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声鹤唳-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当然喜欢她。”
“我是说,你觉得她当伴娘好不好?”
丹妮脸色微微地发红:“我不懂。”
“我是说她表哥的婚礼。他们是表兄妹,你知道的。”
“哪一个表哥?”丹妮已经猜到了,却故意发傻以掩盖内心的兴奋,同时对木兰投以不耐烦的一瞥。
“你猜不到?我们得考虑你们的婚事呀。”木兰终于含着玩弄、闪烁的笑容,把消息告诉她。
“婚事”一词对丹妮具有神奇的魔力,她仿佛乐呆了。喉咙因快乐而说不出话来,满脸感谢的神情。
“喔,曾太太——”她眼睛闪闪发光说。
“你还叫我曾太太?我马上要在博雅的婚礼上担任主婚人了。我故意让你惊喜一下。这些事应该背着新娘设计一番。但是我不想让你猜疑太久。”
“一切就这么简单?他太太还有一切事情?”
“正在安排,阿非在处理。你还不谢谢你姑姑?”
丹妮高兴得流下泪来:“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来谢你。”她说。
丹妮惦记着洪山的难民住所,第四天回去了。到木兰家小住使她恢复不少精神,但是她一回来,马上感受到荒凉寒意的气息。屋子跟以前一样。老彭和苹苹就这样走了。老彭什么时候回来,这个地方又有什么结果呢?她感受到一种不如意,感受到老彭将要发生的不幸。她愈想到他的远行,愈相信是自己将他驱向自我放逐的境地。她不只是想念他而已。如今他不在,他伟大的性格在她眼中更加清楚。他单独在他住的地方喝醉了,过去的事不断地回到她心中,使她很不好受。也许他现在单独在某一间旅舍中受苦呢。她偶然踏入他房间,看到他的床铺和一捆衣服,心里对他充满柔情,也充满自责的情绪。博雅的电报和信件来时,她甚至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她对老彭的亏欠是不是就此完结,他也和她一样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静静地走开了。这种牺牲比他说要做她孩子的爸爸更令她深深感动。
她用心幻想着博雅回来时和她结婚的情景。她应该高兴,心里却没有这种感觉。不错,她要嫁给博雅;他年轻、英俊、富有,她会有一个和木兰一样舒服的家,她幻想着。但是她对博雅知道多少?他会替她设计衣服,带她出去让他的朋友看看,她便一辈子成为他取乐的人。她突然觉得讨厌。她曾经喜欢、在上海也曾和他分享的爱情现在已不能满足她了。那天晚上在舞厅的打击已留下永久的疮疤,使完全是感官的爱情令人生厌。她看到自己赤裸裸地在孽轮上旋转……
“你不是答应嫁给彭大叔吗?”玉梅说。
她想和玉梅谈谈,只是没告诉她木兰的打算。
“我们决定不结婚了。”
“怎么?你放弃了他?你放弃那个大好人!”
丹妮尽力安慰自己的良心。她去看苹苹的父亲,但是他们之间没有话可说,她想起苹苹的愿望,就开始教她弟弟乘法表,由八教起。“二乘八等于十六……”
但是仿佛听到苹苹的声音在耳旁,使得她再也无法教下去。姐姐已死,孩子不肯再学了。这不再是两个小孩子之间的游戏,却变成一种应付了事的教学课程。
半夜里丹妮有时会听到古老先生为失去爱女苹苹而偷偷哭泣,那种悲音在暗夜的小山上真是难以令人听进。她觉得这个地方实在叫人无法忍受。突然她体会出每次当老彭不在时,她就有烦恼。现在老彭若在这儿,这栋屋子又会愉快起来。
博雅由昆明寄来的第一封信和老彭由郑州的来信同一天收到。丹妮先拆老彭的信,这举动令她自己也大吃一惊。她读完两封信,一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由博雅前几封信来判断,她知道他会写什么:一大堆名称古怪的高山河流,各山峰的高度,壮丽的风景,几座巉岩,分水岭,急转弯,使她觉得冷冰冰的。博雅的信她无法有兴趣再看第二遍,老彭的信却一读再读。后者给她一种温暖、人情味十足的亲切感和参与感。他信中提到玉梅、大娘和苹苹——他还不知道她死了——并轻轻责备她冷落了月娥,那个无精打采,上过基督教中学的丑女孩。他几乎没谈到自己,只说他已由黄河北岸的地区往回走了。
她觉得很吃惊,从此她对月娥也产生了新的兴趣,只因为那是老彭的心愿。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她发现这个很少注意到的女孩也教了她不少东西。为了讨好月娥,她看了一点月娥的《圣经》。其中一段如下:
我命你们互爱,如我爱你们。
为友舍命,人间大爱莫过于斯。
这句话又使她想到老彭,“爱”这个名词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产生了新的意义。
战争的狂热卷席了整个汉口。三月二十八日到四月七日,难以相信的大喜讯一天天由前线传来。国军和日军对垒,第一次凭较优的战略而击败他们。
预期的四月进攻结果出人意料之外,满城都被困住,剿敌的消息已兴奋到最高点。三月二十四日台儿庄附近的平原开始一场大战,连续打了两周。这是上海之役以来最猛烈的战斗。敌人派出了十万精兵,包括山东调来的第五师和第十师在内,由北面分三路向铁路交会点徐州推进。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风声鹤唳》拾玖(3)
东面来的左翼军十五日在临沂被张将军和汤将军击败,奠定了后来胜利的基础。两股主力军由津浦铁路南下。铁路到徐州之前,有一个向东弯的环形,很像英文字母“h”,两个底点落在东西行的陇海铁路上。“h”的直线代表津浦铁路,徐州就在最底点。弯弯的一笔向东勾,向大运河北岸的台儿庄弯去,运河横过“h”的两根长脚。津浦铁路西面有三个大湖,沿着整条直线分布。有一批敌军由直线下来,抵达韩庄,也在大运河北面。这里的地形渐渐高起,敌人不打算过运河。中央的主力军由临城向东打,顺着那一弯曲线南下,打算占领台儿庄。这种战略在技术上来说是相当高明的,因为台儿庄附近的平原可以轻易包围到徐州。控制这儿不但切断了国军的右翼,也使敌人的左翼能和大军会合。
但是战略家订了计划,打仗的却是军人,国军让敌人的中央主力深入台儿庄的东北郊和东郊。三月二十八日敌人到了城门下,双方在城里打了一周的巷战,东郊和东北郊几次易手。国军一再被逼回运河南岸,后来再重新渡河,夺回外围的村庄。但是主力军在汤恩伯将军领导下,奋勇抵抗敌人最猛烈的攻击,国军右翼和左翼则静静采取围攻的方式。左翼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渡过运河和西面的湖泊,沿着许多要站切断津浦铁路和桥梁,由泰安一路破坏了六十里。军方要三百人组织敢死队,却有八百人志愿前去,他们用手榴弹攻打台儿庄以北的獐头山,切断敌人的补给,把他们围在北面的峰县。三十日包抄已接近完成,敌人发现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食物和弹药都渐渐用光了。可怕的战斗已使敌军死伤一万五千人,达到全团兵力的四分之三。东西援军不顾一切赶来援助,由后方威胁台儿庄以北兰陵的国军。但是国军右翼在张自忠将军领导下猛追这支敌军,四月三日迅速出击,在兰陵将敌军消灭,解除了这一大祸根。
外面的包抄现已完成。四月五日国军第三度反攻,敌人已陷入密密的难以逃脱的死亡困境。只有几百人尚守住城市北角,弹药也快用光了。这时国军不断向城外几里的南罗、柳家湖和张楼围进。六日晚间,几百个余兵毫无纪律地反抗,却在水面的村庄被剿灭了。七日早晨敌军向北逃。参加此场战争的两万日军,活着逃出去的不到三千人,他们匆匆逃走,没有时间处理死人,也没带走受伤的兵。
日复一日敌军战败,死伤惨重,军队被围以及台儿庄附近城镇收复的消息造成了一连串期望的高潮。等敌军鼠蹿逃走的消息传来,汉口顿时变成喜气洋洋的城市。我军宣布这是第一次大赢日本,完全实现计划。
四月七日,武昌闹哄哄的。天一亮炮竹就响亮无比。七点半段小姐发狂似的跑到难民屋,带来她昨晚由收音机听来的消息。秋蝴陪丹妮过夜,老老少少都为这消息兴奋不已。男孩们拿一个汽油桶,一面敲一面跑下山坡。山谷中传来锣鼓和炮竹的声音。九点左右,炮竹声变成连续不断的音符。除了鞭炮,还有在地上爆炸然后冲入天空的“冲天炮”。
“到汉口去!”三个女孩子大叫说。
“我要喝得烂醉。”秋蝴宣称。
真的,全体难民都想下山,加入城中度假的人潮中。假是自己放的。没有学生上课,职员不上班。好多好多的人潮挤满街道,涌到广场中。男孩子们敲竹块、水壶、锣钹、铜桌面和一切能发出响声的东西。一切都是没有组织的,自动自发,喧闹、不整齐而且感情用事,不过本来就该如此嘛。
段雯穿着工装裤来了,丹妮和秋蝴也觉得该穿工装裤,行动比较方便。丹妮在头上扎了一条鲜红的头巾,三个人下山过河,走在街上,勾肩搭背往前走。
蒋介石对所有国军官兵、政党人员、各省市地方政府,以及全中国人民发表了庄严的声明:
各战区司令长官,各省市党部,各省市政府,各报馆并转全体将士全国同胞公鉴:
军兴以来,失地数省,国府播迁。将士牺牲之烈,同胞受祸之重,创巨痛深,至惨至酷。溯往思来,只有悚惕。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前方将士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不过聊慰八月来全国之期望,消弭我民族所受之忧患与痛苦,不足以言庆祝。来日方长,艰难未已。凡我全体同胞与全体袍泽,处此时机,更应力戒矜夸,时加警惕。惟能闻胜而不骄,始能遇挫而不馁。务当兢兢业业,再接再厉,从战局之久远上着眼,坚毅沉着,竭尽责任,忍辱耐苦,奋斗到底,以完成抗战之使命,求得最后之胜利,幸体此旨,共相黾勉为盼。
蒋中正
尽管蒋氏发表这段文告,庆祝还照常举行。
午饭后三个女孩子来看木兰,她对她们的来访和她们无羁的喧闹感到吃惊。丹妮身穿工装裤,白白的笑脸在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