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灿-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七章 战争泥潭() 
第二天一早,联邦军总指挥部发布命令,向地下投入更多兵力,二号垂直通道作为主要增兵方向,从原先的两个军团增加到四个军团,同时增加挖掘机械,在二十五公里深度修建半永久型工事,第一批工事暂定为十二个,以成本和坚固性兼顾的原则,每个工事的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可以容纳一千多战斗机械,同时还可以储存必要的战斗物资。

    地下巷道网有原先的十五条,增加到四十条,指挥部认为,只要己方的巷道数量够多,迟早会连通到敌方的地下世界中,只要能发现恩斯特人的老巢,付出几万甚至十几万作战单位也是值得的,毕竟恩斯特人在地下已经发展了十数年,现在联邦地下军事技术才刚起步,这个差距只能用兵力来弥补。

    其后的数个月里,联邦军在地下几十公里深度上,与恩斯特军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双方在保护自己巷道的同时,想方设法破坏对方的通道,多条巷道历经无数次的炸毁和修复,联邦每深入一公里,都要付出数千战斗机械的代价,恩斯特军同样损失不轻,狭窄的地形限制了恩斯特地下军队的技术优势,即使是最优设计的地下型战斗机械,只要对方向同归于尽,一样无法逃脱。

    二号通道已经变成了双方不断失血的伤口,谁也无法彻底战胜对方,联邦方面开始的时候,要付出三架的代价,才能消灭对方一架战斗机械,随着缴获对方战斗机械残骸,军事科学院也在破解模仿恩斯特人的地下技术,经过研究所的改进,联邦战斗机械渐渐拉平敌人技术优势,几个月后,双方的占损比已经变为三比二上下。

    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联邦损失了八十万战斗机械,而恩斯特方面损失五十万作战单位,联邦的巷道网已经深入到地下七十公里处,恩斯特人的反击愈加凶猛,而联邦补给线过长,沿途驻守了大量的部队,防止被对方偷袭截断后路。

    双方损失了这么多部队,竟然没有一场战斗的数量超过五百参战单位,几乎所有的战斗都是小规模的冲突,围绕二号通道的中轴线,每天都有数十场的突袭,防守、破坏、同归于尽的战斗,联邦方面空有庞大的军力无从发挥,而恩斯特人同样难受,随着挖掘深度增长,距离恩斯特二号通道下的新城越来越近,让城中居民情绪紧张,生怕某一天,联邦的大军就出现的城里。

    恩斯特人在地下一百一十公里深度,总共修建了五座超大城市,容纳了数亿人口,由于空间不足,城市中显得十分拥挤,而战争的加剧,也造成恩斯特人的工业力量向军工方面倾斜,地下城市早就实行补给制分配,半年的战争打下来,恩斯特人每天的定额,从原先的五百克,降低到三百七十克,这点食物已经不够一名恩斯特成年人填饱肚子,一股对未来的绝望在城市中蔓延。

    在历次的战斗中,恩斯特军在战场上从未发现一具联邦战士的尸体,等于他们都是同智能战斗单位交手,而自己却陆续损失了一万多名战士,这本来对于还有数十万人类战士的恩斯特军不算什么,可是现在后方厌战情绪严重,就连军队也受到影响,这让恩斯特政府十分担忧。

    整个种族迁往地下,这是恩斯特政府的集体决定,事先也做过民意调查,原本准备修建的第六座城市,由于联邦的进攻,迟迟不能开工,长期处于地下环境,又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必然引起居民心里上的变化,这种趋势在迁移前就有所考虑,问题是恩斯特政府没有想到,联邦侵略军有这么大的决心,在地表大气破坏之后,还要追入底层深处,不把恩斯特人灭族誓不罢休。

    当初恩斯特人利用无尽沙漠下面的地质空穴,引爆地壳炸弹,造成联邦百万数量的损失,希望联邦能够看到恩斯特人的决心,为了自己的家园不惜与联邦军同归于尽,没想到却惹起联邦境内居民的反弹,反而让毕达斯方面的联邦军得到更多支持,这多少有点弄巧成拙的味道,毕达斯政府现在是有苦难言,想重启谈判,联邦未必答应,就算答应也会有更苛刻的条件。

    恩斯特军的主战派一直希望对联邦侵略军实施更大的打击,在二号城周围十几公里范围内,还有数十个小型的地下工业基地,一旦联邦军挖掘到附近,恩斯特军很难保证它们不被发现,这些工业基地产能是保证二号地城正常运行的基础,如果被联邦摧毁,不用派军攻打,这座城市自己就会崩溃。

    这种结局是恩斯特人无法接受的,在联邦军挖掘到七十多公里的地方,恩斯特军再次动用战略级武器,定向爆破弹,这种爆破弹的冲击波可以延伸几十公里,在联邦军的各个坑道中引爆后,冲击波从最底层向上喷发,一直冲出地面上百米高空才消散,联邦军在地下的巷道被摧毁大半,就算没有直接受到攻击的巷道,也塌陷了不少地方。

    在地下的两个军团几乎全灭,联邦军一次就损失四十万机械,恩斯特人的损失不清楚,不过指挥部估计,因为地下的特殊环境,他们的损失应该比联邦少得多,这一次恩斯特人的反击,等于把联邦数月的挖掘成果瞬间摧毁,联邦军指挥部再次受到指挥不力的指责。

    消息传回联邦,议会中立刻就有质疑西泽指挥能力的声音,中央研究院对此保持沉默,等于默认了想替换总指挥的呼声,不过,这次联邦军部却明确地表示支持西泽继续担任总指挥,联邦地面军虽然损失一百多万战斗单位,可是操控者却没有伤亡,这让军部几位总长,对西泽有些刮目相看,毕竟这个成绩,就是前任海希尔也未能做到。

第二十八章 前进基地() 
西泽岂是那么好想与的人,虽然对这些指责未加辩解,却把自己的副官派到研究所里常驻,加大了对实验室的压榨力度,半个月后,地面研究所拿出了一款新式地下防御设施,五米多高的球形防御工事,这是为保护操控者特别设计的地下单元。

    这次被恩斯特人再次偷袭,参谋组事 后分析,原因还是在于联邦军在地下的劣势造成的,地下坑道这种地形,本来就是易守难攻,再加上操控者距离过长,等于战斗机械依靠自身智能中枢战斗,操控者 只能在战略上发挥作用,再加上联邦地下战斗机械技术的落后,这样才造成战损比对方高出一截。

    如果仅仅是损失比对方多一些,联邦军也能接受,毕竟采用‘变幻阵’以后,已经不怕与对方拼消耗,反正损毁的都是机械单位,对士气没有影响。

    联邦军的确没有想到,恩斯特人把地下据点修建的如此深,目前在七八十公里的深度,不要说发现对方的城市,现在连小型的聚集区也没有一个,如果不是对方的部队一直阻击,联邦真要怀疑自己走错了方向。

    这次恩斯特军所用的爆炸物比天坑事件要小得多,因为地下坑道的特殊环境,大量冲击波无处宣泄,从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直接喷涌上来,把沿途联邦战斗机械一扫而空。

    如果说第一次天坑事件由于联邦军没有防备无法避免,那么第二次失误陆军指挥部多少要负担一部分指挥责任,这次意外地得到军部支持,西泽指挥官避免了被撤职的下场,但是如果后面战斗中仍然无法取得进展,大概西泽自己也会羞愧辞职。

    参谋小组事后经过缜密分析,认为联邦军想取得突破,必须更改目前遥控的战斗方式,在地下建立稳固基地,这种基地应该能够抵御恩斯特人大当量炸弹的袭击,建立了稳固基地之后,联邦军在基地附近,可以重新夺回战术上的优势,等于和恩斯特军拉平差距。

    派遣联邦军战士进入地下坑道,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变幻阵’系统对指挥者依赖严重,每损失一名操控者,就可能造成数千甚至上万战斗机械失控,为此,西泽才特别派遣副官常驻研究院,催促他们开发出这种为保护操控者特别设计的球形防御工事。

    五米直径的球状防御工事,内部空间只有几个立方米,可以容纳四到五人,这也是一个联邦机械团操控者的总数,它的外壳分为三层,最外层是多层复合装甲,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硬度,可以有效抵御外 部冲击,第二层为固态凝胶,主要起缓冲作用,内层为复合材料,加装了一些指挥用的电子设备。

    防御工事外壳总体厚度将近两米,如果不是被一下摧毁,就能保证内部人员基本生命安全,两侧各有一道闭锁门,可以通过管道连接起来,这种装置就是军部为操控者准备的指挥室,它将被安装在地下基地里面,起到庇护所的作用。

    参谋小组利用指挥部的大型光脑模拟,证明这种球形防御工事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爆炸点十米以外,就能保证八成以上的生还率。不过在模拟建立地下基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无论是单体大面积基地,还是多数量小空间联合基地,都被恩斯特军摧毁,光脑模拟的结果,等于地下基地这个设想很难实现,除非恩斯特军留给联邦几个月的时间,才有可能建成。

    联邦方面没有恩斯特人的超级膜技术,支撑基地穹顶仍然采用钢架结构,超过一定体积的金属支撑结构,必然存在几个要害点,只要它们被摧毁,整个钢架就会崩塌。

    就算恩斯特人的超级膜技术也一样存在缺点,它只是在吸收冲击波方面具有优势,如果联邦军队能接触到膜体,一样轻易破坏掉。

    几位参谋冥思苦想之下,欧南中尉提出了替代方案,那就是以攻代守,依然延续‘浊流’计划的思路,把建立地下基地当作一个陷阱,当联邦军挖掘地下空间的时候,恩斯特军必然派部队袭扰,只要让敌方相信联邦确有建立永久基地的决心,恩斯特人必然会加大破坏力度,这样联邦军就有机会循着对方的路线,找到对方老巢,只要能定位恩斯特人的地下城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