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第1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9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415页。
②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01页。
① 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72页。在官方出版的文件中对这一点并未作出如此的 强调,以致于外国同志更难了解中国革命。(参见《北京周报》1978年第27卷14期。)
①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40—141页。
② 同上,第126—127页。
① 《毛泽东选集》1977年版,第5卷,第185、291页。对本章第一部分里所阐述的理由,毛 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官方文本比红卫兵翻印本对苏联的批评更加坦率。这个文本已在施拉 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中。
② 《历史的经验》,第18—19页。
③ 《毛泽东选集》1977年版,第5卷,第304页。
① 同上,第341—342页。
② 《学习文选》,第197—198页。官方修定的版本的相应部分中甚至没有提及苏联(《毛泽东 选集》第5卷第396—399页)——不必奇怪,因为这份文献首次公开发表是在1957年6月, 那时任何这样的否定性注释都不会有问题。
① 《学习文选》,第194页。毛泽东关于非对抗性矛盾的思想与列宁、斯大林的比较,参见施拉 姆:《有关中国“永远革命”理论文件集》,第32—38页。在1957年2月27日讲话的官方 文件中,毛对他前辈的评价转而相反。他说,“这个规律,列宁讲得很清楚。”(《毛泽东选 集》第5卷,第392—393页)
② 同上,第211—221页。
③ 同上,第212—213页。
④ 同上,第223—224页。(这个文集中收录的原文实际上印成了“我们的大国沙文主义”。但 是,我认为“我们”是“他们”的印刷错误。否则,毛可能是指,在他批评赫鲁晓夫对斯大 林问题的处理时,苏联斥责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那就是她坚持要在这类问题上发表意见。
① 1957年11月14日的讲话,见迈克尔·舍恩霍斯的译文,载于《共产主义研究杂志》1986 年6月第2卷第2期。
② 见毛1957年11月18日的讲话,在同一本杂志中有舍恩霍斯的译文。这些情况在胡惠强的 文章“大炼钢铁运动简况”中也有介绍,此文载《党史研究资料》第4辑第726页。
①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62—63页。
②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99页,又见《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183 页。
①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14—155页。
② “致王稼祥的信”,见《毛主席对彭、黄、张、周反党集团的批判》,第14页。
① 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90—191页。
①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316—318页。
②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81页。
① 《毛主席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论述选编》, 1978年10月,第40—41页。
② 斯特朗:《同毛主席的三次会见》,第504页。
①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7年),第226—227页;《杂录》第296页。
② 斯特朗:《同毛主席的三次会见》,第504页。
① 《毛泽东选集》1977年版,第5卷,第475页。
①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12—113页。
②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180—181页;《杂录》,第85—86页。
① 《毛泽东选集》1977年版,第5卷,第337页。
② 关于柯庆施所起作用的材料,见1986年4月23日我同胡华的谈话。1986年4月24日我与 龚育之的谈话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③ 张春桥:“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见《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3日。
① 中国最近对毛泽东思想的这一倾向的最有权威的分析,见石仲泉的“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 级权利’和毛泽东对它的误解”一文,载《文献和研究》1983年,第405—417页。该文修 改后又在《红旗》1985年第11期(第12—22页)上公开发表。像最近发表的其他许多文 章一样,这篇文章明确断言,从大跃进开始,毛在把“资产阶级权利”的概念引入中国政治 言论中起着主要的作用。通常被译为英文“bourgeois right”,即“资产阶级权利”这一术语 出自马克思最有权威的著作《哥达纲领批判》,在这本书中,马克思运用它批判了“不折不 扣的劳动所得”这一概念(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17—321页)。在德语中,法权是指 权利和法律秩序,权利指的是有权取得某个人的劳动(或人身权利的)报酬这一层意思。马 克思在此提到这个法权问题时,实际上是指这两方面的意思,在他明确指出“平等的权利按 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以后,他接着指出:“权利,就他的本性来讲,只在于使用 同一的尺度……”换句话,使某人有权利这种意义上的权(或权利)是由法制或类似法律的 准则所规定的。中国人由于不接受为毛所使用的“资产阶级法权”(按字面意义讲,指“资 产阶级的法律权利”)这一译名,进一步混淆了其中的意思。1979年以来,它往往被译成 “资产阶级权利”,那就更有个人主观权利的意味。总之,毛最担心的就是他所注意到的这样 一个事实,即“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的严格运用,并没有考虑个人的社会需要,因而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像资本主义的劳动工资制一样,是很残忍的。
② 1969年9月11日对军事委员会的讲话。见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47— 148页。
③ “机关枪和追击炮的来源”,1959年8月15日,《中国的法律和政府》第73页。
④ 邓力群在1981年8月11日和12日举行的全国党史资料征集学术讨论会上回答关于1981 年6月27日决议问题时的发言。见《党史会议报告集》第145页。
① 陶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见《学习历史决议专辑》第121页。
② 《学习文选》,第305页。(1958年8月21日上午的讲话)
③ 同上,第311页。(1958年8月21日下午的讲话)
①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7年),第 192页。早先提到的“像地主一样装腔作势”,见毛在1958 年11月就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所作的讲话。载《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 年),第117—118页。
②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68页。
③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424页。
①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206、210页。(现在,人们知道他在讨论苏联教材的会议上的论说是根据他在1960年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读书笔记编辑而成。)
②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69—170页。
③ 《1981年决议·注释本》,第359页。
①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426页。
② 《资料选编》(北京,1967年1月),第277页。该指示的全部译文载于理查德·鲍姆和弗雷德里克。C。泰维斯的《四清:1962—1966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第58-71页,(毛的这段话是在第70—71页),该文是中国致苏联的第9封公开信中首次公开发表的。见S。施拉姆:《毛泽东的政治思想》,第367页。
③ 《杂录》第351页,《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494—495页。
① 同上,第351页;另见《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602—603页。(关于这一论述的日期,另参见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于1981年出版的“1949年以后毛的论著索引”第2卷中的讨论,第47页。)
① 《北京周报》,1964年第1期,第10—27页。参见《红旗》1963年第24期,第1—30页(“一分为二”这一词出现在第4—5页)。关于毛与这一报告的关系,见S。施拉姆:《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政策(1978—1984)》,第44—45页。
② 《毛泽东选集》1977年版,第5卷(中文版),第498页。
③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与毛泽东的三次会见》,第499—500页。
①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95页。毛在其当时尚未公开发表的1960年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读书笔记中,对宣传工具的影响力以及政治斗争的决定性领域——上层建筑,已经表示了同样的关心。见《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342—343页;杂录》,第266页。
① 这些是1967年5月出版的关于艺术和文学的“五个战斗性文件”中的两个。1963年12月12日和1964年6月27日指示的译文(这里稍有修改)见《北京周报》1967年第23期第8页。
②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210页。
③ 同上,第217页。
①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498—499页。
② 同上,第587页。
③ 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98页。
①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582—588页。
② 同上,第597—598页。
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
在讨论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思想实质以前,向我们自己明确提出如下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毛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他的这一决定同上文所阐述的大跃进及大跃进以后所出现的综合症之间有什么关系?他采取这种极端的行动路线是否因为他的思想受到了歪曲或曲解,或者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是因为某些现实问题在困扰着他——这首先是要惩罚并最终消灭批评他的那些人的愿望?
尤其在讨论毛关于辩证法、阶级斗争的那些正在变化的观点时,我已指出,在我看来,这两个过程的因素均在起作用,但主导因素是第二个。换言之,其思想的政治根源和心理根源显然要比理性方面的东西更为重要。正如一位中国作者所说的,人们使毛完全相信,只有他本人的观点才是对马列主义唯一正确的解释。在毛看来,任何不同意其观点的人自然是修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