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天宝四载的春闱中,这个年轻的书生依旧没有高中。

    心灰意冷之下,倒是看得开了些,知道自己并非是才华不够,而是机遇未至,所以也不再刻意去追求科举之事。王和之与几位相识好友整日相聚,倒也其乐融融。

    再后来,王和之为了生存,放下身段在一商贾家做些账目上面的事情,算是勉强维持住自己在长安城的开销。

    这时候想要做官,科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虽然很多时候勋贵世家子弟的入仕并不靠科举,但是像王和之这样的贫寒子弟除了科举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途径了。

    整个大唐,每年科举取中的也不过寥寥数十人,这些人的高中很多都是高官勋贵推荐的结果,并不是说你有才华就一定能够中进士,达官贵族的推荐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时候的书生行卷成风,每每把自己得意的诗作文章投递到一些高官勋贵的府上,希望能够获得这些权贵的青睐。

    虽然王和之对科举之事已经看得淡了些,但是在长安的这一年中,依然会去行卷,偶尔去参加一个诗会,期望自己能够扬名于长安城。不过遗憾的是收效甚微,投递出去的这些诗作都没有任何下文。

    王和之心绪变得越发的低沉,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极为失落。

    这一日,王和之站在住处的走廊上,看着远处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叹了一口气。想到自己这两年在长安城的境遇,心生感慨,想着自己十余年寒窗苦读,换来的只是这样一个结果,科考无途,功不成名不就,依旧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书生,这长安城中根本就没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华。

    王和之想到这里,狠狠捶了一下廊柱,心中暗想,来年再参加一次科考,还是不行就打道回府,一生不再踏进长安一步。

    正烦躁间,王和之看见跟自己住在一处的好友刘晏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兴冲冲的走过来。刘晏看到王和之,高声笑道:

    “和之兄,恭喜恭喜。”

    王和之微微皱了下眉头,不仅诧异喜从何来。

    王和之接过刘晏递过来的报纸,低头一看,是最新一期的《长安时报》。

    嗯,王和之点点头,这报纸自己知道的,是最新出现在长安城中的新奇之物。自从《长安时报》第一期刊印出来以后,影响很大,这些天街头巷尾之间人们纷纷议论,邸舍之中的伙计整天说着上面刊登的八卦消息,走街串巷的艺人弹唱着上面刊印的故事,就连在自己这些书生学子之间,那《崔莺莺传》也多次被提及。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上面刊登出来的诗作,虽然都是名人的作品,能够被报纸刊印出来在长安发行,还是令王和之和刘晏等人心生羡慕,暗道,若是自己的诗作刊登在上面被这么多人知道,那该多好。

    王和之随意瞅着报纸,轻声问道:

    “士安兄,不知喜从何来?”

    “这里。”刘晏刘士安用手指着这期《长安时报》上面刊印的一首诗作说,

    “和之兄的佳作被登在了报纸上面,如此扬名之事,难道不该恭喜。”

    王和之忙看过去,上面刊登的正是自己之前一次下雪之时即兴而作的一首咏雪诗。

    记得当时自己见寒冬飘雪,想起自身处境,心生感慨,即景生情而作,后来抄录下来,在行卷的时候一同递了出去,也不知道都投递给了哪些达官贵人,没想到竟然被《长安时报》发现刊登在了上面。刚才自己还在羡慕那些名家,谁知一转眼之间自己的诗作就登上了《长安时报》。

    诗作的旁边注的作者是王衍王和之。

    王和之看到自己的诗作,想着凭借《长安时报》,自己说不得会在长安城中名噪一时,心中不禁激动起来,扭头看向脸带笑意的刘晏,忙说道:

    “士安兄,今晚小弟做东,把裴兄、李兄等人一起找来,今晚不醉不休。”

    “那是。和之兄这回时来运转,我等兄弟自然要庆贺一下。”

    随后数日,王和之所在的邸舍倒是迎来了不少的书生学子,很多都是过来跟王和之道贺和攀友情的。因为《长安时报》新一期的发行,很多人都知道了王和之这个名字,甚至于一些诗会也打听过来,专门邀请王和之前去赴会。

    一时之间,王和之这里倒是门庭若市了。

    待后来王和之打探到《长安时报》背后有着长安城一位侯爵的支持,有心想上门道谢,不过又怕对方不认识自己而吃闭门羹,于是这一日先过来文渊斋这里探探路子,说不定能够得到些什么消息。

    过来文渊斋的时候,王和之见到店中聚集了不少的读书人,心中颇为惊奇,随后摇头笑了笑,心中想,这些人大约跟自己一样想着过来碰碰运气。

    王和之跟文渊斋的店主贞焕说起自己的事情,那贞焕开始犹豫了下,随后去了后堂。过了片刻出来领自己往后堂走去,说是有人想见见自己。

    随贞焕走进后堂,看着穿梭忙碌的伙计,王和之心中还在疑惑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正是曾经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救助过自己的少年。

    王和之惊喜出声:

    “李兄,没想到在这里见面。”

第212章 王和之() 
今天能够在这里见到李清,王和之多少有些惊喜。

    前次李清的资助,王和之一直铭记在心。来到长安以后,王和之就一直打探李清的下落,希望能够当面向对方道一声谢意。

    然而长安城如此之大,人口众多,王和之仅仅知道李清的名字,对于其身份、身世一无所知,找寻起来自然困难重重。

    在长安城,除了跟居住在一起、境遇相仿的刘晏、裴元俊、李少阳等人交往深厚之外,王和之认识的人并不多。

    这几人中间,刘晏年纪最大、才情也最高,幼时就有神童之称。小的时候刘晏见到过不少的达官贵人,不过后来家道中落,刘晏为生活所困,整日里忙碌照顾家中老小,渐渐名声不显,近几年在长安城的科考也并不顺利。

    裴元俊才华倒是不高,不过却是一个习武之人,所习练的武艺是家传绝学,一身功夫在王和之眼中倒也出神入化。裴元俊过来长安是考武举的,跟王和之、刘晏等人认识也算是一个巧合。

    四人之中,李少阳的才华跟王和之相仿。然而李少阳的运气却是最好的,在年初的春闱,几人之中只有李少阳中了三甲进士,不过因为没有什么门路,在仕途上并没有丝毫的进展,所以只好待在长安城等待,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官缺。

    因为同病相怜,几人倒是意气相投,往来密切,这次在《长安时报》刊登出王和之的诗作之后,王和之名气渐显,被邀请去参加诗会、宴会的机会多了起来,偶尔倒也能够接触到一些达官贵人。

    每每有这样的机会,王和之都希望刘、裴、李几人同去,也算是有机会去接触一下勋贵,多一条晋身的门路。不过通常情况,裴元俊都是拒绝掉的,说什么一个习武之人去参加什么诗会之类的话。刘晏偶尔也会跟去,倒是李少阳经常会和王和之一起赴会,希望能够给自己找到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

    今天过来,王和之只不过想结识一下文渊斋的主人,顺便看能不能打探到《长安时报》背后那位侯爷的信息。到了文渊斋才发现,店中是一拨一拨的书生,虽然都是过来买书买报,但是几乎都是存了跟王和之差不多的心思。

    文渊斋的店主贞焕热情地招呼着进店的每一位顾客,打发店中的伙计忙里忙外。王和之上前跟贞焕打招呼,闲聊了几句,才知道贞焕并不是文渊斋的主人。王和之表示自己过来道谢的意图的时候,贞焕略微犹豫了下,去后堂请示过才把王和之带到了店后面。

    说实话,王和之刚看到店中那些书生脸上隐藏的那种期盼,想到自己之前的处境,心生感触,多少有些觉得悲凉。不过,待见到李清的那一刻,心头忽然变得有些温暖。

    王和之并不知道李清的身份,两人也只是见过一面,然而王和之第一眼还是认出了李清,于是惊喜地打招呼。看到李清回过身来,身上穿的衣服虽然华贵,但是略微有些脏,王和之不动声色地暗道:

    “应该是劳作的时候弄脏的。”

    从之前李清出手的阔绰,到刚才贞焕对待李清的态度,王和之猜想,这间文渊斋应该就是李清家中的产业了,李清果然如自己猜想的那样是一个富家子弟,只不过一个亲自劳作的富家子弟并不多见。

    “好久不见,上次多谢李兄慷慨解囊,王某还没有来得及道谢呢。”

    王和之态度热络,笑着上前跟李清道谢,随后看着四周忙碌的伙计,有些迟疑地问道:

    “这……是李兄家的产业?”

    “嗯,算是。”

    李清笑着说道,

    “上次与王兄相见,转眼就是一年,倒是在长安城没有遇到过王兄,最近可好?”

    李清见王和之的神色远比之前在寺庙那里见到时要好的多,心中也有些高兴的,随即放下自己手头并不算忙的事情,笑着说道:

    “这里有些乱,我们前面说话。”

    王和之点点头,跟着李清来到文渊斋的一间客房落座。

    “王兄怎么过来了?”

    “哈哈,《长安时报》既然是文渊斋刊印的,想必李兄也知道,上面有一首咏雪的诗就是王某作的。”

    王和之说道,脸上带着些许得意的笑容。

    王和之笑容灿烂,那笑容当中带有几分自得和舒爽,仿佛是压抑久了才被释放出来的笑意。

    李清能猜到王和之欣喜的原因,上次见面的时候王和之还是贫困交集,因了《长安时报》的关系,大约最近日子过的顺风顺水了些,之前压抑在心头的那些不甘、失落等都随之消散,人的精神气变得也饱满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