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好姐夫-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馑既蚊碡骷伊睢⒏涸鸸鞲娜粘T俗鳌

    灵帝就这么一个女儿,现在要离开皇宫,献帝决定送行,董卓也知道献帝和公主感情深厚,就依了献帝。

    刘协才九岁,董太后和刘芊对他最好,所以他也舍不得,但出身皇家,又碰上这乱世,都是无可奈何。公主跟了姜盛,至少已经安全了,董卓视刘协为傀儡,至少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陪嫁侍女都是跟公主亲近的宫女,除此之外,一个都不要,姜盛可不想让董卓的眼线混了进去。

    刘协与刘芊相拥而泣,半晌不得分开,姜盛过去劝道:“皇上,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刘协与刘芊分开,对姜盛道:“朕就这么一个皇姐,还请将军善待之。”

    姜盛躬身道:“皇上请放心,但教末将有一口气在,绝不会让公主受半点委屈。”

    刘协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就走,走到姜盛身边的时候,低声说了句:“姐夫,拜托你了!”

    姜盛愕然,这是九岁的刘协吗?最后他用平民的称呼唤姜盛,包含着最朴素的感情,但他所说的拜托,绝不仅仅是拜托姜盛照顾刘芊,而且是拜托姜盛力挽狂澜。

    姜盛对于公主开府居住的事早就有所准备,只是找不到有头提出来,这次赶上机会,就把这事办成了。

    整修一新的公主府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的,很是热闹,姜盛一身戎装,护送着万年公主刘芊的车驾来到了公主府外。

    早有婢女过来扶公主下车,然后迎进了公主府,负责护驾的姜盛带着亲兵跟随入府。

    府中安排了二十名玄甲武士和二十名越女营女兵负责日常的防卫,又把从世家大户中“抢掠”的女婢调到公主府中听用。

    童琳、张婉蓉、张婉莹获准自由出入公主府,这也是姜盛特意安排的,一来照顾,二来也是培养她们的姐妹感情。而因为刘芊不喜刘辨的缘故,唐姬不便与刘芊见面,所以刘芊并不知道这位弟妹也在姜盛府中。

    姜盛安顿好刘芊之后刚刚离开公主府,李儒就来拜见了。

    “文优兄,不知有何见教啊?”

    “在下不才,正在为将军筹办大婚呢,只是不知将军和公主的八字,所以——”

    “文优兄美意,我心领了,大婚之事还是不麻烦你了。”

    “这是董公的意思,我只是遵命而行,将军就不要推辞了。”

    “实不相瞒,在下还没想好怎样处理公主与我那三位的关系,我那三位也是最小的那位举行过婚礼,另两位还没有成礼,若是先娶了公主,再娶她们,就有些离经叛道了,所以我考虑了一下,想先娶了这两位进门,然后再迎娶公主。”

    “原来如此,不知可定好了娶亲的吉日?”

    “定于来年正月初六,至于迎娶公主嘛,我打算在来年三月间挑个良辰吉日,到时候还要请董公及诸位同僚光临。”

    “原来是这样啊,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操心了。告辞!”

    且说董卓以献帝名义下发了多道诏书,先后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而董卓的人却没有担任显赫职位的,董卓这是不想引起天下臣民的诟病。

    过了些日子,董卓召集三品以上官员参加朝会,又不知道要玩什么花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05章 董卓乱政(15)() 
董卓已经彻底掌控了朝政,他觉得还不过瘾,又琢磨出新花样了,群臣不敢不从董卓的召集,于是都聚到宫中参加朝会。

    各公卿例行报告了所负责的事务,献帝只是倾听,并不发言,姜盛对他的隐忍暗赞,若是给他机会,说不定能当个好皇帝。

    杂事说完之后,董卓的正事开始宣布了。现在的黄门侍郎又恢复为郎官担任,但小黄门、中黄门等则由新招入宫的宦官担任。

    小黄门宣道:“进太尉董卓为相国,朕恩许董卓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钦此!”

    群臣装作没听见,这都是董卓自己安排好的,大家也就是知道一下而已,反正董卓怎么做,他们也干涉不了,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十二月的时候,董卓又矫诏宣布人事变更,以黄琬为太尉,杨彪为司徒、荀爽为司空、王允为尚书令。

    董卓乱政的程度已经到了顶端,河东郡早已销声匿迹的黄巾余孽又死灰复燃,公然声称诛董卓,董卓派牛辅率军剿贼,连日来未建寸功,进入了相持阶段。

    各地诸侯也都开始募集兵勇,积蓄力量,暗中谋划对付董卓。姜盛密令乐安的审配、于禁、夏侯兰、杨凤储备物资、勤加练兵,又令褚燕从草原上组建万骑,南下冀州山区待命,田豫被姜盛派往冀州协助褚燕训练军队。

    姜盛谋划完毕后就开始筹备娶童琳和张婉蓉的大婚事宜,不管怎样,自己应该给她们两人正式的名分了。

    午后的时候,王允的家丁送来了请帖,说后天是尚书令王允的寿诞,恭请姜盛参加寿宴。姜盛和王允都是假意支持董卓,忍辱负重的,所以私交关系很好,既然是王允的寿宴,当然要参加的。

    由于王允帮着董卓办了不少事,所以董卓把王允当成亲信了,所以对王允邀请多位文臣武将参加寿宴的事也没放在心上。

    宴席如期举行,姜盛被王允尊为上宾,开始的时候还在推辞,但王允邀请的官员中姜盛官职最高,也该做上宾之位。

    王允收下了姜盛的贺礼,然后暗中让姜盛派人守住门户,防止董卓派人入内,姜盛明白了王允的意思,这次恐怕是要密谋对付董卓。

    王允的寿宴正式开席,丰富的菜品美酒被送了上来,王允举碗首先致辞,说是感谢大家捧场等等。

    虽然朝局上董卓一手遮天,但王允的这些故旧好友都没遇到什么大的麻烦,最多也就是贬官而已,王允这也是家宴,所以都很放得开,他们虽然不认同王允的某些做法,但考虑到友情,也都来为王允祝寿。

    而也有很多得到邀请的人没有到场,因为王允的很多行为让他们很是鄙视,他们不知道王允是为了取得董卓的信任,不得不做些违背原则的事,王允也不介怀,他本来就是忍辱负重的嘛。

    酒过三巡之后,王允突然扔掉酒樽,大哭起来。

    众人大为不解,问道:“今日是王大人寿辰之喜,为何如此痛哭?”连忙都来劝导,王允痛哭一阵后,这才擦了擦泪,道:“今日并非老夫寿宴。早就想与众位一叙,担心董卓疑忌,所以诈称寿宴。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当年高祖皇帝诛秦灭楚,才得天下;谁想传至今日,竟要丧于董卓之手。每念及此,老夫痛不欲生啊!”

    众人见王允当着姜盛的面说这些话,都看向姜盛的反应,他们以为姜盛是董卓的铁杆支持者,没想到姜盛跟王允一样,都是假意支持董卓,而另有所图。

    王允道:“想那董卓,兵锋所指,无人敢当,就算是姜将军之能,也难当其锋,无奈之下,我与姜将军只能表面上支持董卓,取得他的信任,而实际上是忍辱负重,以待良机。现在董卓飞扬跋扈,祸乱朝纲,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作恶,心中委屈谁人能知啊?”

    众人听了王允之言,都是心中不解,王允的做法尚且理解,而姜盛纵兵抢掠的做法就不单是忍辱负重的问题了,但有人站出来为姜盛说话,那人道:“姜将军以劫掠为幌子,不惜与董卓部将兵戎相见,而只为了保护世家大户,现在雒阳百姓只需在大门上刻一个大大的‘姜’字,就可以免祸,姜将军仁德,实令我等钦佩。”

    这时门外进来一美貌女子,捧了酒壶来斟酒,众人皆受王允感染,暗自垂泪,都没有留意这名女子,而姜盛却看到了,姜盛认识的女子中,就算刘芊、唐姬之美,在这名女子面前,也大为逊色。

    王允对那名美貌女子道:“此间不用你来斟酒,回房去吧。没有我的允许,不得来此。”

    那名美女道了个万福,步态盈盈地走了出去,关门时蓦然回首,留给姜盛一个微笑,难道她是传说中的貂蝉?

    姜盛见众人都是掩面哭泣,心中鄙夷,这些文官们就知道哭,什么事都做不了。

    这时候,被董卓拜为骁骑校尉的曹操却拍手大笑道:“满朝公卿,夜里哭到天亮,天亮哭到天黑,这样能把董卓哭死吗?”

    王允怒道:“你的祖宗也都是食汉禄的,你不思报国,还好意思笑?”

    曹操正色道:“我笑并不是为别的,而是笑众位公卿,想杀董卓却无一计,我曹操不才,愿砍董卓首级悬于都门之上,以谢天下!”

    王允一听,连忙避席问道:“孟德可有良策?”

    曹操道:“我与大人及姜将军一样,屈身以事董卓,乃是为了取得董卓信任,现在董卓以我为亲信,所以我可以自由出入相府。听说王大人收藏一把七星宝刀,若是借我入相府杀董卓,虽死无憾。”

    王允喜道:“孟德果然有心,天下幸甚!”

    姜盛道:“孟德不可轻动,董卓气数未尽,若是勉力为之,必为其所害,还请三思啊!”

    曹操笑道:“姜将军有勇有谋,却独独少了一份胆气。我既已言明,自当为之。”说完即沥酒设誓,王允这才取了宝刀交给曹操,曹操把刀藏于袍中,拜别而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06章 姜盛反董(1)() 
姜盛也考虑过刺杀董卓,但每次见董卓时都有吕布在侧,不敢轻动,而精于刺杀的越女营早已被董卓知晓,一旦失败,董卓第一个就会消灭姜盛,所以不到最后也不能用。既然曹操不听劝阻,那就要只能看曹操能否成功了。

    第二天的时候,曹操故意拖延时间,日上三竿了才带着七星宝刀来到董卓府上,董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