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武侠之黄粱梦-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蓉道:“听见什么?”

    吕文德道:“有……有金兵前来偷袭,须得防备,须得防备。”

    黄蓉怒道:“是蒙古兵,不是金兵!”

    吕文德吓了一跳,道:“蒙古兵?那不会的,那不会的。蒙古与咱们丞相连盟攻金,决无他意。”

    黄蓉嗔道:“我说蒙古兵就是蒙古兵。”

    吕文德连连点头,道:“姑娘说是蒙古兵,就是蒙古兵。”

    郭靖道:“满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全系大人之手。襄阳是南朝屏障,大人务须在意。”

    吕文德道:“不错,不错,老兄说的一点儿也不错。老兄快请罢。”

    几人叹了口气,越墙而出,但听身后众人大叫:“捉刺客啊!捉刺客啊!”乱成一片。

    柯镇恶刚杖驻地,怒声道:“哼,该死的狗官!”当下就要进去杀了他,边上朱聪急忙拦住道:“大哥稍安勿躁,还需他布防置兵抵御外敌。”

    柯镇恶哼了一声这才离去。

    众人又候了两日,见城中毫无动静。郭靖道:“这安抚使可恶!不如依岳父之言,先去杀了他,再定良策。”

    黄蓉道:“敌军数日之内必至。这狗官杀了自不足惜,只是城中必然大乱,军无统帅,难以御敌。”

    郭靖皱眉道:“果真如此,这可怎生是好?”

    黄蓉沈吟道:“左传上载得有个故事,叫做‘弦高犒师’,咱们或可学上一学。”

    郭靖喜道:“蓉儿,读书真是妙用不尽。那是什么故事,你快说给我听。咱们能学吗?”

    他的话音刚落,边上的朱聪拍掌道:“妙啊!”

    黄蓉笑嘻嘻的道:“学是能学,就是须借你身子一用。”

    郭靖闻言一怔,道:“什么?”

    黄蓉笑了一阵,方道:“好,我说那故事给你听。春秋时候,郑国有一个商人,叫做弦高,他在外经商,路上遇到秦国大军,竟是来偷袭郑国的。那时郑国全没防备,只怕秦兵一到,就得亡国。弦高虽是商人,却很爱国,当下心生一计,一面派人星夜去禀告郑伯,自己牵了十二头牛去见秦军的将军,说是奉郑伯之命前来犒劳秦师。秦军的将军以为郑国早就有备,不敢再去偷袭,当即领兵回国。”

    郭靖喜道:“此计大妙。怎么说要借我身子一用?”

    黄蓉笑道:“不是要用十二头牛?你生肖属牛,是不是?”

    郭靖跳了起来,叫道:“好啊,你绕弯儿骂我。”伸手指去呵她痒,黄蓉忙笑着逃开。七怪看他们样子纷纷会心一笑,朱聪道:“大哥,我去借几身衣裳来。”

    众人知道他说的借自然是要施以空空妙手,果然没一会他就取了九件衣服来,其中一件居然还是将军的服饰,却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弄来的。

    不过蒙古军虽然上了当,但对方来势汹汹屯兵十来万,显然不会因此就退兵的。眼见着大战一触即发,而襄阳城的守卫却不相信自己等人的话,到时候悍勇的蒙古兵一来,却又要如何是好?

    郭靖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拍马也不急黄蓉,当下对黄蓉道:“你再想个妙策。”

    黄蓉摇头道:“我已整整想了一天一晚啦。靖哥哥,若说单打独斗,天下胜得过你的只二三人而已,就说敌人有十人百人,咱们也能进出自如,可是现下敌军是千人、万人、十万人,那有什么法子?”

    郭靖叹道:“咱们大宋军民比蒙古人多上数十倍,若能万众一心,又何惧蒙古兵精?恨只恨官家胆小昏庸、虐民误国。”

    黄蓉道:“蒙古兵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自顾便走。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

    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尽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两加上师傅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悔。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

    黄蓉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七怪听得小两口如此说话,柯镇恶低低的赞了一声,但心中却也是不想这两人如此年轻就战死沙场。要想寻得方法,却还真没有什么还办法,一时间急的头发都白了几根。

    众人心情不佳,回到了客栈也不休息,到了二更时分,忽听城外号哭之声大作,远远传来,极是惨厉。黄蓉叫道:“来啦!”

    几人奔到城头,只见城外难民大至,扶老携幼,人流滚滚不尽。哪知守城官令军士紧闭城门,不放难民入城。过不多时,吕文德加派士卒,弯弓搭箭对住难民,喝令退去。城下难民大叫:“蒙古兵杀来啦!放我等进去啊。”守城官只是不开城门,众难民在城下号叫呼喊,哭声震天。

    九人站在城头,极目远望,但见远处一条火龙蜿蜒而来,显是蒙古军的先锋到了。郭靖久在成吉思汗麾下,知道蒙古军攻城惯例,总是迫使敌人俘虏先登,既能消耗敌人士气,还能有攻心之妙。

    郭靖生性仁厚见这数万难民集于城下,蒙古先锋一至,襄阳城内城外军民,势必自相残杀。此时情势紧急,当下不再迟疑站到了城头,振臂大呼:“襄阳城若是给蒙古兵打破,无人能活,是好汉子快跟我杀敌去!”

    那北门守城官是吕文德的亲信,听得郭靖呼叫,怒喝:“奸民扰乱人心,快拿下了!”

    郭靖从城头跃下,右臂一探,已抓住守城官的前胸,将他身子举起,自己登上了他的坐骑。官兵中原多忠义之士,见难民在城下哀哭,心中早就不忿,此时见郭靖拿住守城官,不由得惊喜交集,并不上前救护长官。

    郭靖喝道:“快传令开城!”那守城官性命要紧,只得依言传令。北门大开,难民如潮水般涌入。郭靖将守城官交与黄蓉看押,便欲提枪纵马出城。黄蓉道:“等一等!”命守城官将甲胄脱下交与郭靖穿戴,在郭靖耳边轻声道:“假传圣旨,领军出城。”反手拂中了那守城官的穴道,将他掷在城门之后。

    郭靖心想此计大妙,当下朗声大叫:“奉圣旨:襄阳安抚使吕文德皂庸无能,着即革职,众军随我出城御敌。”他内功深湛,这几句话以丹田之气叫将出来,虽然城内城外叫闹喧哗,但人人听得清清楚楚,刹时间竟尔寂静半晌,七怪就在旁边听了这话同时出声响应。慌乱之际,众军哪能分辨得出真伪?兼之军中上下对吕文德向怀敌心,知他懦弱怕死,当此强敌压境、惊惶失措之际忽听得昏官革职,有人领军抗敌,四下齐声欢呼。

    郭靖领了六七千人马出得城来,眼见军容不整,队伍散乱,如何能与蒙古精兵对敌?想起《武穆遗书》中有云:“事急用奇,兵危使诈”,当下传下将令,命三千余军士赴东边山后埋伏,听号炮一响,齐声呐喊,招扬旌旗,却不出来;又命三千馀军士赴西山后埋伏,听号炮二响,也是叫喊扬旗,虚张声势。

    两队军士的统领见郭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各自接令领军而去。待得难民全数进城,天已大明。耳听得金鼓齐鸣,铁骑奔践,眼前尘头大起,蒙古军先锋已迫近城垣。

    黄蓉从军士队中取过一枪一马,和七怪一起随在郭靖身後。

    郭靖朗声发令:“四门大开!城中军民尽数躲入屋,胆敢现身者,立即斩首!”其实他不下此令,城中军民也早躲得影踪全无,勇敢请缨的都已在东西两边山后埋伏,如吕文德这般胆却的,不是钻在桌底大念“救苦救难高皇经”,就是藏在被窝中瑟瑟发抖。

    蒙古军铁骑数百如风般驰至,但见襄阳城门大开,一男一女两个少年骑马绰枪,身后站着七名服装各异的男女,站在护城河的吊桥之前。统带先锋的千夫长看得奇怪,不敢擅进,飞马报知后队的万夫长。那万夫长久历战阵,得报后甚是奇怪,心想世上哪有此事,忙纵马来到城前,遥遥望见郭靖,先自吃了一惊。他西征之时,数见郭靖屡出奇谋,攻城克敌,战无不胜,飞天进军攻破撤麻尔罕城之役,尤令他钦佩得五体投地,蒙古军中至今津津乐道,此时见郭靖挡在城前,城中却是空荡荡的没半个人影,料得他必有妙策,哪敢进攻?当下在马上抱拳行礼,叫道:“金刀驸马在上,小人有礼了。”

    郭靖还了一礼,却不说话,那万夫长勒兵退后,飞报统帅。过了一个多时辰,大旗招展下一队铁甲军锵锵而至,拥卫着一位少年将军来到城前,正是四皇子拖雷。拖雷飞马突出卫队之前,大叫:“郭靖安达,你好吗?”

    郭靖纵马上前,叫道:“拖雷安达,原来是你?”他二人往常相见,必是互相欢喜拥抱,此剧两马驰到相距五丈开外,却不约而同的一齐勒马。

    郭靖道:“安达,你领兵来攻我大宋,是也不是?”

    拖雷道:“我奉父皇之命,身不由主,请你见谅。”

    郭靖抬头眺望,但见旌旗如云,刀光胜雪,不知有多少人马,心想:这铁骑冲杀过来,我郭靖今日是要毕命于此了。但却丝毫不惧,朗声说道:“好,那你来取我的性命吧!”

    拖雷心中微惊,暗想:此人用兵如神,我实非他的敌手,何况我与他恩若骨肉,岂能伤了结义之情?一时踌躇难决。

    黄蓉回过头来,右手一挥,城内军士点起号炮,“轰”的一声猛响,只听得东边山后军士呐喊,旌旗招动。

    拖雷脸上变色,但听号炮连响,西山后又有敌军叫喊,心道:不好,我军中伏。他随着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岂但身经百战而已,什么大阵大仗没见过,这数千军士的小小埋伏哪能在那眼内?只是郭靖在西征时大显奇能,拖雷素所畏服,此时见情势有异,心下先自怯了了,当即传下将令,后队作前队,退兵三十里安营。

    郭靖见蒙古兵退去,与黄蓉相顾而笑。黄蓉道:“靖哥哥,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