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勋说宋词-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臻暗囊桓鲆墓蹋蛭淌飧费粜薅妓闶窃谖难隙运臻⑸冉洗笥跋斓娜宋铩

    我们先来看晏殊的《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踏莎行》)

    我想大家可以特别注意“炉香静逐游丝转”这样的句子,我们前面曾经提到,宋代在开始有一个静下来的心情以后,它会去静观一个在唐代不太容易看到的事物。香炉里放一点檀香末或者沉香末,然后香炉上面的孔会冒出细细的烟出来,这就是“炉香”。炉香“静逐”,是说因为非常安静,没有风在吹,所以烟在慢慢慢慢地绕,变成一道游丝在转。这个场面,这个过程,很可能是诗人坐在书房里面对着香炉观察到的。

    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印证,唐代的很多东西是在描述大的景象,或者是生命里面必须有目的性的一个事件,可是到宋代以后,因为政治的安定,或者经济上的繁荣,会使它可以很安静地去看一些几乎是无谓的小事件。我现在用“无谓”这两个字,是说我们会发现这一句“炉香静逐游丝转”,好像是一个没有目的性的描述。因为它在人生整个的意义上,不代表任何东西,好像是无谓或者无聊。可是所有的无谓和无聊,在生命里面又占据了蛮重要的时间。我们生命当中并不是每分每秒都具有生命的重大意义,有些时候是属于静下来的那个时刻,以及休闲的时刻。

    所以从“小径红稀”开始,描述一个诗人走在掉满了落花的小路上,然后在郊外游玩看到绿色的树,再进一步用“高台树色阴阴见”,去形容人在树底下对于树荫所构成的那个光影的层次。一直到“翠叶藏莺”,就是在翠绿色的叶子里面藏着春天的黄莺鸟在跳跃。我们在台北故宫一张宋代的画里可以看到,一道竹帘,外面有燕子飞过来,这就是“朱帘隔燕”。过去的文人有的时候在一个比较接近轩或者廊的地方读书,然后有很多的鸟会飞进来,他就会用竹帘挡住,让光线没有那么明亮,同时也让禽鸟或者昆虫不容易飞到这个空间来。可是这种隔帘的经验,变成了很特殊的一种生活空间里的美学形式,就是他在室内与室外的空间没有绝对的隔断,而变成一种通透的感觉,人可以跟自然之间有隔,可是这个隔又是可以连接的。

    所以到“炉香静逐游丝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在追求一个完全静下来的心境跟画面。这样一个描写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跟五代词最大的不同,就是所谓愁的东西稍微少了一点点,虽然它后面还是要讲到愁,可是不太像《花间词》里有那么多哀伤和惆怅的东西。它会描述生活里面的一些微不足道,过去在唐代不太会拿来作为创作题材的内容,会被刻意地拿来描述。

    这首词的结尾是:“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感觉,有时候你午睡,尤其是夏天午睡醒过来,然后有一种呆呆地看着院中斜阳的愿望。在那一刹那之间,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坐在那儿,可好像还有另一个你在看着自己。所谓“一场愁梦酒醒时”,是在喝酒睡着以后醒过来,不只是身体的苏醒,同时也是心灵上的苏醒,在这个苏醒状态里,看到斜阳在院落里面越来越深。所谓“深深院”,就是感觉斜阳在移动,时光在慢慢消逝。这种“斜阳却照深深院”的描述,跟《花间词》或者是南唐的诗句里面直接的感伤不太一样,它只是一种观察,比如说斜阳慢慢消失的感觉,而且他不用很重的句子,他用“深深院”,本来是照在他身上的阳光,慢慢在退后。

    宋词之美就在于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平静

    北宋词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它对意象的掌握,这个意象经常是一个非常平淡的意象,里面没有大事件,也不过就是愁、醒、梦这些小小的生活体验,然后再讲一些自己身边最具体的景象,像“炉香静逐游丝转”这样的东西。可是我很希望可以通过北宋像晏殊的词,找到我们生活中类似“炉香静逐游丝转”这样经验的诗句。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描绘自己生活里面最安静的空间和状态呢?如果不选择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大气魄,我们希望今天的创作保有宋词的某一种安静,那我们今天生活的安静又在哪里?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了解,我们一直在沿着“文学之美”这个话题谈下来,其实是希望找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之美将在哪里。如果它不是盛唐时代的那种豪迈,那它是不是能够有宋词的那种安静,还是好像两个都没有?那么两个都没有并不是说它们不可能有,而是说可能在摸索的过程当中。

    我们讲生活美学,是说生活里面升华出的一个特殊的景象,也许在饭后把牛奶倒进咖啡,然后拿着小调羹去搅,这样的场景可能就是一个现代诗的画面,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那个句子。我的意思是说这个牛奶跟咖啡在融合的场面,其实跟“炉香静逐游丝转”是同样的东西,如果我们觉得“炉香静逐游丝转”是非常小的一个事件,可是它可以入诗,那我们今天的诗句将要从哪里去寻找入诗的生活细节呢,我想这个部分其实是我们在读晏殊的词的时候要思考的。因为尽管晏殊做到了很大的官,而且影响到一代的文人,可是他的诗句当中,你会感觉到他没有像范仲淹的《渔家傲》那种很大气魄的东西,反而回到了平凡的生活本身。

    我们为大家选出来的晏殊的四首词,可能都非常平淡,完全是一般人会有的生活细节。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

    超越喜悦和悲伤,是宋词追求的境界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大概不过是讲一个失眠的经验吧,一个朋友离开以后,连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情感的机会都不多。“碧纱”,也就是淡绿色的纱垂下来,它跟珠帘非常类似,都是宋代生活里为了不让昆虫随便跑进来而设的,有一点像纱帐。台北故宫的宋代文物展当中,有一张画是描绘宋代文人生活的,可以看到他们怎么用屏风,用帘,用纱来作为生活空间。现代生活中我们的空间大概只有墙,可墙其实是一个蛮僵硬的空间,而帘、屏、纱是隔,它在生活空间里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关系。我们有时候到日本,会发现日本的居住空间里还常常用到屏、帘这种东西。可是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大概除了墙我们不知道有什么其他的隔断可能。

    纱跟帘绝对是非常可以入诗的东西。因为它是隔断,可是它又通透。我刚才说隔着帘跟纱的光线是非常特殊的,所以“碧纱秋月”是说人在室内,可是透过绿色的纱帐,他可以看到外面秋夜圆满的月亮,所以那个月光是透过纱跟他发生关系的。跟上一首词提到的那个“珠帘”,透过珠帘去看到燕子,其实都有一个视觉上很特殊的迷离效果。“梧桐夜雨”,一种夜晚雨水打在梧桐叶上发出的声音效果。“碧纱秋月”是一种光线,“梧桐夜雨”是一种听觉,他把视觉的经验跟听觉的经验组合成为诗的美学记忆,然后变成“几回无寐”。一个夜晚常常失眠的人,他才会看到碧纱秋月,听到梧桐夜雨,在孤独不眠的夜晚,他可以感受到某一种特殊的朦胧的月光,以及听觉上淅沥的雨声。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问,他这个时候感伤吗?可是恐怕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喜悦,就是某一个夜晚的月光被你看见了,你在失眠的夜晚,看到了户外的月光。其实我们刚才一直在谈,可能生命里面喜悦和感伤都在一起的时候,它会形成另外一个超越感伤和喜悦的心境,我觉得这种心境是比较接近宋词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我们在读“心长焰短”四个字的时候,也许很容易就错过了,它好像只是描写一个人在看蜡烛的情景,而这个蜡烛不过是在唐代曾被李商隐描述过的,那个“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蜡烛。可是到宋代的时候他对蜡烛的感觉是不同的,“心长焰短”,大家知道蜡烛当中有一个烛芯,这个烛芯还很长的时候,可是火焰已经越来越短了,因为蜡烛快要烧完了,所以“心长焰短”。张爱玲说她最喜欢这四个字,因为她觉得“心长焰短”是一个生命的状态,它不是在讲蜡烛,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已经燃烧得要到最后了,就是你内在的激情还那么多,可物质能够提供给你燃烧的可能性已经那么少了。所以我想这也是宋词有趣的地方,大概一个好的创作者,他才能真正体会到“心长焰短”这四个字,是这首词当中最重要的四个字。我们以为它只是描写蜡烛的一个境况,可事实上它把人生的某一个热情成为灰烬、将要结束的状况讲出来了。“向人垂泪”,当然这是在延续唐诗里面蜡炬流泪的意象。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介绍的晏殊的两首作品都很明显,没有大事件,没有大野心,都是在安静地描述生活周边的事物,无论红烛也好,燕子也好,秋月也好,夜雨也好,都是身边景象。大家也知道从宗教上面来讲,唐代的佛教追求菩萨的庄严跟华丽,可是到宋代的罗汉,就变成了非常平民性的东西,比如说济公这样的形象,他其实觉得修行原本就是生活里的一部分,他不会刻意地把自己提高到佛或菩萨的伟大。罗汉你不觉得他伟大,你觉得他亲切。你看到的十八罗汉、八百罗汉,他们都很可爱,他们都有一种夜市里面人的样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整个从宗教跟文学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