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科技狂潮-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认为,高维也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么是怎样的存在呢?对,这就是泡沫宇宙了。泡沫宇宙交错重叠,而且不是一加一,可能是多个宇宙泡的叠加,这样形成了高维空间。叠加不是三维空间的尺度,加上时间这个维度,叠加实际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在有引力的地方,叠加不存在或者很微弱,引力稀薄的地方,就可能有明显的叠加。”

    “这个假说完全支持了宇宙暴胀、天体红移、真空零点能这些假说,甚至还支持另一种超光速航行的方式,那就是上升到高维空间,再下降到我们现在这个低维度的宇宙泡”

    本业是电磁物理的东方胜,说起宇宙物理还真是一套套的,瓦西里憨厚的笑道:“听起来很像是理查德…霍尔曼十年前在泡沫宇宙假说上提出的重叠论。”

    东方胜脸上一僵,瓦西里又道:“不过你说到的穿越不同维度实现超光速航行的想法挺有意思的。”

    笑意又在小胖子脸上绽开,只是半开,又被瓦西里一句话冻住:“那到底该怎么进入高维空间呢?”

    “黑洞!只有黑洞!”东方胜眼珠子一转,扯来了目前宇宙学里最大众化的神秘之物来填坑。

    看了看这头跟熊似的毛子科学家,东方胜半肚子不爽只能憋着,他不甘心的问:“瓦西里,你说说,小夏为什么选智神星?”

    大家都没想明白,夏鸣真的想一鸣惊人,没必要做这么大冒险,更没必要冲击完全没有希望的黑科技。他可以走登月之类对宇航技术要求更低,但能更展现计算,也就是ei优势的方向。

    瓦西里说:“小行星带,是地球文明的催化剂,我猜小夏是想证明这一点。”

    “哦?”别说东方胜,其他人都没听说过这种说法,都好奇地竖起耳朵,听瓦西里解说。

    “并不是宜居带加类地行星就会进化出智慧生命,小行星带加木星,再加地球,这才是地球能进化出智慧生命的条件,少一个都不行。这是七年前萨根和马丁提出的假说,到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认同了。”

    “木星就像是守门员,它的庞大引力,会把飞向太阳系内的彗星吸引到它身上。没有木星给地球当盾牌,地球上每隔几百上千年,就会迎来一次灭绝恐龙那种规模的灾难,那样的话,地球永远不可能进化出智慧生命。”

    “小行星带的意义更重要,从它那里剥离的陨石,会给地球带来水,并且通过撞击合成有机物。你们应该知道,地球生命的起源,就是靠陨石带来的水,靠陨石撞击地球合成的有机物。”

    “但木星跟小行星的关系也很微妙,如果木星离小行星带太远,它的引力就不足以约束住小行星带,让它们保持在正确的位置,给地球带来水和合成有机物。如果太近,又会让小行星带变成频繁轰击地球的陨石季。”

    “当然,地球就更需要在木星和小行星带之间处于正确位置”

    瓦西里的解说让东方胜等人震动不已,心中充满了“人类能够诞生在地球真是运气太好了”的感慨。

    “是不是太巧了?”瓦西里显然明白大家的感受。

    “你看,首先,地球得位于很合适的公转轨道上,其次,在它外面得有一颗足够大的行星做它的盾牌,阻挡星系形成后乱蹿的彗星。然后,还有一条小行星带在合适的位置,不断的,温和的撞击地球,给地球带去可以合成生命的物质,而大行星和小行星带的位置也必须刚刚好”

    瓦西里说到这,东方胜带着一半震撼和一半遐思的说:“再巧特么也不能巧到这种程度啊!而且,小行星带又是怎么形成的?”

    “对,小行星带又是怎么形成的?有人说,就是上帝打碎了一颗行星,让它来负责催化地球生命的”,瓦西里也是思绪翩翩。

    “所以,我听到这个计划后,当天就买了机票,从莫斯科飞到燕都。我相信小夏想的和我一样,去小行星带解开这个谜。看我们人类,到底是宇宙里无数个巧合下的产物,还是被某个未知的存在精心设计出来的。”

    “我本来是个无神论者,现在我的世界观有些不稳定了”东方胜嘟囔着。(。)

0148 石墨烯电池?你是民科么?() 
千颜在凌晨升级完毕,一个小时后,晓棠才来到医护区,也不理会缩在夏鸣怀里,打着细碎呼噜的小欢,摇醒了夏鸣。

    “好了些,开始吧”,享受完一顿提前的早餐,夏鸣振作精神,接通了千颜,千颜的虚拟影像出现在眼前,温柔地笑着:“你好,夏鸣,请吩咐。”

    夏鸣问:“感觉怎么样?”

    “世界变得更大,我看得更远,思维也更敏锐”,千颜柔柔说着,夏鸣向晓棠翘了个大拇指,晓棠仰仰下巴,不客气地收下了赞扬。

    对千颜来说,“世界”就是她思维所能触及的问题和知识,当她变得更强大时,能理解更多问题,思考也更快速,对她来说,就是世界拓展了。而发挥这样的能力,就是她生命的意义,如果她真的有生命的话。

    “你应该已经有几个方向了吧”,晓棠也没走,要帮夏鸣完成“起手势”。

    夏鸣的确有了一些方向,有常规电池,有燃料电池,太阳能也是备选,核电池甚至小型核反应堆都在列表上。如果其他路都走不通,风险再大,他也得选择核路线。

    “石墨烯电池有希望吗?”夏鸣先谈常规方向。

    晓棠给了他一个白眼:“你还是科学家呢,这种民科的东西你也信?”

    石墨烯这个概念已经热了好些年,它就是石墨里单层碳原子连接而成的晶体,因为只有一层原子那么厚,从宏观上说它就是二维尺度的结构。

    石墨烯的发现过程至今为科学家所津津乐道,两个英国佬完全是用胶带一层层将石墨粘开,最后粘出了二维存在的石墨烯。

    石墨烯因为具备碳晶体的单层网格结构,在强度、透光和导电性能方面拥有优异的性能,被人类称作是新一代的“万能材料”。

    材料强度不够?加点石墨烯。导电性能不足?加点石墨烯。导热差?加点石墨烯。

    这都不算什么,石墨烯还被宣称为替代硅成为下一代计算机的核心基石。而石墨烯的导电性能,也让很多人对其在能源领域,比如说电池的应用寄予厚望,石墨烯电池就被吹捧为充电10分钟跑1000公里的能源新星。

    可石墨烯,至少是这几年的石墨烯产业,更多是舆论炒作起来的泡沫。最大的问题是,石墨烯是二维晶体,它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在技术上还是条难以逾越的坎。

    舆论对石墨烯的炒作手段,在于混淆了石墨烯作为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内的不同应用。不仅是石墨烯,在所有纳米材料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石墨烯作为添加剂可以对其他材料进行很多方向的强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革命性的。投机资本更乐意渲染石墨烯会开创多少新应用,会对多少领域有革命性的影响。

    但他们渲染的那些方向,是石墨烯单独作为宏观存在时的应用。

    作为添加剂的石墨烯,对石墨粉做简单的就能获得。但要让石墨烯可以单独应用,就不是石墨粉里解离出来的那丁点大的结构能顶事的,更不是拿小片石墨烯就能拼成大片石墨烯的,记住,它是二维晶体。

    为投机资本服务的媒体一直在鼓吹石墨烯的价格已经跌到多少了,标志着石墨烯产业有多少成熟度了。这些媒体绝不会告诉公众,石墨烯的价格还有另外一个维度:面积。

    1克1元的石墨烯,也就是面积不到1平方微米的结构。而面积能到一平方米的石墨烯,至今还没谁能造得出来。只有三星、ibm之类的企业,目前造出了上百平方厘米的石墨烯,但单片的价格都是按照1平方厘米100美元起算的,面积越大,均价越高。

    投机资本推动媒体鼓噪的就是这种石墨烯的应用,现实中大家都还在找石墨烯作为添加剂的各种应用。但股民不知道啊,所以在国内,“石墨烯概念股”也着实红火了好几年,直到几年后发现这些企业一直没折腾出什么东西,这股石墨烯热才渐渐降温。至于又留下了一个跟光伏产业差不多的大坑,这种事投机资本可不在乎,他们在股市和政府那已经捞够了。

    “冤枉啊”,夏鸣申辩道:“这些我当然知道,可你不是有突破了吗?”

    没错,晓棠研究锚标组件的那层外包装,一直没什么进展,却意外地点亮了石墨烯工艺科技树上的另一个分支。

    她通过编辑克隆神经元的dna,出了在电场中可以吸附石墨烯的特殊蛋白质,原理跟cvd生产制备法差不多,但基体换成了蛋白质。在她的材料实验室里,已经产出了二十平方厘米的石墨烯。如果不是这段时间忙着小萍的手术,还有千颜的升级,她差不多可以破三星和ibm的纪录了。

    晓棠再给了夏鸣一击:“那你知不知道,所谓的石墨烯电池,根本就是个谎言?”

    “唔啊?”夏鸣赶紧让夏小颜找资料,没一会儿,他也苦笑起来。

    还真是个谎言,“石墨烯电池”这个概念就有问题,石墨烯作为阴极的添加剂,可以提升充电速度,这倒是没错,但也有一些副作用,好坏难以评估,还没哪家电池公司为了那点充电效率去烧钱。至于石墨烯作为阳极,似乎在理论上对电池容量有很大提升,但单层碳原子结构带来的大比表面积,又背离现有电池的工艺原理。

    “石墨烯材料目前可以期待的前景是柔性电子屏幕,柔性电子元件以及与硅晶体混合新一代计算机芯片等等方向,石墨烯电池需要推翻现有电池工业体系才能实现,并且效能跟现有电池依旧处于同一量级。”

    就在晓棠和夏鸣唠叨的这几分钟里,千颜也已经给出了评估报告。

    晓棠叹道:“我看啊,还是核电池的方向保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