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去抢,那时候花钱买可能就是唯一的选择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有这么一条,买卖公平不算犯纪律。

    第二天一早,睡了一宿的独立旅战士们开拔了,除了带一些自身需要的粮食以外,大部分彬县国民党仓库内的粮食都没动,李勇和王成德的想法差不多,后面跟进的大部队人员太多,所需要的粮食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人吃马嚼的,够首长们头疼了,彬县的粮食虽然不多,但也能解燃眉之急。

    迅速开进的独立旅铁骑滚滚,兵锋直指平凉,七月二十五日,一兵团独立旅攻克灵台,二十六日攻克长武,二十七日攻占径川和正宁。

    独立旅一路横扫过去,捷报频传,所遇之敌望风披靡,兵锋所向,如入无人之地,国民党的中央军跑了,地方的二马联军也跑了,剩下的地方保安部队根本就没有办法和解放军的独立旅对抗,每到一地李勇都是命令部队先用炮火轰上一下,打一个急速射,然后再命令敌人交枪投降。

    李大旅长的办法带着震慑性质,说出来的道理也很简单,虽然简单但是非常管用,先把对手的尿吓出来,然后再让他们投降,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二十七日下午,李勇站在正宁县城的一个砖瓦盖成的大房子里对李佳说道:给上级发报:“我部,于二十七日下午占领正宁县城,准备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向宁县、陇县攻击前进,请示我部任务。”

    一兵团指挥部,王震司令员拿着一张电报喊着:“嘿,我说你们几个家伙都看见没有?照这么干下去,前面就没咱们什么事了,他们还在请示任务,你们说应该如何回电。”

    一个首长接过电报看了几眼说道:“胡子,独立旅冲的太快了,应该命令他们暂时停下来,等咱们主力稍稍靠近一些再行动,防止敌人反咬一口。”

    王司令员摇摇头回答:“你的意思我明白,是怕他们孤军深入有危险,我看不用,独立旅的李勇和王成德不是傻瓜,特别是李勇那小子,精明的很,敌人想让他上当简直不太可能,回电就这么说,相机行事,妥善处置,不可强求,遇敌逆袭可迅速向主力靠拢。”

    七月二十八日,一野前锋部队,第二军独立旅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攻占了宁县县城,然后又利用自己强悍的突击能力,没有丝毫停留,在傍晚的时候占领了陇县县城。

    一天之内连下两城,独立旅的攻击速度快的惊人,因为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所到之处,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

    独立旅的战士们牛的简直要上天了,胸脯挺的老高老高的,一路胜仗打下来让部队的信心膨胀到了顶点。

    一营长李江国坐在汽车里边行军边和身边的战士侃大山:“知道吗,什么叫英雄部队?咱们这样的就叫英雄部队,你们几个小子都准备好了,把军装给我整干净点,老百姓欢迎的时候别丢脸。”

    战士们知道这是他们营长的心情好到了极点才这么说话,有个脑袋机灵的就说:“营长,反正现在也没啥事,国民党一打就投降,你给我们讲讲咱们旅当初成立时候是啥样?”

    李江国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搂不住了,天南地北,云山雾罩,把战士说的一惊一诈的,不管怎么说都是他的英雄事迹了,新战士被他说的蒙头转向,老战士则是在一旁偷偷笑,老战士都知道,营长嘴里说出来的事迹有时候不都是他自己的,是把大家的英雄故事捏在一起说出来的。

    独立旅的战士们心情很好,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乐和,兰州,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官邸,青马军的最高指挥官,青海的大军阀马步芳在自己的会议室里来回度着步,脸色铁青的马步芳让坐在一旁的一大群幕僚参议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许久,一个军官打破了沉默:“司令,共军的前卫部队在昨天下午占领了陇县,根据咱们的情报反映,共军的推进速度很快,前锋是清一色的坦克和汽车部队,装备好的不得了。”

    相比一大群穿着笔挺军服的军官们,青马军的最高统治者马步芳并没有穿军装,而是穿了一件淡青色的长袍,细长的眼睛射出缕缕寒光,据知情人士说,马步芳这个习惯是跟蒋介石学来的,原因是,领袖不用一天到晚穿军装,穿军装是军人的事。

    “没想到啊,一群泥腿子出身的穷八路能成这么大的气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稍稍停顿了一下的马步芳继续说道:“诸位,大家要树立信心,我们也不是没有机会,现在说我们败了还为时太早,我们青马军的主力还在,部队还在,有部队就一切,把我的“关山会战指导计划”拿出来给诸位宣读一下。”

    谢谢老伙计们的打赏,因为更新慢的原因,老巴有些不好意思了。

第467章 关山会战计划() 
第467章

    关山会战计划

    解放军的前锋部队推进速度很快,在二十四日占领彬县以后,于二十八日下午占领了陇县县城,强大的军事压力让马家军的最高指挥官,远在兰州的马步芳绞尽脑汁弄出来一个“关山会战指导计划。”

    马步芳的计划是:用宁夏马洪逵的128军,11军等共计六个师再加上一个骑兵旅的兵力在平凉东南一带组织防御,在四十里铺、安口窑和华亭一带撑起一个弧行的防御地带,正面抗击共军。

    而青马军主力则移至六盘山一带,等待时机迂回穿插,利用骑兵机动速度快的优势,从两侧进行反击,寻找机会与共军决战,用二马联军的主力在三关口、固关、马鹿镇一带的隘口设防,把解放军主力堵在陕甘边境,确保青海和宁夏的安全。

    这个所谓的“关山会战指导计划”或者叫“平凉会战计划”不长时间就宣读完了,听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个做声的,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在部队里打了多年滚的明白人,一看就知道马步芳马大司令是什么意思了。

    计划里很直接的把宁夏的马家军放在最前面与共军死拼,青海的马家军却能在后面捡便宜,明显的没按好心,青马军可退可守,计划到是不错,可是宁夏的马洪逵也是个老奸巨滑的老油条,他就甘心这么干?甘心让他的宁马军给青马军当马前卒?当替死鬼??

    马步芳当然知道来开会的这些幕僚是什么意思,这家伙嘿嘿冷笑着说:“大家不用怀疑,我已经把马洪逵的反应考虑进去了,“关山会战指导计划”已经报请蒋委员长批准了,他马洪逵想不执行也不行的。“

    这些幕僚就想了,既然马步芳下了决心了,还报请了远在台湾的蒋委员长批准,那还用我们来议什么事,举手通过就行了,就算不举手也一样通过,马步芳请他们来不过是摆个样子罢了。

    宁夏,马洪逵官邸,拿到所谓的“关山会战指导计划”的马洪逵当时脸就变色了,这家伙破口大骂:“***,什么狗屁的“关山会战计划”把我的宁马军放在前面当炮灰,他们青马军在后面看热闹,老子没这么傻,哼。”

    有个参谋小心提醒道:“司令,这个“关山会战计划”是经蒋介石批准的,国防部也确认通过了,咱们不好明着违背。”

    平复了一下怒气的马洪逵点点头:“你说的对,咱们怎么样也要给蒋介石点面子,给前线发报,让他们不要什么事情都听马继援的,自家相机行事。”

    二马联军在平凉一带的前线兵团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者是青海八十二军的军长,马步芳的大儿子马继援,可实际上马大公子只能指挥动自己的青马军,宁马军的前线司令另有其人。

    宁马军的前线指挥官名叫卢忠良,是马洪逵的绝对亲信,跟老司令的时间长了,对马洪逵的意图领会非常透彻,老司令的电报只有四个字,“相机行事。”

    卢忠良一看就明白了,马洪逵的意思就是能打就打打一下,不能打就撤回宁夏,一切要以保存实力为重。

    时间就在这样患得患失中过去了,二马联军明面上摆出了一副要在平凉地区与解放军血战到底的架势,实际上却各人有各人的心眼,青马军是想让宁马军先与解放军死拼,在实力消耗的差不多的情况下,青马军再择机出击,宁马军则是想看情况不好就撤,给青马军当炮灰?谁爱去谁去,我们宁夏的马家军是不会干的。

    解放军的大部队越来越近,等到大兵团主力推进到陇县一带的时候,宁马军的前线司令再也沉不住气了,卢忠良给远在宁夏的马洪逵发报,询问应该怎么办?是豁出去与解放军拼一下,还是撤下去?

    马洪逵这一次的电报字数也不多,但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保存实力,退守宁夏。”接到电报的宁马军象水一样哗一家伙撤了下去,撒开马蹄子往老家宁夏猛跑,哼、哼,跟解放军拼命?我们是不干了。

    宁马军这一跑问题就出来了,本来青马军是把宁夏的马家军布置在最前面的,可是没想到宁马军连声招呼都没打就自己跑了,这一下子就把本来隐藏在后面的青马军暴露出来。

    卢忠良带着宁夏的马家军跑了,青马军的老司令马步芳费尽心力鼓捣出来的什么“关山会战指导计划”还没等执行就已胎死腹中了。

    敌情变化太快,快的让西北野战军总部的首长们也觉得事情大出意外,本来野战军计划在平凉一带与敌人展开第二个回合的较量,想办法把敌人吃下去一大驮子,就象对付胡宗南的中央军那样,只要能再把二马联军吃下去五万六万就行,往后的事情就好办了,也有利于青海和宁夏的解放。

    没想到宁夏的马家军在敌我两军还没接战的时候突然就跑了,而且撤退的速度非常快,敌人大都是骑兵,四条腿的马蹄子让解放军的穿插部队还没等到位置敌人就跑没影了。

    打仗没有固定的方式可寻,敌变我也变,彭老总命令野战军以一部分兵力追击牵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