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小领主-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吗?
寡君离开楚国时。还特意到祖庙祭告祖先,要风风光光地迎娶夫人,你们这样做不是让寡君犯下欺祖之罪吗?”
子羽也不客气,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国家小,这样加紧防范不算错;但如果因为国家小,希望仰赖大国,而对大国不加防备,大国要怎样就怎样,那才是我们小国的灾难呢。
郑国同你们楚国联姻,本想依kao你们大国来保护我们小国,但如果你们包藏祸心来图谋我们,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说话间,公子围(楚灵公)眺望城墙,发觉墙上战旗飘飘,长戈林立。墙垛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士兵,太阳一照,士兵的盔甲熠熠闪光。公子围眼珠转动了一下,铁青的脸忽然挤出一丝笑容道:“我是来高高兴兴迎亲的,岂能做出那样的勾当。士兵们可以停留在城外,但我身为楚国的令尹,乃是百官之首,必须进城迎亲。为了消除贵国的误会,我和司马伍举带领二十名随从入城,何如?”。
子羽笑道:“如此甚好,国相已经吩咐了,请你们入城的时候,将你们的箭袋朝下携带,好使敝国君放心。”
公子围干笑道:“好,好!如君所请。就垂囊而入(箭袋朝下携带)吧。”
于是,公子围乖乖的以楚令尹的身份进入新郑,迎娶了公孙段的女儿,一场硝烟转瞬消失。
易水上游,南岸,赵武徜翔在一座城市的废墟里,身后跟着一大群追随者,有上军将中行吴;晋国大夫程许;赵武家臣、郑国逃亡者侯晋、乐成、羽颉,以及家臣齐策、东郭离、吴熏、隗无用等等。还有齐国派来的使者高廌,燕国使者孙政。
让赵武徘徊的这片废墟原来是晋国的始兴地,周成王“桐叶封国”时,晋国先祖封于此,故命名为唐城(即北唐国,是晋国最早的都城)。后来晋人辗转向南迁都,逐步南迁至现在的新田,并改国名位晋。这才有了现在的强晋。
晋国南迁之后,最初这块土地并未废弃,曾被转封偃氏,但本地遥处于北方,随着代人与诸胡依次南迁,这片土地与附近的唐国旧土逆畤(音zhi),一块被废弃了。也因此,原本被称为唐水的大河。现在被称为易水——因为它流经了临易。
按照晋国与燕国的秘密协议,这片易水上游的土地,今后要划归燕国——连同附近被废弃的“逆畤”。赵武这次走在唐城的废墟里,等于与燕国进行交割。旁边的燕臣东张西望,显然对这片土地很满意。
此地气候寒冷,但燕国大多数地方气候比这里还要寒冷;此地曾经是胡人游牧的乐园,但现在,当地胡人首领正吐着舌头跟在赵武身后,只要赵武稍给一个颜色,他们便冲上前去吠叫。
这片地方前通灵丘,后通博野;顺水下行是临易。实在是燕国必守之地——现代,这片土地名叫“保定”。保定保定,保护燕地安定也。
“沧海桑田啊”,赵武感慨:“谁能想到,曾经的晋国起源之地,现在变得如此荒芜。”
如果不是春秋,晋国君臣也许不会同一割让祖地;如果不是晋国如今君权衰微,也许晋平公会表示一下异议。但现在,面对赵武突然呈现的代国之地,晋国君臣一起对赵武的割让行为沉默了。
代国之地虽然人烟稀少,但它依然包含一个河北。以前的晋国晋国赵武不断扩张,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山西。赵武突然将等同于本国国土面积的代国当作战利品,向国君献俘……还特地加上一个河间。这下子,谁还有话说?
晋国现在很强大,几乎处于国运与霸业的顶点,它获得代国的时机不像战国时的赵国,已陷入撑死挣扎状态。这样一个晋国,会比赵国更能发挥代国的粮仓作用。
于是,晋国君臣都被赵武拿出的巨大馅饼砸晕了,浑不在意废唐城与逆畤的割让。
赵武的感慨让中行吴有点不耐烦,世代武士出身的中行吴不擅长悲秋伤春,他恼怒的cha嘴:“齐国人前进到了哪里,燕国人准备好了吗?”
齐国使者高廌赶忙回答:“寡君已渡过黄河,目前正进入博野。寡君期待在博野与元帅汇合,一起前往临易。”
中行吴刚才问燕国使者的话,有点泄底。什么叫“燕国人准备好了吗”,难道燕国与晋国有勾结?
燕国使者孙政(公孙政)急忙掩饰:“我燕国已有君主,寡君已遣使者静候在临易城,等待犒赏上国大军。”
燕国有君主了,齐国人这是第一次知道,燕国君主什么时候登位的,燕国人没说——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因为词汇量太少,所以故意把某些事实省略。
“燕国合适有君?我齐国怎么不清楚?”高廌质问。
你们燕国人是我们的附庸,新君登位为什么不通知我们?你们眼里还有宗主的存在吗?
孙政一翻眼睛,答:“我燕国自八十余年前便于中国不通贡奉,这八十余年来齐国并未干涉我燕国的君位承继……算了,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寡君正等候在临易。自当与贵国君主会盟。”
燕国君位继承,这是君主与君主之间的事,你一个齐国小小大夫,惊讶什么?一边去。
高廌可不是“小小大夫”,齐国四大家族正把持国内一切权力,而高廌则是高氏家族能说的上话的人。听到燕国大夫小看自己,高廌冷笑着回答:“燕事若成,不是小子的功劳;若败,皆吾所赐也。”
你敢瞧不起我?嘿嘿,燕国新君继位这件事,如果被我国承认,那不是我的功劳。但我不能成事,难道不能败事?我败事有余啊我,一定把你这事搅黄了!
孙政翻了个白眼——你能搅黄这事?这事跟霸之国已经沟通好了,你若能败了晋国霸业,那如今你怎么想跟屁虫一样,尾随在晋国身后?
两人还想争吵下去,赵武幽幽一声叹息:“楚国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啊。”
赵武说的是楚人,实际上在骂齐国人——好好地,来我嘴边抢食。一个大夫也敢在我面前打嘴仗,看来最近收拾齐国人少了——补上!
高廌年轻气盛,听到赵武这句谩骂,愣住了,正琢磨这话的意味,赵武把话引开了,他说:“最近楚人蠢蠢欲动,借助求聘郑国的事,竟然私自出兵郑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燕国的事情,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君位继承不过是燕国的家务事,宗主国何曾有权力废立君主?如果宗主有这个权力,我会把天下一半诸侯,换成我喜欢的……”
赵武的话让燕国大臣喜上眉梢,齐国高廌却从赵武的话里听出点阴森森的味道,猛然间,他想起眼前的这位执政,曾经打的齐国喘不过气来,还曾很没有礼貌的追杀齐人最敬佩的武勇君主齐庄公——也就是哪位“齐国第一jian夫”。如今此人是天下权力最大的人,虽然说话细声细语,但他一发怒,不说流血千里,至少要流血百步。
高廌打了个哆嗦,垂下头来,拱手倾听。赵武继续说:“身为炎黄一份子,我更看重于打服南方蛮夷,将他们的试探坚决顶回去。在炎黄这面大旗下,在尊王攘夷的目标下,燕国的事,小事而已。请转告齐军,快快安定燕国,然后,我们与燕国新君一起南下,会盟楚国。”
高廌拱手:“谨遵命!”
望着高廌远去的背影,曾经的齐人齐策深深绝望,他叹息:“齐人!齐人!管仲的国度,(齐)桓公的故土,怎么会这样?为一只鸡发动政变就不说了吧……四卿的继承人,竟然以‘败事有余’而自矜。”
齐人驱逐庆氏的政变,不是因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水深火热当中,诸卿基于义愤才决定为民除害的,只是为了一只鸡。齐景公借口庆氏削减诸卿的工作午餐,从原先两只鸡的定量削减到一只鸡。为了这只减少的鸡,诸卿发动了政变——这是一场“一只鸡引起的政变”。
昔日的老霸主,诸卿沦落到为一只鸡而奋起抗争,管仲如若复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岂能低估圣人的作用?”齐策的话引起诸人的共鸣,大家都默默点头。赵武闲闲cha嘴:“齐国不是无人,还有一位晏婴。原本在我晋国的霸权下,晏婴只要稍稍装作迟钝,燕国就是我们的(附庸)了,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就这么一位齐人站出来,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也改变了整个齐国的战略格局。”
赵武说完,感慨:“齐景公一直是傀儡,起初受制于崔杼,后来受制于庆封,现在依然被四卿挟持,然而,就这样一位垂垂老国,它的用人机制还是正常的,贤能的人不是受到压制,反而能上来影响国策,看来,齐国还能维持昌盛数百年。”
赵武这里依旧说的是“阶层板结”问题。齐国四大家族把持权力,但晏婴这个四大家族之外的人却能执掌国政,说明齐国还是存在公平机制的,这样一个公平竞争的国度,虽然存在种种弊病,很不伟光正,但它依然能保持一流大国的地位,并持续很久。
那么,为了稳定晋国的东方,还是不要轻易挑起争端的好。
也许,这就是晏婴与赵武争夺燕国的目的。
齐策凑趣:“哦,与齐人相比,楚人权力阶层固化的更厉害,所以,楚人必定在齐人之前亡国……主,不用忧心楚人,公子围篡位,正心中惶惶不安,待元帅大军一到,楚君必然束手。”
齐策其实想说的是:原本大好的局面,都被副帅韩起给折腾坏了。明明晋国人可以咄咄逼人的待在郢都城下,监控楚人的动作,但韩起却胆怯了,以至于楚人失控,开始想摆拖扼住喉咙的手臂。
赵武点点头,表示赞同齐策的分析,转而向燕国使者孙政说:“回去告诉你们燕君,赶紧把齐人搞定,然后收拾行装与我一同南下,会盟天下。”
孙政拱手:“寡君派我来,就是告诉元帅,计划一切顺利,齐人已经把简公留在河间,大军孤身而上,准备到临易接受我们燕国馈赠的礼物——嗤,齐人为一只鸡能发动政变,我们燕国馈赠齐国的礼物,能买好多鸡啊,齐人怎能不动心?”
众人皆大笑。
于是,齐国默认了燕国君位的传承,“燕前简公”无奈转回齐国,此后,在齐国安度晚年的燕简公很愤怒,他便以“简”为姓,借此羞辱齐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