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的,这就是多宇宙。实际有你存在的宇宙,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有你中了大奖的宇宙,也有你没中大奖的宇宙;有你已经老了的宇宙,有你还是婴儿的宇宙;有希特勒战败的宇宙,有盟军战败的宇宙,还有希特勒压根就没出生的宇宙,甚至还有刚刚爆炸形成的宇宙……很多个宇宙。”

我:“很多?有多少个?”

他:“我不知道,虽然我所在那个宇宙的地球科技比你们发达很多,但是我们那里的科学家们至今还是不知道有多少个宇宙。总之,很多。”

量子物理教授:“他说的那些在量子物理界目前还是个争论的话题,而且我们对多宇宙的说法是:宇宙在不停的分裂,有无数个可能。但是他告诉我宇宙不会分裂,就是N个,已经存在了。”

我:“同时存在?”

量子物理教授:“没有时间概念,只能从某个一宇宙的角度看:那个时间上稍早一些,这个时间上稍微晚一些,还有差不多的……”

我转向他:“是这样吗?”

他:“比这个还复杂,在你说的同时概念里,有下一秒你眨眼的,还有下一秒你舔嘴唇的。”

我忍不住眨了眼又舔了一下嘴唇。

我:“原来是这样……你是说在你们那里能确认多宇宙的存在吗?”

他:“是的,否则我也来不了这个宇宙。”


我:“……对了你刚才说你们的科技比这个宇宙的地球发达很多?能例举一下吗?”

他:“嗯……我留意了一下,最明显的就是你们还用喷气机,我们已经开始有反重力运输工具了。”

我:“……好吧,很先进很科幻,怎么做到的?如果你生活的世界是那样的,你应该知道。”

他:“自从发现了引力粒子后就能做到了,用反重力器。”

我:“那你可以做出来一个给我看吗?”

他象看一个白痴似得看着我:“你回到明朝跟他们说有冰箱存在,然后就做一个给他们?我不是机械或者物理应用学家,我怎么知道那东西怎么做?你们的这个地球有喷气飞机,你知道那是涡轮增压的原理,但是你做一个我看看?”

我:“呃……好像是……那你们那些科技先进的东西,你能做个什么给我看呢?”

他被我问的有点儿不耐烦:“我再说一遍:我不是那些机械电子专家,也不是相关技工,我做不了那东西给你,我倒是可以叠个纸飞机给你——如果你真想要的话。”

我不甘心的回头看了看量子物理教授,他点了点头:“他说的没错。”

我:“好吧,那么既然你是别的宇宙来的,你总该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吧?别说你一觉睡醒就过来了。”

他无视我的讥讽:“通过惠勒泡沫。”

我:“毁了什么泡沫?没明白。”

量子物理教授:“他说的是量子泡沫,不是毁了,是惠勒【注①】。你们的地球也有惠勒吗?”后半句是问他。

他:“有,我们宇宙的地球和你们宇宙的地球,除了科技上发达一些,基本差不多。反重力器也是才有没多久的,至于多宇宙穿梭是政府行为。”

我有点儿晕眩,事实上我觉得如果是一个科幻发烧友坐在这里都会比我明白的多。这些年我面对过很多种看似完善的世界观。有依托神学或者宗教的,有建立在数学上的,还有其他学科的,当然也有凭空胡说的。但是我最讨厌建立在物理基础上的——如果精神病医师面对的大多数患者都是这类型的话,我猜物理系毕业生们会在就业问题上很滋润——或者,在精神科增设必修课,猜猜看会增设什么科目?

我打断他们俩:“不好意思,麻烦你们谁能解释下那个泡沫是怎么回事儿?”

量子物理教授:“惠勒泡沫,也就是量子泡沫,那是一个形容的说法而不是真的泡沫。在宇宙形成后,整个宇宙在扩散,宇宙中不是绝度同质的,是不规则分布的。宇宙中星系就是不规则分布的,这个知道吧?实际上我们已经证实了【注②】在非常非常小的维度上——不是纬度,而是四维时空的维……在很微小的维度上,时空也是不规则的,是混乱状态,就像一堆泡沫一样杂乱无章,比原子微粒还小。有些量子泡沫会有虫洞。因为量子泡沫这个词是物理学家约翰。阿齐博尔德。惠勒创造的,所以也管那个叫惠勒泡沫。”

我痛苦的理解着那个泡沫的存在。

我:“是个微缩的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可以这么理解。或者从哲学角度理解:微观其实就是宏观的缩影。”

我:“好吧,我懂了。”我转向他:“你的意思是说,你从那个比原子还小的泡沫里找洞钻过来了是吧?”

他笑了:“不是钻,而是传输。”

我:“你是学什么的?在你那个宇宙的地球……有大学吧?”

他:“我是学人文的。”

我:“你们的政府为什么不派士兵或者物理学家过来,而派人文学家过来呢?”

他看着我不说话。

我叹了口气:“好吧,我明白,你的工作是观察汇报……”我的确有点儿胡搅蛮缠。

他笑了下:“那就好。”

我:“好了,也就是说,你也不知道怎么传输过来了对吧?因为你不是技术人员,你不是……”

他打断我的话:“我知道怎么传输。”

我和量子物理教授飞快的对看了一眼。

我们几乎同时问:“怎么做到的?”

他:“数据压缩。”

量子物理教授:“你能说的详细点儿吗?”

他:“是把我的个人信息全部转变成数据后,通过电子实现在这个宇宙重塑。”

我:“怎么回事儿?你是说把你转变成数据了?”

他:“对,我的一切信息数据。”

我:“我不懂。”

他:“嗯……举个例,这么说吧:一个外星人偶然来到了地球,觉得地球很有意思,想带资料回去。但是因为是偶然来的,自己的飞船不够大,不可能放下很多样本。于是外星人找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觉得这个很好,准备带回去。但是发现那还不行,因为那一套太多了,还是太重了。外星人就把字母全部用数字代替,于是外星人得到了一串长长的数字,通过飞船的计算机全部按照百科全书顺序排列好后准备带走,但是外星人又发现飞船上的计算机还要存储很多画面和视频,那串大英百科全书数字太长了,占了很多硬盘空间——我们假设外星技术也需要硬盘。那怎么办呢?外星人就测量了自己飞船精确的长度后,把飞船假设为1。又把那串长长的‘大英百科数字’按照小数点后的模式,参照飞船长度,在飞船外壳上某处刻了很小的一个点。于是外星人回去了,他只刻了一个点,却带走了大英百科全书。回去只要测量出飞船的长度,再找到那个点在飞船上的位置……”

我:“我明白了,那个点所在的位置精确到小数点后很多位,就是那串大英百科数据,对吧?”

他:“是这样。”

我:“这个很有意思……但是跟压缩你有什么关系?”

他:“把我的信息压缩成数据,按照脑波的信号用电子排列。这样我就成了一串长长的电子讯号,电子可以通过惠勒泡沫来到这个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不对,讲不通。你现在的存在是肉体,不是讯号。这边宇宙怎么再造你肉体呢?”

他:“嗯,现在我们的技术没有那么好,所以只能找有我存在的其他宇宙,把我的电子讯号传输到这个宇宙的我的大脑中,这样实际意识也是我了。”

我:“附体嘛……”

他:“可以这么说。”

量子物理教授:“那你怎么回去呢?”

他:“大脑本身就可以释放电讯号的,虽然很弱。利用这点,在每次传输都附加标准回传信息……我的脑波讯号,开头部分是定位讯号,结尾部分是回传讯号。到了回传讯号的定时后,定期在这个宇宙的替身大脑释放一个信息,刺激一下大脑,然后这个大脑就会释放我特征的电讯号回去。那边负责捕捉接收。这样就可以了。”

我努力听明白了:“也就是说那边你的肉体还存在,你存在于两个宇宙……呃,一个宇宙的你,存在于两个宇宙,是吧?”

他:“就是这样。”

我:“精神跨宇宙旅行啊……可行吗?”我侧身对着量子物理教授。

看量子物理教授表情是在仔细想:“目前看理论上完全没问题……不过我的确没听说过……”

我转回头:“但是你为什么找到他呢?”我指的是量子物理教授。

他:“我想询问一下这个宇宙地球的量子物理程度的,我希望能想个办法帮助我。”

量子物理教授:“他两天前就该回去了,但是那边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他:“是的,我回不去了。”

注1: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生于1911年7月9日,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和物理学教育家。惠勒生前是美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和文理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1937惠勒提出了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概念。1939提出重了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惠勒在广义相对论大体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的时期,把它引进物理学。1965年获得爱因斯坦奖。1969年惠勒首先使用“黑洞”一词,从此传播世界。1968获原子能委员会恩利克•;费米奖,1982年获玻尔国际金质奖章。1983年他提出了参与宇宙观点。1993年获Matteucci Medal。2008年4月13日,因患肺炎医治无效,在新泽西的家中逝世,享年97岁。

注2:参见第三篇《四维虫子》注③。

第二十五篇《迷失的旅行者——中篇:压缩问题》

傍晚的时候,那位 “时空旅行者”暂时走了,我没走,住在朋友家了。

我:“你觉得他是精神病吗?”

朋友有点急了:“你问我?我找你来就是问你这个的啊!!”

我:“你先别激动……因为我对你们说的那些宇宙啊,什么泡沫啊,不是很明白,所以我没法做判断。你先告诉我他说的那些是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