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皇帝-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愧对陛下!”

    李建城听了笑道:“不是愧对朕,是愧对这天下,是愧对你们自己。朕在做事之前就已经知道这难以被接受,会有相应的阻碍发生是肯定的,所以朕并不奇怪。”

    李建城接着讲到:“‘官、商’是一个大棋局,我华夏自古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它以仕人,读书人为最重。读书人放在第一,将商人视为轻贱放在最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商人逐利成性,没有德行没有品格。这是利益的驱使,是读书人所不耻的。我华夏思想自古也是以大善美,大仁爱为基本的,我们认为爱他人才是品德和目的。所以自古帝王也都说爱民如子不是吗?”

    李建城这么对他们说话。三人都没有接口他们都知道李建城的话没有说完。于是李建城也说到:“你们的话是对了,没有绝对的正义,只有相对的立场。‘爱民如子’话要这么说,也第一定要这么说,这是立场的使然。同样的读书人的品德和崇尚也是立场所尊定的,所以这并不代表了读书人就品德高尚,读书人就理想崇高。这就是立场,你们相对与朕来说就是黑暗。但对于你们来说朕就是相对的。这就是政治了。”

    李建城对这三人说话完全没有阻隔也没有隐瞒,对于李建城来说他的目光是超时代的。而这三个人都处在当前政治时代的最中心,他们彼此看待政治的观念是完全不同的。以对错而论不能局限在当前,起码这几个人都不是追求最起码的荣华富贵地位名声了,这也就有了李建城和他们谈意义和未来的资本。

    三人坚守传统法理都没有错,三人认为当前世界的一切是正常发展也没有错,他们的观念和经验就是这样的,不能和李建城的超时代眼光相对比。但是他们走到今时今日的地位对世界的未来有一番看法和作为,是和李建城相同的,李建城接着说道:“现在无关立场。无关地位,无关礼法。我们来谈谈所谓的人。”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立场,就会有地位,就会有规则。这并是人所组成的社会,似乎人是离不开这些东西的,于是我们有了各种对社会的组成与合理的解释的出现,这就成学术!比如说儒学,它就诠释了一个社会秩序。他告诉了我们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事,什么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待遇,这是社会也是人。而朕的问题是就是‘资格’!”

    “比如说,什么人有资格做皇帝!就像什么人有资格‘崇高’有资格占据品德。”李建城淡淡的说出了这样的话。

    方从哲、韩旷、叶向高三人都闻之变色了。三人想打断,可李建城却阻止了他们说话,他抬手道:“朕生在皇家,是皇子,可朕的父皇到今天的朕,也是经历颇多才有了朕今日的资格。这就让朕想到一切是否都是不一定的,资格不一定,地位不一定,人也不一定。当年的太祖,今天的朕,乃至日后又会是其他什么人拥有着资格,你们明白朕在说什么吗?”

    方从哲、韩旷、叶向高三人听了对视一眼,由叶向高开口道:“陛下天慧聪凡,懂凡人所不能懂,当属我大明之幸也。但是陛下,社会长伦,当属一定,陛下永远是陛下。”

    李建城听了他的话,轻轻一笑:“汉唐可谓极致,以今日官商勾结对后金达子的走私来说,叶先生能保证这天下江山万年姓朱否?”

    叶向高一下子就啞口无言了,李建城接着说道:“君不变则民变,民不变则君变。这不依赖与典籍书史,这是整个社稷山河的需求。重观我大明现在全局,三位以为能有多久不出事否,出了事我大明又能有多少力量可以解决问题的呢?”

    李建城句句极真,叶像高三人均都无话可说,大明国力虚弱是人人可见的。朝廷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神宗时代开始,就已经急剧下滑了,到了天启这一带,连进修陵墓都成了问题。

    韩旷叹气道:“可陛下,即使如此陛下所行之意又有几何胜算。”

    李建城听了他的话却是露出了一个百分百的笑容道:“完胜!而且这也不是朕的意思,这是民意,三位请看楼下?”

    三人向着李建城所指的方向看去,却是刚好见到街头转角走出一大队人来。这些人打扮普通平常只是寻常百姓,只是不平凡的他们这些人全都是一副决议的表情,并且在他们头顶上还举着一副副高高的横幅,这些横幅上面写着‘为民请愿无罪求陛下宽恕。’

    ‘叶从风,周明、心澜。是好人求陛下不要杀了他们’

    ‘请圣天子饶恕叶从风,周明心澜三人,我等愿意顶罪换命。’

    总而言之,各种横幅从朴素的到有内涵的都有,全都由这些

    老百姓们高举着,一边喊着各种口一边由选至近的走了过来,他们路过这条街道向着刑场的方向走了过去,没人知道皇帝就在这里。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全城各地,从各个方向各个街道都出现了这些人。他们全都是这样的打扮和行动,高举着横幅游行般的逛着全城向着刑场的方向而去。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高喊着他们的目的,要求释放周明、叶从风等人,更有慎着说他们是青天父母官,不应该被杀头。同一时间不断的有人人加入他们的队伍,这些加入的人有街上的小贩和卖菜的,而且甚至有读书人在内。有些时候当某种大众声音发出的来时候,大多时候从众的人都是不为目的而呐喊,他们只是反抗而反抗。

    是的叶从风、心澜、周明这三个人,李建城发动了华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由农民组成的无产阶对现有贵族政权的游行示威活动。

    这一次的游行示威意义重大,无论对于李建城还是对于游行的明众来说,这都是向着自主与自由迈出的重大一步。无论这些人有没有意识到他们都以保障自身权益与古老贵权做出了斗争,并且在这之中保护了第一批无政阶级资历的政治声音,这中间产生的不单单只是一种互救,更加是一种开创。

    叶向高、方从哲、韩旷三人望着如一条长龙一般的望不到头的游行队伍长长叹了一口气,他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李建城有这种手段。正所谓民意即天意啊,掌握着民意就掌握着这世界最大的力量。可自古以来又有哪个帝王敢如李建城一般驱使民意的,他这种对民意的释放是几人,都完全看不到的未来。这是对是错已经不能轻易判断了。

    但是无论如何皇帝都在今天尊定了周明、叶从风他们的那一个体系,以后无论谁要动他们都得考虑一下这个大众的影响和后果了。这就像东林党和齐楚哲的合流一样,他们都代表着一大票对这社会造成影响的思想和人。

    这些影响即使是政治资本也是真正的发言权,所以无论如何今天过后李建城的这个体系算是竖立完成。拥有着如此呼声的他们也就有了对这个国家的发言权。尽管是百姓,但是华夏历来的官员体系不都是以百姓作为代表的吗?谁会明着喊我代表了那个地方的豪绅仕子吗?所以根本来说,大家都依靠着民众,尽管华夏自古就是一个喊着大众的声音说着少数人话的国家,可这根本还是不变的。

    “如何几位,所谓的资格长论的定设之中,它只在真正想做的那些人那里!道德礼仪不是他人给的,也不是读几本孔孟之道就能拥有的,他是人的本性和追求这是不变的。这就是朕对道义理法资格的认定。”

    “朕在这里先给几位透个低,朕对现在国家无论是体制还是官员都有很多不满,但朕也不想用什么铁血手段,朕有意与你们一起摸索着前进。不过要是你们连改变都不敢做的话那朕也只能不好意思了,如朕所言,这个国家你们乎朕不能乎!朕并不介意用什么人,只要他在前进。嗯,说了这么多,朕相信诸位长辈也能理解朕的意思,同样作为晚辈朕也是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最后这次交易朕的底线是罪不及亲,首罪定诛。好了,现在离午时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几位去刑场,以现在的路况还是立刻动身的好。”(。。)

第两百〇四章 明了() 
三人听了李建城的话他们都无话可说了,李建城说到这种地步也算是有了交代。更新最快实际上这一次牵扯通敌卖国的事情真的很严重,他李建城要是做一些文章比如说连亲带友在某一党派拉出一大票人来,那这个党基将要承受的舆论压力是天大了,被说成是贼窝也不一定,直接失去广大仕林学子的都是轻的。总而言之李建城这一次是掐到大家咽喉上了,这李建城的那三个人拿一个党派来陪葬实在太不智了,李建城说只诛首罪言下之意就是只针对个人,做其他政治目的。

    是事实上他李建城目前的根基也完全不具备让他将朝中一个党连根拔起,但是逼急了可以拉一伙打一伙,玉石俱焚还是可以做一做的,但是这是下下策都不如的了。

    所以李建城说只诛首罪这也是最的一条,至于那些罪证确凿的人已经是无可厚非了,李建城不可能留下他们,朝廷也不能留了,要知道很多人还很‘正义’的,这些正义的家伙及时拿了钱他们也不一定知道那有多肮脏,所以他们依旧是‘正义’的

    从哲、韩旷、叶向高三人在次叩谢道:“臣等愧对陛下。”

    听了他们的话,李建城言语,这三个老家伙都是狡猾鬼,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肺腑之言表态诚服的。果然政治家的世界就是这样,没有谁能说服谁,局势和架在脖子上的刀才是硬道理。看着三人离去李建城却是在想,天下谁主大势所趋。这不是人与人的针对。而是世界局势与局势的走向。拥有未来的他不可能会败。这也是他李建城和他们毫不隐瞒交谈的原因。因为这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的‘敌人’,而且有时候你们敌人有了准备才意味着事情在向着你所希望的在发展。

    等方从哲等人来到刑场时,刑场已经是人山人海,这些人不知道是谁领的头,来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