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袁公路-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筒荒芫傩⒘庋惴庾×耸兰业目冢脖苊饬耸兰业穆⒍稀

    除却对治下实行靠查举并行的人才措施外,向朗为外州才子增设了招贤馆。招贤馆的做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宣传扬州的人才招聘信息,吸引那些外州已经是孝廉,但未能获得官职的才俊到扬州为官,待遇与扬州孝廉相同;第二个就是吸引那些外州贤才到扬州进行考举,当然这些贤才与扬州本地人不同,他们考举后不满意的还可以回本州等待孝廉举荐。

    说起来看着似乎外州才子在人才战略上比较占优势,但是其实不然。扬州子弟考举后除非自我要求,都能在扬州为官,外州子弟除了特别优秀之人则必须前往扬州南部与胶州等地。

    向朗的这套人才策略对当下的扬州来说已经非常之好了。这种举荐与考举并行的策略即可避免敌方细作打入扬州行政阶级,刷掉那些有名无实之人外,还能缓解世家子弟与寒门士子的冲突关系,而且能够逐渐降低扬州对世家的依赖,等以后底层的寒门士子成长起来后,打破世家控制入仕道路的格局,扬州就可以举行科举制度了。

    为了尽快补充人才,袁术不仅使用了向朗等人的策略,他自己也依着自身名望,向关系不太僵硬的豫州刺史孔伷、徐州刺史陶谦、荆州刺史刘表等周边刺史写信求助,同时私下密信那些关系较好的太守,加上明面上的以袁逢、马日磾、蔡邕几人名义写的全国传书,多管齐下求取贤才。

    当然,袁术也没忘记自己老爸的能量。袁逢的名望不是袁术能比的,原先与袁术不对头的庐江太守陆康经过袁逢、马日磾劝说,自己卸去官职回了吴郡,他的职位由后面从长安跑出来的华歆代替,华歆此人聪慧至极,见扬州已经被袁术控制死,二话不说就投靠了袁术。

    知道家中几个老人的厉害,袁术从南方搜刮了许多的猴儿酒,择精品,恬着老脸跑到三个老头府里纠缠不休,耐不住袁术的软刀子,袁逢几人只得帮袁术写信给相熟的大族族长,征召世家才俊。

    文职类的人才策略完成后,袁术也没忘记武职。不过武职作为另外一个部分,袁术并未将这个工作归到向朗的手下,而是令新任兵曹从事郭嘉主持。

    军队的人才选拔非常简单粗暴,只是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武艺考核,求取的是那些武艺高超的将才,另外一种就是指挥军官。

    这些人才的招收都是在各地军营驻地,由军中的武官考核,由军中的文官监督点评,最后集中到最上面,由郭嘉自己主持考察,最后的任命则由郭嘉拟定后交由袁术查看实行。

第94章 政务扩展(二)() 
东汉的农业是所有事物中的重点,是一个政权是否能长期存在的基石,因此每一次扬州的发展问题上,农业总是有一席之地,不可替代,不能缺少。

    因为袁术的长期政策,扬州的农业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扬州的农业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治下农民地主自治农田,这占据着扬州农业的90%以上。另一种就是军垦农场,这种为了减轻财政负担,降低治下税负实行的制度也是才刚刚实行不久,现在军田的产出也就刚够扬州精锐作战部队的维持用度,其余的训练出征粮草还需要政府贴补。好在经接近3年的考察与试用,加上扬州地广人稀,气候温暖的条件,证明军垦农场对袁术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扬州农业的发展短板在人,但最终的原因其实一直都是土地兼并。为了降低土地兼并的速度,袁术任命从事祭酒荀攸主管监察土地问题,荀攸本就出身颖川荀家,家门声望之高不可小觑,怎么说那些世家都要卖他点面子。

    为了降低敌方豪强对土地的夺取速度,袁术虽未颁布强硬的措施,严格限制土地数量,但也依照大汉律令限制土地持有。除了限制土地数量外,袁术还与扬州具有代表性的张家、陆家、顾家、朱家相商,又请求袁逢、马日磾等人游说扬州世家,终于颁布了一个新型的农税税法改制制度。

    新的农税制度规定了农田持有数量每一阶段的缴税比例。所持有的土地数量越大,交的税赋就越多,而没超过规定的田地数量,交的税赋非常少。这种明显损害豪族利益的政策推行虽然不太顺利,但好在扬州豪强数量本来就少,而且袁术以盐铁等行业补充了扬州世族的利益缺失,所以这个政令的推行还是成功了,当然推行新制度袁术还是找了个理由写了个奏报呈到长安城。

    成功的推行了新税赋制度,袁术紧接着便推出了移民减税的法令。这个法令的主体便是围绕农税实行。只要扬州世家愿意到胶州进行垦殖,可以减免一般税务,而且从田地产出开始计算,减税措施持续5年。这个法令的颁发可以说引起了很大的风波。袁术前面颁布的新税法很多人都不赞同,可是考虑到扬州越来越好的生产环境,很多名望不高,实力不强的豪族都忍气吞声,默默接受了袁术的法令。减税法令的出现,让这些实力不强的豪强土族看到了希望。5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依着袁术对农业的重视,交州的发展潜力很大,于是很多的小世家与地方豪强都愿意前往交州。

    一系列的新措施与一直不间断的耕牛囤积策略,农具补贴,官府收购维持粮价,粮食限制出口,扬州的农业总算有了长远良性发展的余地。

    与农业的重要性有一拼的就是经济的发展了。经济关乎着一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军事水准。

    由于袁术本身带来的科技改变,扬州的科学走在整个大汉前沿。交通上,使用了简易轴承的马车与独轮车使得扬州运力加倍,货物的输送速度非常高,经济活力进一步提高。大豆油与麻油榨取技术加上科学晒盐使扬州的经济常年处于贸易顺差的优势下。那些多出来的钱财又从其余地方进口耕牛战马,扬州总体经济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强。

    为了稳定扬州的经济发展袁术同意了袁涣的重铸钱币策略,这项工作交给韩胤执行。

    什么东西来钱最快?当然是生产钱。早在袁术到达扬州之时,袁术便差人在虎林县寻找铜矿。不知为什么,袁术自从来到扬州运气一直非常好,不到半年时间,虎林境内就找到了好几个品味很高的铜矿。扬州能有钱供袁术不断的挥霍,也是九江铸钱场与虎林铸钱场的功劳。

    知道董卓西迁长安后会融化先秦金人铸造小钱谋取利益,袁术一开完会便催促韩胤加快钱币更迭。

    因为扬州的金属铸造技艺颇高,铸造新钱对扬州来说在简单不过,所以政令刚下没几天,韩胤便整合了九江铸币厂与虎林铸币厂,建立了新兴的扬州铸币厂。

    扬州铸币也是铸造五铢钱,所用模具采用铁质模具,一次出钱极多,而且质量稳定,钱币上文字清晰,很容易辨认,但又不容易仿造。新钱不同现下流通的钱币,除了内外廓平整光滑外,外廓边沿还刻有祥云纹饰,正面有“扬州通宝”四字,背面有“四海升平”四字。

    铜钱因为使用数量极大,经商携带不易,为了经济更好的发展,袁术与韩胤等管理府库的官员商议后,决定启用黄金作为上级钱币。

    东汉黄金一直用于奢华器物的制造原料,价格高昂,很多时候商人为了省事,不愿携带重量惊人的铜钱,这才有用金充数的例子。但这种发自自发行为的商业活动有很大缺陷,兑换比例往往不定,每个地方黄金需求也不同,在将黄金换成铜钱前,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亏是赚,更有些地方豪强倒卖黄金谋取利益,严重阻碍商业的发展。

    详细讨论后,扬州决定使用200枚新五铢钱兑换一枚3铢金钱的比例。这个比例充分考虑了大汉现存的黄金数量与铜矿的出产数量,即便内部也有牟利之处,但总归是在可控范围之内,怎么算扬州都不会吃亏。

    金钱所用样式与铜钱相似,但金钱的铸造精美程度就不是铜钱可比。整个金钱上都有精美的祥云纹饰,上面还加上了扬州的密纹,用来辨别真伪。

    有了流通的物品,流通渠道也需要搭建。如今新钱仅是以在扬州流通为目标,所以搭建的流通渠道也仅在扬州境内。为了更好的流通新铜钱,袁术勒令各郡金曹史在郡内新设一个部门——钱庄,钱庄归扬州中央直属,各地郡官只有监察权利,而无实际的管理权利。

    钱庄的作用就是兑换钱币,将扬州境内混乱的各种钱币按照不同比例兑换为扬州新钱。除了这个作用外,钱庄还负担着一个地方的用钱数量的估计与计算,提供数据。

    有了流通渠道之后,新钱就开始流入市场。因为袁术所铸的新钱质量过硬,很快扬州各地都有出现。为了使新钱拥有更强劲的生命力,袁术与麾下的官员商议后颁布了新的法令。初期令法为:所有税收皆以新钱与粮食结算,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都由粮食换算成新钱发放。

    起初,由于袁术所颁布的法令太过出人意料,很多地方小吏都不愿接受。说起来东汉时期的真正硬通货币其实就是粮食,所以大家对这项令法颇有抱怨。好在袁术在扬州名望无人能及,这才压住局势,但新的法令也改成了钱粮自取,给了官员们选择的余地。

    新的货币体系总体建成时已是190年5月。一个多月的时间,扬州绝大部分地区的钱币流通市场都被袁术所铸的新钱抢占,市面上的各式劣钱相继被淘汰出局。仅此一项,袁术集团就得到了丰厚的利益,所得的利润快达到扬州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最让袁术欣喜的莫过于商人对扬州新钱的认可,随着商人将扬州新钱源源不断的带到其他地方,按照铜含量的不对称兑换,袁术只要卯足力气使劲的铸钱就能大赚一笔。

第95章 政务扩展(三)() 
币值改革的问题处理好后,也是到了扬州甘蔗成熟的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