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孝经智慧-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解读自己的孝心孝行。
  二,《二十四孝》中有“孝治”义理的回应,比如虞舜、汉文帝等孝行的故事。这些即是解读《孝经》“孝治章”的案例,表明“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三,《二十四孝》中有关居家时怎样“孝敬”亲人,在“孝养”方面怎样尽心竭力,在亲人病时又怎样恪尽孝心。这些故事,回应了《孝经》中“纪孝行章”的义理。
  四,《二十四孝》有很多是描述孝子在丧亲情况下尽孝的故事,这回应了《孝经》中的“丧亲章”的义理。
  五,《二十四孝》的故事反复出现孝子、孝行所产生的“感应”,将孝神秘化,至孝“则通于神明”,于是也产生了神秘的心灵感应、天人感应、神明感应。这些理念的源头就可以追溯到《孝经》中的“感应章”。
  六,《二十四孝》还讲述了一些因为行孝道而最后做官,“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的故事,回应了《孝经》中的“广扬名章”的义理。
  历史上的《孝子传》、《列女传》、《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图》等等,多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有的还配上图画。这种图文并茂的小册子,为百姓所喜欢,流传得很广,也很久远。《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图》就是其中的典型,从实质上来说,它们就是对《孝经》经义的民间解读本。它们选用不同孝子、孝女的故事作为案例,用案例来解读《孝经》。如果作一比拟,那么《孝经》是孝道的理论性的经典,而在民间影响深远的一种通俗版、案例版的解读本,便是《二十四孝》了。
  《二十四孝》形成以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除了文字形式,配有图画,又配有诗,还刻有许多的石刻。元代已经有王克孝作《二十四孝图》,后来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坊间还继出《后二十四孝图》、《女二十四孝》。清代道光时高月波作《二十四孝别录》,吕默庵合刻题为《前后孝行录》。同治、光绪之间,俞诚甫增广为《百孝图》,胡虎臣又增广为《二百四十孝》。咸丰年间,还有人将《二十四孝图》改编为说唱材料《二十四孝鼓词》,在民间演唱。(参见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
  关于《二十四孝》石刻,有关材料介绍,河南省社旗县二十四孝石刻、陕西潼关二十四孝石刻、黑龙江绥化二十四孝石刻、湖北孝感二十四孝石刻等,都是其中的著名者。有的还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二十四孝石刻图,有的以人物为主体,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栩栩如生,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解放以后,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沉寂以后,新时期里《二十四孝》的读物、绘画、石刻又重新回到百姓的生活中来了,甚至还印刷在邮票上广为流传。《二十四孝》为什么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和生命力?为什么21世纪的人还会喜欢这类内容及这种喜闻乐见的教化形式?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接下来,我们将一一解读《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看看其中究竟讲了些什么内容,这些故事还能打动高科技、高节奏、高智商、高眼界时代的现代人的心肠吗?
  

虞舜:孝感动天(1)
《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便是《孝感动天》:
  [虞]舜,姓姚,名重华。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陶于河滨,器不苦窳,渔于雷泽,烈风雷雨弗迷。虽竭力尽瘁,而无怨怼之心。尧闻之,使总百揆,事以九男,妻以二女。相尧二十有八载,帝遂让以位焉。
  队队耕田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评说】
  虞舜,即是舜,姓姚,一说为妫()姓,有虞氏,名重华。相传尧年老选择继承人时,“四岳”即四方的部落首领推举了舜。尧对舜经过三年的严格考察,然后命他摄政。舜巡行四方,消灭了鲧、共工、兜与三苗。摄政八年而尧去世,舜继位,后来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继承人。
  传说,舜的生母早亡,父亲是一个瞎子,娶了后妻后厌弃前妻生的舜。“瞽”(),瞎眼。“瞍”(),眼睛中没有瞳仁。舜生性至孝,即是行孝臻于至极。他的父亲很顽劣,用一个“顽”字来描写其性格实在妙得很。《说文》:“顽,()头也。”“顽”,就是难劈开的囫囵木头疙瘩。诸位可以想象到其父的顽固、固执、愚蠢、不开窍的那种样子。
  他的后母很嚣,“嚣”也一字传神,《说文》:“嚣,声也。气出头上。”《段注》:“声出而气随之。”诸位也可以想象到,其后母那种撒泼、刁蛮、无理取闹的喧嚣的样子。
  他的弟弟是后母生的,叫象,性情很傲,《说文》:“傲,倨也。”此一“傲”字也把其弟的傲慢不逊、趾高气扬的神情表露无遗。
  舜就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过着日子,其父母以及其弟都不善待他,甚至要谋害他。《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
  《史记》记录传说的两件事就可以看到舜生活的艰难、险恶与至孝。当舜被四岳推举出来后,尧还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并赐给舜仓库、牛羊和许多财物。但是,舜之父母及弟还想陷害舜。
  一次,瞽叟又想杀害舜,就让舜爬上高处去涂抹仓廪。瞽叟就在下面纵火焚烧仓廪,希望就此烧死自己的儿子。但是舜很机警,用两个斗笠护卫自己,且像鸟一样张开翅膀轻轻跳下,又逃离了火境,没有被烧死。
  后来,瞽叟又想杀害舜,让舜去挖井。舜有防备之心,因此顺便挖了一个暗道,可以从旁边的井口出去。舜挖井越来越深,瞽叟就和象一起倒土来填井,想以此来活埋了舜。但是,舜又机警地从暗道逃出,脱离了险境。
  瞽叟与象很高兴,认为舜死定了,因此象说:“最先出这个主意的是我。”于是接下去的分家中,象要求分得舜的那张琴和两个老婆,即尧的两个女儿。他就住进了舜居住的地方,还操着那张琴。
  没有想到,舜突然回来了。象惊愕不已,装模作样地说:“我正思念您舜,好不忧愁!”舜却说:“然,尔其庶矣!”是的,你与我兄弟之间的友悌情谊可以说很深厚了!
  《史记》:“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舜达到了“至孝”的境界,那种胸怀的描写很感人,当然也感动了尧,这也是选他为接班人的一个重要依据。

虞舜:孝感动天(2)
这种“至孝”,又成就了一种天地之间的孝的“感应”,出现了诸多动人的情景。因为舜的“至孝”,竟然获得大象与鸟类对孝行的感应,于是在历山耕耘时,大象来帮助他耕地,鸟儿帮助他耘田播种,孝行的感应竟然能达到如此地步。
  历山在哪里?众说纷纭。史称禹舜建都于蒲坂,也即是在今天永济市南。历山是山名,也称首雷山,就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但是也有传说是山东济南之南,即今天千佛山一带。还有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份都有历山,大都附会为舜耕作的遗址。
  舜在黄河边制作陶器,制造的器物质量都很好。文中的“苦窳()”是指粗劣不合格的意思,“不苦窳”就是质量好。他到雷泽打鱼,虽遇到烈风雷雨也不会迷失方向。“雷泽”,是古泽名,又名雷水,在今永济市南,或说即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
  舜对父母至孝,“虽竭力尽瘁,而无怨怼之心”。这就是竭尽心力与劳苦,“瘁”就是劳苦的意思;然而没有怨恨之心,“怼”(),怨恨的意思。帝尧听闻到舜的至孝,“使总百揆”,使他总管国家大事。“揆”(),就是管理的意思。帝尧还让九个儿子侍奉他,并将女儿嫁给他;传说中的娥皇、女英,就是尧的两个女儿。帝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传说他曾经设立官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在位九十八年。
  舜为帝以后,依然尽孝,载着天子的旗帜去看望自己的亲人瞽叟,尽儿子的孝,并且还封自己的弟弟象为诸侯。此可见地位变了,却不记前怨,不念旧恶,依然竭尽孝悌之道。舜在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逝世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就是所说的零陵。这山就在今天湖南宁远县南。
  《二十四孝》开始第一篇安排虞舜的故事,很有深意:一从时代上来说,具有久远性,虞舜是“三皇五帝”时代的人物;“五帝”一说,便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二是从人物的地位上说,具有权威性。三是从影响来说,具有广泛性。四是综合起来说,最有典范性。
  再从《孝经》这一角度看,回应了《开宗明义章第一》里孔子所说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舜,就是这样的先王,有“至孝”的“至德要道”,也成了帝王们的一个典范。当然这故事也回应了《感应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从现代的角度去看,舍去故事中古人原始思维的一些东西,而抽取其合理的内核,则有三点可说:一,在种种不和睦的家庭中怎样去行孝?那便是学会忍受、克制、宽容,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家人。二,孝绝不是“愚孝”,舜的种种逃生的机警与智慧,就是“至孝”中的聪明之孝,而不是愚蠢之孝。三,古代选拔人才时,孝行也是一个必要的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