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9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人群当中突然有人嚷嚷着道。“他们到了,他们到了!”

    听到这一番话,人群顿时骚动了起来,大概一分多钟后,就见到在水平线的尽头,一艘货轮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朝着码头的方向驶来…

    只是,尽管船只已经抵达,可是码头的人们非但没有松一口气,甚至反而露出了如临大敌的表情,一些医护人员更是在船只还没有靠岸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穿戴口罩等工具…

    等到船只有些吃力的停靠在码头上后,大批的医护人员很快便登上了货轮。只是等到他们登上货轮的时候,尽管心里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然而眼前的一幕还是让他们惊呆了…

    就在货轮的甲板上,数十名船员正虚弱的躺在甲板上,只有少数几人似乎还算健康的样子。而在加班的尽头。一层白布正盖在什么东西上面。尽管登船的医护人员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过去的经历却让他们知道那层白布下究竟盖着的是些什么…

    “先把患者搬下船去…”见一起上船的人似乎都呆住了,为首的一个医生赫然命令道。

    有了他开口,其他人似乎也都反映了过来。一个个的连忙涌了上去。很快,大批的患者被医护人员抬上了担架。然后一个个的被抬下了货轮。至于那些还算是比较健康的船员,则是被医护人员们暂时给隔离了起来…

    这是一艘从西非塞拉利昂出发的货轮,目的地自然就是英国。本来这应该算是一趟较为平凡的旅程,谁知道途中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根据事后的统计。在船只抵达目的地之前,大约75的船员被感染,另外有7的船员死亡,这也就是说,在船只驶离塞拉利昂的这半个月里,至少有82的船员受到了感染,没有感染。依旧健康的人仅仅只有18而已…

    而就在这艘船停靠的同时,在大海之上,还有许多艘其他的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这种可怕的病毒尽管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但却已经传遍了全世界。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可怕的病毒其实早在3、4月份的时候便已经出现,这就是第一波病毒。第一波有记录的流感发生于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但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实际上的死亡率并不是很高。

    随后4月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也传出流感,3月中国、5月西班牙、6月英国,也相继发生病情,但都不严重。

    其中比较特别的就是中国,事实上这些病毒的第一波并不是特别的严重,真正致命的是第二波,也就是后续的一波。不过这时的中国要比历史上的中国强上许多,尤其是医疗等,西医院在国内并不是很少见,中医医馆更是普遍的很…

    事实上哪怕没有严绍的因素,在历史上中国的死亡率也不是特别的高。

    在历史上,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印度(为什么会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在1918年至1919年的这段期间,印度共死亡了一千两百五十万人,几乎达到了每十万人约有四千人的恐怖地步。

    日本治下的台湾则是四万四千多人,达到每十万人一千二百人的地步。至于日本本土和其他地区,则是每十万人四百人的程度。

    而在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都是每十万人五百人的程度,尤其是美国地区。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个月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因此比平常减少了12年。

    墨西哥则比美国还要惨一些,死亡数字达到了三百多万人,每十万人的死亡率则是两千三百人。另外南美的智利是一千一百人,巴西则是六百人。至于欧洲,最多的是意大利,达到了一千一百人(为什么依旧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其实便是法国,大概达到了八百三十人,还有英国的六百多人,其他国家的话,则多是四五百人的样子…

    非洲相对比较难统计,不过有统计数字的南非为两千两百多人,马达加斯加则为三千五百多人…

    至于中国吗…

    ——————————————————————————

    江西省的南昌市,一辆辆的卡车正在街头上行驶着,卡车的驾驶座位上坐着几个基层的工作人员。几乎每驶过一栋建筑,卡车都要暂停一会,紧接着就可以看到那些工作人员在下面用一个铁皮卷成的扩音器在下面大声的喊着。

    “为了防范正在流行的病毒,政府正在发放相关物品,请居民留在家中不要出来。等待工作人员上楼把东西分发…”

    连续喊了两三次,觉得似乎是差不多了,工作人员喘了喘气,然后从同伴的手里接过了一个水壶。连续喊了一天的时间。他们可说是就连嗓子都快喊哑了。

    但是没办法。谁叫工作就是如此呢,即便他们把嗓子喊哑了。也要把工作给进行好。

    既然已经对楼上的居民进行过提示了,接下来自然也就该进行分发工作,很快开车上的人便全都下来,而后除了司机留在卡车上面看东西外。其他的四个工作人员则是抱着纸壳箱,从一楼开始,挨家挨户的敲门…

    与前世那个老百姓对时事完全没兴趣,甚至就连中国人和日本人究竟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的时代不同。这个时代,由于中国的超速发展,连带着百姓对世界的兴趣也变得浓郁起来,理所当然的。对于这个几乎影响了全世界的大规模流感病毒的爆发,国人当然不可能会不知道。

    只是…

    就像前面说的,尽管3月份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开始有病毒传播,但是第一波病毒并不是很致命。连带着政府对此的关心也非常不足。等到政府反应过来的时候,病毒已经变得较为致命——————当然,这种致命程度当然没可能和后世的埃博拉达到一个级别,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能有如此高的致命程度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

    好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和前世的那个不同,国家已经完成了实质性的统一,地方军阀已经不存在。同时国力的增强,也使得国人的平均寿命从辛亥革命时的30多岁,直接飞涨到了55岁。

    会出现这么大的转变,当然不只是因为医疗条件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国人死于非命的几率大大降低,和过去那个动不动就有可能会被饿死,又或者是死于其他原因的年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完全可以用‘安定繁荣’四个字来形容…

    而这,也正是国人对国社政府极为支持的一个原因…

    ——————————————————————————

    由于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所以尽管早前稍微显得有些迟钝,但是在反应过来之后,国社政府的行动却是极为迅速的,甚至要比欧美国家更加迅速——————当然,这也与国社政府拥有较为高效的体制,以及较为年轻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不管他人对国社政府的体制究竟如何诟病,但事实就是,在遭遇了突发情况的时候,国社政府的反应的确是非常的迅速,在进行许多决策的时候也显得极为果断…

    在政府的命令下首先行动起来的就是一些国立医院——————在这么一个时代,想要单凭民间资本就成立许多医院,来满足百姓的需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和其他方面一样,政府在这里面也有着很深的影子。

    只不过尽管是国立医院,但是在其他方面医院和私立医院是没什么区别的,至于免费医疗什么的更是不用谈。毕竟这类东西即便是在后世,也只有少数的发达国家能办的起来,更何况是在这么一个时代。

    尤其是如今国社政府的财政支持很大,几乎年年赤字,就更不用谈什么医疗免费了。但即便是这样,凭着较为低廉的价格,还是给普通国人带来了许多好处——————这个时代的医院,相对还是比较良心的。

    而在有了国家的支持之后,这些医院的行动就变得更加的强悍。尽管因为流感病毒的缘故,病人的数量非常的多,但是医院还是空出了大量的病房,甚至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医院周围的一些空地安置了一些简易房,来供病人居住…

    这个时候还没有抗生素的出现,也就是所谓的青霉素,所以对这种流感即便是医院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用一些较为传统的方式等等,但即便是这样,良好的环境依然有效的缓解了许多病人的病状,使得死亡率大大降低…

    不过,光是治愈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充足的防范手段才可以,这,便需要基层方面的配合/。

    所以就在医院方面将大批的患者送入病房进行医治的时候,政府的基层也开始开着汽车、驴车、马车或是其他各种车辆,将周围医院库存的一些东西全部都拿了出来,进行免费的发放…

    其实这类东西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毕竟以目前政府的财政条件,根本无法提供太过昂贵的东西——————别看国社政府刚弄到手了十七亿,可别忘了这个时代可是有着差不多五亿人口,即便是每个人的身上投一块钱,那也是差不多五亿元,若是再多一些的话…

    这十七亿,蔡锷他们也就不用指望了…

    而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看,预防流感与西伯利亚两地哪个更重要些………别人不好说,但是严绍却一定会选择后者…

第六百四十六章 西班牙流感(中)() 
这次为了尽可能的把预防流感的事情做足,所以挑选出来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嗓门很大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