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传-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商务印书馆因受五卅运动影响,工人力量日愈壮大,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于6月21日借虬江路广午台成立了工会。从此,商务印书馆有了自己的工会组织。
党派徐梅坤在罢工委员会内组织临时党团,实际领导罢工斗争,茅盾亦是临时党团负责人之一。因为当时商务印书馆的党的组织由茅盾和杨贤江负责。稍后,商务当局有裁减职员之议,被职工所知,8月20号,茅盾、廖陈云(即陈云同志)等在天通庵路德兴里三民学校内秘密召开商务印书馆三所一处(即印刷所、编译所、发行所、总务处)约40名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商量罢工事宜,并要求加薪。工人的要求被商务当局侦知,于21号发出布告,叹了一番苦经,要求公司同仁同舟共济。当天晚上,茅盾等避开军警于扰,深夜易地,在上海大学附中开会,有168人到会,由廖陈云同志主持。直至22日凌晨结束,决议罢工,提出复工条件十二项,职工工会章程草案,罢工宣言等。并推选15人为临时委员,廖陈云为委员长。天亮以后商务印书馆的罢工序幕,由发行所拉开,紧接着商务印书馆全体工人都纷纷响应,商务印书馆当局惊慌不已。8月24日,商务印书馆三所一处的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修改复工条件,茅盾综合大家意见,亲自起草供正式谈判用的复工条件。25日又召开会议,决议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定为13人,茅盾为其中之一,并决定由茅盾负责罢工总撰稿和对外发布消息的“新闻发言人”。
 
8月26日上午,商务印书馆劳资双方代表在总务处会客室谈判,正在激烈进行时,忽然一个自称淞沪镇守使派来的一个营长,带了几个卫兵闯进会议室,说是奉命来调解,此人神气活现,边说边走向上座,命资方代表、劳方代表各坐一边。
自己拿起放在桌上的文件,扫了一眼,大声对劳方代表说:
 
“你们不是要加工资么?我说可以,商务印书馆有的是钱。”说完,咳了一声,环视一下面面相觑的双方代表又说:“你们工人又说要成立工会么?哼!
 
那不成,联帅命令取缔一切工会,几千人罢工,地方治安就不能维持了,限你们双方今天即签字复工!“此人的举动,大家都怔住了,面面相觑,没有作声。这个一脸横肉的营长一见劳资双方不吱声,勃然大怒,桌子一拍,吼道:”明天我派兵来,一定要复工!“说完,起身朝外走去。这时,商务印书馆资方代表王云五突然快步上前,拽住那个营长的衣角,噗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请营长息怒,宽限一二天,我们自己解决,千万不要派兵来。“
 
说完声泪俱下。营长愠色依然,不为所动,一甩手,扬长而去。跪地痛哭的王云五转身对大家说:“我们双方都让步一点,免得外边人来干涉。”
 
于是,大家在惊疑中散会,谈判又陷入僵局。直到27日,商务印书馆当局鉴于开学在即,再拖下去损失巨大,只得让步。晚上九时,茅盾等13名罢工中央执委和资方代表高翰卿、张元济、王云五、鲍咸昌、高梦旦、王显华等在协议上签字。
 
8月28日上午,商务全体职工大会于东方图书馆的广场上举行,王景云任主席,茅盾代表罢工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了谈判经过,解释协议内容,指出复工条件之主要项目如增加工资,承认工会有代表工人之权,改良待遇,优待女工等。茅盾报告完毕,受到商务全体工友的热烈欢呼!商务印书馆的罢工胜利,又推动了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罢工胜利之后,茅盾又投入文学和正常的政治活动中去了。
 
此时,国民党右派在孙中山逝世后,活动猖狂,1925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开会,在孙先生墓前,公然反对孙先生的三大政策。会后夺取了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作为他们在上海的总部。公开宣布开除已经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
恽代英等人是第一批被开除者,茅盾是第二批被开除者。中共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指令恽代英和茅盾筹备两党合作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12月,上海特别市党部成立,恽代英为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长,茅盾为宣传部长,张廷灏力青年部长。
 
正当国民党右派势力猖狂进攻时,帝国主义仍对中国工人罢工耿耿于怀,举起了屠刀,11月29日,五卅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曾任上海总工会代理委员长的刘华被密探逮捕,并于次日引渡到军阀孙传芳处。12月17日,刘华被军阀秘密杀害。这一事件在英文《大陆报》上披露后,立刻引起广大爱国人士的极大愤慨!上海的许多文化人纷纷签名,要求保障人权,制止军阀勾结帝国主义者破坏国法。茅盾、丁晓先、叶圣陶、郭沫若、陶希圣、樊仲云、郑振铎、丰子恺、徐调孚、胡仲持、李石岑、周建人、王伯祥、蒋光赤等44人签署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权保障宣言》,发表在1924年1月13日的《民国日报》上,抗议军阀杀害刘华。不久,茅盾又和恽代英、张闻天、沈泽民、郭沫若等联名于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济难会,这个济难会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群众性救济组织,主要目的是营救五卅运动后被中外反动派逮捕的革命者,救济其家属。因该组织公开是群众性的,所以成员来自各个方面。
 
在五卅洪流中,茅盾的政治才能得到一次展现,其政治热情得到一次强化,茅盾觉得少年时代那种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在为共产主义奋斗中,寻到了一种途径。 

 








 
 
第八章大革命风暴 
 
1925年10月的一天,茅盾的胞弟沈泽民夫妇来到茅盾家里。茅盾母亲见小儿子、儿媳难得一起来茅盾家,十分高兴,表示今天一定要弄些好吃的菜来招待。
沈泽民不见哥嫂,见母亲带着侄女侄儿在家里,便用乌镇话问道:
 
“妈妈,阿哥阿嫂呢?”
 
“还没有回来,你们先坐一会儿,帮我看看小孩,我去买点菜。”茅盾母亲说。
 
“妈妈,不要去买菜了,有什么随便吃点就行了。”梳着短发,一张圆脸,一笑有两个酒窝的张琴秋忙拉住婆婆。
 
“也好,估计德沚回来会带些菜来的。你们也好长时间没有来了,最近忙些什么?”茅盾母亲端详着小儿子、儿媳,问道。
 
“妈妈,最近,我和琴秋要出去,估计时间不会太短,今天来,也是来告诉妈妈,也和哥哥嫂嫂告个别,以后可能在几年时间里,只能写信了。”
 
沈泽民沉吟俄顷,对母亲说明了今天的来意。
 
“去那里?”茅盾母亲敛起脸上的笑容,问道。
 
“去苏联。”沈泽民笑笑道:“党内已经作了安排,要求我们两人等通知,去那边主要是进中山大学读书,同时研究他们的革命经验。”
 
“琴秋也去吗?”茅盾母亲一听去苏联,心里放下心来,同时担心小儿媳怎么办?“是,我也和德济一道去。不过,什么时候可以动身,现在还不知道。”张琴秋也笑吟吟地对婆婆说。心里漾起一股幸福感。
 
“也好。一起去,可以有个照顾,去那边,增长些见识,还是大有用处的。”
茅盾母亲鼓励儿子儿媳去苏联。
 
正说着,茅盾夫人孔德沚提着篮,背着包回来了,她此时正在一所中学工作,下班回家时,顺便买些蔬菜回来,今天还买了一条鱼来。见沈泽民、张琴秋在,十分兴奋地说:“阿二,琴秋,你们什么时候来的?”说完,菜篮刚放下,又立刻被琴秋拎进厨房去。茅盾母亲立刻起身,对琴秋说:“你和你阿嫂说话去,这里的事,我来做,今天烧几个乌镇菜给你们吃。”
 
张琴秋退出来。对德沚说:“阿嫂,家里人多事多,还要在外边做事,忙累了吧?”
 
“还好,你知道,我憋在家里,反而要生病,不如去外边干事。”孔德沚快人快语,妯娌间关系也非常好。
 
这时,茅盾从外边回来了,见沈泽民夫妇在,也非常高兴。大家吃过饭后谈些家乡事、家里事,沈泽民见没有外人在,便压低声音对茅盾夫妇说:

“阿哥阿嫂,我和琴秋最近已被决定派去苏联学习,现在已经在待命,什么时候动身还不知道,因此,今天是来向你们辞行的,以后恐怕只有写信来联系了。”
停了一会儿,又说“今后妈妈全靠你们照顾了,阿嫂又要工作又要管家,也够辛苦的。所以你们也要保重啊。”
 
茅盾一听,心里一怔,但心想去苏联那个光明的地方,也还是好的,因而听完沈泽民的话,便说:“阿二,琴秋,从中国现在的情况看,党派你们去,是对的,去那边可以学习那边的革命经验,学习建设经验,回来指导中国的革命。现在我观察,中国革命缺少的是人才。”茅盾为弟弟、弟媳去苏联而高兴。“到那边,你们两个的英语都很好,对学俄语也有好处的。不过,去苏联太远,不比阿二去日本,说回来就回来了,以后只有多写信,好让妈妈和我们放心。”
 
1925年10月28日,沈泽民夫妇先后坐船经海参崴,取道西伯利亚,直奔莫斯科。同去的有蒋经国、乌兰夫、张闻天、王稼祥等。在赴苏途中,沈泽民给兄嫂写来“莫斯科通讯”,告诉沿途境况,以慰兄嫂挂念。
 
12月底,北风伴着雪花飘飘洒洒地落在江南。不多时,东方大都市上海一片银装素裹。雪停了,清冽的寒风把上海的家家户户都关得严严实实,大人们搓着手、跺着脚,在屋里运动着暖和着。这时候。茅盾踏雪秘密出席上海市党员大会,这次大会除了报告形势外,主要是要为选举出席广州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会上,热烈的气氛与室外寒冷的天气,形成两个世界。会上,茅盾、恽代英、张廷灏、吴开先等5人被选为出席广州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会后,茅盾他们买了1月7日去广州的船票,订了个官舱,这艘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