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肖仁福作品精选-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给你带两盒回来试试。周正泉的胃病是到乡里来之后吃饭没规律,又经常有应酬,喝酒没个节制才造成的,他连老婆都不让知道,竟然给曾冬玉放在了心上。周正泉怔了怔说,曾医生,真不知如何感谢你才好。曾冬玉说,你谢我什么?我都还没感谢你呢。

  曾冬玉走后,周正泉就按她嘱咐吃了几颗,也不知是心里作用还是药物的作用,感觉好多了。感觉一好,睡眠就格外香。

  他好久都没睡得这么香了。

  7

  因为睡得好,第二天起来,周正泉便觉得头脑清醒,精神抖擞。他叫乡办秘书小宁发通知,把乡政府在家的80多位干部职工,包括派出所10多名干警和治安队员都召集到乡政府的大操坪里。周正泉先给大家宣读了县委和政府下发的开展税法宣传,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的通知,要求大家今天就按照通知精神,沿320国道搞一次规模浩大的税法宣传活动。说完,周正泉先上了插着彩旗,装了大喇叭的吉普车,带着队伍上了路。半个小时后,队伍就到了蒋家村。村民们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多车和这么声势浩大的人马到过他们的村子,路旁站满了大人小孩。周正泉拿着话筒大声宣讲着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偷税逃税抗税是违法行为之类的政策,号召村民们遵纪守法,依法纳税。车后面的干部就给众人分发宣传传单,传单上印着税法知识和农民应该交纳的税种。纳税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情,所以农民都主动伸手来接传单。

  不一会,队伍来到蒋家三兄弟开窑的地方。蒋家三兄弟听到到外面的动静,早就从窑后面的工棚里钻了出来。开始他们还没意识到今天乡政府就是冲着他们来的,还站在一边看热闹。直到顾定山走到他们面前,问他们开窑纳没纳税,要他们拿税票出来接受检查,他们才慌了神。老大蒋国相反复说,我们是在自己的田里烧砖,要纳什么税?顾定山说,我问你,你们烧砖占没占田?烧的砖卖不卖出去?老二蒋国臣忙说,我们是占的自家祖上的田,烧的砖是给自家修屋用的,又不出卖。这时周正泉走上来说,你们在这里烧了两三年的砖了,难道你们要造皇宫,用得了那么多砖?蒋国相说,我们不但自己用,我们的亲戚也要用。周正泉说,强词夺理!向随后的瞿宏德扬了扬手。瞿宏德立即从包里拿出几张货单,摊到蒋国臣面前说,你看看这上面是不是你们的名字?三兄弟还要抵赖,周正泉说,你们少啰嗦,交上税款和罚金吧。老三蒋国帅忍不住了,张牙舞爪地叫道,要钱我们没有,要命你们这就拿去。一听蒋国帅的声音,周正泉气就不打一处出,点着蒋国帅的鼻子,深仇大恨道,蒋国帅你给我听着,你们强占民田,欺压百姓,还没处理你们,你们又偷税抗税,打伤税务干部,今天我新帐旧帐一起跟你算!蒋国帅正要发作,周正泉又喝道,给我绑了再说!周正泉话音刚落,顾定山身子一蹲,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扫膛腿,将还没完全反应过来的蒋国帅扫翻在地,接着一只锃亮的铐子就上了他的双手。蒋国相和蒋国臣上前要来帮忙,其他几个民警早已冲过来,把两人团团围在中央。

  抓了蒋国帅,蒋家村的村民一片叫好声,说恶人终有恶报,蒋国帅这是罪有应得。那唐姓兄弟对周正泉感恩戴德,乡下人也没什么好表示的,特意给他送来两只土鸡。周正泉当然不肯接,两兄弟就急得不得了,感激涕零地说,周书记您一定要收下,我们唐家搬到蒋家村三代人了,天天做小人,受欺侮,还从没这么扬眉吐气过,我们感谢您周书记,感谢共产党。周正泉推辞不掉,只好把鸡收下,交食堂给乡里干部打牙祭。不过周正泉也给唐家兄弟打发了两条烟,唐家兄弟开始死活不要,周正泉说,如果你们不接我的烟,你们的鸡就带回去得了。这样两兄弟才喜气洋洋地走了。望着两人走出乡政府的大门,周正泉感慨良多,心里说,老百姓对我们这些当干部的要求并不高呀,只要为他们主持一点点公道,他们就把你当爹当娘。

  这次行动的另一个效果,就是过去那些凭霸气和关系不肯纳税的人也主动到税务所来补了税,乡财政一下子就增加了40多万元收入。问题是工作成效虽然出来了,可周正泉的日子也不得安宁了,这几天县里已有好几起人打来电话,要周正泉不要做得太过火,早点放人。其中还有县里的一些很有身份的角色。周正泉口上答应着,过后则咬牙切齿道,我周正泉就不信邪一回,大不了丢掉这顶不值钱的乌纱帽。也是为了留着口水养牙齿,周正泉干脆把手机关掉,还特意交待小宁,凡是找他的电话,就说下了村,不在乡里。一个乡下的砖窑主出了点事,县里竟有那么多人打招呼,这可是周正泉始料不及的。然而还有更让他预料不到的,这天晚上竟有人把他屋里的窗户砸了个稀烂。当时周正泉正在熟睡,突然哐啷一声重响,把他从梦中惊醒。拉亮电灯一瞧,窗户上开了一个黑洞,临窗的书桌上满是碎玻璃,地上还有一块大石头。周正泉从床上翻起来,对着窗外大声吼道,有种的就跟我面对面搞,砸窗户算条卵!外面黑沉沉的,什么动静也没有,周正泉只得又熄灯上床。刚睡着,窗户上又扔进了一块石头,另一扇窗户也被砸烂了。这样折腾了两个来回,周正泉没了睡意,就张着双眼望天花板。望着望着,窗户上就起了亮色,便穿衣下了床,揉着肿胀的眼睛打开门,迎面一阵凉风吹来,忍不住就打了一个喷嚏,这才想起已是秋末冬初时令。正回了头要进屋加衣,却见门上插着一把杀猪刀,刀尖下还有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条。只见纸条上写着:姓周的你不要太狠,当心你的脑壳!周正泉笑笑,伸手取下杀猪刀和纸条。刚好顾定山过来一瞧,皱着眉头说,周书记,这些人是说得出就做得出的,你要不要避一避?周正泉说,使这种下三烂手段的人,正好说明他们心里虚得很,你有什么可怕的?

  不过周正泉心里非常明白,好戏才开头,真正的对手还没有露面。这对手当然不是别人,就是肖嫣然曾说过的跟蒋家兄弟瓜葛不少的县委副书记李旭东。可为什么事到如今,却不见他有半点动静呢?难道他就那么沉得住气?就在周正泉纳闷的时候,有人找上门来了。这人自然也不是李旭东,而是窑山上的舒建军。这次没带肖嫣然,是一个人来的。舒建军没绕什么圈子,进了办公室就直接了当地说,老同学呀,我可是代表李书记到你这里来的,蒋家兄弟的事还请你给点面子。周正泉故作惊讶地说,舒老板呀,你把我都弄糊涂了,你又是李书记,又是蒋家兄弟的,你要我这笨脑筋怎么转得过弯来?舒建军也不隐瞒,干脆把话挑明了,给周正泉说了段旧事。

  李旭东是1967年师大毕业的,那里正闹文革,大学毕业先要下农村锻炼,李旭东到了蒋家村。根据当时的一贯做法,大学毕业生李旭东被安排住进了全村最穷的蒋顺民家。蒋顺民就是蒋家三兄弟的父亲,那时蒋国帅刚刚出生,大哥蒋国相6岁不到,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就靠蒋顺民一人挣工分养家,家里自然一贫如洗。当时李旭东身体特别虚弱,人瘦得皮包骨。蒋顺民是个好心肠的人,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孤身一人来到农村,身体又有病,很是同情,宁肯自家人忍饥挨饿,也不愿李旭东受委屈,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先供给他。特别是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蒋家人十天半月地吃糠咽菜,蒋顺民也要想方设法给李旭东弄顿米饭。有一次李旭东在阳光下的水田里泡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浑身发热,就咬紧牙关硬撑着。蒋顺民是个细心人,吃晚饭时就见李旭东脸色不对,到了夜里心里还记挂着,总是不踏实,就到李旭东的房里去探视。在他额头上一探,烙铁一样烫手。蒋顺民二话不说,背着他就往公社医院走。那时蒋家村到公社是刚修的毛马路,恰逢上半夜下过一场大雨,蒋顺民硬是背着李旭东水一脚泥一脚地小跑着赶到了公社医院。医生把李旭东的病情稳住后松了一口气,如果晚来一步病人就危险了。蒋顺民一家就这样跟李旭东结下了深情,蒋顺民临死前,还特意托人叫来当时已在县委办做了副主任的李旭东,要他今后好好教管自己的三个儿子。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李旭东没有忘记蒋顺民一家的大恩大德,总想着怎样报答。后来窑主舒建军为了窑山的经营权多次找李旭东斡旋,事成后,李旭东把自己和蒋家的瓜葛跟舒建军说了,舒建军是个聪明人,李旭东没明说的,他也懂得意思,爽快地说,我有一个主意,蒋家村尤其是村里伴着320国道一带,土质特别适合烧砖烧瓦,我投一笔资金进去,让蒋顺民三个儿子去经营,李书记你看怎么样?李旭东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说,我也象征性地放点钱进去,算是对他们的支持。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舒建军瞄得很准,蒋家村的土质的确是一流的,砖瓦一出窑就在外面打响了牌子。加上李旭东暗中照应,县里的不少工程都到蒋家村来进砖瓦,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只是蒋家三兄弟因借着后面李旭东和舒建军的势,也太不把村里的百姓和乡政府放在眼里了,这激怒了周正泉,出现了今天这个局面。

  听完舒建国的叙述,周正泉半天没吱声。他早知道他面对的并不是身为普通村民的蒋家三兄弟,而是强大的权势和财势。一方面周正泉不愿屈服于这两股势力而对不起老百姓和自己的良心,另一方面又不想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毁了自己的前程。他想平时说的两难境地,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了。周正泉当然还不只为着自己那廉价的良心和前程着想,他还有一个顾虑,舒建军已经开始收购龙溪乡的木材,如果得罪了他,那今年龙溪乡的特产税就是一句空话了。想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