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风飞扬-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令杨素感到大为失望的是,当他竭心尽智,大役民力,花费了两年多的工夫为皇帝营建起了一座规模堪与长安大兴宫媲美的华丽行宫时,非但没有换来隋高祖杨坚对他的一句夸赞,反而险些因为仁寿宫外堆积的累累白骨(据隋书记载,杨素为营建仁寿宫,先后驱使数十万民力,其中死于营建仁寿宫这一工程的就有数万人之多)而受到罢黜,后来还是有赖皇后独狐伽罗帮他说情,才躲过了一劫。

    哪承想,仁寿宫才建成不过两年,歧州就发生了地震,以至其正殿仁寿殿都被震塌了。

    宫殿坍塌,在中国古时向来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征兆。身为营建仁寿宫大监的杨素,在得知仁寿殿在地震中塌陷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请罪,并立即派出心腹僚属赶往广陵去向晋王杨广求助,请杨广务必帮自己在江南寻采到坚固而珍稀的木材,用以重建仁寿殿。

    而在等待皇帝下旨惩处他的这段时间里,杨素意外地查获了一份西突厥达头可汗写给东突厥朝中两位特勤俟利、俟斤的回信,得知了西突厥即将发兵东进,帮助俟利、俟斤二人驱逐启民可汗这一机密军情,于是,杨素便首先向皇帝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趁机主动请缨,要求率军阻止西突厥大军东进。

    虽然这回皇帝只任用他做了晋王杨广的长史,并没有像先前那样重用他,任他为帅,但杨素已经很满足了。他相信,只要皇帝还肯用他,他就能凭借自己当世无人能比的军事才能重新赢得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弥补之前的种种过失。

    所以,当今日杨素得知达头亲率十万铁骑南下,欲突破自己的防线,杀向云州之时,便暗下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此次对突厥开战以来的首胜,以向皇帝和晋王杨广证明他自身的价值和无可替代性。

    “撤下营外所有路障,每五里通报一次敌情!”杨素在中军帐中面无表情地下达了第一道军令。

    “仆射不可。”颇受杨素赏识的参军封伦立马开口劝阻道,“达头所率乃十万铁骑,依我军对其作战的先例,当先以路障、车阵阻住其来犯之势,尔后再以强弓硬弩挫其锋芒,再徐图破之。目下敌军初发,仆射为何就要传命撤去营外所有路障,这岂不是扬短弃长吗?”

    “哈哈,德彝,你只知其一,未解其二啊。”杨素摆手示意军士下去传令,哈哈笑着向封伦讲解道,“晋王率军抵达云州已有些时日了,达头对此不可能不知情,却还有率军南下,攻打云州,由此可见,他已存轻敌之心,此为其一;其二,敌我双方同处云中草原,地势地形极利于攻,而不利于守。若我采取结阵固守的战法与敌周旋,至多能够遏其攻势,缓其进军速度,终难以给其迎头痛击,迫使其放弃南图我关中的意图;其三,如今已非立朝之初,朝廷授我以三万骑军,岂可只采守势而不图歼敌乎?”

    封伦面带忧色地问道:“仆射是想”

    他话没说出口,已见一名军士疾步走进帐来,向杨素禀道:“敌军前锋一万骑军已进至距我军十五里外”

    “传令,张定国率所部三千骑军前往迎敌,务须将突厥前锋阻挡于十里之外。”杨素想都没想,又下达了一道军令。

    “三千对一万?仆射,兵力是不是太少了些?”

    “德彝,你留在这里,可以动手草拟一份捷报了。只须空着歼敌人数即可。”杨素再不多解释,一边由随侍亲兵服侍着顶盔贯甲,准备出帐率军迎敌,一边吩咐封伦道。

    封伦跟随杨素多年,素知他说一不二的禀性,遂一面拱手称是,一面于杨素离开中军大帐后,连忙唤过一名军士,吩咐他速回云州去向杨广报信,请求增援,尔后方也出了中军帐,就近登上一辆战车,居高观望起杨素如何率军迎战突厥铁骑来了。

    大约只过了一刻钟的工夫,但见正北的方向烟尘大起,杨素派去迎战的第一拔隋朝骑军被突厥铁骑杀得大败而回,丢盔弃甲地败回了隋军大营。

    杨素提剑策马立于营门之外,迎着败退的隋军队伍冲了上去,不由分说,手起两剑,砍杀了打头败退回来的两名军士,将手中还往下淌着鲜血的长剑高高向空中一举,大声吼道:“再敢后退者,杀无赦,军士们,随我向前冲啊!”

    一马当先,率先向突厥骑军队伍中冲杀了过去。

    封伦曾亲眼见识过杨素这种先用小股部队与敌接战,待其溃败后通过斩杀败军激励三军奋勇杀敌的惯用手段,倒没觉得太过惊奇,可这三万初次调来杨素麾下的隋军将士就大为不同了,他们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自己的同伴一经战败,被主将挥剑斩杀的场面,心中无不骇惧,唯恐不能奋勇杀退敌军,也遭到同样的命运,遂浑然忘记了害怕,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跟随在杨素身后,齐声呐喊着朝突厥人的队伍中冲杀了过去。

    待到杨广带领李靖率领增援部队赶到云中草原时,只见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上万马奔腾,喊杀之声响彻云外,自开隋以来,隋军与突厥之间的第一场骑军对攻作战正打得难解难分。

第351章 交好杨素() 
杨广率领前来增援杨素的多为步军,因知杨素所部骑军远少于突厥铁骑,所以当看到敌方双方战至胶着状态,他唯恐杨素有失,急命呜金收兵,同时传令一万弓箭手张弓搭箭,准备掩护杨素率领骑军回撤至隋军大营。

    可是,三通锣声响过,却不见杨素率领骑军撤回,眼瞅着天色已晚,杨广情急之下,遂欲亲率三千骑军前去接应杨素,被郭衍、李靖等人死死劝住,只得改命李靖率领骑军突入战场,前去向杨素传达撤军的命令。

    李靖抖擞精神,率领三千骑军手擎火把,加入战团,一路每遇隋军将士,便向他们打听杨素的去向,结果得知,杨素率领小股骑军直奔达头可汗的中军大帐去了。

    李靖当即率领所部骑军径直杀向了达头的中军大帐,待到突破突厥骑军的层层阻挡,好容易杀进突厥的中军大营,才发现,敌军中军大营中已空无一人。

    其时已战至半夜,李靖担心自己孤军深入,久则生变,不得已只得一把火烧了突厥的中军大营,命手下军士一路呐喊着:“达头已然被俘,尔等还不下马归降”瞒哄得突厥各路人马纷纷回救燃起熊熊大火的中军大营,趁乱后撤回了隋军大营,来向杨广禀报前方的战况。

    “此必是杨处道为求全功,径直追赶达头去了。”杨广听罢李靖的禀报,冷冷地说道,随即下令封伦,亮出晋王的名号严命所有参战兵马立即撤出战场。

    堪堪到了次日天明,随着隋军兵部陆续撤出战场,突厥各路兵马在发现其中军大营确被隋军攻破,达头可汗也不知所踪后,也纷纷后撤数十里,结束了这场万骑对攻战役。

    战后,经封伦带人仔细清点人数,隋军先锋三万骑军经此一战,折损了一万多兵力,近两万匹战马,杀死杀伤突厥铁骑近三万人骑,并且逼迫敌方放弃了南下攻打云州的作战意图,全军后撤百里,算是打了一场胜仗。

    而作为这场战役发起者的先锋主将杨素,却是在战役结束后的第五天清晨才率领十几名亲兵回到军营来见杨广。

    “越国公此行收获如何呀?”杨广与杨素早在开皇十年间就曾在江南搭过班子,后来又因宇文述、张衡等人为帮杨广上位夺宗,以重金笼络得杨素成为了杨广在长安朝中的内援,因此二人十分熟悉,一见到浑身上下布满了征尘的杨素,杨广便似笑非笑地问道。

    “可惜还是叫达头给跑了。处道未能生擒得达头来见殿下,尚请殿下恕罪。”杨素抱拳躬身向杨广赔罪道。

    “多年未与越国公并肩作战,想不到如今越国公仍是率军一上战场,只知闻鼓而进,不知闻金而退,往日风采一点没变呀。来来来,快请坐下说话。”杨广忙趋步向前,伸双手扶起杨素,笑呵呵地拉着他在帐中坐下,说道。

    杨素猜测杨广话中的意思,试探地问道:“处道为求一战生擒达头,消除北境之危,亲率孤军追赶达头至数百里外,还不曾向殿下问起,此一役双方伤亡情形如何?”

    “我军伤亡一万余兵力,突厥折损了近三万人骑,而且成功拦截了达头所部对云州发起的进攻,应当称得上是一场大捷。”杨广说着,话锋一转,目视杨素继续说道,“不过,越国公率军单单与突厥这一战,就折损了近两万匹战马,不知父皇知道了,将作何想法?”

    杨素深知,自开隋以来十几年间,朝廷最为紧缺者就是战马,也正由于骑军兵力严重不足,才只能在北境长期对东西突厥采取守势,所以一听到杨广这话,后背不由得泛起一阵凉意,忙起身抱拳请求杨广道:“尚请殿下体谅、成全。”

    “虽则如此,但瑕不掩玉,这是本王于越国公返回前就命人草拟好的奏章,如越国公不持异议,就请联署吧。”杨广见杨素一点就透,省悟到了自己的用意,遂含笑将一份拟好的奏章递给杨素,安抚他道。

    杨素接过奏章来,以飞快的速度仔细浏览了一遍,见杨广在这道即将发回长安的报捷奏章中只写到了自己如何面对数倍的来犯之敌,果断率军主动出击,以少胜多,取得了歼敌三万的战果,而没有提到一句隋军在这场战役中折损了近两万战马的情况,不禁喜出望外,手捧奏章,连连向杨广道谢道:“殿下对处道的这番眷顾之情,处道将铭感于心,没齿不忘。今后殿下如有需要处道尽力报效之处,处道定当竭力尽智,以报殿下。”

    “越国公莫要跟本王客气。日前所托之事,本王已命人将一百根黄楠大木运至了歧州,待北境消弥了战祸,越国公就可以回去督修仁寿殿了。”杨广得到杨素当面承诺今后仍将充做自己在朝中的内援,甚觉满意,遂淡淡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