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夫-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光得了图纸,却是不敢擅自牟利,炕的兴起,还得多亏了叶母姜柔。

    据说一日,镇北王叶天勇坐下将领的女眷拜访姜柔,偶见暖床,惊为天人,便一一效仿。

    故而,一传十,十传百,暖床就这样传开了。

    而这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长安城煤炭的需求量再度暴涨!

    叶千歌知晓后,一阵汗颜,他从未想过,自己为因为炕而挣钱。

    虽略有惊愕,但他乐见其成。

    近几日,长安城的民众发现,城外的几条的官道,全都在进行翻修。

    说是翻修,实则大不一样。

    往年的翻修,不过是简单的修缮一下。

    有坑填坑,若是破损严重,便在路面撒上碎石,甚至黄土,便草草了事。

    反观此次。

    仅仅人数,便不可同日而语。

    再论其规模,也隆重了无数倍!

    因为,他们看见其中有许多技艺精湛的工匠。

    除此,还有数百官兵在旁保驾护航,不允许马车和行人通过。

    加之工匠,人数至少数千!

    他们很好奇,翻修几条路而已,何用这般大阵仗?

    无所事事,或好奇心过重的人,驻足观看。

    发现此次所谓的翻修,极为不简单。

    与其说是翻修,不如说是重修更合适。

    只见那些匠人,用铁器将原来的官道,全部挖除,使得路径变得异常平坦宽敞。

    而后,匠人往上面开始铺上一层厚厚的泥浆。

    泥浆呈青色,肉眼可见泥沙和碎石。

    泥浆倒上之后,匠人便用工具将泥浆抚平。

    数千人协作,场面无疑是壮观的。

    恰是冬季,闲人最多。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挤满道路两旁。人们指指点点,很是好奇。

    但见匠人一桶一桶,往路面倾倒泥浆,心头好奇心愈发强烈。

    “此为何物?”

    人群中传来议论声。

    “泥沙,石子……他们是在修路?”

    “可能是……谁知道呢?”

    人们惊疑不定,从未见过如此修路之法。

    “不可触碰,亦不可踩踏,若有人违之,领杖责五十!”

    一旁的官兵见有人跃跃欲试,当即面色一冷,朗声喝道。

    闻了,众人轻轻吸了口气。

    杖责五十,可是会要了卿命的。

    人群中有人色变,讪讪一笑,便没了动作。

    “大人,这本就是道,为何不让人走?”有人不满,大声质询道。

    “是啊,这可是官道,若不能踩踏,以后进城入城,何以通达?”

    “此言有理——”

    顿时,引来无数的应和。

    官兵冷冷一瞥,嘴角抽了抽,“只是让你们这两三日,不可踩踏,待道路成型,一切照常。”

    “大人的意思的是,这泥浆会渐渐凝固,成为硬地?!”

    人群中不乏有识之士,听得官兵的三言两语,便猜想出一二来。

    官兵轻轻一笑,耸耸肩,挎着大刀,继续巡视,不再理会众人。

    数千人修路,速度着实惊人。

    仅仅六日,长安城西城门外的五十里官道竣工。

    这几日,朝廷修路之事,早已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不论是朝廷大员,还是市井小民,无人不知。

    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甚至徐亦婵早朝时,还有大臣特地讲述了此事。

    徐亦婵知道,这定是叶千歌的手笔。

    水泥路,她已提前见识过了,但不影响她再去看看的想法。

    她知道,叶千歌这么大阵势的目的。

    既然要造势,本皇便如你所愿。

    “听闻西城门外的官道,今日竣工在即,朕便与众卿去城外看看,这新修之路,到底有何神妙?”

    “喏!”

地一百六十八章 长长见识() 
徐亦婵端坐皇位,睥睨众臣,眸子清冷,气势凌人,似有天威浩荡之感。

    徐亦婵语毕,便踩着莲步,缓缓下了高座。

    领着朝廷文武百官,径直往西城门而去。

    天子出行,百官景从,瞬间就引爆了长安城。

    这绝对是一场盛事。

    天子徐亦婵在民间,特别在长安城,颇受民众拥戴。

    才出宫行了一小段路程,汇聚而来的百姓,便已挤满了街道两旁。

    徐亦婵不以为忤,坐在三十二人大轿中,嘴角始终噙着一缕笑容。

    人越来越多,这可苦了众侍卫与禁卫军。

    他们目如鹰隼,眼似利刃,恨不得脑后也长一双眼睛,如此,视野便能更为宽广。

    人虽多,但并没有影响行进的速度,不久,西城门已映入眼帘。

    “原来,陛下此行,专门为重修的官道而来。”

    紧随而来的民众,顿时恍然大悟。

    “重修的官道有何不同之处,竟得陛下亲临?”

    有人不明所以,很是惊异与好奇。

    “兄台莫不是这几日从未来过此处?”

    “正是。”

    “待你看过之后,便知其中缘由了。”

    那人卖了一个关子,说完之后,便随着人流而去。

    须臾,君臣行至西城门处,徐亦婵便下了大轿,独自一人缓缓出了城门。

    叶千歌正在巡视官道,与田云低语,嘱咐一些事情,突然觉得城门处人声鼎沸,场面变得喧嚣热闹,不由抬眸看去,便见徐亦婵穿过城门,迎面走来。

    “臣叩见皇上!”

    “小民叩见皇上!”

    徐亦婵的穿着,是一身紫金龙袍,头戴帝冕,眉间画着花钿,呈凤凰模样。

    英气盎然,不减妩媚。

    “陛下怎么来了?”

    叶千歌微微一怔,很是吃惊。

    “闲来无事,率百官长长见识。”

    徐亦婵斜睨他一眼,嘴角一勾,挥挥手,“平身。”

    一语落下,人群如潮落潮起,很是壮观。

    叶千歌往后瞄了瞄,便见文武百官,微弓着身子,微低着头,成群结队的走来。

    他张了张嘴,不由吞了吞口水。

    “臣拜见王爷!”

    上百大臣见叶千歌,顿时面色一肃,跪地拜道。

    “都起来吧。”

    叶千歌摆摆手,嘿嘿笑道,“陛下圣明,这些大臣确实该长长见识。”

    实际上,他怎不知徐亦婵的目的。

    虽不言明,但她的默默为之,令其很是感动。

    徐亦婵嘴角微微上翘,看了看脚下的水泥路,“此道修好了?”

    叶千歌轻轻点头,笑了笑,“其实早已修好了,这两日一直在养护而已,如今养护完毕,即可通行了。”

    “如何养护?”

    “只是洒洒水,使得水泥硬化罢了。”

    徐亦婵微微颔首。

    “陛下请。”

    叶千歌抬抬手。

    徐亦婵抬脚,一步迈了出去,踩在重修的官道之上。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泥浆凝结固化,成了坚若磐石般的硬地!”

    人群中有人发声,言语中颇有些嘚瑟。

    “如此看来,此道较以往,不知强了多少,路面平坦,无低洼,无凸起,若是大雨不侵,此道定然胜过白银千万两——”

    “兄台夸大其词了,纵使如你所说,大雨不侵,也如何抵得千万两白银?”

    “在下并无溢美之词,只是实话实说,千万之数,实为低估,若要较真,其价值恐怕难以估量。”

    “阁下何出此言?”

    “此物能将泥沙与石子粘合成硬地,可修路,自然可建桥,可修房屋,可筑堡垒,甚至要塞!”

    嘶!

    众人一听,不由细细一想,顿时深以为然。

    “国之重器,莫过如此!”

    那人喟叹一声,不再言语,身子一扭,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众卿都上来吧。”

    徐亦婵淡淡道。

    “喏。”

    上百的朝廷命官纷纷踩了上来。

    这些大臣一上来,便满脸好奇的看了看脚下官道。

    有的蹲下身去打量,有的用手触摸,有的径自有脚踢了踢,有的也一脸清高,冷眼旁观,杵在原地,目不斜视。

    “砰砰砰!”

    有些大臣鼓动内力,开始试验水泥的硬度。

    有的武将更是凶猛,握着拳头,砰砰砰砰的一阵猛轰。

    有的儒雅一些的文官,拿着一把扇子,邦邦邦的敲击路面。

    一时间,路面渣滓飞溅,出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破洞。

    叶千歌看的嘴角直抽搐。

    一旁的田云看的脸都绿了,很是心疼。

    这可是刚修好的路!

    “王爷,要不要阻止——”

    “不用。”

    叶千歌好整以暇的作壁上观,权当看杂技表演。

    这水泥路纵使坏了,也是极易修补,任由他们糟蹋也无妨。

    好一阵子后,众臣偃旗息鼓,收了手势,不再动作。

    “诸卿以为此道如何?”徐亦婵问道。

    “回陛下,此道俱是由沙石构造,却坚若磐石,端的神奇无比。”一个大臣作揖道。

    徐亦婵不动声色。

    “回陛下,此道应是水火不侵,可建于荒漠,亦可修于水泽,大徐地形多样,高山丘陵,沙漠盆地,平原水乡,若此道可通达天下,实乃万民之福。”

    徐亦婵眸光一闪,略有惊色。

    说话者叶千歌认识,正是户部尚书黎平。

    叶千歌眉头一挑,被黎平的话小小惊了一下。

    水泥路,确实水火不侵。

    但若要通达天下,难度实在太大。

    纵使后世有基建狂魔之称的天朝,也难做到。

    更遑论千百年前的大徐了!

    “回陛下,此道应是用了一种可粘合沙石之物。”

    “如此看来,此物不仅可用于修路,还可用来修缮要塞,建筑军镇,加固城墙,甚至修建水坝——”

    工部尚书娓娓道来,说了好一阵子。

    不愧是工部尚书,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