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潜伏在办公室-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展开了反击。
鲜总能够后来居上扳倒旧老总,他当然也是有城府的人,表面上和黄陵华称兄道弟并不生分,而暗地里却命令小西区必须提高业绩,至少在短期内得超过小东区。
鲜总这一招看起来无伤大雅,因为黄陵华升职大局已定,就算小西区业绩上来,那也只能算是华东大区共同功劳,但当鲜总手下的人交出尚算满意的业绩单后,却又放出了一招杀手锏。
鲜于向总公司提交报告,称黄陵华担任大区副总后,还兼任小东区经理实在太过劳累,建议从属下主管里选一个能力强的,替黄陵华分担工作。换而言之,就是要提升一个主管来顶替黄陵华兼任的小东区经理。
这真是雷霆一击。大家都知道,华东大区下有小东区和小西区两块。小西区向来是鲜总的部属,而小东区全是黄陵华的人,两边泾渭分明针插不进。
鲜总这个报告看似公允,是想替黄陵华分忧,而实际上,却是想插一足进小东区,把这块铁板给彻底打破。
华东大区下面四个主管,凭能力和资历都差不多,但小西区把几个月压下来的业绩做在一个月账上,业绩陡然提高,使得他们两个主管额外突出,再加上有鲜总的背后撑腰,实际已经领先身位了。
黄陵华没有料到鲜总会有这么一招,顿失先手,确实有点措手不及。如果真让小西区的主管当了这边的经理,黄陵华对小东区的控制能力必然下降,他的势力受损后就再没力量和鲜总对抗了。
事态紧急,黄陵华天天和老拉密谋,可怎么也想不出个好主意,眼看着日子将近,黄陵华也必须上交提升报告了,却还是没有足够的把握。 。。

第七章:你是上级的私产(3)
就是这么个紧急的时候,远在文县大山里的王小峰却成了扭转局面的一粒棋子。
前文说到,王小峰在这时候发配边疆,却成了件因祸得福的事情。他避开了公司动荡期,也避免了几路人马要他站队的尴尬,得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文县是山区里的一个自治县,守着大片自然保护区却穷的叮当响,王小峰一跑到这边,心就沉下去。看这里的情况,别说完成一百万业务,就算十万也不可能。
老百姓是无须说了,就算是县医院和下属卫生院也情况堪忧,不太可能购买王小峰带去的保健产品。
这原本是个困境,可王小峰这个人,虽说工作不积极办事很毛糙,却有一些好处,就是为人特别拧,一件事情既然想办了,就非得办到底不可。
在来之前,王小峰就和老拉讨来了营销费用自由支配的特权,仗着手上有那么几个钱,他倒是做了一件强SIR和林丛都没做到的事情。把几万块营销费用全部买了自己要推销的保健产品,然后赠送给了文县上下十多所学校。
这个举动在小小文县却是前所未有的,顿时引起了轰动。消息传的整个文县都沸沸扬扬,学校的那些小医务室顿时成为理疗会所,不仅老师和学生排着队试用,就连学生家长也闻风而来。
王小峰一家家的学校做示范,教校医怎么操作,忙的个不亦乐乎。
小县城就是一点好,消息传的特别快。没过几天,就连县领导也听说了王小峰,还专程与他会面,由于王小峰是大城市来的,又出手阔绰,领导们专程陪他在文县转了转,介绍了下当地的经济。
就是这当口,王小峰却找到了商机。
原来文县也不是处处穷。这里的自然条件极好,山清水秀环境清雅,又有连绵不绝的自然保护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既有大山又有水库,可以说是个疗养胜地。
所以文县的大山上,开着好多处疗养院,这些疗养院倒不是文县人开的,而是临近一些地级市来开的,有公营也有民营,常年都住满疗养客。
王小峰一直在县城里转悠,却没想到山上还有这么好的地界。于是通过县政府的关系,立马和疗养院搭上了线,才几天功夫,就做了二十多万的销售。再加上之前自己用营销费用买的那部分,也有近三十万的业绩。
这放在城里算不上什么,可对文县这种地方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业绩了。王小峰作为开荒牛能开拓这一市场,立刻受到华东区销售公司的嘉奖,按着老拉的话说,只要呆足三个月,也不用做满百万单子,就可以回去述职受奖了。
但运气来时,连挡都挡不住。
疗养院里有一些疗养客,对王小峰未卖东西先送学校的做法产生了好感,这套销售路子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业务员的看法。
再加上疗养客们试用了保健产品后,效果的确甚佳,就和王小峰攀谈起来。
没想到这些个人,居然个个身份了得,是邻近三个地级市的头面人物,他们来此本是出席个会议,赶巧就遇上了王小峰。
之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王小峰在头面人物的指引下,开拓了三个地级市的新市场。那是三个A公司从没进入过的处女地,王小峰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上千万的业务单子。
一个人单枪匹马闯深山,三个月内做出上千万的业绩,这几乎接近于传说了,王小峰的事迹连总公司都听说,在最后那个月连续三次通报嘉奖。而华东大区更是把王小峰每日业绩单贴在墙上,每一次指标提升都会引来激烈的掌声。

第七章:你是上级的私产(4)
虽然他还没回来述职,却已经是整个A公司的英雄。
人的境遇就是这么奇妙,明明是落魄而去,却赞誉而归。但运气也并不是等着人去捡的,王小峰进山之前就已经定下了赠送山区贫困学校一批器材的准备,可谓求仁得仁,当最后一个月,公司额外拨付十万营销费用,王小峰用这笔钱购买了大批学习用品给文县各个学校送去,更是令公司上下交口称赞。
整个局势对王小峰来说很有利,他只要回到华东大区,便可平步青云,以他现在的声望,已经超越了冯晖和林丛,成为副主管甚至于主管的最强竞争者。
但王小峰在回公司之前,却先发了一封述职报告。
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在这份报告里,他丝毫没有贪功,反而声称整个文县计划,是由黄陵华和老拉制定,并由老拉直接领导的,而他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
一份报告传回来,经过老拉、黄陵华之手,又紧急送往总公司,如巨石击水,一下子把公司的局势给搅乱了。
如果没有王小峰这件事情,鲜总那个釜底抽薪的计划便会奏效,小西区的主管很快就要升任小A区经理,而黄陵华的势力大大削弱。
但王小峰的消息传来后,总公司方面对小A区的工作十分满意,所以对鲜总的提议有点犹豫。直至王小峰述职报告交上,总公司才明白,原来整个部署和指挥都是老拉在做。
老拉的资历和年龄在公司基层干部里都是最老的,长期在一线打拼,本来就是有功劳也有苦劳,上面不过嫌他没成绩,才一直没有提拔。
这次黄陵华趁着火热的舆情,不失时机地提交报告,建议将老拉平地升一级,成为小A区经理,既是熟悉本区情况,又是新建功业。
总公司两相比较,确实没道理不升老拉,于是很快下文,调任老拉为小A区销售经理。
天上掉下个馅饼,差点把老拉给砸晕了,不过他和黄陵华都很清楚,这件事情完全是王小峰不计得失,不贪功劳才成全他们的。
可王小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本来就是被发配边疆,被丢到大山里,华东区几乎没有配给什么资源,他有今天那是单枪匹马打出来的。
如果王小峰将功劳一人独占,肯定是有个升迁等着他。
如果是从前,王小峰连想都不想就会这么做。可经过林丛出卖,冯晖背叛后,他已经开了窍,做事情之前知道动脑子。
这次的事情,他做的的确很好,也很可能有拔擢。但之后呢?
王小峰和林丛冯晖相比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他没有靠山。冯晖千方百计攀上鲜总,林丛背后有陈董,可王小峰有什么?
这次就算总公司开恩,给了个副主管的位子,可日后冯晖和林丛会放过他么?那两个人还不得见着天给他小鞋穿。
只要王小峰在公司没有根,他就永无安生之日。
再者说了,他的功劳再大,总公司给好处也得有章程,最多最多给个主管的位子,那还得天天遭人嫉恨呢。
所以思前想后,又了解了公司内部情形,王小峰决定孤注一掷,用自己的功劳来帮黄陵华和老拉一把,这才有了那份述职报告。
王小峰自然也计算过,他的让功绝不会白做。部门里那几个人中,林丛是陈董的人,冯晖是鲜总的人,而黄副总和老拉也一定想要自己的亲信,王小峰肯把这么大的功劳让出来,那还不是最亲的亲信么?
有了黄副总和老拉这两个靠山,王小峰便不再是没根的人,也不用怕冯晖他们。
用一份报告换来两个上司的信赖,若算总账,王小峰这次没亏,还大大赚了一票。
王小峰的例子其实很典型。譬如我们本身是基层人员,有可能立下功劳,一般人会怎么做?
那当然是报的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乃至于在报告里好好夸自己一番,争取公司能给自己更多的奖励,甚至可以升职。
其实在很多时候,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就算你一人独占功劳,上头给基层的奖励也不会太大。而如果你把功劳分一部分给上司,论功行赏起来,你该得的照样不会少,还笼络到了上司。
你要记得,不管你立下多大的功劳,你的靠山都需要分一份。是保护费也好,是买路钱也好,这都是必须的,这就是孝敬。
只有一种情形下,你无需把功劳分给上司。那就是你准备扳倒他。
如果这天还没到,你最好乖乖地把军功章分给他一半,这对你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为什么王小峰这功劳没给鲜总,只给了老拉?
对领导而言,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古话也有烧冷灶不要烧热灶一说。鲜于扶正后,成为华东王,已经是春风得意。而老拉连个经理都混不上,正是危急时候,王小峰就算把功劳给了鲜总,那一系人马也不会用正眼看他。
但雪中送炭给了老拉,却等于推了上司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