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血抗战-第7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苦。夏季也受过训练,可是绥远和山西的夏季又能热到那里去,就算是站在太阳下暴晒,也不会太热,山西和绥远夏季的太阳烈度,比起南方和沙漠地区的太阳烈度,差了不知道多少个级别。

    不过即便如此,一般的山西人和绥远人在夏天都已经喊热了。

    现在来到吐鲁番,那简直是要人命。

    河北兵还好些,河北的夏天也是十分炎热,河北兵还能勉强受得了这个温度。不过李峰队伍中的河北兵占的比例不高,而且大部分耐热能力较强的河北兵早就已经是进入迪化,也就是现在正在赶往伊犁增援的那一批士兵。

    让西北汉子在烈日下赶路,不知道会造成多少非战斗减员。

    李峰却没有丝毫心软:“不能停下来!必须赶路!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到,我们的兄弟姐妹们就多安全一分!”

    接着,李峰又下令继续赶路。

    不过主力部队的防暑工作其实还算是挺到位的,运输饮用水的卡车和运送冰块的冷藏车跟着队伍前进,有士兵水壶里的水喝完,可以马上得到饮用水和冰块的补给。随军的军医和护士们还准备了大量的防中暑药,军中熬制了大量的凉茶,用专用的车辆运输,有士兵抵抗不住即将倒下的,就能得到及时救治。

    可是即便如此,在大军进入吐鲁番的时候,还是很多人倒了下去,甚至是永远离开。

    看着那些身强力壮的优秀战士一个个倒下的时候,说李峰不心疼都是假的,他怎么可能不痛心疾首。

    但是为了自己同民族和那些真正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民族兄弟,李峰把牙一咬,狠狠心,下令马不停蹄的赶路。

    说起新疆问题,李峰对后世的新疆问题可谓是痛心疾首。新疆问题早在清朝就已经十分严重了,经过左宗棠的镇压,维族人老实了很多。后来是苏联人支持,建立一个所谓的东突厥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国,其实就是分裂组织。那些维族人杀了大批汉人,叫嚣要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当时是中苏蜜月时期,作为苏联不再支持新疆独立的交换条件,毛太祖不得不强咽下一口恶气承认当时的疆独是三区革命,以交换苏联不支持疆独。当然毛太祖可不是软柿子,他一道命令,让疆独头目来新疆开会,然后一个“飞机失事”,一群疆独头目于是就被一锅端了,一个没活下来。

    再后来是王震进入新疆,开始大刀阔斧的镇压叛乱分子。王震曾经霸气的喊出:杀我一个汉人,要十个维族人偿命!

    毛和王震创下了新疆的稳定,只可惜这个稳定到了后来被胡耀邦的民族政策全部破坏,分裂势力因此重新抬头。

    “弟兄们!那些穷凶极恶的维子屠戮了我们大批同胞,他们正在疯狂进攻伊宁县城!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赶到,城里的汉人就会被他们杀光的!我们必须及时赶到!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来!”军官给士兵做动员。

    伊犁城外,所谓东突厥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军队正在猛烈进攻。

    “儿郎们,我们冲进城去,杀光里面的汉人!”一名头戴苏式军帽的维族军官吼道。

    “杀进去!杀光汉人!抢光他们的钱!抓走他们的女人!”维族叛军士兵疯狂叫喊着,涌向伊犁城。

    在维族人的眼里,其实国内的蒙古族人和回民也是汉人,都是属于要杀光的。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守军伤亡惨重,一个营的士兵只剩下不到一半,而且剩下来的这些兵也人人带伤。为了守住城,城内的汉人、回民和蒙古族人自发组织起来,拿起武器,走上城头抵挡叛军的进攻。

    步枪不够,就连古老的燧发枪,甚至更古老的火绳枪都被拿出来,汉族兄弟们用简陋的武器抵挡装备精良的叛军一轮轮疯狂进攻。

    ps:读者可以自己百度胡耀邦民族政策。

第六十五章 激战伊犁() 
十六岁的杨凤仪手里拿着一支手枪,听说自己的中学学长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居然是恐怖分子头目,从内心感觉十分痛心。杨凤仪年龄虽小,却是一个gcd发展的目标,她认识的同学朋友中,很多都是她是gcd员。正因为受到gcd的影响,怎么说对苏联有几分好感。而阿巴索夫又是苏共党员,自然她对阿巴索夫挺有好感。

    谁知道上级文件下来,把阿巴索夫定论为恐怖分子!

    确实是恐怖分子,那些维族人连汉人的妇女儿童都不放过,他们的屠刀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大批的汉人倒在他们的屠刀之下。

    杨凤仪是伊犁商会会长杨从之女,还只是的中学生,但也不得不拿起武器。年幼的杨凤仪不明白,为什么民族和民族之间就不能和睦相处,为什么要相互残杀?在她心目中,阿巴索夫是个年轻英俊,文武双全的帅小伙子。

    学校里的中学生被发下枪来,当时有很多学生和杨凤以一样,不肯拿起枪去杀人。结果学校的教官直接把学生们带到街头,让他们看那些惨遭维族暴乱分子屠杀,那些血淋淋的、浑身赤裸的尸体,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不想和他们一样成为任人宰割的两脚羊,那就拿起武器,杀死所有豺狼!”

    叛军在外面进攻了一天一夜,城内守军伤亡惨重,那个营的中国士兵所剩无几,城内所有的青壮年,甚至连老人、妇女和中学生都组织起来,拿起武器,加入到守城的行列中,顽强的抵抗,让进攻的维族民族军损失惨重。

    所幸的是昨日中午的时候,一批涂着青天白日标志的飞机飞抵伊犁上空,空袭了城外的维族民族军,炸毁了数门重炮和三辆坦克。这使得叛军整整一个下午不敢动用幸存下来的重武器攻城,而且空袭也炸死炸伤不少维族民族军官兵,削弱了维族人的进攻能力,支援了城内守军的作战。

    叛军一个下午无法放开手脚进攻,到了天黑,早就憋足了气的维族叛军发动更加疯狂的进攻,曾经三次攻入城内。

    但是攻入城内的维族叛军,在伊犁汉族军民们的顽强抵抗之下损失惨重,又三次退出,丢下满地尸体。

    就在杨凤仪藏身处的院子内,有一名七十多岁的汉族老人,那老人手持一支十七八世纪军队才有的燧发枪,身上挂着一把猎刀。杨凤仪曾经要把自己的手枪让给老人,却被老人拒绝了:“你一个女孩子,没了手枪你用什么防身?我用习惯了这支老枪了,放心吧,有老汉在,那些维子进不来的!”

    老人身手不错,曾经有三名跟随着叛军一起冲入城内的维族暴徒冲到他们所在的院子附近,老人用燧发枪打死一个,随后冲出院子,用猎刀砍死剩下的两人。

    一个晚上过去了,天边泛出一丝微亮。

    “天亮了!”老人看着天空说道,“这一个白天,我们还是比较安全的,叛军不敢在白天放开手脚进攻。”

    “老人家,那些叛军是怕我们的飞机吧?”杨凤仪天真的问了句。

    老人点了点头说:“是啊,李长官的航空兵还是很有用的,昨天炸死他们不少人。”

    天刚刚亮起来没多长时间,李峰的航空兵再次抵达伊犁城外上空。

    “呜——”一架架涂着青天白日标志的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从云层中钻出,向散布在地面的维族民族军阵型中扑了下来,航空机枪“哒哒哒”吐出一条条火舌,密集的子弹下雨一样扫过地面,打得维族人血肉横飞。随后飞机一架接一架拉起,机腹下落下一枚枚炸弹,在地面炸起了冲天大火。

    “汉人的飞机又来了,打下他们!”阿合买提江·哈斯木发出声嘶力竭的嘶吼声。

    维族叛军手里的苏式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昂起,对空中射出一串串火舌,编织成密集的防空火网,阻拦住李峰航空兵的攻击。

    飞行员们驾驶着飞机,在弹雨中穿行,不断向维族叛军的防空兵射出子弹,投下炸弹,把那些叛乱分子打成碎片。

    激烈的空地交战中,一架i…16战斗机被击中,拖着滚滚浓烟坠向地面。

    “击落汉人的飞机了!击落汉人的飞机了!”维族人发出狼嚎一样的叫声。

    看到空中出现一朵白色的小伞花,有维族人喊了声:“冲过去!杀掉那个汉人飞行员!他们杀了我们很多人!要血债血还!”

    落地的飞行员被一群维族人包围住,飞行员拔出手枪,点射了几枪。

    “抓住他!活剥了他的皮!”有人像野兽一样喊叫。

    成群的维族人围上来,逼近了飞行员。

    眼看着自己的战友被叛军包围,两架战斗机从高空俯冲而下,向那些围住飞行员的维族人扑了过去,航空机枪闪烁着火光,子弹一片片泼洒而去。

    “噗噗噗”在一片令人牙酸的子弹入肉声中,维族人在空中扫下的弹雨中一片片倒下,就像是被割倒的草芥一般。

    但飞机的燃油有限,最终在队长的强令之下,两名飞行员不得不忍痛放弃了自己的战友,驾驶飞机离去。

    地面被包围的飞行员用手枪击毙了三名张牙舞爪挥舞着砍刀扑上来的维族士兵,然后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入自己的太阳穴。

    整整一个白天,李峰部的航空兵不断的前来袭扰,对地面扫射轰炸,使得维族叛军不能放开手脚发起攻击。

    “空军呢?你们的空军呢?你们不是答应我们,要支援我们飞机?这两天我们的弟兄们白白死了多少!都是那些可恶的汉人飞机干的!”阿合买提江·哈斯木手指着站在自己身边的苏军顾问大吼道。

    苏联顾问轻轻推开哈斯木的手:“飞机?现在我给你们飞机,你们会用吗?”

    “那你们的空军进来啊!他们再这样炸下去,我们要多死多少人!”

    苏联顾问肩膀一耸,无奈的摊开双手:“很对不起,我们斯大林同志有令,我们不能直接去和汉人发生战争。如果我们的飞机进入,那不是意味着中苏两国交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