮火轰击,却悲哀的发现日军的工事群巧妙的依托反斜面设计,让苏军强大的火力难以发挥作用。

    纵横交错的火网笼罩在苏联人的头顶,呼啸的子弹不断激起横飞的血肉,大批苏军士兵惨叫着倒下。

    绵密的火网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